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手帕图片:语文教师的三堂“必修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54:04

语文教师的三堂“必修
来源:中国教师研修网  作者:赵桂兰
听名师所作观摩课,常令我们一唱三叹,拍案叫绝。开讲时“一语天然万古新”,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做到“要把金针度与人”,结尾追求“能探风雅无穷意”……此外,诸如不同内容的全盘调度,重点非重点的合理统筹,难点的适当分散,疑点的巧妙处理等,缤纷亮点常令人目不暇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行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而言,聆听了名师的优课后,对教艺的雕琢就不应只是空洞的憧憬,而应是实在的践行。我们必须思考,到底如何才能逼近此种境界?笔者认为,简而论之,有三堂“必修课”需要我们攻读与修炼。

第一课:教学设计—— 一从证得黄金律,便觉全牛骨隙宽

当前,一提到教学设计,大家都觉得这似乎和现场生成的理念相冲突了。其实,没有充分的课前设计,你碰到突发情况时只能乱作一团或搪塞一阵而已,生成会有高质量吗?王崧舟老师曾说:“一些青年教师以为特级教师的教案也只那么几个字,其实他们写在脑子里的远比写在纸上多得多。即使是现在,我本人在课前也常把能想到的都写下来,有时甚至包括大量预想中的对话……”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单是课始阶段的设计先后就有九稿之多。那次,当窦老师用“感觉不错”的第八稿在进行观摩教学时,课堂上发生了新情况。在学生在读开头《合欢树》中的一段时,她忽然发现这一句:“母亲活得太苦了”。于是灵机一动,让学生就此句来谈感受,然后下面的教程就以句中的“苦”字展开。这一设计最终成为了让窦老师兴奋至极的第九稿。

窦老师后来说:“至今,这九个开头设计保留在我的文件夹中。说实话,九次思考、梳理的过程是颇费心思和功夫的,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授课后,都会有一些新问题、新收获,就应该记录下来作进一步地思考、完善。这将是一件非常有益于终生教学的事。”

去年我接手《少年闰土》一课的观摩教学任务,原先我设置了“(   )的闰土”这一问题情境。但是试教下来,却让人觉得好像缺少点什么,不够“过瘾”。问题在哪儿呢?原来闰土多年来已成“年少有为”的“高、大、全”式人物,几乎就是能干、聪明、勇敢等的代名词。而我的教学因为也是顺着这条线展开的,故而学生的解读虽“到位”,却很难说真正就是“自己”的。

那么,怎么“突破与深挖”?后来我查阅了不少评析闰土形象的文章,终于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那就是——立体化认识闰土!原先的研读专题“(   )的闰土”虽保留,但却又暗中链接了另一个颇具挑战味道的问题进行相机“补位”,即,“闰土有没有‘不足’呢?”这个“补位”的问题的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和闰土一比,“我”确实是一个“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井底之蛙”。可是,闰土难道就没有什么不如“我”的地方吗?

生:我觉得闰土虽然有自己拿手好戏,如装弶捕鸟、看瓜刺猹等,但他刚到“我”家时,非常害羞,这说明他也有胆小的时候。

生:书上写闰土跟“我”说他“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这说明他也有不少不知道的事情,就跟“我”叫不出那些鸟的名字是一样的。

生: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闰土也像井底之蛙。

师:好一个“闰土也像井底之蛙”!你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感受,真不简单。同学们,你们想给闰土什么建议呢?

生:“我”从小生活在城里,见过一些大场面、新花样,而这些,闰土说不定听都没听说过,他也需要好好“补课”。

……

师:同学们,怎样才不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让我们记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让学生对闰土作另类“别解”,这不是对经典的随意冲击,而是对人物的深度透视,也是对学生解读能力的敲打锤炼。或许,正因如此,解读才更深刻,教学才更完整,人物也才更真实!我的课虽然不是窦老师参与设计的,但是,从源头上而言,的确也是受了她《秋天的怀念》的“磨课”故事启发的。

启功先生有论书诗:“一从证得黄金律,便觉全牛骨隙宽。”这虽然说的是书法,但其实也同样适宜于形容上课。教师如果没有心底的周密细致的“黄金律”,哪有课上游刃有余的“骨隙宽”?实际上,对教师而言,只有有了课前的精妙设计,才会有课堂的酣畅挥洒!

第二课:文本解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何必旁人来说媒

教学设计确实很重要,但教师要想上好课,第一步要做的并不是如何设计教法,而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到位了,教法常会水到渠成、不请自到。一位青年教师接手公开课任务,便向教研员请教。当教研员让他先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时,没想到青年教师却说他正忙于教学设计,还没来得及拿起书好好看上几眼呢!一时,倒是这位教研员说不出话来了。

在当今小语界有一位人气正旺的特级教师,他坦承自己曾从“文本解读”中大大受益。他说:“要在文字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他还说:“我带徒弟,有个要求,每周写一篇文本细读,过了这一关,你上任何课都不害怕。”确实如此,想想自己,有时候一个灵动的创意就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入把握。

“文本解读”简言之也就是指教师在课前对文本所进行的细究与深读。那么,它与传统的“吃透教材”是不是一回事?应该说,“文本细读”更加强调教师从课程角度对文本资材去作深入而多维的探测与解析,而不是被教参、教学设计集萃之类的参考书先行限定了脚步,屏蔽了视界。也就是说,它比“吃透教材”更多元、更开放、更无限、更深刻。

《月光曲》是一篇老课文,一般认为文中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原因是因为他同情穷人。但是,如果这样处理,也导致有些东西难以完全自圆其说。著名小语专家支玉恒在执教此课之前,就有了新的结论:“试想,同情穷人,莫如给他们以物质上的援助。或想,贝多芬是否对每一个他遇到的穷苦人都要弹一首曲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盲姑娘是一个能激发他创作灵感的人。”

在剖析出此曲的创伤原因乃是“月夜遇知音”后,支老师引导学生将贝多芬与盲姑娘兄妹的相遇过程与曲子的旋律演进一一对应,让其自然领悟到此曲确是贝多芬“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结晶。支老师这种“勇于思考、善于甄别、敢于出新”的阅读品质是极其可贵的,这一“另起炉灶、一意求真”的探索,正是打造创新课堂的前提条件。

2004年,浙江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二首》(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林升《题临安邸》),夺得全国一等奖,本来谁也没想到这两诗能放在一起上,但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两诗都表现了面对南宋卖国朝廷时,诗人的悲愤与忧国忧民之情。林升之诗以愤起首,陆游之诗则以悲作结。这一发现,让他成功开发了古诗的“主题教学”课型。试想,没有文本解读,何来这一极富创意的“新新教法”呢?

归根结底,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的教师,须用一种“读者”的身姿去对文本作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细究与深读。有了这一前期工作,教师在课堂上也就有了可资依凭的“拐杖”。当然,这种“读”是主动的、探究的、甚至批判的读,而“读者在阅读中带入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找出的东西更多更重要”(弗西斯·格瑞莱特《培养阅读技巧》)。

时下的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质空洞”的状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何会这样?多因教者对文本的“开发”力度不足之故,他们觉得与其在文本上花那么多时间,还不如把它放到教学设计上更“实惠”,更“管用”。其实,如果教师对文本掌握得不够,又岂能指望他带着学生读出什么“深”东西来呢?由是观之,教师应该把视角更多地投放在文本中,这里才有丰富的矿藏。须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何必旁人来说媒”啊!

第三课:人文底蕴——笔端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

那么,如何才能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呢?陆游有教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教学也同样如此。要真正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功夫也在“课外”。文本解读既要靠教师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要靠教师自身深厚的人文功底。否则,教师就会因为缺少一双关于发现的慧眼而对教材的美丽视而不见。如此,又能指望解读些什么出来呢?

倡导“诗意语文”的王崧舟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探究性阅读”的代表之作。而广东孙建锋老师教《最大的麦穗》,则以令人为之惊叹的“魔力对话”而成为“对话教学”的经典。试想,如果王老师不熟悉中国古代名著,孙教师不研读西方哲人对话经典,他们能带给我们这样的巅峰杰作吗?他们能上出那样的课,岂非读书的结果?

教师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关键是要享受寂寞,沉潜下来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对此,小语界一位当红名师曾说:“没有干扰,没有诱惑,心静下来,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书我都读。读书的动机也非常单纯,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文凭,读书只是为了读书……读人物传记类的书,读种种红学的书。甚至,什么奇门遁甲阿,周易看相啊,什么书我都读。而且这样读书不携带任何功利,任何外在的干扰,纯粹是自己志趣所致。”

我们听一些名师上课,常常感到特别“有料”。为什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文本掌握得极深。这样的课,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在最近的一次观摩研讨会上,一位小语专家谆谆告诫青年教师:“语文教师的最大的功底,其实应是他(她)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这个,你就不可能对教材作出任何有含金量的解读。”诚哉斯言!

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曾说:“名师在课堂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此情此境,不少人认为是名师方法高明。其实不然,主要是名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杜甫诗云:“笔端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通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深厚底蕴,这才是上好课最可靠的预设、最切实的保证啊!

【思绪与畅想】

书坛泰斗沙孟海曾告诫弟子:“除书法外,最好应有一项文史类的专门工作在做着。”同理,语文教师也只有具备了书卷气,课堂才会有书卷气,这样的课,必定纯正儒雅、从容醇厚、书香四溢。教学表面上是“技术活儿”,但实际上却更要求教师做足“案头功夫”。

应该说,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和人文底蕴这三门功夫,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毕生修炼不止的“人生三堂课”。尽管在行进途中无法一蹴而就,也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也为了能享受到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高峰体验,我们语文教师“虽万千人吾往矣”!

二、上课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理念突显教学的生成性,倡导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生成性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

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追求课堂活泼生动,但热闹过后,某些学生脑子一片空白,热闹中学生忘乎所以,心情无法平静,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层思考,因而对知识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认识。此现象屡见不鲜,而对这种状况老师应该这样:

一、把握热闹的“度”,该“热闹”时才“热闹”。从头热闹到尾的一堂课是不正常的,反之,从头到尾都不热闹的一潭死水的课也不正常。老师应是一堂课的“控制师”,如何当好“控制师”的角色是每个人都必须深入思考的。

二、老师应该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要让学生很快说出答案,应杜绝学生信口开河的发言习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对知识的理解领悟程度。每个学生的理解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作为课堂的“控制师”,老师提出的问题应从简单逐步走向复杂,循序渐进,实实在在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做练习认真细致的习惯。

新的教学理念追求生成性、领悟性,但违背生成规律缺乏有效的引导,也会导致学生无所是从,也是课堂的一种病态。

要想使一堂课高效完美,老师们应该这样:

1、摆正心态,自然和谐的生成,不违背规律,不拔苗助长。

2、认真钻研教材,以生成的动态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不死搬硬套,多设想几套教学方案,根据课堂变化的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教法。

3、设计问题有针对性,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提问学生感兴趣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4、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不要照本宣科,自我陶醉,要每一堂课都树立:

“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需要”意识——为学生的需要服务。

“生成”意识——根据课上发生的情况或某种需要,随机调整。

“效果”意识——力争让学生一课一得。

总之,每位老师要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同乐趣俱来。 三、听课
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课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听课、评课。

l、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延伸、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7)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8)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9)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4)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