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组合:道德感召凸显“农民工讨薪”的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7:33
“打工挣钱,天经地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你拖欠工资就没有良心,良心何在?!”——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年终工作会议上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出上述感慨。这则被媒体冠之以“发飙”的会场花絮,摘出来后居然成为一时热闻,足见“农民工讨薪”已然成了我们国家的一大顽疾,多年来挥之不去,令人唏嘘。

尹蔚民部长在发出如上感慨之后,仍然表示“希望今年不要再出现这个问题”。来自部委首脑的义愤之词当然寄托着美好心愿,但每到这岁末年终,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的的严峻程度,其实是人所共知的。无独有偶,日前有媒体报道,2010年12月29日,为了讨回自己的26万元血汗钱,20多名农民工在河南郑州佛岗新居小区门口,摆出了一个“心”形,希望“以这种文明的方式,唤起拖欠我们工钱那些人的良知”。上至身系国家职责的部委领导,下到亲历讨薪艰难的底层农民工,竟然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道德感召的方式,来呼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老大难问题。

这不算什么突发奇想,因为比这更荒诞的方式一直都在上演:不再奢望谁能够出手相助的农民工拜过河神,几近绝地的窘迫生计让农民工兄弟选择以死相逼,讨薪水可以讨出人命,讨薪水需要绞尽脑汁地在行为上花样翻新……为了这么一点本来就不算多、而且走到哪里都是“天经地义”的辛苦钱,却需要饱尝艰辛、几近绝望。拖欠农民工工资,良心何在?这是部委首脑的怒斥,更凸显了在农民工讨薪问题上的尴尬困境。

2010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曾就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门下发通知,而且直接在文件名称上就用“紧急”来形容。通知所涵盖的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诸多措施,几乎是对这些年来解决这一问题所有常规思路的一次集中列举。政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从运动式的“行政专项检查”,到寄望于长远的长效机制建设,留足应急垫付资金,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几乎事无巨细。效果究竟如何,尚无从进行具象的考核与判断,但起码长效机制似乎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因为一年之后的几乎同一时间,问题依旧,舆论的呼吁依旧,试图解决这一顽疾的措施也依旧,年复一年,情何以堪。

对惯用的几类讨薪对策进行简单梳理便不难发现,为农民工讨薪,我们几乎已经用过了能用的所有办法。领导人高度重视,再高也恐怕无法超越一国总理为个案亲历亲为的程度,而凭借领导人重视得以解决的成功个案又很难上升为普遍的制度对待。至于行政干预的诸多举措,则普遍偏重于阶段性突击施压,年终岁末的运动式执法,在现实中,更是没有闹出热点新闻,就永远不会引起重视。这样的重视,往往需要农民工兄弟付出异乎寻常的代价。

“打工挣钱,天经地义”,这原本只是最简单的一个法律合同关系,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循例进行,拖欠工资便是不履行劳动合同的违约行为,只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就应该得到终极解决。但中国的司法在很多情况下,继续演绎着法治失灵的尴尬。农民工寻求法律救助的尝试得不到认可,不少地方甚至明令此类案件一律不予立案。缺乏法律知识的主体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援助,不少地方司法部门出台规章直接干涉律师介入此类所谓“敏感案件”。即使是侥幸进入司法程序的劳动纠纷案件,胜诉后又会紧接着开始体验“执行难”死结,甚至不得不当街去拍卖判决书。

问题频现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发现从来都是解决的第一步。给农民工讨薪,不排斥带有道德感召情怀的痛斥,但决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拖欠企业的良心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的困境,所有的困境都开始变得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需要整体性的制度反思与激活,需要具象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运转,也需要对法律途径、法治精神的集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