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恒瑞生物医药科技:陈兵教授弘法行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01:16

陈兵教授在大佛禅院举办《论出家修行》佛学讲座

发表时间: 2009-11-23 10:20:08    信息来源:峨眉山佛教网

    11月22日,应四川峨眉山佛学院邀请,四川大学宗教所博士生导师陈兵教授在峨眉山大佛禅院峨眉讲堂举行了题为《论出家修行》的佛学讲座,四川峨眉山佛学院全体师生、本山及来自外地的法师百余人前来听讲。   

    陈教授在讲座中,就出家的旨趣、出家人的正业、归皈僧宝及大众对出家的误解等有关问题作了探讨。关于出家修行的旨趣:出家修行是一种追求某种超越性理想而献身的高尚行为,出家是为了摆脱家庭恩爱的牵缠、世俗事务的干扰、勤修戒定慧、以求解脱生老病死等苦、获得永恒安乐、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大乘佛徒的出家更是发心弘扬正法、普度众生、报四重恩、“将此身心奉尘刹”、为无量众生求永恒安乐而奉献一切; 关于出家具备的条件:一是具有正信、目的纯正,二是要有当好僧尼的根器,三是要得到父母许可;关于出家之正业,出家众的修学次弟,应先求自身解脱、再弘法劝化、普度众生,具体的方法就是在戒行清净的基础上勤奋修定慧之学,他特别强调对禅定的修习,认为初夜后坐禅最宜,同时,坐禅亦需正见的引导,以正见修观,故先须深入教海、学通佛法。劝化是大乘菩萨教化众生的职责,出家众的劝化,主要是作法布施,包括讲经说法、撰述弘法、培育僧才,办佛教报刊、随缘化导等;陈教授还强调了出家后的再出家,即是不仅要身出家,还要心出家,唯有稳操僧尼正业、精进勤修戒定慧、不为任何世间之家的邪风所动,保持一个不住相的空灵心,念念与般若相应,若非如此,则会永远被世间家宅所缚,无有出期;关于僧宝与皈依僧,他依佛教经论对僧作了分类,如可将僧伽分为理和僧、事合僧、办事僧等,皈依僧宝,不是皈依一师,而是皈依三乘一切圣众;最后,他对于汉传佛教对出家的错误观念进行了辨析,如皈依僧宝就是皈依某位和尚、二宝居士论、出家应与家庭割断关系等。

 

中国佛教文化基金会《慧恩》主编陈兵教授访谈录

编者按:在佛教类杂志竞相争艳的百花苑里,我们希望中国佛教文化基金会主办的《慧恩》能够成为教苑新葩。为此,2007年元旦,本刊记者采访了慧恩书院院长、《慧恩》主编陈兵教授。就有关杂志、书院、基金会、佛教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访。

陈兵教授(以下简称陈):现在社会上的佛教类刊物很多,有的偏重于学术,发行量相对来说很小,影响不大;有的偏重于通俗弘法,档次不高。要办好一个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我们希望《慧恩》能够在整体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对社会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慧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针对社会上和佛教界存在的很现实的问题进行一些回应。现在一些寺院办的刊物基本内容很多以护生、放生为主,这是可以讲的,但一个刊物以这些为主的话,能够接受的人不多,而且可能对佛法的精神实质发生一些误解。
        我们的刊物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针对现代人心灵上的一些疾病以及佛教界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但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

记者: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并由您担任院长的慧恩书院,现在已经开始运行,您是怎么考虑慧恩书院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

        陈:书院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几个,成都是最先出现的。现在书院的目的都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学与佛学为主。
        现在不仅仅是民办的书院在进行,一些大学里也在开展这一项工作,像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我还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老总班”讲过课的……主要是传授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个社会需求量很大。
        如果仅仅传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的话,一些大学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办了,那么我们书院的意义就不大,发展前途也不大。我们书院要在实践当中不断进行研究。我的理想主要是与心理学相结合,东方传统文化的知识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慢慢研究出一套能够在短期内提升人的整个精神心理、文化素质的这么一个体系。这种体系在大学里是没有的,大学里它只传授知识。要传授这样一种知识体系的教授是很难聘任到的——当然我们书院也是很难聘任到的。一般来说,刚开始是可以只传授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慢慢就要朝这个方向转向。这是高层次的,主要是针对一些成功人士、佛教徒啊,提高他们的佛学、儒学和道学水平。
        目前学者研究的主要是历史跟哲学,学术界的学问一般都是与身心修养分家的,这是整个西方学术研究的一个通病,日本也是这样。我们学术界的说法是“研究佛学的没有佛气,研究道教的人没有道气。”他虽然天天在研究这些东西,但用在自己的身心修养时他完全用不上。自己都用不上,你怎么去教给人家用呢?所以我们主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古人讲的这些东西怎么用得上。

记者:也就是如何知行合一。
        陈:(笑)对,用在自己的身心上。先培养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吧,包括我们书院内部的一些人才。然后在社会上要真正发挥作用——现在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企业家嘛,再一个就是青少年。
        我们的青少年缺少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虽然是儒学、佛教、道教方面的文化大国,但现在整个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赶不上西方。西方社会上一般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有佛教的知识,有道教的知识,有基督教的知识,因为他的中学教育里就有,这是一门课,他有课本。英国的佛教课本就是由净因法师主编的……(笑)

记者:就是说他们还是很重视这种宗教、文化的教育的。
        陈:我接触到的一般西方人……上过大学的人,他们……佛教啊、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知道的,这些知识是有的。而我们中国的呢?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研究生院的一个老师是研究哲学的,他竟然对研究宗教毫不理解。他认为宗教就让他自然消亡就行了,有什么好研究的。大学哲学系里很多教员,佛学的知识、道教知识一点都没有的,闹出笑话的很多。


        记者: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已经把他们……
        陈:因为没有这种课,我们小学中学课本里讲到宗教时,都说宗教是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有些其实与现代宗教政策是相违背的,这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宗教是列为第一的。实际上在所有的意识形态里,宗教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竟然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我们教育体系里很大的一个缺陷。留学生到国外,我也听到台湾的、国外的人反映,你们的学生怎么对宗教的知识完全空白……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精神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得益彰。在东西方文明逐渐融合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您作为“慧恩东方文化丛书”的主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作用如何评价?
        陈:现代人们都提出传统文化来振兴华夏,……我不是这样看的,因为如果靠儒家、佛教能振兴中国的话,中国不可能近四百年来被列强瓜分。不管是哪一家的,都是有精华有糟粕的。古代当官的哪一个不是受过儒家的传统教育,熟读儒家的经典,到最后很多都变成贪官……(笑)我认为这就是文化上的缺陷,它本身就有这样的问题。传统文化是有它的精华,但还是要吸收一些现代的精华,与现代西方文化结合,还是要进行改造的。这种丑恶现象历史上早就有,这是中国社会自己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国际上一个学者已经论述过这个问题。我忘记是哪一个学者已经论述过这个问题……也还不一定是制度的问题,文化本身……中国这个社会一直都是这样:从历史上讲,随着经济的发展,富裕到一定程度,整个社会就会慢慢腐败,然后被外族侵入,历史多次的上演都是这样的。这个问题的根部在文化上,它缺少一些东西。
        原来儒学物质化后用佛教来补充,后来佛教也被同化了……(笑)儒学后来变成一种内向的,容易被统治者利用的东西,宋朝后完全变成官方的思想体系,使中国社会朝着超稳定的封建社会前进,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缺少盛唐文化的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刚之气。在这方面我与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士的观点是有差异的。

记者:就是说,哪一种文化体系都不可避免的有他自己的缺陷。
        陈:嗯……所有的文化都有他的优点,所以我们要开放式办学……现代呢,不管东方、西方都面临一个文化重建的问题,西方文化也有很优秀的传统。但西方的文化精英也认为他们的文化走到了死胡同……
        记者:看来真是需要融合了……
        陈:他们认为当代社会的一些弊病都是由西方文化造成的——西方文化要征服自然啊,这种路线所造成的。西方文化已经开始反省了,西方的文化精英已经开始对科学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反省。这是一股新的潮流,西方一些文化精英,他们也很向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积极地学习。
        但当他们真正拿来用的时候就发现这有一些问题,像佛教在当代的美国就是这样,当他们按照东方佛教徒的传统路线来修行的话,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入魔,在社会生活中他就不能生存下去。当代西方有几个很著名的禅师,都是在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受过多年的训练的,他们都遇到过这些问题,已经反省过了。他们的方法就是与西方科学的尖端成果,尤其是与当代心理学最新成果相结合,这样慢慢创造出一种适合当代人的修行体系。
     当然我们国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要面临这些问题,但东方人呢?一般好像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台湾佛教界也没有意识到。如果完全按照传统佛教的那一套来训练人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多心理问题。因为与现代社会很难完全合拍,内心就会发生一些冲突,当他不能解决的时候,就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当然我们书院是要对这些进行研究,现在要完全提出一套方案也是不现实的,还是不成熟的。
        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还是急需的。因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一贯都是靠儒家的传统观念来维持,当然佛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是普及社会的,对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很大的维护作用。现在这两者在作为社会基础的农村已经完全崩溃了,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据我所了解,农村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儒家的观念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些传统不是从书上看的,而是从祖上传下来的。

记者:那就很恐怖了,因为农村是基础嘛。
        陈:是很恐怖,普遍的不孝顺父母啊,一本《社会心理学》书上说普遍的不孝顺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心理疾病之一了。普遍的不孝顺,普遍的不讲信用。(记者:普遍的没有礼义廉耻)就是一个伦理底线,伦理学家提出的伦理底线已经没有了……这个也不是通过读书,是祖上传下来的,经过三、四代后这种习俗也都没有了。作为一个民族,这的确是很恐怖的事情。

        记者:您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学者之一,您认为佛教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陈:当然从佛教教义来讲,它能起很大作用,佛教教义就是和谐人心的,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就是人心的和谐嘛,关键是人心的和谐……作为思想资源当然能起到很大作用,如果它被人们接受的话,但现实就很难说了……(笑)

记者:基金会对将要开展的项目:如杂志、视听影音、丛书、慈善以及文化旅游开发等事业整体规划有什么思路?
        陈:现在杂志很多,要办得比其它杂志好很多,这很难。作为内刊赠送,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视听影音的影响会更大更重要。包括基金会打算要拍的《释迦牟尼传》,对于回归佛陀的基本教法,普及佛教的知识都有作用。佛教,主要就是要靠佛的人格形象跟智慧,还要靠佛的威信来教化。《释迦牟尼传》电影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工程。
        其它的音像制品,现在可以制作一些很有教育意义的光盘。
        音乐起的作用也很大。佛教音乐,我们国内较少,台湾做的好一些,但在社会上影响还是很小。我们尽量要让非佛教徒也能接受,尽量生活化、社会化。
        我想未来的慈善事业,主要还是在教育方面资助学子,尤其是具有高素质的人。其它的项目也还只是个理想,慢慢来。

记者:听说您的《佛教心理学》即将出版,您认为佛教心理学对现代社会有何作用?
        陈:我的这本书,从写作到现在即将脱稿一共费了十一年的时间,现在的书稿排出来的大概有八十多万字吧。我是要把它作为一个《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佛教心理学》这门课,海外的有些佛学院已经开设了。佛光山在台湾办的西来大学里有心理学系,有心理学研究所,有佛教心理学的门诊,但研究的范围还是不宽。现代西方的心理学很具体,它都是临床的一些诊疗,它能够治疗的心理疾病实际上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个系统地把佛教全部的心理学精华能够浓缩在一起的著作目前还没有。
        我这本著作主要就是起到把三大系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有关心理、心灵这一方面思想的精华整合在一起,选取的着眼点是现代心理学,实际上讲的还是佛教的基本内容。佛教本身就是心学嘛,主要就是如何“自治其心”的一个学问。虽然叫做佛教心理学,但讲的是佛教,尤其是关于修行,怎么样净化心灵的这么一个内容。与其它的佛教心理学主要治疗一些心理疾病还是有区别的。要具体用作临床心理治疗的话,里面有这样的章节,但是没有展开,我也没有临床的经验。主要还是应用指导修行,这本书里边把修行的方法做了一番整理。
        东西方的心理学家对于佛教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内容都极其关注,我碰到几个西方心理学家,对禅都有所了解,应该说他们对这些东西都是极感兴趣的,他们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如果你提供给他们的话,他们就可以根据佛教的传统思想创变出很实用的这种治疗技术。
        我关注心理学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十多年前我看过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些著作,尤其是第三心理学、第四心理学,他们讲的非常清楚,现代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什么心理的疾病越来越多呢,为啥古代相对来说较少,根本的原因就是宗教的衰落,因为宗教是给人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最基本的一个精神支柱;他没有这种精神支柱以后,势必就要产生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尤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讲的很清楚,就是要提供一个宗教替代品。因为你让现代具有科学文化的、高度理性化的这种现代人,尤其发达国家的现代人,完全接受一种传统宗教,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像我们国家的精英、一流人才、科学家到寺院里面,去听那些高僧讲必须要礼拜哪,要放生哪,要烧香哪,这个无论如何他接受不了。
        所以拿心理学来补救宗教衰落的这种弊病,这是一个现代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二十世纪一共有六十几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成果,心理学占了十三项(第一),而且对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发生重大影响的那就是心理学。

记者:而且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就是心理疾病……
        陈:发达国家的话,如美国,85%以上的人都看过心理医生的,它起的作用实际上比宗教要大一些。适应这个潮流呢,宗教要生存的话就必须心理学化,职业宗教师就要求你首先是一个心理医生,有心理问题到你那儿去能够获得解决。现在国内也有,像苏州的西园寺,济群法师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认为可能要开始开展心理门诊……我这本书里有很多修行的方法,修行中可能要碰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修行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有阐述。其实你要会看的话,佛经中都有,但你要会看,要有会看的智慧。这本书就是要给大家提供这样一种智慧和方便。

        记者:那什么时候出版呢?
        陈:元月底交稿吧,大概九月份就能出来,应该是很快的。 

       记者:出来后我第一个拜读……
       (笑,采访结束)。

 2010年 12月下旬,受青峰书院何洁女士邀请,陈兵教授带领慧恩书院的部分人员一行共七人前往云南参访,飞机万米翱翔,秒超千米雪山,到达古城丽江,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净而充满生机丽江古城让人流连忘返。由何洁女士带领,登船游览了洱海源头——万顷碧波的茈碧湖与湖畔秀丽的梨花村,感受大理风光和白族人民的热情。入住大理地热国后,陈兵教授在休憩之余为大家讲授了《佛教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崔博士讲授了《宗教与邪教》,何洁女士则畅谈了自己在学佛过程中的经历及体验。
  后受大理弥陀寺圣光法师邀请,陈兵教授在寺内为四众弟子和青年学佛者讲授了《佛学、学佛与佛教》,勉励大家正知正见学佛,实现佛教社会贡献与价值。

佛法与佛教研究--陈兵教授访谈录

编辑: | 来源:转载 | 标签: | 发布时间:2008-6-9 0:53:00

编者按: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陈兵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佛教学者。他的研究既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又有切身的修行体悟,这在目前实不多见。陈先生一向关心禅学社的发展,不久前欣然接受了本刊的独

  编者按: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陈兵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佛教学者。他的研究既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又有切身的修行体悟,这在目前实不多见。陈先生一向关心禅学社的发展,不久前欣然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在此谨向陈先生和负责采访事宜的王永会同学致以衷心的谢意。
  问:陈老师,《北大禅学》编委会委托我就佛教研究问题采访您,请您给予支持。
  答:说起北大,与我还是有点缘份,十多年前在社科院宗教所工作时,我曾担任过两年北大哲学系宗教专业的兼职讲师,讲过道教史,也算沾点“北大校友”的边吧。《北大禅学》创刊号我已拜读,学术品位较高,表现出北大传统的学术自由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高校中由学生主办的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佛学研究刊物,值得庆贺。
  问:陈老师,您现在是著名的佛教学者,那么请问您是如何走上佛学研究这条道路的?  答:如果从研读佛书算起,我研究佛学应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与很多研究佛学的学者不同,我研读佛书,并未有将来专门从事佛教学术研究的打算,纯粹是出于弄通佛法、解开宇宙人生之谜、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浓厚兴趣,或者可谓宗教性的追求。从禅宗的角度来讲,我是把佛书、佛教当作公案来参究,而不是当作知识来研究。我自认虽非不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但并不完全受时下流行的学术规范的限制,所以实际称不上学者。唐寅有诗云:“书本自惭称学者”,可以作为我的写照。当然如论佛法,我还是略有心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初步解开了当初研读佛典的迷团。至于撰写《佛教气功百问》、《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新编佛教辞典》、《重读释迦牟尼》等书及写过不少佛学方面的文章,都是应社会的需要,出版社和杂志的邀约命题而动笔。直到目前,我还未靠课题经费出过一本书。因为是应市场需要亦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所以我写的书销路颇好,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佛法的方便,我经常收到读者的感谢信,总算尽了学人的一点社会责任。
  问:近代以来,国人对佛学的研究轰轰烈烈,涌现出一批著名僧俗学者,时至今日,国内佛教研究又出现了新的特点,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的佛教研究的?  答:国内佛教研究,近几十年来进展快,群贤竞起,后来居上,成果十分可观,尤其在禅宗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按这种局面发展下去,不到一二十年,中国的佛教研究就会跃居世界前列。但我觉得,就目前情况看,国内的佛教研究起码有三大缺陷:第一是研究者佛学方面的素养普遍不足。老一辈学者,大都是半路出身或兼究佛学,多半是从史学、哲学角度研究佛教中的部分内容,多未受过系统的佛学教育,不通晓研究佛学非常需要的梵、巴利、藏等文字,在佛学素养上与发达国家专究佛学的学者有一定差距。近十几年来佛教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大学本科大都是学文、史、哲或理工,研究佛教的时间不长,其佛学素养多不足以深入佛学堂奥。至于对佛法能身体力行有个人体验者,则更为罕见。表现在学术成果上,则难免肤浅、偏狭、片面之弊。研究中国佛教者,往往对印度佛教缺乏系统的知识,因而看不到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继承关系,过分夸大中国佛教中国化的一面;或将禅宗的源头归结于儒道的心性论,或将藏传佛教的神秘内容说成是西藏社会的产物,这些认识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研究禅宗的著作、文章虽多,但多是“门外谈禅”,对禅的实质把握不够准确,对公案的解释,往往是依公案禅所否定的理路去猜测揣度,错误百出,对禅存在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其实未解决多少;不少佛学论文中表现出对佛教基本义理的误解,有些鼎鼎大名的学者,竟然会将“涅槃”理解为死亡、死寂,随意地扣上“虚幻”之类的帽子。这些都是因缺乏佛学基础理论的训练所导致。
  第二是研究方法尚显单一、死板、落后,多是按既有的框框,用史学、思想史的一般方法研究佛教历史、思想,忽略了佛教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特殊性质,人云亦云的现象太普遍,用西方流行的社会学、统计学、文化人类学及实验、系统的新方法研究佛教者,尚为罕见。这使得佛教研究带有较多的主观性,大部分人研究佛教,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关在书斋里做学问,很少作社会调查,对佛教的社会活动和教徒的心态缺乏深入了解。总的看来,佛教研究,还未能建立起与佛教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相应的独特研究方法。
  第三是佛教学术研究与活生生的佛教现实拉得太远,对佛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太少。这一方面,台湾佛教学者做得较好,江灿腾、蓝吉富、游祥洲、龚鹏程等一批学者的研究,都紧扣佛教现状,提出了不少有现实意义的见解。总之,我认为当前国内的佛教学术研究,在广度、深度和方法等方面,尚显落后,不能满足佛教及社会文化发展对它的需要。
  问:您如何看待日本、欧美的佛教研究?  答:日本,可谓当代佛教研究的第一大国,其研究方法系本世纪初从欧洲所引进,出过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宇井伯寿、荻原云莱等一批佛学大家,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佛教研究影响极大。就人力、财力的投入和研究的广度而言,日本佛教研究显然强于我国。日本学者学风严谨,重集体研究,值得我们学习。但日本佛教研究,过于经院化,与佛教现实脱节,研究方法过于板滞,多搬用西方的哲学、宗教概念套佛教。中青年一代的佛学素养尤其是中文水平,较老一代大为降低,也缺乏思想深度,其研究多是为研究而研究,或为做博士论文而研究,其研究成果一般只流通于同行的狭小的圈子里。这与投入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研究的阵势很不相应。
  欧洲的佛教研究,阵容上虽不能与日本相比,学风则与日本基本相同。美国的佛教研究课题、方法较为新颖、灵活,能贴近现实,不大受框框限制,很有前途。

 问:您认为佛教研究须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答:在一般研究文、史、哲的基本素养的基础上,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佛教研究学者,应首先具备宗教学知识,了解宗教的一般特征,各宗教的概况以及宗教研究的基本方法。其次,要有系统的佛教知识棗包括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就研究中国佛教而言)乃至旁及其它地区的佛教。佛教知识方面最重要的是对三藏原典的广泛涉猎和精读。纵不能阅尽全藏,也应研读起码三千卷以上的原典,要在精读几部最重要的典籍基础上广泛浏览。如果真正读懂了几部重要的典籍,浏览速度便会很快。在语言方面,即便不能通达梵、巴、藏文,也要充分利用学者们用梵、巴、藏文比较原典、厘清辞义的成果,以便准确理解。因为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法非仅属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人体科学关系其实很大,若能尽量了解,对研究佛教助益当会不小。
  问:刚才您谈到了要进行佛教研究必须精读几部最重要的典籍,那么您认为要精读的经典有哪些?  答:就印度佛教而言,《经集》、《法句》、《杂阿含经选要》、《清净道论》及《金刚》、《维摩》、《华严》、《法华》、《胜》等大乘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最为重要。尤后二论,可当做印度大乘佛学概论来读。就中国佛教而言,《肇论》、《三论玄义》、《摩诃止观》、《华严金狮子章》、《坛经》、《禅源诸诠集都序》及藏传佛教的《菩提道次第论》、《密宗道次第论》二论,应该精读,后二论可作为藏传佛教的概论书来看。永明延寿的《宗镜录》百卷,乃汉传佛学集大成之作,它“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贯通诸宗之学,思路清晰,体系庞大,文字典雅,若能细心研读,必能一通百通。
  问:在研读佛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熊十力先生在其《佛家名相通释·撰述大意》中所举读佛书四要棗分析、综合、踏实、凌空,说得很好。我自己的经验,是要用“心”(而非只是眼、知识)去读佛书,佛书千经万论,无非是讲自心上的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有用自心去读,如古人所谓“一一销归自心”,将佛书所说在自己心行上考察、检验,才能理解古人的用心,才能鉴别佛书中所说是真是伪,是深是浅,才能通达佛书中所指归的佛法。而通达、理解佛法,我认为乃是研究佛教的思想、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前提。不理解佛法,即使是用治史的方法去搞佛教史,也难免为主观成见所蔽,难以完全重现佛教历史的真面目。
  问:陈老师,您说理解佛法是佛教研究的前提,您能不能谈一谈什么是佛法,它与佛教有什么不同呢?  答:佛法,是佛教徒所探索的宇宙人生真实本面,以及依这一真实而获得永恒幸福、绝对自由的技术,也是人们之所以会探究这一问题的根源,乃客观本具的理,本是超时域、超佛教的。佛陀多次强调他只是佛法的发现者而非创造者。佛教,则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由对佛法的探索而形成的思想、文字、教团、制度、礼仪、寺庙、造像等,是必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发展变化的文化现象,用佛教术语说,是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但其中也有一以贯之、恒久不变者,那就是人们对佛法的追求。
  问:社会的发展对佛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佛教要发展,也必须要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这时教界内外又承前人之佛教改革,提出了佛教现代化,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所谓佛教现代化,应指契现代人心时势之机而弘扬佛法,使之能更好地“化现代”。这是近今一部分人提出的口号,太虚大师还曾具体呼吁“三佛革命”,其实质就是改革佛教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制度、思想而使之现代化或实现其现代转型。也有人认为佛教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外在形式如僧装、礼仪等可以应时改变,其核心内容不容更改,因而不可现代化。如梁漱溟先生认为佛教若改革便不是佛教了,能海法师认为戒定慧三学不容改易,陈健民呼吁不可变革佛法以适应现代人。唯独在用白话解说、翻译经典,僧尼农禅结合,注重慈善事业和佛教教育等方面,佛教界大概没有多少异议。我认为,佛教的精神实质及命根,是对佛法的探求和实证,是超越世间的精神。这一点是不能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若变化了便无佛教可言。现有佛教的教团结构、寺庙、仪轨等因缘所生法,已经诸多变异,而且时代会不断促使它变革,到了未来科学高度发达的社会,大概都会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能彻底变革。未来社会人们对佛法的追求,大概未必会以现存的佛教方式进行。佛教教团、制度等方面的变革,因常涉及到习惯、堕性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往往是滞后的、有阻力的。如现在何劲松提倡佛教居士化,便有人反对。佛教变革的形态决定于佛教徒的全体和多种社会条件,非个别人的主观意志所能代办,佛教的现代转型,非短期内便可完成。研究佛教的人,只能有理有据地提出意见和方案,供佛教界和政府参考。我的主张是:在传扬方式上,打破以山林僧为主导、寺院为中心的格局,加强居士林建设,建立以在家众为主体的大乘菩萨僧团,实行短期出家制,建立对僧尼的考核、监督、职称等制度以保证一支形象良好、队伍精干的僧团;在传扬的内容上,针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灵需要,开出即入世而出世、即人欲而向上的多种法门,使人们能很快地从佛法中获得“现法安乐”。台湾佛光山的一系列做法,为佛教现代化提供了较为成功的范例。
  问:有人说,信仰佛教者不能研究佛教,最好与佛教拉开一定距离;有人说,若没有佛教信仰便难以研究好佛教,您能不能就此谈谈您的看法?  答:如果是一个完全信仰型,一切都依老和尚之言是从的愚夫愚妇型佛教徒,研究佛教确有一定不便,容易感情用事,难以冷静地看待佛教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但具有一定信仰或起码有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佛教时多能全身心投入,容易理解佛法,了解佛教现状。若距离与佛教拉得太远,研究起佛教来恐怕只能在佛教外围打转转,难以深刻准确地理解佛法,深入佛教堂奥。实际上,研究佛教有成果的学者,多数都与佛教有过亲近的关系。如任继愈先生师从熊十力、汤用彤,熊、汤二人都是内院学生;杜继文、谭壮飞等师从佛教界人士吕澂 ,后者还曾出家为僧;郭朋先生也曾为佛学院的高材学僧;当代公认为成果最辉煌的佛学研究大家吕澂 、印顺,都是有佛教信仰的教界人士,但这并未妨碍他们的学术研究,当然,他们都采用了近代学术研究的方法,而加上从佛学中得来的独特方法。我认为,若论全面、客观地研究佛教,其指导原则大概以佛法之如实观、缘起观的方法最为高明。信仰佛教的知识分子,若要研究好佛教,须超越信仰,超越佛教,从佛教中钻进去又跳出来,冷眼俯瞰,从“释迦老子未开口以前”究释迦,从佛法去究佛教,才易把握佛教的真面,从而避免各种主观的、片面的“边见”。这是佛法的基本精神,也是学佛的高层次境界。从“一切法皆佛法”的圆融角度,若运用世间的各种方法而又不滞于这些研究方法,避免其各具的片面性,并能综合它们于一体又有所超越,我想这样的研究方法始可称得起“科学”二字。
  问:最后,还想请陈老师概略地讲一下禅宗的实质,禅教关系及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答:禅宗,是中国人在应中国文化的条件下,运用中国文化赋予的总持智慧把握佛法精髓、复归原始佛教的产物。禅宗所提倡的顿悟见性,本是释迦说法之主体精神,你看各种佛经记载,释迦说法后,有多少人当下得法眼净乃至成阿罗汉,最低的法眼净即是现量见到法性,这岂非顿悟见性、言下见性?至于戒、定、慧等繁琐的修证体系,不过是对不能言下见性的钝根者所设,其实质乃渐修顿悟,戒、定乃修观见性的加行。见性是一种主观的体验,细微难辨,须要过来人的鉴别、认可,此即“印心”,在印度应有那样的传承。藕益谓“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可称卓见。至于禅宗为何产生、盛传于中国,还有禅的表现手法,当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就禅宗的整体精神而言,慧能虽打破了世间与出世、出家与在家的局限,但偏重心性体的一面、涅槃的一面,而较忽视心性用的一面,开以禅宗为主流的中国佛教“教在大乘、行在小乘”之源,因而受到理学家的攻讦。这与中国文化、印度佛教的传统都有关系。今天研究禅宗、弘扬禅宗,既应继承禅宗的优秀传统,也应辨清禅宗的偏弊,着重弘扬达摩的“称法行”,提倡在人间建设中发挥心性体上的妙用以勤修六度、利乐众生,并开出为此具体操作的法门,方才为应时契机,真正复归佛陀本源的禅宗。这就是教界、学界人士共同完成的任务,希望《北大禅学》能在这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建设自身净化社会──访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

2006-3-29 10:30  来源:大公报

 

图: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在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1世纪的中国佛教,应该通过佛教界自身的建设,充分实现教义的人间化、现代化,只有把佛教自身建设好了,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公报记者 陈 明 向芸 史振华

  “作为佛教第二故乡的中国,如何加强世界三大语系佛教的联系和交流、如何在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里实现佛教与其它宗教、东西方文明及世俗文化的碰撞、融合,从而发挥佛教在当代社会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是中国佛教在21世纪需要解决的问题。”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在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发挥佛教大国作用

  他续称:“首届佛教论坛的举办,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了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世界佛教徒的联合和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作为佛教大国的国威。我觉得中国有这样的力量而且是非常有必要担任这个角色!”

  “在世界三大语系佛教中,汉、藏两系都以中国为中心,巴利语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流传于中国西南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中国堪称世界佛教大国!”在陈兵教授八十余平米的家里,我们被随处可见的各类古琴、佛像、顽石、书籍所包围,深奥艰涩的佛学智能在这位六十一岁的老教授口中,化为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中国人以特有的东方智能,通过判教、诠释、立宗对佛学进行了总结整理、概括发挥,使佛教的教义得以高度华化、成熟化。同时,如来佛、观音菩萨等救度神又适应了本土信仰传统的非常世俗化的一面,解决了人们生死、出世间等终极追求、心灵解脱问题,中国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矍铄、儒雅的陈兵教授谈及佛教,顿时兴趣盎然,其学识之渊博,让人如沐清风。

  重视自身团结建设

  陈兵教授话锋一转,语气中不禁透出丝丝忧虑。“但中国佛教的形态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国佛教的弊端积累,革新振兴步履维艰。因此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目的将是探讨佛教界自身团结和建设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佛教的积弊牵涉到最根本的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团制度和教义传布方式上;而同时作为“住持佛法”主体的僧尼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陈兵指出,负有住持佛法重任的僧尼队伍人数虽然不断增多,但因把关不严,其中不具信仰;为谋生、求学、发财而非为修行而出家者为数甚多,整体素质偏低。部分僧尼甚至成了寺庙管理者甚或旅游景点的服务者。

  他又指出,历来以高僧、寺院为中心的模式,使中国佛教具有农业社会的宗法性、保守性和分散性,各高僧、寺院之间不仅缺乏联系;甚至发生因争夺徒众而产生种种矛盾,难以聚全力以应付外界变故。如隋唐时代曾有过、相当活泼的俗讲、悲田院等传布方式也在宋元以后被取消,佛教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传布态度,与基督教传教士主动劝诱人入教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变革佛教信仰方式  “我认为以高僧为中心的信仰方式是佛教最落后、最不如基督教的地方。基督教信奉的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格化的上帝;伊斯兰教则干脆把这种人格化的形象都取消了。要想挑看不出的上帝和真主的毛病很难,但要想挑出哪个高僧的毛病则是太容易了。对一个宗教来讲,信仰的对象越具体,信仰的潜力越小。”当谈到当代中国佛教基本还是明清以来国家限制、寺院中心、僧尼主导的陈旧模式,以经忏佛事为内容的民俗佛教时,睿智、平和的陈兵在无奈中透出一点幽默。 “高僧毕竟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影响力总是有限的,就算你周围有一百万教徒,这一百万人在十三亿人口里也是微乎其微。何况这种具有很特殊人生经历、堪作民众人格楷模的高僧也不是佛学院里就能培养出来的。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佛教就很难发挥它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佛教的三宝是『佛』、『法』、『僧』,其核心是『法』。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把传统的以『僧』为中心的中国佛教改革成『法』为中心,这也是符合佛教本旨的。”

  陈兵认为,21世纪的中国佛教,应该通过佛教界自身的建设,充分实现教义的人间化、现代化,将古代经院佛学繁琐玄奥的经论浓缩为简洁明朗、给人启迪的思想;实现以寺僧为中心向真正贤圣僧住持、僧俗二众和合、居士主体的教团结构之转型;更加注重社会慈善救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实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愿景。“只有把佛教自身建设好了,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佛教界自身都建设不好,怎么能净化社会呢?”

  佛教智能调节自心

  当记者提到学界和教界对他的推崇时,身着红色运动服的陈兵教授哈哈大笑起来。回答既谦逊又风趣:“学界、教界推崇我不是因为我的学术水平有多高,主要是因为我比较关心佛教界的现实问题,教内的大和尚们认为我所提的观点确实值得他们思考,所以才对我有点尊敬。其实,佛教涉及的问题跟现实社会、现代科学的好多方面都有联系,不联系现实问题就不能讲清佛教。我主要研究佛教的修行方法,不过跟一般人的研究方法不同,别人都做古代佛教的学问,我则把古代佛教的学问变为了现代的学问,拿佛教入世的智能调节自心。”
他续称,“大陆佛教与港台佛教相比,落后了起码二十年。大陆佛教活动方式比较死板,去寺庙里不是烧香拜佛就是超度亡灵,影响也较小;而港台佛教则以带娱乐性、慈善性的活动为主体,更容易吸引人参与。故他认为,此次世界佛教论坛,将有助进一步促进两岸四地佛教的交流,也属促进大陆佛教发展一个最重要途径之一。”

  陈兵透露,去年十二月到台湾参加交流活动时,也曾建议星云大师更多地邀请内地的学者、佛教界当家大和尚及宗教、统战部门的政府官员赴台交流。“去过港台,与港台佛教界交流过的人回来都觉得很震撼,也才能理解为什么我对佛教那么『狂热』!”

  圆融精神多元互动

  陈兵强调,圆融精神,在当今世界显得尤为宝贵。“历史上佛教传播范围广、派别多,三大教系长期以来交流联系较少。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佛教各派别之间的融合,更需要佛教与其它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的融合,佛教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承担其社会责任,台湾的宗教领袖星云大师以及新加坡的著名高僧净空法师长期以来也一直提倡这种圆融精神。”

  圆融观助解决冲突

  他认为,在中国佛教中,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佛法圆融观可用于处理当今和未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类心灵等各种矛盾冲突。任何国家、民族、个人,都同生共处于一个“大缘起陀罗尼网”中,既各有其独立自主性,又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地区、一国家、一民族乃至一个人的不和谐,会影响其它,使整个世界都不得安宁。故全人类大家庭的成员理应以平等心、慈爱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富国应帮助和带动穷国;富人、富国和社会应扶贫济困,谋求共同发展,才会获得共同的繁荣、富强、安乐。

  在文化方面,佛法圆融观判教及对待外学时,承认各种宗教、各种思想文化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和所对的机宜,应在友好交流中互补,在互相对话比较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多元互动中促进各自的发展完善,而圆融为人类文化之整体。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陈兵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治好人心,所谓“心净则国土净”。佛法圆融观教导人类:自然界作为人类主体(正报)之“依报”,与人类息息相关,乃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并非只是征服的对象。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及破坏,必然导致人类主体自身的不和谐,产生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滋生各种疾病。经济建设应从整体思维出发,进行集约式综合资源开发,兼顾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可持续发展。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陈兵教授特别提到,“全人类如若能掌握圆融的智能,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心等关系的处理,则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生态良好的新世纪之创造,殆非难事。”

  “自治其心”乃佛法之心髓,佛教以此决定众生的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陈兵说,佛教的核心是净化人心,当代的一切矛盾归根结底都是人自心的矛盾。现代社会步入科学与理性的时代,而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更重视感情上的信仰,这种宗教跟科学的冲突比较大,让现代人完全接受比较难,且容易导致宗教狂热;佛教则是一种冷静、理智的智能,佛教从根本上注重心、注重智能,不依靠神灵也不依靠佛,而依靠入世的智能净化自己而得到解脱,佛教因此被科学家看作最适应现代社会的宗教,所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哪个宗教和科学能够调和的话,那只有佛教。”

  他又认为,“心理卫生、精神健康、心灵环保,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二十世纪后期,科技的高度发达,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不管是佛教徒还是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都可以给人类思想上带来哲学的启迪。”

  现代社会要求佛法心理学化、生活化,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来提升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陈兵指出,佛教治理、锻炼心的方法极其丰富,主要的有十二门,即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以发心振作心;以持戒约束心;以方便对治调伏心;以智能观心;以忏悔清洗心;以慈悲软化心;以喜乐滋养心;以“舍”宽松心;以安忍炼心;以精进磨砺心;以禅定凝练心。通过多种修习,对心灵从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专注力、忍耐力、情绪等多方面进行锻炼,使人的心理素质全面、高度优化,心理结构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能、慈悲、安详、精进的完美圣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谓“心灵自我进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实现”。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讲座纪要


整理/张艳超



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及后现代心理学,不再把心理学视为一种科学,而看作关于整个人性的研究,以整合世界各种传统宗教、哲学体系并将其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架构为使命。

在这个心理学与佛教融合交流的大背景下,陈教授《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和出版,对整个学术界乃至社会心理的整治有很大影响。陈教授指出20世纪后人类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物质富裕,但精神家园荒废、宗教贬值,人们失去或淡化了足以安身立命的信仰,从而使心灵退化、庸俗化、脆弱化,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以保持内心的安宁,造成精神心理疾病泛滥成灾。佛教中有相当成熟的心理学,其精深丰厚,乃西方古代诸家心理学所不及。佛教心理学理论奠基于、运用于修行实践,具有多种调控、净化人心的操作技术。21 世纪的人类精神问题的困惑,呼唤能够给人类提供一个能安身
立命的信仰,佛教心理学提供了恰当的解决方法。陈教授的讲座,让听众受益匪浅。对于听众的某些疑惑和看法,陈教授给予了精彩解答。


问:有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很难认同六道轮回,这样会不会不利于佛教心理学的学习?
答:六道轮回,从现象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是从佛教心理学的角度则很好理解。从原始 佛教的角度看,念头的起灭就是生死。人每天有两万多个念头,人当下一念都是处在六道轮回中。我当下一念考虑净化社会、普渡众生,当下就是菩萨;如果心非常安静,没有欲念也 没有作恶感,那当下是罗汉;如果我当下一念是吃饭睡觉,就处于畜生道;如果人处于痛苦和悔恨中,或身患癌症,处于心灵的地狱中,那当下是地狱;如果人内心阴暗,只知道索取, 那当下是饿鬼;如果人道德十分高尚,潜心向善,没有欲望,当下处于天神中。若天天如此,往生也必如是。关键是反省当下一念,处在哪一道。从心理学角度,六道轮回是很切实的,是一种功夫、智慧。


问:我认为佛教是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宗教与科学本质上是不同的。宗教的修心本质上是宗教信仰的行为,我觉得您的佛教心理学有把宗教和心理学相互强加的嫌疑。
答:我认为你的观点有些偏颇。众所周知,科学是从宗教中分化出来的,宗教信仰与科学也不是截然对立的,500 多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95% 以上有宗教信仰。另外,二者从方法上也不是完全对立的,佛教研究心,讲究理论与实际结合,即提出一种理论,进行实践,然后再对这种理论进行修改,这和科学的方法有什么两样呢?太虚大师说过,科学的方法可以分类研究世界,但从整体上研究世界,或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说,科学的方法是不够的。他认为科学的方法加上东方宗教中瑜伽实证的方法,才是真正科学的方法。


问:根据您书中方法修禅而没有老师的指导,是不是就可以了,还是会走火入魔?
答:一般而言,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书中的方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要达到明心见性的话,需要名师的指点。佛教经典所说的禅定都是正道,对我们佛教心理学的修行是很有帮助的。


问:巫婆和神汉的存在有合理性么?
答:巫术的现象早于宗教,在人类社会早期巫师是最高的领袖,他们掌握很多知识、拥有智慧,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但后来发展到鱼龙混杂:有的是真正的有体验,可以与神交流,有些是装神弄鬼。对于这类现象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从人类学、考古学、宗教学等角度加以考察。


问:请问安身立命之本是否每个人都不同?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呢?
答: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都不同,要有高于现实社会的理想目标,以此指导自己的生命。真正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解决心灵各个层次需求的信仰,是由宗教世界观提供的。其他世界观,如儒家思想,只考虑如何做好人、人的价值是什么,但是无法解决人的永恒存在问题。对于安身立命之本的选择,则是看个人的智慧了。


问:请问佛教心理学的核心,是借心理学之名发扬佛教呢,还是对佛教进行心理学的转化?
答:我在序言里讲的很清楚,借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传统佛教的心理学精华进行一番整理。对佛教来讲,是一种内容上的改革;对社会来讲,利乐众生。众生的利益就是菩萨的利益,不管是科学也好,宗教也好,都是要对社会众生有益。


问:佛教的精华用在帮助有心理疾病的人。对于那些唯科学者,不相信因果报应的恶人,如何用佛教心理学的方法改造这些人呢?
答:佛教心理学讲理,人的本性是讲理。若人作恶,给人讲作恶的后果是什么,进行心理分析。佛教心理学超越了佛教,又助于弘扬佛教,但并不限制在佛教范围内,也可以为没有佛教信仰的人所应用。


问:古籍上常有菩萨显灵,拯救人心的故事。究竟是否真实?
答:佛教的故事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文学上的比喻,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它讲的道理却是真实的。这就像文学作品一样,它可能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了现实。


问: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智慧,我从理性上是认同它是很高的智慧,但无法理解他的戒律。
答:佛教戒律是很复杂的,但对在家佛教徒要求不是很高。像佛教五戒里,讲究不杀生。对在家佛教徒而言,不杀生最重要的是不杀人。大乘戒律里面最根本的精神,就是不损扰众生,就是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出家人的戒条很复杂,但修养达到高层,只守一戒即可。这可以灵活运用。


问:佛教徒常念的经文和咒语有什么作用,是为了帮助静心、入定,还是有其他用途?
答:很多经文里记载念诵这段经文会有多大的功德,比如《金刚经》,念诵一段就有记载功德多大,比供养罗汉的功德都大。念诵《金刚经》这一类经典,意义无穷:可以消除人的业障;可以使人心灵安和、平静;可以使人获得某种智慧。咒语是佛菩萨的誓言,在密宗里咒语有它的含义,每个字称为总持。总持是用很少的字表示很多的含义,把佛法的所有教义包含在一个字里面。例如,“阿”字,是梵语的第一个音,婴儿降生到世界上第一个音就是“阿”,“阿”代表无生的意思,本来空。这把佛教的教义都概括了,这是一种修持的捷径。
咒语要起作用必须有三种力量的结合:一是咒本身的力量,咒是佛菩萨的誓愿;二是自己的定力,把它持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产生念力;三是总持。


问:陈老师,我自己是做投资的,投资股票有得有失,如果我盈利了,那就意味着另外一部分人亏损,我心理会有负罪感,这是否犯了佛教戒律中的偷盗呢?
答:佛教戒条里犯戒不犯戒和国家法律有关。国家规定炒股不犯偷盗罪,佛教也不认为这犯戒,这是正常的经济活动。佛教不太赞同炒股,财富主要来自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