苏州舒静三个老公:网易文化频道--五四学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3:20:26
五四学潮

2003年08月11日16:35:11 网易文化 阿忆撰稿

  ——1998年香港凤凰卫视《北大缤纷一百年》

  【主持人许戈辉:1917年,北大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为北大设计了圆形校徽,并在第2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胡适、钱玄同、刘复、沈尹默一道将白话文运动推向极至。这一年,李大钊出任北大图书馆馆长。一切的合力,终于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传播中心。

  1918年,北大共有90位教授,但平均年龄刚过30岁,而胡适和刘复只有27岁。非常有趣的是,当时北大本科生的平均年龄是24岁。

  蔡元培倡导"平民教育",人人可以在北大自由听讲,以致于北大边缘人和旁听生里同样人才辈出。后来官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茅盾,是北大预科生。唯美主义作家沈从文是旁听生,后来在国立西南联大做教授。柔石、胡也频、李伟森、曹靖华都是旁听生,后来曹靖华成为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是北大俄文系主任。

  1918年秋天,蔡校长和邵飘萍组织"北大新闻研究会",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毛泽东一边在哲学系做旁听生,一边参加了邵飘萍的组织。

  【主持人许戈辉:蔡元培为工友们创办了"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还喊出"劳工神圣"的响亮口号。1918年冬天,北大在天安门举行"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演讲大会",蔡元培两次发表《劳工神圣》的演说。在他邀请下,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马寅初纷纷演讲。蔡元培把这次对民众的演讲活动,称为中国"平民大学的起点"。

  在蔡元培支持下,北大学生邓中夏和许德珩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毛泽东也在其中。实际上,蔡元培并不赞同学生参加政治运动,而是主张"潜修",以备将来报效国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蔡元培会容忍政府镇压学生。

  1918年冬天,持续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战胜德国告终,中国是战胜国。中国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北京城旌旗满街。喜气洋洋的中国人并不知道,中国,并不因为是战胜国而享有与西方列强同等的权益。这便是五四学潮的源头。

  【主持人许戈辉:外交总长陆徵祥作为首席代表,参加巴黎和会,没能劝阻西方列强抵制日本,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收归国有。1919年5月1号,陆徵祥来电请求处分,同时说如果不签约,对日后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对关税自主非常不利。京城一时谣言四起,在痛骂日本无道的同时,转而指斥过去曾与日本人谈判过的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卖国"通敌。

  5月2号,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和《国民公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蔡元培把外交失败的消息通报北大,叹息着转告给罗家伦和傅斯年。

  北大每年5月7号都要国耻纪念,声讨袁世凯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与日谈判二十一条。此时,北大本来就在集议纷纷,计划在去天安门示威。获知巴黎和会失败,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保全青岛利益。

  5月3号傍晚,北大学生在法学院礼堂召开"学生会",并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北大新闻会导师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经过后,有的学生痛哭失声,有的上台慷慨陈词,法律系学生谢绍敏还咬破手指,扯碎衣襟,用鲜血写下"还我青岛"。最后,由许德珩起草了宣言。

  【采访前北大副校长沙建孙教授:5月3日这个大会,在北大三院召开了。会上同学们情绪激昂,决定在第二天举行示威游行。以北大学生为主,还有其他院校学生有3000多人到了天安门广场。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这样一些口号。

  5月4号下午两点,蔡元培没能劝阻住学生。在傅斯年指挥下,3000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集会演说。步军统领李长泰赶到天安门,劝学生解散,学生置之不理。学生们高呼着"打倒卖国贼",向使馆区进发。教育部派干事劝阻,被当场拒绝。随后,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坐着摩托车亲来拦阻,仍无效果。吴炳湘下令给警察,对学生必须"文明对待",连警棍也不许带。

  【主持人许戈辉:五四是星期日,学生们去使馆请愿扑了空,便掉头北去,杀向东四赵家楼曹汝霖官邸。学生们发现曹宅大门被警察用石块儿和木板封堵着,愈加怒不可遏。他们绕屋环行,见屋后有几扇小窗,便用石头击碎,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穿窗而入,打开大门,让同学们蜂拥而入,疯狂摧毁曹家的一切。混乱中,他们找到几筒汽油,焚烧客厅和书房,并将章宗祥殴打成重伤。

  4点半,吴炳湘率警官赶到曹家,向天空鸣枪。学生们迅速逃离,只被警察抓到32名,其中即有活了100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

  许德珩被捆在拉猪的手推板车上,押往警察厅。后来,许德珩写道:"为雪心头恨,而今作禁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5月5号上午,教育部责令各大专学校校长,严厉约束学生,查明为首滋事学生,予以开除。但14位大学校校长开会商讨,决议推派代表,分别去总统府、国务院、教育部请愿,呼吁释放学生。他们认为,学生是爱国的,如果爱国有罪,14校全体职员情愿罢职。

  与此同时,14所大学学生宣布集体罢课。

  蔡元培虽不同意罢课,但也反对逮捕和惩办学生。他和教务长马寅初联名上书,表示"为要求释放被拘留诸同学,鄙人愿负完全责任"!6号晚上,蔡元培来到警厅,愿以身家担保,释放被捕学生。

  7号上午,经蔡元培为首的校长团斡旋,被捕学生分别返校,学生宣布复课。

  北大派车接回被捕学生,蔡元培率师生在红楼校门列队,欢迎学生回校。

  学生们看到,51岁的老校长双泪纵横。许德珩后来回忆说:"当我们出狱,由同学们伴同走进沙滩广场时,他含着眼泪强作笑容,迎接我们,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这段难得的活动影像上看,蔡元培一派慈祥和蔼的长者风范。谁也没有想到,这位长者竟被高层弹压,不得不辞职离京。北大学生上书政府,要求下令挽留。李大钊、马叙伦、马寅初教育部请愿,表示如果教育部不全力挽留蔡先生,北大教师"将一致辞职"。顺应这些呼声,教育部明文挽留蔡元培。蔡元培复电民国政府,强调对学生不可镇压,否则决不返校。

  风潮渐已平息,邓中夏和高君宇又在红楼组建"北京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呼吁抵制日货,挑起学潮新高。5月17号,外省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学潮。19号,北京2万5千名学生再次总罢课,四处演讲,抵制日货,组织"护鲁义勇队"。

  【主持人许戈辉:学潮迅速在全国蔓延,许德珩也南下天津、济南、南京、上海。5月21号,各地学联代表在上海龙华体育场召开群众大会,北大学生代表发言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仅仅把大清门的牌匾换作中华门,这样的革命不算彻底。我们这次,要做彻底的革命!"孙文也参加了大会,会后他向北大学生说:"我所领导的革命,早有你们这样的同志参加,定能成功。"

  【采访前北大副校长沙建孙教授:6月3日,北大有大批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演讲,反动当局出动了军警进行大逮捕,第1天就有178人被捕,其中十之七八是北大学生。第2天有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进行讲演,向群众做宣传。这一天,有七八百学生又被逮捕。但是北大学生斗争也很英勇。第2天,有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北洋政府出动了马队,对学生队伍进行冲击。

  6月11号,陈独秀来到前门外,跑上新世界游艺场3层,亲自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当晚,警察突然闯入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抄了陈独秀的家,宣布逮捕陈独秀。长沙学生领袖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陈独秀被捕及营救》,认为陈独秀被捕"无非是为着赛因斯和德莫克拉西",他盛赞陈独秀是"思想界明星",具有"至高至贤精神"。

  【采访前北大副校长沙建孙教授:6月3日后,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首先是上海的六七万工人自动投入斗争,全国有20多个城市,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广大的群众运动的声势。

  6月5号,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800多名被捕学生获释。10号,徐世昌总统在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宣布"批准"他们辞职。

  23号,徐世昌会见各界代表,山东代表声泪俱下,说"自济南起程时,山东父老兄弟姐妹皆环跪车站,叮嘱代表请求不遂,不得生还"。后来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屈武,当时是陕西请愿学生代表。他慷慨陈词,说到痛心处,跪地痛哭,以头触地,鲜血直流。徐世昌当即宣布,已经电令陆徵祥从缓签字。

  1919年6月28号,陆徵祥拒绝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使山东案暂时悬留。

  【主持人许戈辉:老北大的校庆日一直是12月17号,1953年以后才改为5月4号,这无非是因为北大发起了五四学潮。不论将一个著名学校的生日改成另一个日子是否合情合理,但这至少可以看出五四学潮之于北大的重要。换句话说,没有五四,北大的意义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