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镇馆三宝: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材培养模式——访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卢小平副院长_装备访谈_中国教育装备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5:30

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材培养模式——访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卢小平副院长

(发表日期:2009/7/10)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分享    学院概况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954年建校,19997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个“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为我国培养了几万名具有较高素质和电子信息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电子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院隶属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大规模重要基地;是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充分依托北京市电子信息行业,与企业有广泛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学院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北京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学院设立“91中心”的教学机构,设有计算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等9个教学系,同时设有“通用能力发展中心”,推动“通用平台”建设方案的有效落实。

    学院目前开设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汽车电子技术等共28个专业。建有各类实训室和实习车间160多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亿元。

    学院以面向首都信息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在“十五”期间学院提出了GPTC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框架,开发了“通用平台素质教育方案”,同时建成了国家级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电子技术、软件与计算机技术、现代机电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等四个北京市高职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开展技术中心环境教学、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成立有校企合作理事会,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了30余家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近年来学院先后与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七星集团有限公司、歌华有线、联想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学生深受企业欢迎。2007年学院被批准为北京市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组织全市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训,带领教师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发展历程

    为了加强对职业教育领域的服务与宣传,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专门采访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卢小平副院长,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卢老师对于学院整体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也对当前职业教育的趋向提出了诸多极富借鉴意义的见解。

    卢老师介绍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北京市第一批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北京成人信息大学合并转制而成;2003年又将行业内两所示范中专校并入学院,因此从历史沿革上讲,北京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了两次变化,由四个院校合并组成。目前学院的教职工有800余人,其中教师约500人;在校生规模9000人。

    从学院整体布局上看,是以其传统优势专业为主开展教学工作的,并以面向IT行业为目标设置了五大专业群: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群、电子和通信专业群、机电技术专业群、信息服务专业群和数字媒体专业群。其中前三个专业群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专业,后两个专业群的建立,则是为了适应北京市信息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右三为卢小平副院长)

    以上这五大专业群共28个专业,虽然与北京市其他高职院校相比专业数量比较少,但从专业的集中度和专业间的关联度上看,则更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上规模化和最优化。 

   GPTC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成立的十年是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的十年。特别是进入“十一五”,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GPTC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框架,明确提出走内涵发展的思路。大家知道,近十年来是全国高职院校快速扩张的时期,但北京的情形却不同。因此,学院提出要立足北京,要苦练“内功”、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其人材培养模式到底应该如何建立?从“十五”末学院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课题,2005开始探索和实践GPTC的课程人材培养模式,从四年多的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GP是“通用平台”(General Platform)的英文缩写,主要是解决职业院校人材职业素养的熏陶和培养;TC是“技术中心”(Technology Center)的英文缩写,是要解决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问题。在谈到GPTC人才培养模式时,卢老师深入浅出地解释说,作为内涵发展,一定要深入地研究高职教育的科学规律,特别是对于作为新生事物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方面,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如果仅仅根据教育部、市教委的一些文件和提法来开展工作还是不够的。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工作大家都在搞,但是为什么要搞、要建?这就是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的内容了。卢老师认为,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才能清楚如何去做,而不是在拿到资金后直接花掉就能够把实训基地建好了。

   通用能力的培养

   在通用能力(GP)方面的培养上,学院通过研究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材培养就不能够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落实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材培养上的素质,实际上可以转化为通用能力,还要把这部分工作落实到底层可操作的层面上。因此,在落实到“能力”这个层面上以后,就进入了可操作的阶段。由此卢老师他们将之归结为六个板块,并从四个渠道来开展具体工作:一、正规化的课程;二、教育活动;三、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四、能力训练课程。特别是第四项的能力训练课程,是学院在借鉴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引深开展的课程内容,可以说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课程。例如,在思维能力训练课程上,对实际工作中图表应用的训练就非常有针对性,是通过对实用工具的使用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既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是对其实用技能的训练。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单纯授课的效果反而不如这种老师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训练课程能够达到效果。

   另外,卢老师还提到训练课程的教材是由学院提出大纲、教师自主完善讲义、自主收集案例的方式来完成的,并没有固定内容的教材。学院通过一年的实际操作,证实了这种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对于提高学生自主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任课教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的积极介入,每次课程上的讨论与走向,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核心课程开发指引

    技术中心(TC)目前则需要重点解决核心课程开发指引。核心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通过职业分析后确定“核心职业能力”,实现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就是核心课程。

    依据这样的思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了核心课程,是为了解决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发现,核心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不太一样,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网络的管理配置和运行的维护能力训练就需要建立一门课程,但为了达到该项能力的要求,这门课程中可能既有操作系统,也有数据库的开发,同原来学科化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尽相同。因此这种核心课程的设计就打破了学科的界限,成为了一种新的混合体。但这个混合体的特征是以能力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不是单纯以知识为主体的新式课程内容。

    在核心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由本院教师自主研究开展课程的开发工作,结合这些年来自身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卢老师提到,学院在核心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积极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先后与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新加坡等国的职业院校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与交流。十年以来,得益于同各国的长期交往,使学院专业带头骨干教师学到了许多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从职业教育的理论到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TC课程试点工程

    学院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TC课程的推广计划,并在启动时提出了十门示范课作为试点,基本上是一个系选择了一门课程,通过一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成果。之后又将其继续推广为35门优秀课程的建设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TC课程试点工程的概念。经过这样分阶段的实践工作后,在学院的各个专业领域中都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用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核心课程。卢老师认为,目前的核心课程的建设规模还比较小,主要是为了能够扎实地打好前期基础,不能够急于求成。

    另外,核心课程的设立对教师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以目前情况来讲,处于试点阶段可以依靠各学科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但必须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建立职业课程的新模式,对于学院整个教育资源的配置要求具有挑战性。卢老师介绍说,在核心课程的开展中,以“学做合一”的模式将每班学生一分为二,尽力减少老师在每次教学中分配的学生数量,基本上以一名老师指导十余名学生的规模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是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事实证明,核心课程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在2007年中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TC课程试点班的学生拿到了高职组的一等奖;2008年学院又参加了北京市举办的电子设计竞赛,又取得了高职组各主要项目的一等奖。这些学生都是进行核心课程试点后的第一批受益者。他们在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在基础课阶段时就没有从电工到低频、再到高频这样按传统教学内容学习,而是直接开始做项目,通过TC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大范围地接触到相关知识内容,为他们在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产式实训

    在20088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东坝校区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600个工位的软件园——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园,内部格局完全按照软件企业开发的工作现场来设计,并按项目组的形式来安排设计空间。为了达到生产式实训的目的和效果,学院又引进了三家企业,要求这些企业把自身正在开发的软件项目经过分割后,化为小项目再提供给学院;与此同时,还要求企业提供技术人员为实习学生提供指导。经过半年的实际运作,生产式实训的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卢老师说,当学生进入软件园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身份的转变——不再是学生,而是成为了企业的员工;同时,在软件园进行辅导的老师和来自企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则都成为了项目经理。其中,一个项目经理约指导十至十二位学生,完全仿照了软件开发企业的工作模式进行运作。

    在管理方面,学院针对软件园专门按照软件公司专业的开发流程设计了一套管理软件,实际上这也是一套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该软件流程中,从项目经理下达任务到对项目员工工作进度的管理、以及项目员工最后成果的验收都被纳入到了管理内容之中,使学生能够完全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完成实训内容。对此,卢老师说,学院力图通过软件园这样的实训平台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所反映出来的效果学院也正在总结之中。

    为了完成对学生进行生产式实训课程的开展,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多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一种是像软件园那样,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把企业吸引进入学校。另一种则是将用于实训教学的装备安置在相关企业里,企业可以使用学院的设备,而学院在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时,企业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这样的效果则比学院单纯送学生去企业实习、而全权由企业负责实习内容的方式有更好的效果;学校也可以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工作中的挑战

    在谈到学院发展中遇到的难点时,卢老师认为,有几个方面对学院的发展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模式的研究仍然需要深入,虽然学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目前也只是一个开端,仍然需要深入下去。现在全国都在搞示范校建设,也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诸多理念,但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理念,各校的认识则有千差万别。因此,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应该同时深入地开展。

    第二,高职教育的办学对办学资源的要求比较高,现在政府能够在经济上给予很大的支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变化,但对职业院校来讲,还有一个社会资源开发的问题,即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建立双方长效性的合作方式仍然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再有,校企双方互利、互惠机制的建立,也是社会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

    第三个挑战则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身情况看,观念和理念已经不会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但从操作层面来看,教师要能够适应学院安排的新的课程模式,对其就要有更高要求,这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再有,即使有企业的经验,或通过企业完成进修,来训练培养教师队伍,但新的课程模式的本身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对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有着很大的压力。 

    教师队伍培养的经验积累

    为应对教育的方法和教学能力方面的挑战,学院也要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贯坚持新教师培养机制,在新教师上岗的第一年中,安排一个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验收时则会根据制度同时检验新老教师的情况。新教师在第一个学期中要听课学习;第二个学期则要求其在指导老教师的辅助下,上讲台完成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第一学年期满以后,则安排三级听课制度——由教研室、教学系、教务处逐级听课审核通过后,新老师下学期才可以独立上讲台完成教学工作。

    卢老师提到,在第一学期时,学院会安排骨干教师为新教师举办相关讲座,其中有五个内容的讲座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讲是为师之道;第二讲是怎样备课;第三讲怎样进行课堂的组织;第四讲怎样建立教师正确的心态;第五讲要对前面内容进行讲评。因此,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经有着比较规范的一套方案。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充分利用中外合作项目进行教师队伍培训,凡中外合作项目涉及的专业,其骨干教师基本都有国外培训的经历。通过以上各种渠道,学院有效解决了教师队伍观念的问题、企业工程经验积累的问题等。

    结   

    通过采访使我们认识到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独具特色的人材培养模式,希望通过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这个窗口,能够把这些好的经验分享给兄弟院校。希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能够在群策群力下更加迅速、更加高水平地发展下去!

                                                          撰稿  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