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0mkk苏30mk2:浙江规划杭州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46:59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7日14:45  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2月7日电(记者岳德亮)浙江省政府最新公布的一份规划实施方案提出,该省将科学编制和实施人口分布计划,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其中杭州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
记者7日从《浙江省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中了解到,该省要引导和鼓励人口向沿湾、沿海以及主要交通沿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重点城镇转移,适度提高人口集聚度。合理控制杭甬等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引导重点生态保护区的人口逐渐向外迁移。
在调控城镇人口规模方面,浙江省政府给出的“限度”是,杭州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宁波、温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不超过400万,湖州、嘉兴、绍兴、台州、金华、衢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发展到100-200万,舟山、丽水等城市市区以及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级市发展成为50-100万人口的城市,适度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近年来,浙江省涌现出一批人口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的特大镇。浙江省政府去年底出台的政策赋予了杭州的塘栖镇、宁波的溪口镇、温州的柳市镇等27个镇与县政府相当权限,就是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浙江省政府计划近三年每年设立10亿元的培育试点专项资金,用于这些特大镇试点走小城市路子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产业功能区等项目的补助。
2010年时事政治: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时事背景】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务院在《批复》中强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创新练习】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据此回答1—3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区域之间彼此协调发展是
1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2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3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4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重要条件
A.123 B.234 C.124 D.134
2.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3.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合作,从生活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4.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要发挥本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必须
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通过制定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4把行政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A.1234 B.124 C.134 D.123
5.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1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2贯落实科学发展观 3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4增强发展协作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234 B.123 C.124 D.134
6.沿海地区是中国面向亚太地区的窗口,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区域。新一轮沿海地区区域规划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启示我们
A.要把握条件,敢于创造规律 B.要坚持正确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C.要立足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D.要树立信心,勇于接受挑战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先后共有四百多位专家参与讨论,历时达约十年之久。据此回答7—9题:
7.《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是通过下列途径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
A.对经济利益的调整 B.制定和实施具体经济政策
C.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D.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
8.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打破行政架构,冲破行政壁垒,形成面对新风险、新情况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将是率先面临的问题。上述材料说明
A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B.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C.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D.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宏观调控要起决定性作用
9.目前,长三角合作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从价值观角度看,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要求领导干部必须
A.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C.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正视矛盾,不回避矛盾
10.国务院在《批复》中强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A 6.B 7.A 8.C 9.B
10.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认真履行经济职能,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百科名片
  
长江三角洲地区
2010年5月24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目录
区域简介规划要求规划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一核九带保障机制批准实施资源配置区域联动发展专家观点
区域简介规划要求规划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一核九带保障机制批准实施
资源配置区域联动发展专家观点
展开
编辑本段区域简介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规划。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15年,展望到2020年,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空间格局
长三角将开展一系列重大改革试验,包括对具备一定条件和较大规模的城市赋予立法权;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开展环境税试点,探索开征物业税
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
编辑本段规划要求
《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1]?。
编辑本段规划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编辑本段战略定位
依据《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
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规划细化了长三角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000元(核心区100000元),服务业比重达到48%(核心区50%),城镇化水平达到67%(核心区70%左右);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0元(核心区130000元),服务业比重达到53%(核心区55%),城镇化水平达到72%(核心区75%左右)。
编辑本段一核九带
区域规划的最大亮点也是最核心之处,是明确了长三角的区域布局。
规划提出,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详细阐述了各个城市的产业发展重点,试图破解长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与定位上的“同构”困局。
在长三角区域范围被明确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后,区域规划将沪苏浙25个城市又划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其中原有的16个市为核心区,并明确了各个城市的城市功能和定位。引人注目的是,“泛长三角”亦被写入规划。规划要求加强泛长三角合作,并表示,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规划明确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编制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建设杭州都市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提出,区域规划其实覆盖了长江流域、大沿海、泛长三角等几个大的国家战略带范围,将整个长三角与泛长三角、中西部发展联系起来。其中沪宁线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密集的地带,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轴线,也是长三角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南京则是这个向长江中上游辐射的主轴线的门户城市。
在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方面,规划明确提出“提升上海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都市。
规划提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错位发展,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而在2006年版本的区域规划中,上述5城被称为“副中心城市”,“表明城市地位明显提高”。同时,无论是核心区城市还是辐射区城市,均被赋予明确定位,“这些定位充分发挥了各个城市自身优势,各具特色、功能互补,有效避免了城市间的恶性竞争。”
编辑本段保障机制
《规划》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并明确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在《批复》中强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编辑本段批准实施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
  
规划图
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是中国第一个跨省份的区域规划,也是2008年以来国务院批准的第18个区域发展规划。相关专家表示,《规划》将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而这一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转移,也将产生带动沿江、辐射南北的巨大效应。
编辑本段资源配置
长三角“王者归来”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长三角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近年来,海西等沿海区域规划相继公布,一直是沿海经济发展领军者的长三角发展速度渐缓,此番《规划》出台,这一传统领军者将“王者归来”。
徐逢贤认为,《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将带来长三角地区一系列的发展机遇。首先,目标明确后,高科技项目将会被优先引向这一地区,一批对世界市场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将会在长三角地区布局;第二,《规划》作为中央的重要指导思想,将会促使每个省和城市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第三,《规划》提出了国际化原则,地方根据这一原则引导和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第四,在一系列重要的发展目标确定之后,能源供给等也将会向这一地区优先配置。
编辑本段区域联动发展
长三角将迎产业整体升级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于2006年制定,提出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将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一核六带”被视为该区域总体布局的框架。
徐逢贤透露,“一核六带”是此次《规划》的重点内容。据悉,规划包含的主要内容还包括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示意图
长三角地区内苏北、沪宁、杭州湾等区域的具体划分;各区域内将振兴的重点产业是哪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由上海扩大到了长三角,这一区域整体的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而由此带来的产业转移和升级,也将给长三角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
相关专家表示,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准、产业结构、居民生活质量、职工收入差距、地域文化背景、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展并不平衡。此外,由于对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一,出现了诸多城市将发展定位为“上海的后花园”的现象。
徐逢贤认为,《规划》实施将有效打破这些不平衡。从产业结构方面看,新政策将引导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向该地区加速布局,使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从地区方面看,现阶段最发达的上海市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将传统产业直接转移目标推向中西部地区,而不再向长三角其他城市转移,长三角其他城市也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面向内地转移传统产业。从城乡差距方面看,苏南及浙江平原地区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城乡差距缩小,也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编辑本段专家观点
一.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将加速崛起
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是“四个中心”,这个定位要求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航运、信息、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二.再度明确长三角范围,首提现代服务业中心
在长三角战略定位上,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是指导意见中没有的,在中央文件中是首次提出。正式获批的区域规划新增了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等内容,“既体现了长三角的与时俱进,也表明了中央对长三角在转型升级棋局中的期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并未提及“泛长三角”。而在指导意见中,国务院曾强调“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这是“泛长三角”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对此,陈建军猜测,发改委目前公布的只是区域规划的“简缩版”,“也许在其最终公布的规划全文中会有所涉及和体现。”
三.目前长三角仍缺少跨地区行政主体来具体操作
长三角区域规划要落实,需要国家给予实实在在的推动措施,目前长三角仍缺少跨地区的行政主体来具体操作,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推动、政策的扶持以及考核指标的调整。”过去各地主要以GDP为指标,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建立新的考核指标。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区域GDP占我国GDP总量的24%,是我国经济和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
徐逢贤介绍,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年人均GDP已达到2.4万元人民币。根据《规划》,该地区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地区[2]?。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6-2010年)之一  
http://bbs.hualongxiang.com/thread-4467125-1-1.html
2
国务院正式批准长三角规划:将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http://news.sohu.com/20100524/n272314979.shtml
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来源:地区处   发布日期:2010年6月13日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函[2010]38号)。批复函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为促进全国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批复函强调,“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成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批复函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规划》共有十二个章节,包括:发展基础与背景、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规划组织实施。《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同时,《规划》提出要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其中与我省相关的发展带有沪宁和沪杭甬线发展带、沿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杭沿线发展带、沿湖发展带、沿运河发展带、沿温丽金衢线发展带。《规划》将上海市及江苏8个市和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市共16个市作为核心区,将我省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核心区外的其它城市作为辐射区,并明确了各个城市的城市功能和定位。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开展重大改革试验,设立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来源:地区处   发布日期:2010年6月13日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函[2010]38号)。批复函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为促进全国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批复函强调,“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成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批复函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规划》共有十二个章节,包括:发展基础与背景、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规划组织实施。《规划》明确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提出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同时,《规划》提出要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其中与我省相关的发展带有沪宁和沪杭甬线发展带、沿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杭沿线发展带、沿湖发展带、沿运河发展带、沿温丽金衢线发展带。《规划》将上海市及江苏8个市和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个市共16个市作为核心区,将我省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核心区外的其它城市作为辐射区,并明确了各个城市的城市功能和定位。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开展重大改革试验,设立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0〕1243号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现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要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做好区域内相关规划的修编调整,抓紧推进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紧密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加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会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附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1]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六月七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