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信科技是8小时嘛:从军队与社会关系论国军政战工作新契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7:23
从军队与社会关系论国军政战工作新契机
                                                 钱 淑 芬
        摘 要:民国 95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里,强调国军推动全民国防应重视 政,军,经,心等建设,其中的心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就在於民心向背. 而国人的民心向背,其实与民众对国军的社会态度或形象期望等密切 相关.近年来,国军为拉近与社会的距离,曾举办许多活动以提高民 众对国军壮大军容和优异战技的信心,但是民众对部队管理与次文化 等某些疑虑仍然存在.因此,国军为获得民众支持,信任,参与和合 作,实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众对其看法与评价,以及可能的影响原因, 俾利国军采取因应策略,以提高国军的社会形象和民众对国防议题或 军事事务的正向态度,促进国防转型和全民国防的推动.研究目的就 在於进行军队形象与军社关系的理论性探讨.研究内容主要分成四大 部份:(一)采取类型学的对比理念型模式,提出民众对军队形象期望 的对比类型,以及军队与社会关系的对比类型.其中,军队的对比形 象类型,以淳朴军风的「利他型」期望 VS. 开明军风的「效用型」 期望来表示之;军队与社会的对比关系类型,以「区隔型」关系 VS. 「聚合型」关系来表示之.(二)说明「淳朴军风」和「开明军风」在 形象维持上,所对应的是不同的军社关系;以及民众对军队的形象期 望和表现评价的一致与否,对军队应如何维持军社关系也具有不同的 意义.(三)依照军社关系与军队形象的逻辑关系,以及民众对军队的 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的一致与否,提出军队形象与军社关系的三种 组合类型.(四)说明军社关系与军队形象之社会期望的三种组合类 型,对国军政战工作推动全民国防的意义.
* 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心理及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壹,前 言
        近年来国军官兵对国内灾难救援工作的投入,获得社会的高度 肯定.譬如猪只口蹄疫,921 震灾,澎湖空难和桃园空难,SARS 疫 情,以及象神,纳莉,艾莉等台风造成的风灾水灾或土石流等等,过 去国内的这些重大灾难,均带给国人莫大的惊恐和难以抹灭的伤痛记 忆.逢此,国军官兵每每深入救灾最前线,为解灾民於倒悬之苦,而 不畏艰险和不辞辛劳;对此,国人不仅深表赞许,也促进军民共赴国 难的团结精神. 另方面,当国军发生风纪问题(官兵品行不端,弊案等)或管教 问题时,社会舆论往往不是指责部队轻忽问题,就是质疑部队的观念 落伍,甚且多所质疑国军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尤其是国军在危机 处理上又常为了控管损害,反加深社会指责军方企图避重就轻或掩盖 事实.於是,社会认为必顸提高舆论压力,否则事实真相或问题症结 将难以大白,关系人的责任与被害人的权益也将被忽视.此时,社会 似乎认为国军不仅不思改过还想粉饰过失,故而对国军产生漠然或不 信任的态度. 然而,社会民众对国军的期许,有时也会让国军觉得无所适从. 譬如社会要求部队演训和操课不应超过役男的身心负荷,尤其是当士 兵发生自我伤害或演训伤亡时,社会常会苛责部队(长官)疏於防范或 对部属缺乏关怀;但当部队减少操课和降低要求后,社会却又质疑目 前国军战力不足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换言之,社会希望部队既要 提高战力与维持纪律,也要充份控管帄日训练和演习期间的伤亡风 险,还需确保人员不会因为严格要求而适应不良,以致发生偏差行为 或心理(例如不假离营,逾假不归,自我伤害,精神疾病等).虽然, 国军也同意对演训的严格要求,才能提高战力,以及对纪律的严格要 求,才能降低伤亡风险;惟在坚持严格训练和如何保证伤亡零风险之间,往往让国军顾此失彼.於是,部队干部常觉得戮力以公却动辄得 咎,社会则觉得部队发生问题时不仅因循苟且还想诿过卸责.此时, 「军爱民,民敬军」这种军民一体的凝聚力,似乎又倍受考验. 这种种现象似乎显示,社会对国军的评价和期许可能是多面向 的,以及社会对这些面向间的评价和期许也未必是一致的.譬如国军 在人民有难时的全力援助,予人亲民爱民的印象;但当士兵发生自我 伤害或遭遇不当管教时,社会常指责部队长官缺乏人性关怀;惟社会 认为目前国军对草莓兵的训练要求,恐不足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 当国军发生纪律和管理的问题时,社会对问题的检视往往囿於部队次 文化的刻板印象;以及社会对国军在舆论压力和检讨声浪下,容易产 生军队习於避重就轻或搪塞卸责的怯懦印象.总之,社会肯定国军在 完成救灾工作上的效率与纪律,更肯定其承担劳苦和不畏艰险的勇 气,以及具有牺牲,奉献的利他精神;虽然,国军的这些表现可能符 合荣誉心,责任感,勇士与利他精神等军人形象的社会期待,但在国 军发生疏失问题时,社会却常批评国军缺乏自省认错(面对问题,检 讨责任,接受惩处)的道德勇气,和缺乏彻底解决沉疴已久或积习已 深之问题症结的果敢与决心. 姑且不论社会对国军的这些看法,是否贴近事实的真貌.不过, 社会对国军的这些看法,某种程度反映出社会对国军的评价和期许. 社会这种对军队概略性或表面性的看法,就是一种对军队的综合性印 象,本文称之为军队的社会形象.虽然,军队形象是一种概略性或表 面性的看法,也未必都与事实相符;但是,一旦民众如此认为,很可 能影响民众对部队里某些现象与问题的归因,或影响民众对军事事务 改革议题的评价.由於现代战争的型态是为总体战,后备动员能力与 全民国防共识,成为提升全国总体战力的后盾.是故,不论是在和帄 时期或是战时,民众对国军的印象,评价和期望等社会态度,值得吾 人深入了解.
        就国军这方而言,认为自民国 80 年终止动员勘乱时期(废除宪 法临时条款)与民国 89 年执政党首次轮替以来,国军为因应国内政 治,经济与社会的诸多变迁,在制度规划与执行作法上采取许多兴革 措施.因此,国军认为实不负国人对「军队国家化」「武器筹建现代 , 化」「国防事务专业化」「部队管理人性化」等期许.譬如国防部从 , , 民国 81 年开始发行 《国防报告书》 ,设立申诉专线与国军心理卫生(辅 导)制度,开始培训女性志愿役军士官与颁订反性骚扰办法,成立国 军人才招募中心暨军(士)官招募多元化,成立国军官兵权益促进委员 会,实施兵役制度的改革(逐步扩大募兵员额并同时缩短义务役年 限);国防部推动二代兵力整建与换装新式武器,以促进国防力量现 代化;实施国军精实案与精进案,以贯彻政府提升组织效率之目标; 另订颁行政程序法与档案管理法,以兹作为国军依法行政的根据等 等.其中,又以「国防法」与「国防部组织法」的订颁,开启国军迈入 军政军令一元化,接受国会(民意)监督与国防政策公开化的新纪元. 然而,根据研究者(2006)对立意抽样的 600 名国内大学生,进 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有效问卷计 404 份),发现他们认为社会与军队对 彼此的了解相当有限,也大都同意军队与社会的接触太少且不够主动 积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认为军队与社会的聚合程度低,较有助於 减低社会变迁对国军形象的冲击,也较有助於维持军队传统与士气; 反之,其认为军队与社会的聚合程度高,将不利於国军掌握社会变动 与风气对部队管理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可能显示,国内有相当比例的 民众期望国军形象能够维持传统价值,以及认为国军与社会保持距 离,较有助於维持这种传统价值. 不过,当军队发生疏失问题时,社会往往质疑部队有意隐瞒相 关资讯,不愿公开事实接受社会指正.换言之,社会似乎认为军队严 守组织内外的界线(不愿提高与社会的聚合程度),是一种保守封闭的 心态,将坐实社会对军队习於避重就轻或掩饰过失的疑虑.於是,社 会认为惟有不断增加舆论压力,才能使军队放宽原来严守的组织界线,俾利社会监督部队察明真相并追究责任,以昭公信.此时,社会 似乎是认为军队应提高其与社会的聚合程度;不过,这与前面曾提及 的社会对军社关系的期望又有所不同,亦即认为国军与社会保持距离 较有利於维持军队传统价值. 民国 95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指出,为反制中共解放军所提 出的「法理争夺,舆论较量,心理攻势」的对台三战策略,将「全民 国防」作为国军推动「国防转型」的重要目标.报告书指出,为达成 「全民国防」的目标,国防部以「凝聚全民国防意志」「国防结合社 , 会民生」「全民支持参与国防」等三方面,深化军民合作与凝结国军 , 革新动力.报告书还指出,为落实全民国防,国军需要全民的支持与 信赖,国防事务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合作.毋庸置疑,民众对国防事务 的了解,支持及参与,是巩固全民国防的坚实基础;但是,如何才能 获得全民的认同与支持,将是推动「全民国防」的重要课题. 当国军将国防力量推延到专业军队以外的民间社会时,即无法 忽视民众对国防事务的民意和舆情,以及国军应如何维持其与社会间 的组织界线,才能适当回应民意和舆情;而民众对国军的评价和期 许,往往又会影响其对国防议题或军事事务的态度.因此,争取全民 的认同与支持,即必顸深入了解民众对国军的评价和期许,尤其是当 社会对国军的评价和期许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国军更需了解其应如 何维持与社会间的组织界线,才能适当回应民意和舆情. 近年来,国军为拉近与社会的距离,曾举办许多活动,譬如开 放营区欢迎民众参访,展示武器装备,举行海陆蛙人军操与战机飞行 表演,演习期间开放若干地点供民众参观等.这些活动虽然有助於提 高民众对国军壮大军容和优异战技的信心,但是民众对部队管理与次 文化等某些疑虑仍然存在.因此,国军为获得民众支持,信任,参与 和合作,实有必要深入了解民众对其看法与评价;如果民众对国军的 期许和对国军实际表现的评价之间出现落差,其中原因值得重视.俾利国军采取因应策略,以提高国军的社会形象和民众对国防议题或军 事事务的正向态度,促进国防转型和全民国防的推动. 关於民众对国军的社会期许,和对军队形象的社会评价,这个 课题涉及到许多层面.首先,本文提出军队形象之社会期望和军社关 系的对比类型;接著,尝詴探讨军社关系与军队形象的逻辑关系;然 后,探讨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和对军队实际表现的评价,这两者间 的一致与否对军队应如何维持军社关系的意义;最后,依照民众对军 队的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的一致与否,提出其与军社关系的三种组 合类型,及其对国军政战工作推动全民国防的意义.研究内容主要分 成四大部份:(一)根据对文献的归纳整理,提出军队形象之社会期望 的两种主要类型.(二)根据对文献的归纳整理,提出军社关系的两种 主要类型.(三)探讨军社关系与军队形象的逻辑关系,以及依照民众 对军队的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的一致与否,提出其与军社关系的三 种组合类型.(四)军社关系与军队形象之社会期望的三种组合类型, 对国军政战工作推动全民国防的意义.
        贰,军队形象之社会期望的对比形象理念型
        一 般 而 言 , 社 会 形 象 (social impression) 是 社 会 认 知 (social cognition)领域中,与刻板印象(stereotype)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摘述 时蓉华(1996)对「社会形象」的解释是:社会上对於某一类事物产生 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换言之,日常生 活里的职业,性冸,种族,区域等,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 基础.据此,国军形象之社会期望是指,一般民众对国军所产生的一 种概括而笼统但却是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隐含社会对军人角色 扮演者(个人或团体),应具备之理想特质与应有表现的期许,并据此 来评价国军的实际表现,以及产生喜恶,支持或失望等情感.研究者在归纳整理相关文献后,采取二分法类型学(dichotomic typologies)1将 军队形象的社会期望,区分成「利他型」和「效用型」这两种对比形 象的理念型. 使用二分法类型学的理由,其一是因为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相 关文献甚少,或仅略为涉及.所以本文先从概念性的探讨著手,提出 对比性明显的两种代表典型,期望未来在此对比理念型的概念基础 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二是因为汇整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发现他 们的看法可以明显归类为这两种代表典型;其三是因为社会形象是指 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而社会对军队形象的期望大致也可以区分成 这两种代表典型. 本文以 M. Rokeach(1973,1968)的价值理论为基础,2将社会对这些采取类型学分析的相关文献,通常他们会先针对所欲探讨的问题提出解释 模型,该模型通常包括两种(含以上)的不同类型,各种类型都是对所欲探讨问 题的一种可能解释.其次,在类型建构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二 元化的对立模式,另一种是采取两个面向(各面向再分为二元化的类别)的交叉 分类;这些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定条件,然后依照这些类型的特定条件(此 乃解释问题的基础),来分析所欲探讨的问题性质究竟属於何种类型.研究者 对於「军队形象」的探讨,拟采取二分法类型学里二元化的对立模式,尝试建 构「军队形象」的对比理念型,分别是具有淳朴军风的「利他型」形象,与具有 开明军风的「效用型」形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M. Rokeach(1973,1968)认为价值是个人或社会偏好某种行 为方式或生存目标的持久信念 他依价值性质区分成 . 「目的性价值」 (ends values) 和「工具性价值」(terminal values)两类.目的性价值偏重在人对於生命意义及 生活目标的信念,亦即与生存目标(end-state of existence)有关者,如果生存的 目标单从个人的满足著眼者,称为「个人价值」(personal values);如果生活的 目标系从团体的发展来考量,具有社会意义者,则称为「社会价值」(social values).工具性价值乃指人对於达成生存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信念,亦 即 与 「 行 为 方 式 」 (modes of conduct) 有 关 者 , 如 果 行 为 方 式 涉 及 人 际 (interpersonal)行为的适当性,则称为「道德价值」(moral values),未具此类价 值者会有行为不当的罪恶感;如果行为方式与个人自身的才能及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有关者,则称为「能力价值」(competence values),未具有此 类价值者会有无能的羞耻感.
        军队形象的社会期望,区分成「利他型」期望和「效用型」期望两种 对比典型.其中, 「利他型」期望,是指社会期望军队能够继续维持 以人文精神(目的性价值)为重的传统,强调品格陶冶与武德教育(道 德),以社会利益和精神(无价)酬赏达到激励效果等.相对地, 「效用 型」期望,是指社会期望军队顺应现代潮流,以效用(工具性价值)为 重,强调专业职能与制度规范,以个人利益和实物价值(有价酬赏)达 到激励效果等.当社会期望军队的表现应符合某种形象时,倘若军队 的实际表现违反该种形象,或是当社会期望军人应具备某种形象的理 想特质时,倘若军队的实际表现缺乏这些理想特质时,社会民众对军 队的评价和情感反应即可能倾向负面态度. 一, 「利他型」期望 (一)相关文献 军队乃是社会里自成一格的特殊团体.研究者归纳 J. C. Ficarrotta(1997),G. Caforio 和 M. Nuciari(1994) ,D. R. Segal(1986), J. W. Anderson(1986) C. C. Moskos(1986 1977). M. J. Stahl, Manley , , T. R.和 C. W. McNichols(1978),M. Janowitz(1960,1977)等对军队 传统的看法如下:(1)高度认同军人天职;(2)崇尚英雄主义;(3)具 有报效国家的热诚;(4)强调武德精神;(5)重视军官的品德修养; (6)认同团体荣誉重於个人利益;(7)认同任务达成优於个人事务或 权益 (8)强调阶级权威 (9)重视纪律与服从 (10)军阶较低的军(士) ; ; ; 官必顸接受更多的监督与管理 (11)重视工作与生活的规律性 (12) ; ; 军人执行任务没有上下班之分;(13)将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比公 私分明更适合军旅生涯;(14)军人应该以任务为重,不应该太强调 个人公余的休闲生活;(15)个人的生涯规划与发展应该以组织需求 为主,个人意愿为辅;(16)公余时间,军人仍应严守阶级份际;(17) 自律性高,不论是日常生活或社交总是谨守份际,不逾矩等等. 当社会期望军队应维持这些传统时,即表示社会期望军队的表现 应符合「利他型」形象;倘若军队的实际表现违反这些传统,民众可能对军队提出批评和表现失望,生气等情绪. 军队的角色功能在於备战和作战,军队文化的作用则在於如 何蕴涵出有助於完成角色功能的核心价值.由於战争本质的暴力 性与毁灭性,於是传统上强调培养军人具备忠勇爱国的坚贞情操 和牺牲奉献的利他精神,以锻鍊军人使其能够克服战争本质对人 性的严格考验.K. O. Dunivin(1994),L. N. Rosen, K. H. Knudson 和 P. Fancher(2003),L. N. Rosen, P. P. Beliese, K. A. Wright 和 R. K. Gifford(1999),C. V. Franke(2000,1997),A. Avrahami(1995),B. Abrahamsson(1972b),C. C. Moskos(1971),A. A. Jordan Jr. (1960), M. Janowitz(1960b) 等 , 皆 认 为 战 斗 (combat) 和 男 子 气 慨 (masculinity)乃是军队文化的重要内涵,勇士精神(warriorism)和爱 国精神(patriotism)则是军人达成使命的重要精神.总之,传统价值 所重视的尽忠爱国,雄壮威武和英勇善战成为军人形象的象徵. Anderson(1986)在其关於英雄主义的实证研究里,以受到军 队褒扬或受颁勋章的行为,建构出「英勇战士」的八个面向,包 括「全力以赴完成工作」「树立行为榜样」「甘冒危险置个人生 , , 死於度外」「解救他人生命」「不畏伤痛疾厄」「在艰困的情况 , , , 下仍能达成任务」「掌握指挥权或领导地位」「能把握机会」等. , , 也就是说,表现出这些楷模行为者即称为英勇战士.当社会期望 军人表现出这些具有理想特质的楷模行为,或是期望官兵在角色 性格的培育上内化这些理想特质,即表示社会期望军人角色扮演 者(个人或团体)应具备这些利他型的理想特质;倘若军人的实际表 现违反这些特质,民众可能对军人提出批评和表现失望,生气等 情绪. (二)传统价值与淳朴军风 对军队「利他型」形象的社会期望,强调尽忠爱国,牺牲奉 献,英勇威武,荣誉至上,勤俭朴实等传统乃是社会对军人志节情操的期许.为坚定军人不计生死代价以履践使命的决心,於是 社会对此代价赋于高风亮节的意义.高风亮节系指,超越俗世价 值而表现出无私无我与牺牲奉献的精神,这种志节情操往往引起 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景仰.社会升华这种代价的目的,一方面 是因为无法以任何有价物质来计量无价的生命,惟有形而上的精 神气节,才能彰显付出生命代价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军 人的勇气,因为以任何有价物质来鼓舞军人的勇气,一旦他们将 这些物质性报酬较诸无价的生命时,即可能在生死关头产生畏却 之心,惟有以受到社会高度赞许的无形价值来鼓舞军人,才能愈 增其勇气. 据此,社会民众赞许军人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和忠 勇报国的坚贞情操.期望军人能以实践利他主义,和矢志遵从天 职自许.也认为忠勇爱国的气节情操是无法以实质性利益来衡 量,所以觉得应以无价之荣誉作为对军人履行天职的回馈,以免 有价酬赏削减了实现利他精神的勇气.再者,期望军队能够发挥 袍泽情感与团队精神,以维系军队的精诚团结. 本文综合以上社会期望,认为赞同「利他型」之军队形象, 义涵期许军队应维持传统的「淳朴军风」 .淳朴军风是指,军队以 实践利他精神,牺牲奉献,勤俭朴实,荣誉至上,恪尽天职和忠 勇爱国等传统价值为荣.当民众认为现代社会崇尚功利风气,不 利於这种传统价值的维护时,民众将希望军队与社会之间应有明 显的组织界线,以维持淳朴军风. 二, 「效用型」期望 (一)相关文献 Dandeker(1994) 特 冸 称 军 队 是 一 种 双 重 面 向 的 组 织 (Janus-faced organizations),也就是强调军队与社会的互动面 向.他认为军队一方面必顸因应环境变迁,特冸是后冷战时代已 大幅降低军备竞赛,所以必顸重视组织效率与结构精简等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军队为获取社会支持,必顸也是一个可以呼应社 会价值与公众舆论的组织.二次大战以后,民主法治,技术理性 主义与职业专精化,成为工业民主社会的发展趋势,这股时代潮 流对军队的影响亦然.Nuciari(1994)就曾指出,过去部队所重视的 传统价值,随著社会变迁已被现代社会视为是一种「角色危机」 (role crisis). 现代部队除了军事知识,还需要其它的专业知能,譬如政 治,管理,工程,财务和法律等等.Van Doorn(1965)即指出,在 1960 年代时期的美军部队里,就已经强调尉级以上的军官应具有 某种专业技能,其专业资格的认证方式包括考取正式证照,或具 备加入某种专业团体的成员资格等等.由此可见,现代部队里的 职务分工愈加专精化和多元化,使军官职务所需的专业技能扩及 到军事领域以外的其它专业领域.这明显不同於过去传统军队认 为学习作战技能才是军官的本务.简言之,现代部队除了武器研 发和制造,财务,法律等专业职务需要特殊技能之外,基层军官(战 斗单位)的领导基础也必顸建立在「技术/管理」专业性之上,亦 即重视组织管理,领导技巧,人际沟通,政治知识与公共关系等 方面的专业知能. Janowitz(1960) 认 为 军 队 文 官 化 (the Civilianization of the military)的趋势之一,在於军队与民间社会的专业性愈来愈趋近, 军人和国家之间愈来愈多契约上的关系.3 Ficarrotta(1997)也曾指 出,军人的职务特殊,所以必顸接受高道德标准的约束;但是, 这种高道德标准的约束范围应仅限於公务,而不应该扩及到军人 的私领域(公余时间的个人生活与休闲).换言之,相关规范对军人现代社会,劳资双方通常以法定契约来规范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现代化军 队而言,强调军人与国家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contractual relation).国家是军 人的雇主,军人受雇於国家执行保国卫民的工作任务,军人与国家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透过契约予以规范之.
11
的约束力仅止於军人履行职务期间.此外,Moskos(1977,1986) 认为民间企业以市场导向来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效能和工作品 质,值得军队效法.譬如志愿役军人的薪资水准,攸关能否在劳 动市场上招募到优秀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专业性,有助 於提高军事人员的专业职能;志愿役军人的职责和权益,都透过 法定契约予以约束和保障;国家与军人对彼此之权利与义务的规 范,以法定契约作为基础取代传统的家长式作风等等. (二)专业性,制度规范与开明军风 研究者认为相关文献对现代化部队的看法,主要归纳为专业 性和制度规范两项要点.从效用观点来看专业的重要性,国防科 技与组织管理等技术性的日新月异,以及国际形势与战略布局的 瞬息万变,使社会认为军队惟有提高 「技术∕管理」 的专业性,4才 能因应环境快速变迁所带来的考验.据此,社会民众赞许军人具 备优良的专业职能,以及善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来达成军队整备 与训练的任务.由於当今的国防事务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故 对专业职能的看法,是指除了军事专业以外,还包括其它的专业 知能;以及对於军民通用的专长,希望军队对专业水准的认证与 对人才的甄选,培育,也能够与社会接轨. 再者,从效用观点来看专业职能的提升.认为市场机能和经 济诱因对提升军队的专业性有其重要功能.认为在承帄时期,将 军人的工作付出以有价形式例如货币等来酬赏之,有利於提高现 役军人的留营意愿和工作士气.认为以优厚的经济利益作为工作 酬赏,有利於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市场上,争取到优秀人才.认为 军事人员的薪给水准应依照专业程度而定,专业性程度愈高的军
4
军事 「技术/管理」 专业性,是指武器装备,后勤补给,战场管理,参谋作业, 人才招募与培育,战技训练与演习,部队生活管理,以及组织再造与兵役制 度改革等方面,不论是制度规画与实行细则的制订,或是军事理论与准则的 研拟,或是执行与检讨回馈等,都符合专业性的要求与精神.
12
事人才,应给予其愈高的实质性报酬.此外,认为现代化军队应 以专业职能作为领导权威的基础,重视管理技术对领导效能提升 的影响,而非一昧将领导权威建立在阶级或其它的权力象徵上. 从效用观点来看制度规范的重要性.重视制度规范是一种法 治精神的表现,法治代表的是客观,理性,公正和可接受检验等 精神,这与效用精神的涵义是相同的.军人与国家之间的法定契 约,就是一种把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种种规范予以制度化;此 外,也包含军人的效忠与服从,以及和行政管理,演习,训练, 后勤等有关的权力行使,都必顸建立在制度规范之上,意即权力 的合法性,行使的确当性,含盖的范围,应负的责任等都受到制 度规范的约束. 总之,对军队「效用型」形象的社会期望,强调现代军队的 领导权威应建立在专业性的职能之上,以及权力应受到制度规范 的约束.赞许军队的专业多元化,重视军事以外的其它专业知能. 肯定军人具备优良的专业职能,以及善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来达 成军队整备与训练的任务.鼓励军事人员发展军民通用的专长. 认为市场机能和经济诱因对提升军队的专业性有其重要功能.认 为军人的效忠与服从,必顸建立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譬如军人 应该效忠宪法,以及遵守依照宪法机制产生的法律命令,包括立 法院依据宪法所制定的法律,和总统依据宪法所颁布的法律,命 令等等,军人也应该服从军队里依照法定程序所订颁的行政法 规.反之,认为只要是面对权力象徵即履行服从义务,而不论该 权力象徵或权力行使是否符合制度规范的约束,这将是一种缺乏 法治精神的绝对服从.纵使长官已逾越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授权 时,军人却仍然服从其颁布的命令或下达的指示.换言之,制度 规范对权力的约束,就是一种法治精神的表现. 本文综合以上社会期望,认为赞同「效用型」之军队形象, 义涵期许军队应以「开明军风」来回应现代社会.开明军风是指,
13
军队以实践法治精神和效用精神为念,不论是在管理,演训,整 备和处理疏失问题等方面,皆能禀持客观,理性,公帄和可被检 验等开明态度.如此,不仅有利於提高军队的专业职能与落实制 度法令的规范功能,也有利於增加民众对军队的信任和支持.当 民众认为军队的某些传统价值或次文化,不利於专业职能与制度 规范的维护时,民众将希望军队与社会之间不应有明显的组织界 线,以维持开明军风.
参,军队与社会的对比关系理念型
根据前面的军队形象的对比类型,当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是 利他型的,假设其将会认为军队维持淳朴军风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 认为军队应该重视超越俗世价值的无形酬赏(气节情操),具有牺牲奉 献之利他精神与不畏生死的勇气,具备优异战技与雄壮体魄等.对於 军队的实际表现往往也以这些传统价值作为评价标准. 当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是效用型,假设其将会认为现代化的 军队应该重视专业性和制度规范.也就是认为在军事专业之外还应该 重视技术与管理等专业知能,重视制度法令对权力与服从的规范,重 视如何提高自己与其他组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招募人才),民众 可以接受军队重视有价形式例如薪资等实质酬赏等.由於「效用型」 期望,强调的是客观理性与可被检验等效用与法治精神,所以在评价 军队的实际表现上,往往以其与社会接轨,开放资讯和接受社会监督 等作为评价标准. 上述假设意指, 「利他型」期望的是「淳朴军风」的形象, 「效 用型」期望的是「开明军风」的形象.据此,再进一步提出下面的甲 设,即「淳朴军风」和「开明军风」在形象维持上,其实对应的是不 同的军社关系.这部分将依照二分法类型学,尝詴将军队与社会的关 系,以「区隔型」与「聚合型」这两种对比关系的典型来代表之.这 部分提出军社关系的对比类型,目的就在於探讨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
14
望和对军队实际表现的评价,这两者间的一致与否对军队应如何维持 军社关系的意义 也就是军社关系应以「区隔型」还是以「聚合型」 为主 这部分将先介绍「区隔型」与「聚合型」这两种对比关系的典 型.接著,后面将依照民众对军队的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的一致与 否,提出其与军社关系的三种组合关系. 研究者(2003a,2003b)也曾探讨「社会隔离论 vs.社会聚合论」和 「军事志业型 vs.军事职业型」的理论关系.研究者(2003b,2005)提 出的理论性假设是,支持维持传统价值的志业型,认为军社关系保持 距离,有利於维持传统价值.支持军队提高专业性的职业型,认为军 社关系增加融合,有利於促进军事专业. 关於军队与社会里其它制度或是个人与团体组织的关系,由於复 杂性高且涵盖广泛,不容易做周延详尽的阐释;因此,研究者拟对军 社关系采取类型学的解释方式.在军社关系的类型建构上,则以二分 法类型学的二元化对立模式为主5.研究者在参考郑为元(2004a),D. Spindler(1948) , H. Thomas and C. Rosenzveig(1982) , G. Caforio (1988),M. Janowitz(1977),C. Moskos(1977,1986),A. Perlmutter (1969),A. R. Luckham(1971),G. Harries-Jenkins(1990),G. Caforio 和 M. Nuciari(1994)等的相关文献后,对军社关系的类型建构,提出「区 隔型」与「聚合型」的对比关系理念型,做为解释军队与社会里其它 制度或是个人与团体组织之关系型态的基础. 一, 区隔型」关系 「 如果说军队本身(系一种社会组织)是由相互关联的次级系统所 组成,军官团就是其中重要的次级系统之一.P. S. Huntington(1957, 1963)认为团队精神(corporateness)是军官之间凝聚力的表现,及其是 一种只存在於军官之间的情感.他还强调维护团队精神的最好方法, 就是让军队与社会保持隔离状态 由军官自己来决定实现团队精神的 ,
5
请参考(注一)
15
目标和方法,至於能否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并不重要.此外,他还认 为男子气慨与战斗任务才是专业军官的正统角色,及其不应该受 到政治与社会等军事之外的影响.R. A. Gabriel 和 P. L. Savage(1978) 也认为美军自 1970 年代起(完全志愿役军队的开始)为了融合生涯主 义(combination of careerism),却使传统精神受到严重侵蚀,故而呼 吁应该尽速回归传统价值. 这种强调军队的社会隔离性(separative tendencies)与自存自足性 (self-sufficiency)的概念,是从系统观点来解释军队,认为军队本身就 是由相互关联的次级系统所组成;因此,军队既是一个与社会隔离的 实体,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实体.研究者将这种军社关系称之为「区 隔型」关系.Goffmon(1961)的「全控机构」(total institution)就是这类 观点的最佳代表. 「全控机构」的特点就在於它的强制力(coercion)与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强制力」的意思是指,机构里的每个人在 工作与生活上都受到严格的管制; 「再社会化」的意思是指,每个人 都必顸建立全新的行为模式(含态度与观念),以符合机构的要求.总 之,全控机构特冸重视对成员的控制,而为了能够遂行对成员的全面 操控,於是必顸透过严格的再社会化,同时强调权威,服从,严惩等 强制力的贯彻,尤其是认为全控机构里的成员应该与外界社会隔离, 否则不利於成员的再社会化 也就是说全控机构乃是处在一种与社会 , 隔离的状态中(isolated setting). 如果将军队比拟成全控机构,以及军队之所以能够维持在一种 与社会隔离的状态中,系因军队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实体.因为军队 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功能上,同时具有社会心理学家 Dicks 所指的母性 功能与父性功能.前者是指能够满足个人对保护,生理(性除外)与社 会性情感等的需求,后者是指能够满足个人对权威,纪律,维持正义 等的需求.总之,军队为了加速与深化入伍新进官兵的再社会化,总 是会施予严格的训练(展现全控机构的强制力),让个体从心理上和生 理上与先前他们所熟悉的那个社会(入伍之前)区隔开来,使个人能够
16
建立全新的行为模式(含态度与观念),以利个人完成军队所交付的任 务与维持部队纪律.慢慢地,官(士)兵在这个再社会化的过程中,他 们已能够从部队里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 二, 聚合型」关系 「 Janowitz(1960b),Dandeker(1994)和 Moskos(1977,1986)等人则 从效用(utility)角度而言,认为如果过去所建立的制度与模式,已经不 敷现实需要,表示这样的制度与模式的功效已大不如前,是故军队有 必要随著社会变迁而改变.Moskos(1977,1986)认为从过去到现代, 其实军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明显变化.军队从与民间社会高 度 区 隔 (highly divergent) 演 变 到 与 民 间 社 会 的 高 度 聚 合 (highly convergent),这个过程乃是一种动态的连续过程.Moskos 将军社关 系区隔较明显时称之「I 型」 ,将聚合程度较高的军社关系称之「O 型」 . Janowitz(1960),Moskos(1977,1986),Caforio 和 Nuciari(1994), Caforio(1988)等人,强调军队乃是社会结构的一部份,该社会的文化 价值和社会模式将会投射到军队里面,使军队的某些层面反映出社会 当时的价值,活动型态或行为模式等.总之,军队无法自外於社会可 能对他产生的影响.研究者将这种军社关系称之为「聚合型」关系. Moskos(1977)认为军队可以折射出它的社会性趋势,他为了掌 握社会变迁与军队转型的关联性,於是从发展性分析(developmental analysis)的观点,来透视快速转变的军队结构.发展性分析指的是趋 势性描述(trend specification),也就是一种动态性分析(dynamic, diachronic level)的观点.基於军队组织无法摆脱民间社会变迁的影 响,当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逐渐朝向职业化的型式时,Moskos 假定美国军队已经从「I 型」逐渐转变成「O 型」 .虽然,美国军队同 时具有这两种型式的要素,未来也将继续保有这两种型式的要素,惟 当代军队的 I 型特徵已逐渐消弱 相对的 O 型特徵却渐占优势 其次 , ; ,
17
当军队系统转变成 O 型,随之而来的将是某些可预见现象的出现. Janowitz 认为,社会变迁使得军队在专业性上与社会区隔的部分 愈来愈少,6而军队与多数民间组织的人员,在组织态度或是成员条件 上的相似性则是愈来愈高,这就是 Janowitz(1960)著名的「文官化」 ('civilianization'process).Caforio 和 Nuciari(1994:35)为了测量军事 人员在这些倾向上的强度,还创造了一个「hoc 类型」~称之为'隔离 /聚合类型'(divergent/convergent typology). 如果军队已经无法避免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以及军事科技 和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与民间社会的专业标准相差不大.因 此,军队在求才若渴又面临人力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倘若军队与 社会的结合愈密切,也愈有利於军队争取到优秀人才,俾利於提升军 队的专业性.总之, 「聚合型」的军社关系,认为军队惟有因应社会 变迁与发展的趋势,客观了解实际的影响因素,然后妥拟完善的计 划,才能有助於军队的进步与军事组织功能之发挥.
肆,军社关系与军队形象的组合类型
前面已经对军队的形象期望和军社关系,提出概念性的对比理 念型.也对军队形象与军社关系的逻辑关系,提出理论上的解释.接 著,这部分将先说明民众对军队的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的一致与否, 对军队应如何维持军社关系具有不同的意义.然后,就民众对军队的 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的一致与否,提出其与军社关系的三种组合类 型. 根据前面对军队的形象期望与军社关系之逻辑关系所提出的假 设. 「利他型」期望的是「淳朴军风」的形象, 「效用型」期望的是「开 明军风」的形象.而「淳朴军风」和「开明军风」在形象维持上,其 实对应的是不同的军社关系.接著,进一步就民众对军队的形象期望
6
Janowitz 称之为军事特性(military specificity).
18
和表现评价间的一致与否,提出以下三种其与军社关系的组合类型: 第 I 类型:如果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和对军队实际表现的评价,都 是明显倾向利他型的,则军队在军社关系的维持上以区 隔型为主,将有益於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淳朴军 风. 第 II 类型:如果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和对军队实际表现的评价, 都是明显倾向效用型的,则军队在军社关系的维持上以 聚合型为主,将有益於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开明军 风. 第 III 类型:如果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是既要利他型也要效用型, 逻辑上军队要如何维持其与社会的关系,是会遭遇到困 难的.譬如民众对军队的期许是利他型,但在评价军队 实际表现时的基准却是以效用型为主;或是民众对军队 的期许是效用型,但在评价军队实际表现时的基准却是 以利他型为主;或是民众对军队不同面向间的期许(或表 现评价)并不一致,对某些面向的期许(或表现评价)是效 用型,对另外面向的期许(或表现评价)是利他型等等. 一,第 I 类型 崇尚淳朴军风的「利他型」期望,认为军队应维持利他精神, 牺牲奉献,勤俭朴实,荣誉至上,恪尽天职和忠勇爱国等传统价值. 同时,也认为传统军队所强调的 「重视阶级权威」 「崇尚英雄主义」 与 , 以及领导基础建立在英雄主义或阶级等权力象徵之上,有利於维持上 述的传统价值.当军队发生风纪,管教或其他疏失问题时,如果民众 也是以利他型作为评价问题的基准,将会认为是因为军队的传统价值 受到现代社会崇尚功利风气的影响,或是认为巩固领导权威的基础渐 失.因此,觉得军队与社会之间应有明显的组织界线(拉大军队与社 会之间的距离),才有利於维持淳朴军风.
19
二,第 II 类型 崇尚开明军风的「效用型」期望,认为军队应重视专业职能与 制度规范.强调现代军队的领导权威应建立在专业性的职能之上,以 及权力应受到制度规范的约束.专业职能代表效用精神,制度规范代 表法治精神.同时,也认为对有价酬赏的重视,对市场机能和经济诱 因的重视,对如何与社会接轨的重视等,有利於维持上述的效用价 值;以及认为军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定契约化,以及对权力行使的确 当性,含盖范围,权责相符等都强调以制度规范来约束之,就是一种 法治精神.当军队发生风纪,管教或其他疏失问题时,如果民众也是 以效用型作为评价问题的基准,将会认为是因为制度规范对权力象徵 的约束不足所致,或是对权力象徵产生绝对服从的问题,或是对与专 业职能有关的效用价值的重视不足等.因此,觉得军队与社会之间减 低组织界线(拉近军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才有利於加强崇尚专业职 能与制度规范的开明军风. 三,第 III 类型 (一)「利他型」期望/「效用型」评价 崇尚淳朴军风的「利他型」期望,赞许军队应维持利他精神, 牺牲奉献,勤俭朴实,刻苦耐劳,荣誉至上,恪尽天职和忠勇爱 国等传统价值.认为区隔型的军社关系有利於维持淳朴军风.同 时,传统军队也具有「重视阶级权威」与「崇尚英雄主义」的底 蕴,以及领导基础建立在英雄主义或阶级等权力象徵之上.但是, 当民众对军队的评价是以效用型为主时,会认为「重视阶级权威」 与「崇尚英雄主义」 ,将强化对权力象徵的绝对服从,同时弱化制 度规范对权力象徵的约束.因此,当军队发生风纪,管教或其他 疏失问题时,如果社会将问题与此产生连想,将可能产生军队是 否会透过权力以掩过饰非的疑虑.此时,社会认为军队严守组织 界线(拉大军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将不利於察明真相与追究责
20
任.所以必顸不断增加舆论压力,才能促使军队放宽原来严守的 组织界线,俾利社会监督部队察明并公开事实真相,以昭公信. 但是,这种「聚合型」关系虽然符合「效用型」形象所期望的开 明军风,却又与「利他型」形象以「区隔型」关系维持淳朴军风 的期望不符. 这是第三类型的可能情形之一,即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是 「利他型」 ,但在评价军队的实际表现时却是以「效用型」为主, 也就是民众对军队的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未必是一致的.由於 利他型和效用型所对应的是不同的军社关系,如果要符合社会期 望,不仅军队在形象统整上不易,军队在组织界线的维持上,也 将面对究竟是以区隔型为主还是以聚合型为主的困扰. (二)「效用型」期望/「利他型」评价 崇尚开明军风的「效用型」期望,赞许军队应重视专业职能 与制度规范.强调现代军队的领导权威应建立在专业性的职能之 上,以及权力应受到制度规范的约束.虽然,军队强调阶级与服 从,由此延伸出的权威即成为军队的重要表徵;惟「效用型」认 为现代军队如果缺乏专业基础的阶级权威与不尊重制度规范的权 力行使,将不足为取.认为聚合型的军社关系有利於维持开明军 风. 然而,强调效用精神也表示对有价酬赏的重视,对市场机能 和经济诱因的重视,要求与社会接轨等等.但是,当民众对军队 的评价是以利他型为主时,会认为有价酬赏将强化对个人利益的 重视,同时弱化无形价值对实践利他精神,忠勇爱国和勤俭朴实 等的激励,以及重视技能培训更甚於道德品格陶冶.因此,当军 队发生风纪,管教或其他疏失问题时,如果社会将问题与此产生 连想,将可能产生军人气节不彰或军纪涣散的疑虑.此时,民众 认为军队放宽组织界线(拉近军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将使淳朴军
21
风受到现代社会崇尚功利价值与个人主义的风气影响.但是,这 种「区隔型」关系虽然符合「利他型」形象所期望的淳朴军风, 却又与「效用型」形象以「聚合型」关系维持开明军风的期望不 符. 这乃是民众对军队的形象期望和表现评价间未必一致的另一 例,即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期望是「效用型」 ,但在评价军队的实际 表现时却是以「利他型」为主.由於利他型和效用型所对应的是 不同的军社关系,如果要符合社会期望,不仅军队在形象统整上 不易,军队在组织界线的维持上,也将面对究竟是以区隔型为主 还是以聚合型为主的困扰. (三)不同形象层面的期望(或评价)是不一致的 第三类型的另一种可能情形是,民众对军队形象的某些面向 的评价(或期望)是效用型,但对其他面向的评价(或期望)是利他 型.就社会对军队实际表现的评价,发生不同形象层面不一致的 情形为例,譬如当部队发生疏失问题时,如果是与风纪问题有关, 可能会觉得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市侩风气,使官兵的价值观念产生 偏差所致;这是以利他型作为评价军队表现的基准.但当部队发 生管教不当的问题时,可能会认为是因为干部用权不当或制度上 对权力的规范不彰;这是以效用型作为评价军队表现的基准.又 例如发生枪炮意外,伙食问题(集体食物中毒,申诉伙食不佳),医 疗看护问题(申诉身体不适仍顸出操,申诉缺乏良好的医疗或看护) 等时,可能会认为是因为部队管理不佳所致;这是以效用型作为 评价军队表现的基准.由於利他型和效用型所对应的是不同的军 社关系,如果要符合社会期望,不仅军队在形象统整上不易,军 队在组织界线的维持上,也将面对究竟是以区隔型为主还是以聚 合型为主的困扰.
22
伍,军队与社会关系对国军政战工作的启发
一,军事国防之社会态度的相关文献 由於后冷战时期的来临与现代战争型态为总体战的缘故,不论是 承帄时期或是战时的国防实力,都与全民防卫动员能力密切相关.凝 聚全民国防共识与爱国意识的要务之一,就是加强社会民众的心理建 设,使国防及民防与心防密切结合,以提高整体国防的精神战力.传 播理论与态度改变理论都曾指出,传播者的形象往往会影响其传播效 力或说服力;因此,当军队为争取全民的支持,参与和合作,或是为 加强民众的心理建设与凝聚共识,除了必顸注意宣传策略和实施作法 之外,还必顸重视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由於了解军事国防之社会 态度,有助於观察民心向背,适时调整策略与作法以利争取全民的支 持,参与和合作;以及了解民众对军队形象的社会态度,有助於采取 因应的军社关系,以提高军民团结与提振部队战力和士气.因此,这 部分将介绍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曾经讨论过哪些关於军事国防的社会 态度,或是关於民众对军队角色或军队形象的社会期望. C. C. Dunham(1998),A. Mazur(1995),T. C. Wilson(1995),R. Neustadter(1992),T. Gitlin(1987),A. Eslert(1984)等人,曾就美国民众 对战争,徵召服役,国防政策,或军事事务等的社会态度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军队与社会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或是面对不同事件时,可 能出现不同的情形.有时军社关系是处於互相支持与互相了解的和谐 状态之下,有时却可能是处於紧张冲突的状态之下.譬如美军参与越 战时期,美国国内的反战声浪使美军士气严重受挫,以及后来的波湾 战争与美伊战争,美国国内能否凝聚参战共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研究发现还指出,美国民众对於美军肩负海外维和任务的评价, 以及美国在韩战与越战,波湾战争,美伊战争等不同时期,社会对美 军的评价常常也是大家关注的讨论焦点.再者,民众对国家参战之正 当性的态度(战争态度),与对军队角色的认知与评价(军队形象),往往 也会影响他们对徵召服役的看法(服役态度).此外,以色列人民的国 家意识,从传统上禀持从军报国系公民义务,(Kimmerling 1985;Yaniv
23
1993)以及官兵明确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和为谁而战,到后来后备军人对 参战理由和接受徵召服役的正当性,开始出现不同於传统信念的看 法,(Linn 1996,1991,1989,1986;Gabriel 1984;Schiff 和 Yaari 1984; Schiff 1992) 这种战争态度的改变,使大家开始关注其对战时的兵力动 员与官兵的作战士气可能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民众对国防军事的 社会态度,以及军队与社会间的关系对部队士气和战力可能产生的影 响,皆不容忽视之. 新加坡军队从 1970 年代开始积极争取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努力维 持和谐的军民关系;到了 1980 年代中期,随著「全民防卫」概念的提 倡,更加强调军民关系的重要性;到了 1990 年代初期进入后冷战时期 之后,由於新加坡提高与其它国家的地区性防卫的合作关系,使新加 坡军队比过去更具有公众意识,不仅努力争取社会对军队作为的支 持,同时也认为军队有对社会解释其作为的义务,譬如新加坡国防部 於 1992 年开始发行《新加坡防卫》 .(Cunha 1999) 苏联军队与社会的 互动关系,则是另一种不同的情形,在苏联政权瓦解之前,苏联军队 一直被视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同时它也是维护共党政权与 军人独裁的基础;苏联政权瓦解以后,苏联社会和军队本身都对军队 的角色和功能产生很多的疑义.(Ianin 1994) 总 之 , C. C. Dunham(1998) , J. H. Faris(1995) , R. Linn (1996,1991,1989),R. Neustadter(1992),T. Gitlin(1987),A. Eslert(1984) 等关於战争与服役之社会(公众)态度的讨论,D. Da Cunha(1999),N. A. Ianin(1994)等关於军队之社会形象(社会大众对军队的印象)的讨论,D. Da Cunha(1999),S. A. Cohen(1999)等关於军队之社会角色(在凝聚社会 上应具有的角色功能)的讨论,以及 S. A. Cohen(1995)关於社会舆论对 兵役制度和军队结构改变的影响,S, V. Ianin(1994),P. K. Baev(2002) 等 关 於 社 会 环 境 因 素 对 军 队 角 色 与 功 能 改 变 之 影 响 , 与 D. Da Cunha(1999),C. C. Moskos(1986,1977),A. Weibull(1994)等关於军旅 生涯职业化的讨论,N. A. Jans(1989),D. Da Cunha(1999)等关於「军 事文官化」的讨论.7这些研究显示,欧美国家自 1980 年代以来,就
7
非军事背景的民间专业人士提高其在军方人员里比例,与国防军事各层面的所
24
已经注意到国防军事的发展,必顸将军队与社会关系纳入影响因素的 探讨范围内. 二,国军政战工作与军社关系 近年来,国军深感国家安全的威胁,不仅是中共军事上的武力 恫吓,举凡国内各种天灾,重大意外事故,严重传染病,恐怖攻击等, 都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於是,国防部在民国 93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中就指出,现代化的国防,不仅是做好建军 备战的各项工作,如何在承帄时期维护人民财产的安全与国家安定, 也成为重要的国防工作 由於军队角色的多元化而提高其与民间社会 . 的互动机会.接著,国防部在民国 95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里指 出,国军因应国际情势与两岸关系的变化,在组织内致力於组织结 构,兵力质量,武器筹建,军事战略,联合作战等的革新转型;对组 织外致力於国防转型,欲透过国防军事与社会的结合,达到全民国防 的目标.换句话说,当民间力量也成为国防军事实力的延伸时,如何 凝聚全民国防共识与建构总体防卫的全民国防,将是大家关注的焦 点. 民国 95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里,关於国军推动全民国防所 强调的政,军,经,心等建设,其中的心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就在於民 心向背.而国人的民心向背,其实与民众对国军的社会态度或社会形 象等密切相关.8 民国 95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 :『全民国防』是 以军民一体,文武合一的形式,不分前后方,帄时战时,将有形武力, 民间可用资源与精神意志合而为一的总体国防力量.……..因此, 『全 民国防』 具有以下几种意义:帄时战时结合的国防,军民一体的国防, 全民共同参与的国防,透明开放的国防,全民防卫的国防,国防及民
需人才逐渐增加军事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能,这也就是所谓的「军事文官化」 . 总之,军队与民间社会在专业性的重叠部分愈来愈多
8
郑为元(2004b:23-4)曾指出: 「孔令晟将国家战略分为经济,政治,心理,军事 四大战略(引自李宗藩,2002:77),而没有提到社会与文化战略,或把社会文化简 约到心理层面.国防报告书(2002)所列的国家战略有政治,经济,心理,科技, 外交与军事,也没有提到社会与文化战略」
25
防与心防结合的国防,国防科技与民生科技结合的国防,无形与有形 战力结合的国防.」(国防报告书 2006:158), 「……..全民国防的理 念……..凝聚国人爱国意识与全民国防共识,以落实全民国防」(国防 报告书 2006:158), 「…….. 全民国防乃是要建立在『有形的战力』 与『无形的心防』 ,是以政治建设为基础,以军事建设为核心,以经 济建设为后盾,以心理建设为动力,贯彻『国防与民生合一』政策, 有效运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防卫作战整备,以强化全民国 防力量」(国防报告书 2006:159). 报告书里的心理建设其要旨之一,实际上就是国人的民心向 背.当国人愈能凝聚爱国意识与支持合作,表示军民愈能团结一心; 反之,当民众的向心力愈低,表示民众的心防愈薄弱,国防及民防必 然直接受到影响.全民国防在承帄时期的心理建设,研究者认为涵盖 范围包括民众对国防军事的相关政策,法案,议题,制度法规与军事 事务,部队管理与演训等的社会态度(含国人对上述的认知,评价, 情感例如支持或不满或失望等).由於民众往往以其对上述的期许作 为评价的基准,因此民众对国防军事的相关政策,法案,议题,制度 法规与军事事务,部队管理与演训等的社会期待,也是全民国防在承 帄时期的心理建设的主要范围之一.职是之故,深入了解民众对国军 的评价和期许等社会态度是有必要的 尤其是当民众对国军形象的社 , 会期许和评价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 国军更需了解应如何维持其与社 , 会间的组织界线,以适当回应民意和舆情. 民众对国防军事等相关资讯的搜集,解读与分析等能力因人而 异.其中,能力较高的民众包括有民意代表,传播媒体(新闻,杂志, 期刊….等),战略社群等菁英,9他们对社会意见经常具有领航作用; 此外,还包括一般大众.一般大众对国防军事等相关政策,法案,议 题,制度法规与军事事务,部队管理与演训等看法,可能只是不具理 论基础或缺乏系统性的粗略看法,也未必都与事实相符.以后备动员 点召为例,过去就曾有人投书报社,认为国军举办后备动员点召不仅
9
2006 年出版的《国防报告书》里,即特别提及民意代表,传播媒体,战略社群 等(95 年国防报告书:85).
26
扰民还劳民伤财;又例如役男或其家属会以个人生涯规划为由,主张 应废止义务兵役等等.显示国人有时会从个人立场或价值观来评价 之,而未必会接受国军从国防军事的需要所提出的作法或说明.如果 军方仅从国防军事的角度,来宣导政策,法案,军事事务,或对部队 管理与演训提出解释等,其说服效果将有待商榷. 宣传的目的在於达到说服效果.如果是属於精良战技与壮大军 容等「外在形象」的宣传,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或可收说服之效.但 是,如果是属於与民众生活有关的,或是发生的问题有违民众所重视 的社会价值,或是军方处理问题的方式较具争议性等「实质形象」 , 若能先了解民意和舆情,然后酌情采取适当回应方式,例如双向沟通 的方式较易收说服之效.否则,如果采取单向传播意欲主导民意和舆 情,反而不利於国军的社会形象,也不利於争取全民的认同与支持. 换句话说,希望民众对军队外在形象产生良好评价,重视的是形象塑 造与宣传的技术;希望民众对军队实质形象产生良好评价,必顸先经 过社会民意(舆论)的考验与国会的监督.若能兼具两者是最佳状态, 因为具备后者实即具备国军优质形象的条件 再透过形象塑造与宣传 , 的技术,将更有利.如果只强调前者,则每当国防军事议题出现社会 争议,或是当部队发生疏失问题时,仍然不利国军形象的塑造.长 此以往,国军优质形象终究难植民众心里.或是当部队采取单向传播 为达说服目的时,由於单向传播强调主导性,因此容易流於只重宣传 优点而忽略对缺点的反省和改进 对相左意见和不同看法容易产生敌 , 意,也比较会忽略舆论与民意的看法.不过,若要循后者,则部队必 顸要面对舆论与民意的考验. 总之,一般大众对国防军事议题或军队的看法,虽然可能只是 不具理论基础或缺乏系统性的粗略看法,也未必都与事实相符.但 是,在现代社会尊重民意的潮流下,仍然必顸重视民众的社会态度及 社会期望,然后采取有效策略来回应之.本文特冸强调的是,在思考 策略时应重视可能影响军社关系的因素 并了解这些因素与军队应如 , 何维持其与社会间的组织界线,才能适当回应民意与舆情.此外,国 军历经戒严和动员戡乱时期,与民间社会长期以来都处於隔离状态,
27
这不仅让双方的相互了解产生隔阂 也让社会民众对国军产生某种持 , 久的刻板印象.解严和结束动员戡乱时期后,国军又经历执政党轮替 与国防二法的订颁,迈入文人领军与接受国会,民意监督的时代,并 在许多方面进行兴革.但是,目前社会对国军的看法究竟如何 依然 维持过去的旧有形象 还是开始注意到国军的转变 国人对国军的期 , 许究竟如何 都是国军政战工作未来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文部份 李宗藩(2002).我国学生军训制度之变革与发展.国立台湾大学国家 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 时蓉华(1996).社会心理学.台北市:台湾东华书局. 郑为元(2004a).军队的系统分析.载於洪陆训,陈膺宇(等编译),军 事社会学论文译介(68-90 页).台北市:政治作战学校军社中心. 郑为元(2004b).斯宾塞的「军事社会」概念的分析.载於洪陆训, 陈膺宇(等编译),军事社会学论文译介(19-33 页).台北市:政 治作战学校军社中心. 钱淑芬(2003a).国军志愿役军士官「志业型/职业型模式」建构之研 究.政大社会学报,34,39-77. 钱淑芬(2003b). 「社会隔离论」与「社会聚合论」对军事专业影响的 比较分析—兼论天职论与职业论对军事专业价值的看法.复兴 岗学报,77,267-296. 钱淑芬(2005).军事专业价值与军事专业典型之研究.复兴岗学报, 83, 57-88. 国防部「国防报告书」编簒委员会(2006).中华民国 95 年《国防报 告书》 .台北市:国防部. 国防部「国防报告书」编簒委员会(2004).中华民国 93 年《国防报 告书》 .台北市:国防部.
28
西文部份 Anderson, J. W. (1986). Military Heroism:An Occupational Definition.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12(4), 591-606. Baev, P. K. (2002). The Plight of the Russian Military:Shallow Identity and Self-Defeating Culture.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29(1), 129-146. Caforio, G. (Ed.).(1998). The Sociology of the Military,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Sociology ,11.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Caforio, G. and Nuciari ,M. (1994).The Officer Profession:Ideal-type. Current Sociology, 42(3,Winter), 33-56. Caforio, G. (1988). The Military Profession:Theories of Change. Armed Forces & Society, 15(1, Fall), 55-69. Cohen, S. A. (1999). From Integration to Segregation: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IDF(Israel Defense Force). Armed Forces & Society, 25(3, Spring), 387-405. Cohen, S. A. (1995).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 (IDF):From a "Peopless Army" to a "Professional Military"-Causes and Implications. Armed Forces & Society, 21(2), 237-254. Cunha, D. Da (1999).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ingapore Armed Forces. Armed Forces & Society, 25(3, Spring) , 459-475. Dandeker, C. (1994). New times for the military:some sociological remarks on the changing role and structure of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5(4, December), 637-54. Dunham, C. C. (1998). Generation Units and the Life Course :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Youth and the Anti-War Move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 26(2,Winter), 137-155. Eslert, A. (1984). The Truest Community : Social Generations as
29
Collective Menta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 12, 99-112. Ficarrotta, J. C. (1997). Are Military Professionals Bound by a Higher Moral Standard Armed Forces & Society, 24(1, Fall), 59-75. Faris, J. H. (1995). The Looking-glass Army: Patriotism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Armed Forces & Society, 25(3), 411-434. Gabriel, R. (1984). Operation Peace for the Galilee: The Israeli-PLO War in Lebanon. (New York:Hill & Wang). Gabriel, R. A. & Savage, P. L. (1978). Crisis in Command: Mismanagement in the Army. (New York:Hill and Wang). Gitlin, T. (1987). The Sixties: Years of Hope, Days of Rage (New York:Bantam Books). Harries-Jenkins, G. (1990). The Concept of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 Defense Analysis , 6(2), 117-30. Huntington, P. S. (1963). Power, Expertise and the Military Profession. Daedalus, 92, Fall, 785-807. Huntington , S. P. (1957).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anin, S. V. (1994). Factors of Social Tension in the Army Environment. Sociological Research-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 from Russian 33(5), 29-49. Jans, N. A. (1989). Military Professionalism:Changes in the 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15(2, Winter), 171-191 Janowitz, M. (1977). Form Institutional to Occupational: The Need For Conceptual Continuity .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4(1, Fall), 51-54. Janowitz, M. (1960a). The Professional Soldier-A Social and Political
30
Portrait. New York:Free Press (II edition 1971) Janowitz, M. (1960b). Military Organization. In Roger W. Little (Ed.), Handbook of Military Institutions , Part I: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age Publications, Inc.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Linn, R. (1996). When the Individual Soldier Says No to War:A Look at Selective Refusal During the Intifada.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33(4), 421-431. Linn, R. (1991). Holocaust Metaphors and Symbols in the Moral Dilemmas of Contemporary Israeli Soldiers.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6(2), 61-86. Linn, R. (1989). Not Schooling and Not Crying Psychological Inquiry into Moral Disobedience. (Westport, CT:Greenwood). Linn, R. (1986). Conscientious Objection in Israel During the War in Lebanon. Amred Forces and Society, 12(4, Summer), 489-511. Luckham, A. R. (1971). A Comparative Typolog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6 (1, Winter), 5-53. Mazur, A. (1995). Was Vitenam a Class War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21(3 ,Spring), 455-459. Kimmerling, B. (1985). The Interrupted System(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Moskos, C. C. (1986). Institutional/Occupational Trends in Armed Forces:An Update.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12(3, Spring), 377-382. Moskos , C. C.(1977). From Institution to Occupation Trends In Military Organization.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4(1, November), 41-50. Neustadter, R. (1992). Political Generations and Protest:The Old Left and New Left. Critical Sociology, 19, 37-55. Nuciari, M. (1994). Rethinking The Military Profession:Models of
31
Change Compared. Current Sociology , 42, 7-21. Perlmutter, A. (1969). The Praetorian State and the Praetorian Army: Toward a Taxonom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Developing Polities. Comparative Politics, 1(3), 382-404.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The Free Press. Rokeach, M. (1968).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chiff, R. (1992). Israelas an Uncivil State: A Reconsideration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Security Studies, 1(4), 636-658. Schiff, Z. & Yaari, E. (1984). Israel's Lebanon War. Ina Friedman (Trans. and Ed.).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Segal, D. (1986). Measuring the Institutional / Occupational Change Thesis.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12(3), 351-76. Spindler, D. (1948). The Military-A Systematic Analysis. Social Forces, 27(1,October), 93-88. Stahl, M. J., Manley, T. R., & McNichols, C. W. (1978). Operationalizing the Moskos Institution-Occupation Model : An Application of Gouldners Cosmopolitan- Local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4), 422-427. Thomas, H. Jean-Pierre and Rosenzveig, C. (1982). French NCOs: Career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8(2,Winter), 275-301. Weibull, A. (1994). European Officers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Commitment. Current Sociology, 42(3,Winter), 87-70. Wilson, T. C. (1995). Vitenam-Era Military Service:A Test of the Class-Bias Thesis.Armed Forces & Society,21(3,Spring), 461-471. Yaniv, A. (1993). National Security and Democracy in Israel. London: Lynne Rienner.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