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在线视频网站:韩国为志愿军建立墓地 几十年派人维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58:53
 韩国为志愿军建立墓地 几十年派人维护   今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也是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曾经18万3100多位志愿军战死在朝鲜半岛,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今天的军事分界线以南,也就是今天的韩国境内阵亡。如今这些志愿军战士的遗骸身在何处?带着这样的疑问,经历了重重波折,凤凰卫视记者终于在韩国坡州找到了这样一处志愿军墓地。回忆起这次墓地之旅,记者秦晴不禁感慨万千。

 

     得知这块墓地,纯属偶然。赴韩国临行前,秦晴无意间在一个论坛看到一个帖子,帖子里面几张墓地的照片引起了她的注意。继续搜索下去,她又发现了好几个论坛上有内容大致相近的帖子。最后,她发现,所有帖子的来源都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在这篇报道里,称这块位于韩国北部城市坡州的墓地为“敌军墓地”,这片墓地中共葬有545位朝鲜和中国军人,

     在秦晴的印象中,没有听说过哪家中文媒体对此有过报道,除了这几个帖子和《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也没有发现其他线索和信息。我们能找到这片墓地吗?带着疑问,秦晴和她的摄制组,来到了韩国。

  刚到韩国不久,秦晴就打听到,由于这块墓地属于韩国军方,所以他们必须得到韩国国防部的许可之后才能去拍摄。于是秦晴很快就向韩国国防部提出要去这个墓地探访的请求。而韩国国防部一直都没有给她回复。按照拍摄计划,六月十八号是秦晴他们计划拍摄这片墓地的日子。十七号,一直焦虑等待的秦晴终于等来了负责他们此次韩国行采访协调的韩国文化中心的电话,约请她去文化中心当面谈此事。 

     进入文化中心前,秦晴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说服他们帮我这个忙。见到韩国文化中心新闻处的两位男士,秦晴的第一句话是:“这次墓地探访是我这一趟来韩国最想看的东西,是我们最重要的行程。我是一个中国人,你要理解我的心情。”为了引起他们的重视,秦晴讲了一个她刚刚从同事那里听来的志愿军故事,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刚出生时父亲就去打仗了,战争过后又奔赴朝鲜战场,最后战死在朝鲜战场上。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九十多岁的母亲临终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找到父亲的遗骨。带着母亲的嘱托,他去了东北后来又到了朝鲜,遗憾的是,都没能找到父亲。最后,他带着从朝鲜志愿军墓地挖来的泥土来到已经昏迷五天的母亲床前,令人吃惊地是,母亲听完他的话居然又有了意识,双手紧紧握住那个装满泥土的罐子。听同事讲述他采访时遇到的这个故事的时候,秦晴没有哭,只是觉得心里很受触动,但是,当她又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韩国文化中心的负责人时,话没说两句,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下来。两位男士看到她这个样子,于是连忙安慰她,让她放心,他们一定会尽全力推动秦晴的采访。

  十七号晚上七点多,秦晴终于等来了韩国国防部的电话。国防部的答复是,由于秦晴他们的采访时间和他们的工作时间安排有冲突,所以不能带他们前往墓地。秦晴马上回答,要是时间不合适,自己和摄制组可以调整时间。于是国防部答应再给他们回复。一直等到很晚,还是没有国防部的消息,情急之下秦晴又让翻译拨打了国防部的电话,这一次,对方的回答支支吾吾,他说,其实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鉴于现在南北局势比较紧张,不能带你们过去。

  尽管没能得到国防部的帮助,秦晴还是决定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了。

  第二天一早,秦晴和摄制组一行就来到了临津江进行拍摄。这天天气很热,摄制组连续拍了几处战争遗址,一直忙到下午才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寻找墓地。跟随摄制组的是一位韩国专家,他在来之前找到一些韩文资料,他认为,应该可以找得到那个传说中的志愿军墓地。一路上,他一直都在和周围的人聊天,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就在秦晴他们拍到最后一个战争遗址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位韩国专家大叫:“秦小姐,快过来,这个人知道墓地在哪儿。”

     韩国专家说的向导是一位当地的养鹰人,见他们一行人过来,养鹰人马上请他们喝茶消暑。秦晴当时心理就在打鼓,她对专家说,天快要黑了,他还能带我们过去吗?专家劝她先稍安勿躁,等着喝完茶休息够了,一定可以带大家过去。

     鉴于附近都是驻军,而摄制组导演、摄像、音响师、翻译再加上专家和秦晴就是六个人,如此大的阵仗势必会引起注意。于是秦晴和大家商量好,只让翻译和摄像下车。翻译下车前,秦晴给她交待了半天她需要注意什么。此时,天空中已经开始飘雨。

    

  在养鹰人的指引下,秦晴和摄制组一行终于看到一块写有朝鲜军/中国军墓地的牌子。翻译和摄像下车的时候,雨点已经开始渐密。

  留在车上的秦晴,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并没有人看守,于是打电话给翻译。得到翻译的确没有人看守的回答,秦晴就下了车。从她迈下车门的那一刻起,原本疏密的雨一下子变成瓢泼大雨,见此情景,秦晴把其他人都轰回车上,自己和摄像又返回墓地进行拍摄。考虑到之后也许不会再有机会再来,于是两人在雨中一直坚持了十几分钟,把能拍的东西都拍了。

  被雨水浇成了落汤鸡似的秦晴上车后不久,就发现雨突然停了。她心里很纳闷儿,心想这是什么意思啊,我们费了这么大劲儿,一天顶着大太阳到这儿,到这了就开始下雨,一走就停。当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事听时,同事说:“天啊,你看,这是老兵在哭啊,六十年了……”

     终于了却了自己一桩心愿的秦晴第二天一早就把自己昨日的墓地之旅发到了微博上,原本只是对自己完成心愿的一种记录,却没想到这条微博竟被近三千名网友转发,而她收到的评论也达近900条。翻看这些评论,无一例外,网友们表达的都是一个愿望,希望这些志愿军战士,早日回家。

     秦晴说,在志愿军墓地附近,她采访到一位正在劳作的当地老人,他说,他有时也会来这片墓地坐坐。除了偶尔能见到前来维护的韩国军人,他几乎没有见过有什么人来这片墓地。

    

  按照韩国的传统,墓地一般面向南方,但是秦晴发现这里的墓碑统统面向北方,她想,这是为了让死者可以面向家乡的方向吧。在过去的10多年里,朝鲜一直拒绝接收在韩国境内阵亡的将士遗体,在他们看来,整个朝鲜半岛都是朝鲜合法的领土。不过这里不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志愿军的家乡也并不在北方,何日才能让志愿军战士的英魂重回故里?她和大家一样期待着。

 本文转贴,感谢原作者的艰苦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