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吹过的牛b:李光耀:西方眼中的中国通,中国眼中的西方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2:44:36

在中外之间左右逢源

李光耀迄今访问过中国大陆27次,据说是除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外,访华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照理说,这样一位领导人应该和中国很亲切,但这位1976年5月就来过中国的领导人,却执意迟迟不肯和中国建交。一如他所公开声称的,直到1975年才独立的文莱都和中国建交很久之后,才在1990年10月3日与中国建交,成为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

这位早在70年代末就和邓小平促膝长谈,且时常在国际上以“和中国领导人说得上话”自豪的领导人,却在东盟其他国家纷纷倡言积极引入大陆资金时大喊“谨慎”,在中国遭遇“非典”之际落井下石,并先后和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乃至韩国大谈“要提防中国”,要求美国多多参与亚洲军事事务,以抑制中国的发展。

长期以来,李光耀利用“西方眼中的中国通,中国眼中的西方通”的角色之便,在中国与西方世界打交道中赚取“中介费”。然而冷战后期出于“联华抗苏”战略目的,西方直接和中国接线搭钩;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更已成为任何西方国家都不能不频繁打交道的世界大国,新加坡这个“中介”不论从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已力不从心。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大批官员穿梭前往新加坡“取经”,和新加坡大小商户在中国受到热烈追捧的盛况一去不复返。

在两岸关系上同样如此。新加坡1980年即成为台海两岸对话的东道主,但和台湾的军事合作关系却一直保持到今天,其“星光部队”定期在台湾训练,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李光耀曾希望自己长期扮演台海“和事佬”、“传声筒”和“中间人”的角色,好两头获利,并借机抬高身价。但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和各种直接沟通渠道的畅顺,自几年前开始,新加坡在台海问题上左右逢源的空间已越来越小。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在新加坡教书五年,每次唱新加坡国歌时,身为中国人的她都肃立旁观,却引来当地同事的非议,认为她“不爱国”。这让她非常好笑—中国人有什么必要爱新加坡呢?问题是如此浅显的道理,在新加坡却很难讲得通,新加坡乒协引进了多批中国籍小球员,代表新加坡打球,当这些小球员获得好成绩时,竟引来“新加坡人是否应为外来人带来的成绩而骄傲”的大讨论,让这些小球员莫衷一是,而其中一些小球员受不了压力,声称“不再为新加坡打球”后,这些人又掉过头来指责他们“不爱新加坡”。

不久前,一名参加中国国庆阅兵、拥有新加坡“绿卡”的女孩在电视上说“为能参加祖国国庆盛典而自豪”,竟引来新加坡网民“不爱国”的围攻。而事实上作为“绿卡族”,这名女孩的国籍并不是新加坡而是中国,她把中国当作祖国理所当然。这样的小事,同样能反映出左右逢源的新加坡、新加坡人,面对剧变的国际大势,所表现出的困惑和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对于80多岁的李光耀而言,恐怕会更强烈些。

国家或家国

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但也是一个“家国”。

李光耀从自治起,当过31年内阁总理,近14年“国务资政”和近7年“内阁高级资政”,理论上从来不是新加坡的最高元首。他退休后,继任人选并非儿子李显龙,而是伙伴吴作栋,这也让他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并未“传子”—李显龙接替的可是吴作栋,而不是他李光耀。

然而不论新加坡人或外国人,熟悉内情者都知道,新加坡究竟谁当家。

不管挂着怎样的头衔,李光耀都是这个国家最有影响力和权威的人,他精心设计的政治制度确保了新加坡社会的平稳、高效和秩序,也让反对派束手束脚,无法构成对现行体制的任何实质性威胁。即便最新一届选举反对党的“大突破”,也不过拿到87个直选议席中的6席,并在区区一个集选区获胜,连“反对党议员人数不得低于9名”的宪法新修正案规定“标杆”都没能一次性凑齐。

他虽然第三次,并号称“永远”退休,但影响力仍在。新加坡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虽经微调,但大体上仍是他的模式。李光耀退休了,但李光耀时代并未“退休”,更何况,就在退休前几日,他还出席新加坡主权基金的重要会议,并就这一新加坡国立投资机构未来20年的投资战略调整发表重要讲话。

不仅如此,他的“家国”构架依然完整:

大儿子李显龙牢牢把持总理位置,暂时看不出任何动摇倾向。或许有朝一日,李显龙也会“退休”,但只要现有轨迹不便,恐怕也只会是“李光耀式退休”。

次子李显扬曾是新加坡最大国企—新加坡电信的CEO,如今国企被淡马锡控股,可是淡马锡这家主权投资基金却控制在李显龙妻子何晶手中。

李光耀在阐述反共理论时,曾抨击“列宁式集权”,他也曾批评过东盟其他国家曾经的裙带、腐败作风。他早早建立了廉政公署,推行清廉行政,并成为香港等周边许多地区的效仿模板。然而这些努力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家国”,他也集权,也搞裙带—只不过不是他所抨击的那几种罢了。

在新加坡国内,由于外松内紧的控制,针对李氏“家国”的批评只能隔靴搔痒,细若蚊足,甚至外国媒体也谈虎色变:大名鼎鼎的彭博社、《经济学人》和《多伦多星报》等都曾因批评李氏父子的裙带风,或曝光李氏秘闻,被精通英美法律体系的李氏父子“修理”。

可以想象,在“家国”模式下,李光耀的退休固然是“退而不休”,李氏“家国”体制的退休,则更或许是遥不可及的事。

当然,时代毕竟在进步,李显龙不是李光耀。他可能具备甚至超过其父的才能、头脑,却不具备其父的阅历,如今的新加坡所处的,也不是昔日“风云十字路口”的洞天福地。本次国会选举,反对党工人党同时参加8个选区竞逐,在所有参选选区得票率均突破40%,并赢得一个集选区,在执政党“铁选区”阿裕尼击败现任外长杨荣文,取得独立以来最瞩目的成绩。固然,这一切都不足以撼动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优势,更不足以一下改变“家国”体制,但量的积累和时间的推进,终或令一切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