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作文:社区-资讯中心-新闻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4:10:31

商业外交增加互信 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2011年01月24日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晓鹏, 熊敏]    访问次数:31 字体:大中小

芝加哥市长戴利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当地时间1月2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达芝加哥,这是他此次访美行程中除首都华盛顿外的唯一一站。

胡锦涛对美国的国事访问还没开始,芝加哥市的主要干道上就已挂起了五星红旗和星条旗,“欢迎胡主席访问”的横幅也已拉开。戴利说“这是一件大事”,并且“大事”这个词重复了五次。

他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当胡锦涛抵达芝加哥国际机场时,戴利带上了全家所有人去机场迎接,当晚他还自掏腰包在希尔顿大酒店为胡锦涛举行欢迎晚宴。

参加当天晚宴的有波音、卡特彼勒、摩托罗拉、和摩根大通等公司的高管,他们全部在中国开展了业务。

胡锦涛强调了美国中西部与中国经济的联系,他说美国中西部对中国出口过去几年增长了800%,“波音、摩托罗拉、卡特彼勒、和麦当劳等许多中西部企业在中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这是胡锦涛过去两天来,第三次与美国商界直接对话。

三度对话美国商界领袖

之前一天,胡锦涛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了中美两国企业家领袖,其中包括高盛在内的14家美国公司,和中投在内的4家中国公司。

过去一年来,包括通用电气和谷歌等大型跨国公司,都表达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一些担忧。

上周一在纽交所的一场中国经济论坛上,一家大型美国私募基金合伙人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的政策对外资来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财长盖特纳则在最近的一场演讲中说,如果中国向美国商品开放国内市场,美国也会让中国购买更多高科技产品并扩大中国在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机会。美国政府官员们说,推动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是奥巴马的一项优先议程。

1月20日中午,胡锦涛在离开华盛顿前第二次会见美国商界领袖代表时表示,中方欢迎美国企业到中国发展。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一如既往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提供透明、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

但中国对于美国的开放诚意也有担忧。

中投公司本周在加拿大设立了首家境外办公室,许多人好奇中投的首家境外代表处为什么不是在美国。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表示,中投没有选择在美国开设办公室,原因就在于加拿大对中国投资更加友好。

胡锦涛在芝加哥的晚宴上还号召美国放松对科技出口的管制,并为中国企业参与美国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而在争取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环境方面,美国企业十分主动。美国金融服务论坛执行副总裁Erica Hurtt在1月20日告诉本报记者,胡锦涛返回中国后,由美国金融服务论坛总裁Robert Nichols率领的“接触中国代表团”将于下周一至周五访问中国,会见中国政商领袖,寻求让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将两国关系拨回积极的正轨”

中国的采购大单、对美投资、政府间新的合作协议,成为本次访问的亮点。中方签署了450亿美元采购协议,31亿美元投资协议。中美双方还签订了11项政府间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建立省、州政府间对话机制。

胡锦涛还不忘利用每一个机会表达中国对美国人民友好的姿态。他在每一次公开演讲中都提出中美要加深友谊,增进互信,并多次提到中国是友好邻邦。

CNN和彭博通讯社连续两天播出胡锦涛访美新闻。而19日晚的白宫国宴也成为当天华盛顿最热门的社交活动。

记者采访了数位出席当天午宴的客人,人们普遍对胡锦涛的访问感到满意。虽然访问没有在两国的焦点议题上取得突破,但美国客人对胡锦涛传递出的友好信号感到欣慰。

“访问是积极的,它将两国关系拨回积极的正轨”,宴会客人之一,美国Wethington International LLC投资公司主席维辛顿(Olin Wethington) 告诉本报记者。

他感到经过胡锦涛访问,两国又找到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只要我们能够把力朝一处使,中美关系的未来就是积极的”,维辛顿说。

遗憾的是,中国抛出采购大单未引起美国人太多注意,客人们观察中国时,更关心的是中国在安全和国防上的行动。美国媒体,则聚焦在中国的人权问题上。美国媒体没有给中国加太多分。

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中国项目经理甘安哲博士走出酒店后对记者说:“一次访问不会对中美关系有明显改变。”他感到,虽然此次访问氛围友好,但外界对中国的警惕依然存在。

唐安竹指出,没有出意外就是最大的积极信号。“中国国力日渐上升,所以中美间的相互猜忌会长期存在。”

唐安竹则建议国事访问应增加“亲民”活动,“就像胡锦涛在中国时可以下到农村坐着小板凳跟农民聊天一样,他也可以在美国进行一些亲民的活动,让美国人感觉到一个人性化的中国国家主席。”

中美关系新定位

在胡主席访美之前,多位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是重塑中美关系的一个契机。在去年经历了美国对台军售、美日韩联合黄海军演、贸易摩擦等波折之后,双方需要就两国关系寻找新的定位。

在胡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为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这份联合声明的开篇就提到:“中美两国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联合声明对中美关系进行了两个新的定位。“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对中美关系最直接的表述。这种定位虽然比较低调,但却更加务实,强调的是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他对本报记者分析说,在过去几年中,中美关系竞争的一面比较突出。现在谈合作,更多地是想强调,即使有竞争,即便出现了问题,中美也不要忘记合作。“我们最大的希望是把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下来,走出周期性时好时坏的怪圈。”

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是对中美关系另一新定位。“虽然互利、伙伴这些说法我们过去也提,但这次不同之处在于把它们组合在了一起。它的含义在于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一定要实现互利,照顾彼此的关切。”

经贸关系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两国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但也呈现出不对等之势。这几年,美方不断向中方提出要求,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保证美国在华企业不受歧视等。“中国在这些问题上采取了很多行动。但与之相应的,中方也希望美国对中国的要求做出回应,美国也要尊重。”孙哲指出。

中国的发展主权,主要包括,美国何时能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如何放松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改善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环境等等。“在尊重中国发展主权这个问题上,美国还没有拿出实际行动来,只是口惠而实不至。”孙哲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