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碧桂园山湖间 论坛:白读也 要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0:32
有几句调皮话,像顺口溜,颇流行:“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我依样画葫芦,偷梁换柱,也诌他几句:“不读白不读,读了也白读,白读也要读。”
  何谓不读白不读?考上了大学,不读白不读,读的是爹娘的血汗,不算;初中念完,升学没门路,参加了工作不思谋着下海赚钱,抱着电大、夜大的课本发痴、发呆,这读的是自己的血汗,也不算。正儿八经不读白不读,是“公读”,是“巧读”,是“不读而读”。钱是国家掏,书是自己读,从早到晚只闻请假不见读书,脱了产的抓住有利时机做买卖去,三年两载混到头,各门课:优!毕业证:拿!回到单位,文凭有了,工资提了,钱不少挣,真个学而优则仕,乐悠悠让人害红眼病。
  何谓读了也白读?读圣贤书,为国为民,乃是天经地义。实际上呢,对口的单位进不去,不对口的单位进去了出不来,上大学花了一河滩,毕业了挣的还抵不上卖冰棍赚的。一肚子的学问派不上用场,这不是白读了嘛,此其一也。有些大学生灵醒早,课能逃则逃,书不读最好。在校园创收,到校外练摊,走南闯北拉皮条。发了,送一条红塔山给老师,各门课就不优而优了。有了钱吃喝玩乐,反正混张文凭无须发愁,这种人到哪个单位谁要谁倒霉,听他说头头是道,叫他做如赶鸭子上架,所谓大学他读了,还不等于白读了吗?此其二也。浪荡子混文凭,怪的是他自己。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就不知该怪谁了。每学期七八种教材发下来,有用没用人手一册,一手交钱,一手给书,明知是老师为评职称编的,也得睁只眼闭只眼,内容似曾相识,也是敢想不敢言。妙在读老师书,心领神会快,考试不易砸,只可惜四年读出来,榆木脑袋不开窍,奈何?此其三也。还有其四、其五。且按下不表。
  何谓白读也要读?自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了:图书订数连年萎缩,充其量是个惊叹号;文人争先恐后下海,那就是个大问号。人难过百岁,何以传天下?书也。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是读书人自己吹自己,不当真也罢。只是我笨脑袋有笨想法,觉得十二亿人有三两万不读书,只管卖烧饼照发;若是十二亿人十二亿不读书,那情形会怎么样?每个人都做百万富翁,但需舞文弄墨时,自有外国笔杆子找上门来,高枕无忧可也。惜乎国人灵醒的不多,文人下海的也是少数,全民皆商比实现共产主义还难,太急功近利容易鸡飞蛋打,莫如稳稳实实做人,该读书还得读。所谓白读看相对谁来说,睁眼瞎子能发财,那好比天上出现一道虹,气派够气派,但长不了久。现代社会三教九流百十行,行行都得先读出个名堂,成功的指望才大些。也可能知识越多越反动,也可能越读书越容易作茧自缚,也可能读到大学毕业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出路。但这不意味着读的本身有啥错误,最重要最关键的有三条:看你怎么读;看你读的啥;看你读通了没有。
  书,可以医愚,亦可以中毒。良鸟择木而栖,灵人择书而读。读而疑,疑而读,举一而反三,触类而旁通,活读死书,死读活书,读到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乐无穷。不读《易》,何以了解中国神秘文化之妙?不读《孙子》,怎知用兵之道?不读《史记》,何能“通古今之变”?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举不胜举。伟大的毛泽东,自幼好读书,经纬乾坤事,尽得之于书。可见“白读也要读”之后,得再加一句:读了不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