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相册密码:依恋修行本身,也是一种执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29:06

依恋修行本身,也是一种执着


 我们的烦恼可能会使我们循灵性传统寻求解答。我自己二十几岁时就是这样,才会坐在尼泊尔一座密宗佛寺内听喇嘛用悦耳的声音讲道。我像海绵一样,极力吸收他的智慧以及生命品质之美。我是一个情感受伤的西方人,迫切需要接触自己内在的挣扎,内在灵性的渴求又极深,整个状况成熟到正好可以接受这丰富而启发心性的经验。

这样的经验并非只有我一个。很多人都体验到自己情感的脆弱、自我没有力量,这是儿时的创伤造成的,往往会从灵修上为自身的苦恼寻求解答。

为心理治疗师,我在工作上看得愈来愈清楚的是,对于某些从事灵修的人而言,困难不在对于灵性的追求,而在于如何体现日常的身份。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使灵性入世?身份感不明确,我们和具体的、物质的世界,乃至于和自己身体的关系就不明确。这样,灵性就变得非常天马行空,自我统合感太弱,追求灵性很容易不知不觉就偏离现实生活。

灵修,如果变成一种狂热追求灵性的救赎,往往会遮盖了内在深层的问题。

(实例一)她的灵修理想和积极光明的表象,其实是在逃避。然而,她如果不认清这一点,真正的治疗就不会开始。她需要有人帮助她了解,就算有阴暗面,她还是被接纳的,有不快的情绪也是正常的。如果她能同时接受自我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她便会成为一个有优、缺点而比较真实的人。光明面和阴暗面的分裂,有一部分是自己和自己身体,及其基本需求之间的对抗。他追求灵性的方式,是想超越,却不想处理自己的种种苦恼,加上对所谓的积极、光明『成瘾』的缘故。

这种混淆对我们所谓的『灵性』造成了严重的问题。『灵性』这个概念,相当程度造成了日常生活和灵修生活间的分裂,常常有很多人都说要把灵性或灵修生活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很困难。幸好,佛教修行法里面并没有什么与『日常』生活有别的『灵性』概念,修行的重点不在于什么超凡、灵异的高等状态。对佛教徒而言,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神等着来拯救他们。佛教徒修行的重点,在于不断深入觉察实相的本质,时时刻刻体验当下。在这一方面,『灵性』的意义,就要视是否有能力存在于当下而定。

会从事灵修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想要为切身的问题求得解答、领会人生的意义或目的。佛教有从苦『解脱』此一概念,但这并不是指逃避正常生活,涅槃这种存在状态没有苦,但并非是有些人认为的,是正常生活之外的天国境地。解脱是因为认识到生命的本质,而不是逃避生命的实相。根本的改变,是我们看待生命的眼光,而不是逃避自己的人生。以这个观点来看,我们不能逃避身体与情感经验。

如果不揭露问题——我们就会用灵修表象掩盖内在的情感创伤,但创伤并不会因之而去。相反的,灵修会使我们逃避我们的情感问题,但却是压抑,甚至深化问题,这就是维德伍德所说的『灵性绕道』。因为会使我们不舒服,所以我们倾向把不喜欢、不好的自己压抑下来,但我们的灵性却会加重『无价值』感或罪恶感,于是又造成二度伤害。

佛教修行的核心,是要为世人寻求解答,其目标确实是要治疗我们内在的创伤。但如果真的想解决这种问题,我们的心态就必须开放、诚实、承认自己内在的确存在着这种问题。唯有如此,灵修法门才能真正回应我们的需求。佛教修行的目标不在于灵性上的超越、脱离苦难,也不在于寻求外在神祗的解救,希望解除我们的苦恼。我的老师图墩耶喜喇嘛说:『佛教很实际,你必须承认自己的心就是苦的肇因,变化自己的心,就得解脱。』这个信息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要做,就要先认识我们内在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