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龙湖公司:开心学道德经? 故大制不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9:42

《开心学〈道德经〉》讲记28

 

第二十八章 达成无分别境界的三步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八章,老子教导的是无分别的大境界,那就是“朴”,那就是“大制不割”的境界,老子列举了三对对立面的关系,教导我们既要认识、又要把守,才能成为。这是如何达成无分别境界的三步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这一句,我们先要了解“雄”、“雌”、“溪”和“婴儿”是什么,这是四个道相。

雌雄,一般是对雌性雄性动物的一个描述。你可以这么讲,但是这只是现象,它都有比喻的,有后面的深意。一般我们讲“雄”代表的是阳性,雄是动,是主动;那么“雌”呢?雌,是阴,是静,是被动。这个就是阴阳,你看阴阳有多大?这个阴阳太极,太极生两仪。那个阴阳很大,可以攘括宇宙里面所有的东西,这是大阴阳。凡是有对立面的,都叫阴阳。所以后面的黑白,你也可以归到阴阳去的,或者由阴阳来收着它们。荣辱,都可以叫阴阳。

所以能够上升到阴阳,那么你明白老子要讲什么意思,这个法则它都可以用的。老子给我们要讲的人生怎么活,大道怎么修,它的原理都在这里,都讲了。其实知、守、为这三个字已经讲得明明白白。

现在先讲“溪”。溪,就是小溪、溪流,就这个意思。溪是代表着流动,溪代表着你能够处下,溪是代表着最终可以归于大海,这就是“溪”的含义。我们要读出这个意象背后的东西,这是道相,是比喻。

关于“雄”和“雌”。我们一般都重视阳的一面,都能看到动的一面,也就是雄的这一面。老子讲,对于“雄”这一面,要了解,要知道,要有认识,这叫“知雄”。你不知道不行,人家都知道,而你不知道,那不行,那会成为你的障碍,你无法生活,你无法与常人打交道。但是常人呢,也就迷惑于这个方面,只看见它,追求它,围绕它,也被它牵绊缠住,也因它烦恼。而整个老子教导的特点,它就是在与常人的取向相反的那个方面,去坚守或把守。在“雄”和“雌”之中,他守的是“雌”。常人一般都取“雄”,雄霸天下,雄伟,雄壮,英雄。这个“雄”,光鲜亮丽,非常有力量,气魄壮观,大家最喜欢,最想成为。但是老子从来不叫你成为“雄”,他是叫你“守雌”,就坚守在这个“雌”上面。“守”,就是坚守,守卫,把守,扎根。“守”,就是留驻在那个地方。老子也没有一口否定“雄”,他只是说,你要想变成“雄”,很简单,只要“守雌”就变成“雄”了,雌雄是可以变的。只要你守雌,就能胜雄,就是这样子。所以老子讲的这个,都是和常人、一般的人的思路相反的。

他说“知雄”与“守雌”,可以为天下溪,就是整个天下归到你这儿了。溪流啊,都流到你这儿。因为你“知雄”“守雌”,你就是处于天下的最低点,就是山涧的那条小溪,所有的水都汇集到你这里,然后归入大海,也就是雄霸天下。这里可以用“雄霸”这个词,但是它是“守雌”而成的雄霸天下。如果不是守雌而成的雄霸天下,它又要变掉了。如果是守雌而成的雄霸,这个雄霸是不变的,可以长守的。所以天下归于你,就是归于溪,这是讲“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这个常德的“常”,就是恒常,不变化的、永恒的这个意思。这个“德”,老子《道德经》里的这个“德”,可以说是道的一个体现。道在人心中叫“德”。这个永恒的、恒常的“德”,这个和大道相合的、相应的“德”,不离开你,或者与你没有分离。也就是,你要是能“为天下溪”,那就能够“常德不离”。你要是具备这样的一个恒德,那你就可以“复归于婴儿”,也就是复归到婴儿所代表的无知无别的纯粹的状态,也就是你回到了道中,你得道了。我们知道,这个“婴儿”,在老子这里代表的是原初的,没有分别的和合乎自然的那个大道本身。就是你要这么做了,你就合于大道,复归于大道。老子用“婴儿”来代表。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与黑,是颜色,但是它有代表的含义。“白”,代表着光明、光亮、显赫、荣耀等等,这一类都是“白”。“黑”呢,代表着阴暗、辱没、污染、渺小等等。“白”是显在外面的,是光亮的显赫的荣耀的,人人希望有这些;这个“黑”是阴暗的看不见的意思,是导致“白”的那个源头。

老子说,对于黑白,你要了解、认识、知道“白”的那个面,但是你又要坚守、把守在“黑”的那一面。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看得见的、表现在外面的现象,你要了解、认识。譬如你知道显赫、荣耀,你了解它们的意义,你需要它们,但是,你无法直接做出那个显赫、荣耀来。如果是你直接做出来的,它就不会长久,它会消失得很快。你要做的,是你要有“守黑”的气度、精神、耐力,也就是你可以忍受侮辱,忍受渺小,忍受失败。没有这样的气度、精神、耐力,你很难会有让“黑”转化为“白”的机会。

又譬如所谓的成功,它需要你的智力、能力、努力、耐力等等,这是属于“白”的范围,我们要了解,它们也容易被理解、认识与被作为。但是,成功的背后还有什么?福报、因缘、机遇、失败等等,这些属于“黑”的范围,也就是属于超出你的认识的内容,你看不见它,但它是在的,并且是根本的、制约性的因素。对这些,我们能够做吗?我们无法有为,它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守”——就是等待,就是观照,就是随顺,就是接受。只有你具有这些“守”的品质,你才能靠近成功,你才能把握成功。“知其白,守其黑”,有点像儒家讲的“尽人事,俟天命”的意思,天命,就是属于“黑”的那个部分,那是没有办法做的,也看不见,你要有耐心等待,你要守得住天道的规律。

如此这般,你就可以“为天下式”了。这个“式”,指的是楷模、榜样、规范等。也就是你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榜样、楷模。“为天下式,常德不忒”,这个“忒”,指的是差错。这句的意思是你要成为天下人的榜样、楷模,那你的“常德”,它就不会出现差错,不会出现过失。

如果能“知白”“守黑”,就可以“复归于无极”。我们知道太极,太极由无极而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所以这个“无极”就是终极的意思。比太极还要原始的那个状态叫“无极”。这个其实就是“式”。在老子《道德经》中常用“无极”概念,它就是指道的状态。如果说太极是一,那“无极”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阴阳,太极生阴阳。所以这个“无极”是道的层面,复归于“无极”,就是复归于道。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辱我们都明白,这里就是直指的内涵,就是荣耀和污辱。对于荣耀,我们了解、认识就可以了,尽管大家都想要,而我们不必去争取,更不要做无功受禄的事,更不要去领受虚名,相反,对于污辱,我们要能够“守”,也就是能够承当、接受,能够甘愿处于那个地位,不挣扎,好像你乐于在被污辱的地方,乐于让人家把你涂黑抹黑一样。这表示你的心其实很超越很超然,荣辱、黑白在你心里似乎没有什么分别。如果有分别,你是守不住的。

“为天下谷”的这个“谷”,是山谷。两边是高山,中间凹下去的,这个叫谷。它是低位,它是空虚,它是能容纳的意思。它比喻的是能容受,是空虚之象,容受之喻。知荣守辱,能够“为天下谷”。这个天下谷,就是天下能够被你所容纳,容纳于你,这是说你有很大的甚至是无限的容纳力度,有博大的胸怀。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足”就是足够,就是具足的意思。常德丰足,常德丰沛,可以复归于朴。这个“朴”、“婴儿”、“无极”,都是一个意思,它都是在比喻道。“朴”呢,它当然是指木头,原木,这个木头没有破剖开来,没有去掉树皮,没有割开来,没有切开来的意思,这个叫“朴”。“复归于朴”,就是你回归到整体状态,没有分别的状态。

以上这个三段都一样,叫“知”、“守”、“为”。只要能“知”、“守”,就能“为”。这个“为”,所以是无为而为。你不要自己去做天下溪、天下式、天下朴的,你不需要用力的,用力只要用在前面“知”与“守”上面。“知”,可以分别,就是了解嘛。“知”,本身就是分别。“守”呢,就是守一,本来是对立面,有两个,我守一个。看起来是守一个,其实是一个整体。所以你了解了整体,你就能“守”。了解了黑白,了解了雌雄,了解了荣辱,你就能“守”。如果你不了解,只知道辱,你就不能“守”。只知道荣,也不能“守”。所以如果对立面的两边你都了解,这样的一个关系你都知道,知道这个整体了,你就可以“守”,就可以归根了。后面的“复归”,就是归根。所以这个叫既“知”又“守”。你看,所谓的“知”,就是天下人,是俗人、一般人都认同的部分。你能“知”,则可以和世俗相处。能“守”呢,就可以超然尘外。所以这个既“知”又“守”,既可以超然尘外,又可以与世俗相处。所以这个“守雌”,实际上是没有分别雌雄,是个整体,他知道,他只是知道我立足点立在哪里。

学生问:老师,我觉得这一章和前面讲的不一样。前面大部分讲的是如果你守浊,就可以得清,如果你守住一方面,就可以得到对立面。那这里强调的“知”,是不是说你要是想要到达一个统一的没有分别的境界,是不是你首先要对对立面双方都要了解,你才可以到达,是不是有这样的前提?

老师:了解肯定是前提,应该是这样子的。其实要能够“守”的话,包括老子讲“曲则全”,看起来是守在“曲”上面,但是实际上他对“全”,都是了解的,这是前提。所以“知”对立面的那一边,“知”你要达到的那一边,这个是前提,本来就是前提。只不过这里比前面讲的,要更清楚。在说这样的一个对立面该怎么用的时候,它讲得更清楚。一个人应该“知”哪一边,“守”哪一边,可以达成什么。这个比前面更加清晰地表达了。前面如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它直接讲对立面应该怎么转化,它没讲对立面应该“知”哪个,“守”哪个,这里更加具体,这里的重点在“复归”于什么,所以与前面有区别。复归于“婴儿”、“无极”、“朴”,这都是一个含义。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散则为器。”这个“朴”,它连着前面的“朴”来讲的。“朴”散开了,或者这个“朴”被剖开了,它就成了“器”。“器”,就是我们平常熟悉的器物、器皿的意思。在《周易》里面有“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也是一样的意思。按照这样讲,“朴”应该属于形而上,它是一个整体。说它是一个整体更确切,“朴”就是一个比喻嘛,是道相。这个“朴”,你也可以把它划归为形而上的,它就是道的另一个名称。“形而下者为之器”,这句话和“朴散则为器”表达的是一样的意思。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这个“圣人用之”,到底是用什么?有的考证说这个“用”,是“因”的意思,因为的因,因袭的意思。“用”和“因”的意思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圣人用之”的这个“用”,指的是“知”、“守”、“为”。就是前面讲的三段中的“知”、“守”、“为”。就是圣人拿这样的一个做法,则可以为官长。“官长”,实际上就是可以主宰天下,或者是说能够统一万象的意思。因为朴散为器嘛,就是道分化为万事万物,当然也就包括了天下的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说治理天下。圣人呢,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治理天下的,就是用“知”、“守”、“为”的方式来治理天下,这叫“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所以,“圣人用之”,到底是用什么?可以说,用“朴”,怎么用?就是前面的“知”、“守”、“为”。

后面还有一句,“故大制不割”。这句话似乎是一句独立的话,这个与整个一章是什么关系呢?

先解释“大制不割”是什么意思。这个“大制”的“制”,简单地讲就是制作。我们就拿衣服的制作来讲,制作它必须裁剪,裁剪作为前提,裁剪有取舍。所以制作有裁剪,有取舍。但是“大制”,也就是伟大的制作是没有裁剪,不落取舍的。这个有点象上一章讲“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一样。伟大的制作,就是整体。整体,它没有分割,没有丢失任何部分。那么这里它指什么?指复归“婴儿”,复归“式”、“无极”、“朴”这些整体的象征。

整体,就是没有丢失呀,整体它没有偏失呀。“大制不割”,就是复归整体的意思。我们打个比方来讲,做服装,一般我们说它叫平面裁剪,平面裁剪最后进化为立体裁剪。平面裁剪很复杂哦,剪开来,然后要拼啊什么的。这个立体裁剪就可不是这样子了,立体裁剪简单得多,但是前提是它要在整体上能够有把握。这块布整个披在身上,有些地方它要去掉一些部分,或者哪些地方再去缝一点点,它虽然是立体裁剪的,但它仍然是有所取舍,仍然是要下刀的,只不过是不像平面裁剪那么复杂或更多的裁剪与拼接,它已经少了很多很多了。

但是,还有些服装是超越这个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的,拿一块布,裹啊裹啊裹,裹出来的,那就是个服装。最典型的就是印度的纱丽,只是一块很长很长的布。在织布机上直接织好了这样大小的一块布,它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裁剪。它绕啊绕,最后就成了很典型的一件印度服装。这个比方,我们可以用来说明“大制不割”,非常类似。没有裁剪,没有取舍,它就是一块整体。

在这里,“大制不割”,就是指“一”。你看,雌雄、荣辱、白黑,它们都是二分的。老子讲,凡是二分的,我们都要知道它的对立面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守在哪里?守在那个人们不守的地方。人们不守的地方我们守。我们只要这么守着,我们最后都能复归于道。道是什么,道是整体。这些对立面都在,没有一个遗漏,它就是“大制不割”的意思。完全复归于整体,超越雌雄,超越白黑,超越荣辱,这个就叫“大制不割”。所以“大制不割”是不分别的一个比喻,是个大喻,至喻。

“大制不割”,这是很妙的一个词。以前我也不太理解,但是因为我研究道德经,研究整个道家的这些东西,对这个“大”什么什么,“不”什么什么有了了解,才知道,噢,原来这个词,它是要超越两边,超越分别,回归整体的这个意思。所有的“大”什么什么,“不”什么什么,都是有要回归整体的意思。

学生:“朴散则为器”,是不是这一句就概括了前面?为天下谷也好,为天下溪也好,为天下式也好,复归婴儿也好,复归无极也好,它是不是都在讲整体的这样一个意思?这三个“复归于”和后面这个“朴”一样,是不是都在讲整体?

老师:没错!就是这样子。因为婴儿是没有分别的象征。婴儿,他对这个世界是没有分别的,因为他还没有基本的概念。我们对于事物有定名就是因为有名相概念,就是因为受教育的原因。婴儿在他还未成为儿童的时候,他是没有分别的。即使他的眼睛看到不同的东西,但他的心是没有分别的。

学生:这篇文章,它整体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看到的现象好象都是有两面的,所以你要知守。但最后说的问题是说,你如果知守了,那么你就能超越,就能获得整体,你就不会丢掉这些东西。

老师:对,能够超越相的问题,你就能够进入体了。这个婴儿、无极、朴都是体。在老子这儿,道有体、相、用三个层面。道有道体,这是最本质的,实际上就是道本身。关于“朴散则为器”,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句话是注释前面的“朴”的。因为三个句式应该是一样的。当然,你可以把它当注释,或许它也就是原文。这个事情没法考证。像这些文本啊,实际上主要是要理解,不在于考证出究竟是怎么样的。你理解了,把握了就可以了。得意忘言,可以不要。最后你老子《道德经》一个字也背不出,但你整个人就活成了老子的样子,那就行了!对不对?这个不重要。这一章就讲“大制不割”,讲超越两边,到达整体、不分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