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医院 胃癌:从春晚小品看赵本山的恐惧心理:输不起了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7:44
从春晚小品看赵本山的恐惧心理:输不起了

2011年02月08日 10: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赵勇

字号:T|T
127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每年春晚之后,赵本山小品总会成为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大年初一我与一位老师通电话,他说赵本山的小品没以前好看啊,不太真实,也比较做作。我说这大概就是刘勰所谓的“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吧。

此话怎讲?看来需要对《同桌的你》略作分析。这个小品的笑料差不多都出在那封“匿名信”上,以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谢意,首先就不符合王小利所扮演的人物身份。这意味着从一开始,这个小品就别扭起来了。而赵本山与小沈阳轮番读信,也就只好接着别扭。但不读又没了笑点,所以必须一句一句往下读。读到最后,又抖出一个包袱:小沈阳是被领养回来的孤儿。王小利含辛茹苦养活他18年,不容易。而认爹认妈认爸的举动既符合传统文化的美德,也很主旋律。所以,尽管这个小品生编硬造的痕迹很浓,但它很可能比《星球会议》更符合春晚的要求。

春晚的要求是什么?观众自然是不清楚的,但经过20多年的磨合之后,赵本山不可能不清楚。而《同桌的你》的编剧尹琪的说法也让我产生了一些联想。他说:“给赵老师写小品,95%的东西是他的,因为他出点子。最开始写的十多稿都是废的,他从来都是乐呵地跟你说再想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写了十来稿后你发现你固有的东西都没了,心气完全下来了。按照他要求的人物状态最后写一稿,成了!三年都这样。他要达成他心里的那个目标,你要一点点跟他靠近,而不是你写得有多好。”(《我可不敢写“赵本山那个大脸”》)

尹琪没说赵本山“那个目标”的具体内容,但我暗自揣摩,这里应该既有艺术目标也有通过春晚审查的目标。艺术目标意味着编剧得写出赵本山风格,但故事怎么讲,什么故事才能安全过关,赵本山也该是心中有数的。所以按照我的理解,跟赵本山“靠近”,其实就是与春晚的要求靠近。最近一些年,春晚的导演们越来越放心赵本山的小品,大概便是觉得经过多年,赵本山早已入道。虽然他有时候也会据理力争,冲冠一怒为徒弟,但他心里早应该清楚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与此同时,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也越来越少了讽刺功能,越来越多了搞笑色彩。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简单的原因很可能是:今天的赵本山已不是原来的赵本山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赵本山的恐惧心理。原来的赵本山只是一位艺人,而自从他操练电视剧,操办刘老根大舞台,广收门徒做起娱乐文化产业来,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华丽转身:从一位艺人变成了一位商人。我手头有本书,名叫《企业家赵本山》,说的就是这个事情。从来艺人怕官府,而成为商人的赵本山也就有了双重的怕。以前只是艺人时,即使赵本山出点事情,也不过是砸了自己的饭碗;如今他家大业大,一旦有点闪失,岂不是要倒霉一大片?所以,今天的赵本山已经输不起了,他更多琢磨的可能是如何“双赢”。

想起我从圈内听来的一个故事:去年4月,在《乡村爱情故事》的座谈会上,“本山喜剧”遭到了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教授的批评。曾庆瑞直言此电视剧是伪现实主义,缺少“悲悯情怀”,一下子批得准备听“批评”的赵本山坐不住了。他开始发飙,也开始教训教授不懂农村就乱发言。一时舆论哗然。但据说座谈会一结束,赵本山心里就犯了嘀咕,他开始向人打听:这个曾庆瑞究竟何许人也?

记得听到这里时,在座的人都笑翻了。而我也由此想到,赵本山虽然在会上发飙,但他心里还是很后怕的。他怕什么?我想我前面已经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