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斜塘招工:一脉书香古镇绵延-名城新闻网图片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35:47
 金阊:六世杏坛古镇书香240年 
        白蒲镇上有一条顾家老宅巷,巷子里有一座顾家老宅,宅子里住着一对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老夫妻——顾其昌和刘汝琴。顾氏家族是明初阊门移民后裔。而从清乾隆朝起至今,顾家已经有连续6代人从事教育工作。


    如皋市白蒲镇,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截至2010年3月,全镇8.2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多达23位,位居全国乡镇之首;95岁以上的老人有116人,90岁以上的老人425人。

  白蒲镇上有一条顾家老宅巷,巷子里有一座顾家老宅,宅子里住着一对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老夫妻——顾其昌和刘汝琴。

  顾氏家族是明初阊门移民后裔。而从清乾隆朝起至今,顾家已经有连续6代人从事教育工作。

  一脉书香,在这座古镇上世代绵延。

  古镇古街古宅风雨六百载

  白蒲镇始于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蒲涛县,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建镇,为蒲涛县治。

  白蒲镇的古街,名叫市大街,街道两边是密密匝匝的巷子,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青砖墙和鱼鳞瓦,古风扑面而来。这里是一个明清建筑密集的历史街区——“葆春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徐氏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吴氏宗祠,始建于清顺治十年”,类似的铭牌,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镇上最老的民居,位于顾家老宅巷5号。

  顾家老宅巷位于白蒲镇市大街中心地区,据清道光《白蒲镇志》记载,此巷在宋代已经形成,巷之南为通州县,巷之北为如皋县,住户皆为顾氏后裔。自上世纪50年代起,多数族人搬迁他处,目前仅存顾其昌家一户,其住宅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建,至今保留完好。

  这所住宅分为内外两大院落,外院为书斋和藏书楼,内院为明代建筑风格的堂屋和生活用房。

  整个建筑群内有明代建筑堂屋三间、书斋三间、藏书楼二层四间。正屋地基比周边房屋提升一尺许,可防潮湿,中柱、金柱、檐柱垂直鼎立,据悉可抗六级左右地震。正梁下有子梁,按明代房税以正梁高低确定税额,加子梁可减税;内山墙均有扇形小过梁,柱础为木质,这些均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院子里有一口古井,名曰金屑泉。井中水质甘冽,经旱不枯,而井底为铜板,淘井取出的泥沙中有闪闪发亮的金属碎屑,故名“金屑泉”。

  顾家老宅的大门上贴有一副对联“武陵世泽,吴郡家声。 ”

  在历时半年的“阊门寻根”行动中,这是我们第二次发现在对联中标明自己家族的来历——第一次是在大丰小海镇,阊门移民后裔夏宣家门上贴着“姑苏世胄,渤海家声”。

  而在这副对联中,上联中“武陵”毫无疑问是顾姓的郡望,下联中的“吴郡”,则表明该家族很可能与苏州有着很深的渊源。“白蒲的顾氏家族也是阊门移民后裔,”古宅的女主人刘汝琴说,始迁祖太乙公,于明初因“洪武赶散”而迁到白蒲,自己的丈夫顾其昌,是太乙公的第二十世孙,整个家族目前已经繁衍到了第二十七代。

 



   书斋书香书声芬芳四甲子

  “顾陆朱张”为江南传统的四大望族。顾氏迁到白蒲后,仍为当地一大望族,名人辈出。据清本《白蒲镇志》记载,有清一代,白蒲顾氏登科者有——

  进士三名:顾人骥,字仲隗,号茨山,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福建上杭县令;顾駉,字牧园,号木原,又名沙苑,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进士,授广西平南县县令,湖北汉阳府同知、襄阳府知府;顾暄,清道光十一年壬辰进士,江西峡江县县丞,礼部主事。

  举人八名:顾镕,清雍正七年己酉举人,宜兴县教谕;顾云,清乾隆九年甲子举人,文选司员外郎;顾金棻,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举人,江浦县教谕;顾训学,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举人,泰顺县知县;顾履厚,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举人,霍山县教谕;顾万椿,清嘉庆九年甲子举人;顾地山,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举人,上海县教谕;顾汝玉,清咸丰二年壬子举人。

  贡生六名:顾渚、顾元、顾三余、顾恒学、顾钢、顾星楼。

  白蒲顾氏文人辈出,很大程度上与家族的私塾有关。

  顾家私塾,始创者为顾星楼。顾星楼(1715-1780),字安乐,清乾隆贡生。幼年受世代祖先影响,善读好学,聪慧过人,以诗书传家,而立之年中举,淡泊名利,不为官,终身从教。他的教学宗旨为“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顾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诲人不倦,人才辈出”。弟子吴璜、吴熙春、姜鸿基、顾达,于乾隆丁未年秋月赠匾额,尊其为“文定先生”。

  顾星楼之子顾地山(1741-1797),字承谦,清嘉庆举人。少承父志,勤奋好学,过目不忘,博学多才,中举后任上海县教谕、淮安府清河县训导。后因体弱多病,弃官回乡,承父业开馆讲学,弟子姜展、吴文凤、姜陶赠匾额尊其为“文静先生”。

  “文定先生少年时代读书极为勤奋,”刘汝琴说,相传扬州府的一位学官去通州督考,官船停在顾家墙外,半夜时分被读书声吵醒,循声找到了一位秉烛夜读的少年,这位少年,就是顾星楼。“学官被顾星楼的勤奋所感动,记下了他的名字,勉励他金榜题名。 ”

  顾星楼父子桃李芬芳,当时顾家私塾子弟黎明即起,书声琅琅,既昏不辍,秉烛夜读,蔚然成风,两代名师所育子弟中,有百余人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县任官。

  顾星楼是顾其昌的高祖,从乾隆年间创立塾馆至今240多年间,顾家连续有6代人从事教育工作。

  如今,顾家的书房仍按旧时的塾馆陈列,两位老人守着满屋的书香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