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秀梅去世原因:投资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5:56:36

巴菲特是世界著名的股票投资大师,被称为股神。他投资的股票,赢利的个股远远超过亏损的个股。有人很好学,向巴菲特取经。问巴老: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在哪里呢?那些向巴菲特请教的人,估计期望巴老的回答是很具体的某只“潜力股”。可是没想到,巴老的回答却是: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我想巴老的这句话绝对不仅仅想表达投资自己是静态投资和某个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行为与过程。而是要告诉我们,对自己的投资应该是持续不间断的一生的行为。概括说就是让自己的能力与时具进。马克思的资本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资本,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就不再是资本,就不再具备资本属性,就不再保值增值,就进入另一个关于贬值的通道。我们可以把自己看成资本的其中一种。我们自己,就是那传说中的人力资本。我们这个人力资本一旦退出资本流通领域了,将一样遭遇贬值的厄运。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始,最早发起来的人们,被称为“万元户”。就是那种存款在一万元以上的人。当年的“万元户”算是很有钱的人了。那时候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十元。这样的财富悬殊对比,有一万元在手,的确“很有钱”。可是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当年的“万元户”十有八九销声匿迹。他们被时代远远地抛弃在了脑后。当年的爆发户们,如今能坚挺保住自己财富依然笑傲江湖的人少之甚少。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他们当年的财富可以贬值成这样呢?难道仅仅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吗?不是的!绝对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成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在发展,你不前进别人在前进,当这个函数加入时间变量后,你与别人的人力资本差距就越来越悬殊。他们销声匿迹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从当年发达的那一刻开始,选择了永远放弃继续投资自己。 

  所谓的财富,并不仅仅是和自己的过去财富来比较的概念。它还是一个要和同时代的别人的财富来作比较的概念。财富是一个“比较值概念”,不是静止的“绝对值概念”。我们说的财富在缩水、在贬值,都是说的财富比较值的概念。其实放在静止的绝对值概念上,一个人的财富只要没有被偷被消费掉的话,它在数值上并没有增减变化。所以,我们讨论和追求的是财富的比较值概念。 

  以前有听到好多做着发财梦的人说:啊!如果让我彩票中奖的话,我就可以把大把的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了,一辈子也不用再劳动了,多好啊!呵呵,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无奈地说他们的财商好低哦。。。首先要明白一点: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你停止不前,就等于在倒退。你前进的速度比别人慢了,还是等于在倒退。只有你前进的速度,减掉别人前进的速度后,不是零也不是负数而是一个正数值时,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你才能保持住你的比较优势。而要做到这一切,靠一劳永逸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所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把一劳永逸作为假设前提的真命题。财富放在银行吃利息,等于让财富退出资本流通,等于加速财富贬值。最后,加上时间变量后,N年后,你的财富就归零了。你想靠吃利息生存的梦也随之破灭。。。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从哪里来?从石头里是蹦不出来的。好的思路也许偶尔表现为灵感。可是灵感又从哪里来?归根到底,灵感从智慧沉淀而来。智慧又从哪里来的?从你持续不间断投资自己而来。所谓的某个具体的成功的投资行为,它背后的推动力一定是智慧+资本。智慧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智慧从投资自己获得。所以,巴菲特一针见血地告诉了人们:如果你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好的选择是投资自己。告诉你具体投资什么事物,不过是给你以“鱼”。告诉你投资自己,才是真正得给了你获得“渔”的路线图。你是想要现成的“鱼”呢?还是想要如聚宝盆一般的“渔”呢?

 

  投资自己,是很辛苦的事情。那需要付出长久而巨大的努力、精力、时间、坚持与忍耐。“捡现成”是当代人们的通病。“走捷径”是可笑的小聪明行为。可是,真正明白要获得持续成功不能靠小聪明的人,又有多少呢?大部分的人是懒惰而平庸的。于是,这个世界才出现了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分子的“怪现象”。于是,“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便成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