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慈济是什么:这个药方如何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50:03
2011-02-07 16:25:44 来自: 小皮

读完《中国少了一味药》,我无限惆怅:中国少的何止是一味药,这个老大帝国,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艰难的转身,彻底的从心理上也实现现代化?
史家唐德刚先生有历史三峡论,说我们这段路程需要大概二百年的历程,从鸦片战争到本世纪中叶,激流险滩,非得小心翼翼不可。但是细一思量,这不过是经济之后的政治变革,说白了也是上层社会的革命完成而已,下层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更为久远的过程,要么是一曲惊天动地的赞歌要么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瓦解。
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为我们呈现的是这个惊心动魄的瓦解过程之一,也为我们在盛世欢歌之下撕裂了一个血淋淋的伤口。传销,这个社会的毒瘤,还在一边大把大把地朝上撒盐,一边面露狰狞地故作豪情。
对于传销,我有过切身之痛,家中一位亲戚因为少年打工,深知谋生之不易,被人骗至某东北边城,家人倾全力方将其拽回家中。一直以来,我的想法始终停留在传销可耻,社会须以严打,重典之下,必可根除。
读完此书,方恍然大悟,这一种形态之所以能够比脚气更难以根治,完全是社会发展的怪胎,这个怪胎根本不能用经济的发展来根除。慕容雪村提出的观点着眼于社会缺少常识,才让一个个的生命被传销的漩涡吞噬。而书中也并未给出问题如何解决的答案。
退一步想,传销者的生存状态和组织特征,以及与此相称的思想根基,不过是这个老大帝国久远的传统的再生。这个传统,一直是与庙堂势力相颉颃,与侠义江湖若即若离,它是盛世的催化剂也是乱世的草头方。
对比传销群体的组织结构,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太平天国,这场巅峰式的中国农民战争,被马克思评价为“生产力落后产生的魔鬼”。其严格的军事纪律、男女分住的管理、财产管理,都和现在的传销者惊人的相似。这个传统,才是中国现代化最需要变革的部分,如何变革?
我思索不出结果,常识的普及我认为也不是最终的药方。
不少人都会问:为什么看上去一点就破的骗局,那么多的人都要奋不顾身呢?甚至于执迷不悟?慕容雪村给我剥丝抽茧地分析了这个过程,严密的攻防合一的语言堡垒,看似宽松实则五花大绑一样的人身管制,无数次不断地重复谎言,铁桶一般的信息管制,纵使神人进去也会被“洗心革面”。而此间接触的一贯是口号性的东西,无数的谎言都在国家、民族这些深入社会骨髓的包装下出现,民族的弊病在此,此一传统的毒瘤根源也在于此。
慕容雪村的身份和地位来看,无疑能归入现在社会的精英行列。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这种自我认知。从知识构成上对传销者群体的不屑,对个别传销者的同情和愤恨,以及不时的对传销者言论的驳斥。比较值得玩味的细节是,第一次参加传销者大聚会时候,别人都在唱着市面上的流行歌曲,他拿出的是诗朗诵。这既是一个文人的精神写照,也是将自己区别去他人的精英姿态。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姿态在这个环境下是值得赞扬的。只身犯险,能够在一线获取最鲜活的资料,不是所有的精英都可以做到的。与此伴生的是悲悯情怀,因为有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对于底层有切肤之痛,能够从内心深处对传销者的处境有所同情。不是简单的一竿子捅到底,在个体上区别对待,既可以有更深层面思考上的收获,也更能让读者发觉这一社会问题之严重。
二十三天的经历,是社会的一个宝贵的样本,可能真正的传销者内部生活,比这个还要不堪,也许是作者的精英姿态没有朝更为龌龊的境地去描写,但是我们通过想象就可以知道这个世界里面肯定还有着更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无耻和沦丧。
黄仁宇先生一直把中国社会的结果形容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底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社会的高层结构,中间的两点即需要的社会变革,来打通这高下的对立。
《中国少了一味药》提出的问题再次证明了写下这两点是如何之艰难,希望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能深深的思考下,这味药方如何调理。

0有用 / 0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