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在阿富汗的暴行:清明节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19:21

清明节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   ­2008 年          清明­节

      父亲,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姐弟姊妹都来看您了。­ 一晃您已走了十五年了,您的音容笑貌仍象在眼前。每次来看您总有很多话想给您说,千言万语哽咽在喉却不知从何说起。记得您病危时,为院里的下水道没修好批评我们说:“愚公能把山搬走,一个小小的下水道都修不好?”言外之意,怕苦怕累、缺乏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后将如何展?­

        您生前从来是不怕困难的,不管上级交给您什么样的任务,您总是完成得非常出色。记得您在良种场时,那年场长住院,一病不起,您一边张罗给场长看病,一边又受场长之托管理良种场的事务。您虽然很忙,样样事情都办得有条不紊。可有谁知道,您白天干活,晚上还得算帐,还要检查安全值班情况。年末时为了总帐,您整整十五个日夜没沾床啊!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打个钝儿;累了,就坐在田埂上歇一会儿;饿了,您常常剩馍冷水充饥解渴。有人说您傻,“干公事那样拼命,没见过。”有人说“这还不算,场里盖楼的事那才叫傻呢。一个人身兼数职:监工、采购员、施工员。如果想中饱私囊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可是在工程结束后倒节余了3000元钱,他却又一分不留地上缴了”。我想也就是傻,当时您在工程款不到位的情况下,为了赶工期硬是把自己几个月的工资填在了工程里。最起码应该把自己的工资款留出来。何况家里穷得六口人就一条被子,全家人不仅是破衣烂袄不御寒,粗茶淡饭还常断线的窘况。面对别人的嘲笑,您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应该多做奉献,革命先烈把生命都献上了,咱们吃点苦受点累甚至经济受点损失算个啥呀?”­

        您一生忠厚善良,始终遵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从未给人结过仇。

         ­记得有个运动叫“一打三反”,农业局抓的典型夜里逃跑了,第二天局里就把你送去当了典型的替罪羊。在关押的三个月里,你受尽了轮番批斗的折磨,侮辱、漫骂和毒打。非人的虐待使您差点丧了命。您被定为贪污犯,并被押回家里取“赃物”。百年老屋里一贫如洗,“革命军”一看家徒四壁,大骂你狡猾,逼你说出赃物藏哪了。村民们见状大恼,竟相与他们理论。他们非但没有一点同情,还拆掉了我们唯一的百年老屋。拉走了全部梁檩,还弄坏了仅有的一个破柜子,抢走了娘纺的一筐棉线穗子。谁都知道你是冤枉的,可问题反映到上级时运动已快结束,上级来调查时,诬陷你的人竟然偷偷的把你的帐本烧了。他不知道烧了帐还有群众做证,也不知道烧帐是犯法的,更不知道邪恶终于会被真理所战胜。您终于被平反了,复了职。我们得到了25根槐木檩的赔偿。后来诬陷您、虐待您的人有事到咱家,找您给他帮忙办事。您象以前一样一团和气的帮他把事办了。我气的真想杀了他,而您却说:“那是运动,不能记仇。何况他也是受害者”。又说:“做人,特别是党员,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做人的根本”­。

    您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典范。

       1959年1月,您以子岸乡青年书记的名义,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子岸乡189名青年,奔赴青海,建立农垦场,您成了场里的党支部书记。在那里您不仅对多种植物和树木进行了实验,还在昆仑山坡上种成了大白菜。为与藏民沟通,您废寝忘食地学习藏语,与藏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农场合并,您返回濮阳,被安排在农业局良种场工作,由于档案不到位,“暂按工人对待。等挡案到位了再补齐工资”。您二话没说上班了。这一干就是20年,这一等也是20年。您申请了20年,打过21次报告,档案却最终不知遗失在了何处。1982年,您偶遇青海农场时您的秘书(当时他已是省长职务),因为他极力为您作证,直到1983年终于补上档案,可20年的工资您一分没要。20年间,您从未因工资问题影响工作。有人为你抱怨,您却说:“为党工作不争地位,不争名利,不计报酬,因为咱是党员。有哪项工作比爬雪山过草地的同志还困难呢?”
        您任劳任怨的工作,收获了从国家农业部到县一级各级各部门发的奖章,证书满满的几大提包……。­

      您诚信俭朴,一向乐于助人。

        从我记事起,我就见您经常帮助别人。凡是有人求你,您宁可委屈自己或家人,再难也一定替人办好。有钱出钱,有物出物,自己没有时就找别人借。因此你债台高筑,却从不向借钱的人要帐。记得有一次您去郑州开会,遇见路边有一少年要用自己获得的奖牌换取钱款,救治病危的父亲,您二话不说,坐公交车走了五站地,向一同乡借了七百元钱交给了少年。要知道那时您的月工资才四十二元钱,为此您背了几年的债务。可是您却乐此不疲,村里的乡亲有事求您更不在话下。所以在您的卧室常常是地上床上睡的都是人,吃饭经常有五六个人是常事……。

   您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成功一行。

         您当过乡会计,当过夜校教员,当过青年支书,您还当过青海农场的党支部书记……。您育过良种,做过各种蔬菜栽培实验;您搞过人工降雨研究,还把用自制的土农药、土化肥创造了粮食高产; 您帮农民建温室,搭菜棚,教群众植桑养蚕,您还钻研高科技,20年前就做过无土栽培实验……您是濮阳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您是群众心中的好党员,您还是我们濮阳第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您做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奖状为您做证。您一步一个脚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您拼命的工作,不懈的追求,不仅在62岁取得了大学后再教育毕业证书,在科学技术领域、您还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成功。自从您接受了抓桑蚕的任务,你逐渐学会了植桑育苗技术,制蚕种技术,养蚕制蚕茧的技术。在您的指导下,濮阳县植桑养蚕事业迅速火起来了。濮阳县植桑养蚕事业的成功带动了边缘城镇的效仿,为了众多百姓的致富梦,您骑着那辆破旧自行车,不知疲倦地挨乡搞讲座。有一次,由于多日奔波劳累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了讲台上。那一段时间、您常被东家请、西家叫。忙得您别说洗脸刷牙,有时连饭也顾不得扒拉两口。桑蚕业在濮阳的发展被评为河南省蚕业发展先进县,并在濮阳县委成立了蚕业办公室,任命你为蚕业办公室主任。这一下您更忙了。这时,上级又把菜篮子工程压给了农业局,局里找不到更懂蔬菜的人,又把任务压给了您。局里专门成立了瓜果蔬菜蚕业站,您任站长。这一来,您更是忙得没明没夜,废寝忘食。您到农大学理论,回到田间做实验。在濮阳县的菜篮子工程中是您首先播下第一粒种子,是您亲手帮菜农搭起了第一个蔬菜大棚,也是您帮菜农建起了第一座温室。由于你的努力,濮阳县的瓜果蔬菜也象蚕业一样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几年中您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心静饭。农民富了,您却瘦了,农民的腰包鼓了,您却病倒了。1992年老干部体检时,发现您的肝和胆都有问题,医生劝您住院治疗,您哪里有时间治病呀?您所经营的瓜果蔬菜蚕业站发展得正红火,农民急需技术指导,许多菜农为得到您的指导,常常是挨三四天号还轮不着呢。您哪里会忙里偷闲看看病呀?只是不要命的为菜农奔忙。您采取种菜多的乡里集中搞讲座,少的单独指导的方法。技术人员太少了,农民都想把您拉到自己的田里诊断病情,常常是这家没看完那家又把您叫走了。您顾不得吃饭,别人也不知道您吃没吃饭。有一次,您从早起4点到晚上11点一天也没吃上一口饭,上午渴极了,就在农家菜园的浇菜的水沟里捧了几口水解了解渴。肝部的痛感越来越重,您从没有时间考虑。每天都是顶着星星被菜农叫走,晚上又是顶着星星回家。您那个破洋车一天要跟着您轱辘二三百地呀?您常常是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按着剧疼的肝部,疼得实在支撑不住时,您就到就近的诊所打个止疼针,继续工作。您工作的方式是大路骑车跑,田边步行看,田中下手干。您工作的精神被人赞扬着,您坚强的肉体却一天天被病魔吞噬着。您把农民的菜看的比您的命都重要。每次回到家,您都象散了架一样,闭上眼就叫不醒。可是一有菜农来求助,您马上精神振作,不仅讲起技术滔滔不绝,走起路来也精神多了。在您的身上,我第一次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事业的支撑。深切体会到了精神力量永远大于物质力量的道理。

      您是一个默默无闻,敬业忘我的工作狂。­

      您在病痛中忘我工作的时候,我们是不知道您有病的。那时侯您不仅白天跑农户,还在家的房顶上搞了个大棚,进行黄瓜、西红柿无土栽培越冬实验。每天晚上不管什么时候到家,还得爬上房顶伺候大棚中的黄瓜、西红柿。看到您那样的干活,谁能想到您会有病啊?当您突然倒下后,才知道已是肝癌晚期。病床上,您依然想到的是你的菜农。许多农民到您的病床前失声痛哭啊!您却强做笑容,安慰他们说:“快回去照顾你们的菜吧,我好了还要尝你们的鲜菜呢。”­

      从众多农民口里我们听到了您许多感人的故事:

       一个菜农走出病房告诉我:霜降前后,有人约您到他棚里看黄瓜,六点时被发现您昏倒在八里庄附近的大路旁。说您是早起四点骑车出发。恐怕已昏倒一个多小时了吧。人家赶紧抱来了干祡为您烤,打来了开水喂您喝,您醒来后没有接受让您回他家吃饭的邀请,说:“那家菜棚的黄瓜生了病,还急等我去看,麻烦您啦,我还得快点去”。就这样,您骑上那破洋车踉踉跄跄的走啦。他说:“唉!我真不知道这老马不要命的劲是哪来的”。­

      一个中年男子进来了,手里还纂着500元钱,一边哭一边说,我今年30岁了,因为穷至今还是光棍一条。是您借给我500块钱,指导我种了半亩韭菜,我一茬就买了1000块呀!半辈子我遇到了您这个大财神,您可不能倒下,您倒下我可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人说;他想搭个菜棚,因为没有钱一直搭不起来,您让他收集自行车的废车圈,并指导他搭起了一个很结实的菜棚。当年收获甚丰。­

      一个40多岁的男人走出病房,跟其他几个菜农说:"马站长一直'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这么好的干部现在不多呀!好人为什么不长寿呢?­”

­      在您病重期间,每天来看您的乡亲络绎不绝,据他(她)们说:他(她)们都是您曾经帮助过的穷乡亲,他(她)们的腰包鼓了、您却累倒了,他(她)们的心不甘呐。他(她)们讲了您的很多故事,我很难一一记下来,可他们声泪俱下的言谈和表情却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中。一个个朴实的农民形象,一双双红肿的泪眼,无不表达着对您的感动、热爱、和心疼。他(她)们恐为此失去一个如此热心帮助他们的贴心人而难过,他们恐为失去一个群众观念特强的干部而痛惜,从他们走出去的表情可以看出,人人都在被您那忠厚诚实、敬业奉献、积极上进不怕难的精神感动着。­

     父亲,您走了。我们永远无法再见,但是,您的精神作为永久的财富会永远的留在我们心里。特别是您淳朴善良、敬业奉献、积极上进的品德;您苦干实干、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愚公精神,和您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理念,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并且正在我们的身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父亲,您在时,我们对您公而忘私的做法很不理解,还常常埋怨您不顾家。可现在,我们也都成了您。象您一样的公而忘私,忙而忘家;象您一样的兢兢业业,积极上进;象您一样的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为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一丝不苟的工作着;象您一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干出成绩不罢休;也象您一样任劳任怨、敬业奉献,为党工作不讲报酬。您就放心吧。我们不仅能继承您的美德,还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永别了,一生辛劳,受委屈的父亲!永别了,­看似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父亲,您病重时不是说见到老局长邀您到毛主席那儿去报到吗?我想,您一定得到了您最崇拜的毛主席的接见和信任,并得到了他老人家的表扬和安顿。父亲,我们走了,希望您能在我们的梦里出现­。  

附:  

    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位于同德县东部,西久线经过场区,距同德县城6公里,距海南州250公里,距省会西宁277公里。该场前身为1958年果洛州建立的同德巴滩劳改农场(同德县当时由果洛州管辖),1960年以河南支边青年为主体组建成立国营巴滩青年农场,当年垦荒种地近7万亩,到1961年耕地面积达到10余万亩。当时河南省濮阳县的马泽彬同志任巴滩农场宣教科长,兼第一分场党支部书记。1962年11月由青海省军区接管,1963年3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同德军马场。­马泽彬同志调回濮阳县农业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