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兴铸管有限公司:不 争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9:34:29

 

道学和管理
Taoism and management

不争之争

 

竞争是无处不在的,然而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在竞争中取 胜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却是一个大智慧的伟大命题。 这是一个以竞争立身的时代。崇尚成功者不同情失败者。 人出生入世,从幼稚园起就开始了竞争,从比外形美恶、财富 多寡、知识博陋,到比灵性高低、智慧深浅……。甚至人死了 之后,都还要比追悼会的规格、葬礼的隆重。竞争之中,有胜 利者,就必定会有失败者,有得而复失者,就有失而复得者。 怎样才能超越一时一地之成败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艺术 只有大智大慧的圣哲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讲得最透彻。老子 "不争"的哲学,是确保世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万年法宝。 "不争"一词,在《道德五千言》中凡九见,其比重仅次 于"无为",可见老子对于味争"的重视和强调。盖小自个 人成败,大至国家兴衰,莫不与之有直接关系。中外古今,历 代都有很多学者对老子"不争"这个概念下过许多注解和诠 释,有人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陈说,把它看作"不强出头", "退一步海阔天空"……s也有人从策略方面来体会,把它认 作:"以退为进","不作正面冲突,迂回取胜"……也有人 从道德方面来联想,把它当成:"舍己从人",巧人家打你的左 脸,你把右脸也让他打"s也有人断章取义,仅就"不争"两 个字,孤立起来辩解,把它当成z"颓废不振","软弱无能" …。因此大骂老子荒唐,不合时宜。比较从整体来理解老子 "不争"的全面性文字,似乎还不太多见。笔者不揣愚陋,试 图对此伟大命题,作一粗浅的探索。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

在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这是他第一次说到"不争"。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第二个"不争"。同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矣。"这是第三个"不争"。
第廿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这是第四个"不争"。
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第五个"不争"。
第六十八章:"善胜敌者不争。"这是第六个味争"。 同章:"是为不争之德。"这是第七个"不争"。
第二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这是第八个"不
争"。
第八十一章:"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第九,也是最后一个不争"。
对此"九不争",兹分别试阐述于下:

不尚贤

急功近利地标榜先进会引起团队意识的分裂。在一百个人的团队中,如果标榜一个英雄,夸奖他的特殊和优秀,就意味着宣告其他九十九个都是不优秀或不够优秀。

第一个"不争"是:"不尚贤,使民不争。"鼓励大家不要浅近地标榜英雄式的人物而强调"竞赛"。因为急功近利很可能欲速不达。从表面上看,"见贤思齐"的教育方针好像非常
好,不过从长远的效果看,它可能并不如想象的有效。鼓励和 标榜英雄式的人物,予以表扬和奖赏,目的是希望大多数的人向他看齐,多做好人好事。从效果来实地考验,正可能适得其
儿女的挫折感,进而促成嫉妒,甚至于仇恨,因竞赛争夺而互相残杀。历史上从上到下,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在现代社会里,更是如此。假使这里有100个人,我们如果标榜一个英雄,夸奖他的特殊优秀,那么也就意味着宣告其他99个人都是不优秀或不够优秀。这在99个人的心理上予以无形的打击,事实上使其含羞蒙愧,永受创伤口在这99人之中,很容易导致他们假冒伪装,或完全流于形式的"努力效
法"。从纯粹教育的观点来衡量,这种教育方法无疑是失败的。所以,美国近代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提倡"进步教育体系"(Progressive Education System)在美国普遍实施。他的主旨是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只为造就极少数有学问的‘贤者',而应该是制造社会的现实效果,包括彼此尊重、和平和互爱。过去落后的教育方针一一"见贤思齐"制,只是鼓励向极少数的"贤者"(因为贤者永远是居于极少数的)竞争,最后不过是造就了元数的"失败者"。杜威曾到
过中国,他的哲学思想在这点上是受到老子的启发,化成了他的著名的革新教育哲学理论。
以此,在一个团体中摘竞赛活动,并不一定是个智举。很可能反而无形中造成团体意识的分裂。老子的这个"不争"应该是一个站在高处、望到远处的高层次哲学思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制造环境,让大多数人都能自动自发口"自然而然"要比"人为的激励"有实效得多。

善利万物

最坏的恶是既损人又不利己口在这个世界上,利、害难两全。所以最高的善既.是完全利人却也利己,其次是先利人后不一定利己。次坏的恶是损人利己,最坏的恶是既损人又不利己。

第二个"不争"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种的"不争"是鼓励人效法"水的智慧。”宁原自我牺牲而为他人谋求福利的最高情操。

老子在这里说:"上善"若水。上善是最高超、最好的善。有最好的善,就一定有次一等的善。这是相对的。既有上善,也必有上恶。既有上恶,也必有次恶。在这个世界上,利害难以两全。所以最高的善,既是完全利人却也利己;其次是:先利人后不一定利己o次坏的恶是:损人利己,最坏的恶是:损人而不利己。上善既然是以完全利人为目的,在群众的面前,就绝不会为一己私利而争先恐后,但却也绝对不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原则。水善利万物而不为己利争先恐后,情愿谦虚就下,但水却永远是水,保持水的本性和原则。这更是社会主义者的最高情怀。

 


 

水具有输送养分、洁净污秽、委婉成全、坚毅不屈的特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形状可以暂时改变(如气体、固体、液体)而水的本质永远不变,是像有原则的慈母一样地柔和委婉、自然而然地,再接再厉地来感化她的儿女,教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也说明了老子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感
化,而不是带着强制和剌激的"竞赛"。因此,他说:这样就"几于道",比较接近"得道"了。

七善

三分做人,两分做事口管理好大家的事和自己的事,最高的艺术是做到自动白发,自然而然。一个人做到这个点,已经算完善,成功了九成九,没有什么好褒贬的了,还需要和人家面红耳赤,奋臂相争吗?

第三个"不争"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矣。"这个"不争"的内容有七个"善",非常庞大而具有特色。

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居善地"是:要站好自己的地位。把守好岗位,该做的做好,不该做的不做。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管。如此才能进一步讲分层负责,团结合作。

"心善渊"是:求广博深渊的知识和学识。看事透,见理明。又虚怀若谷,广纳好意见,甚至于谏言。进一步做到胸襟宽阔,能担待,能容忍。

"与善仁"是:对人要厚道仁慈口所谓推食食人,解衣衣人,决不吝蔷鄙薄。

"言善信"是:说话算数。不轻诺寡信。在上的,决不可朝令夕改,自食其言口在下的谏言或建议,必须讲究进言的艺术,决不可冒然逆鳞,自取其辱。

"政善治"是:管理好大家的事。最高的艺术是能做到让人人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进一步达成富强。富是人民生活优裕;强是国防坚强,人民生命有保障。"事善能"是:办事一定要讲效率。要注意小处,要一步步做,要节约,要身先士卒。

"动善时"是:抓紧机遇,看准时机。决不浪费时光,时间即是生命,

以上七善,一分天时,一分地利,三分做人两分做事。一个人能做到了七善,已经完善,成功了九成九,没有什么好褒贬的了,还需要和人家,面红耳赤,奋臂相争吗?

这七善的内容博大精深,证验确凿。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细陈,必须另有专文论述。

四自

牢不可破的大自我成了葬送自己的因素。名铁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把一个青年英俊、聪明能干的亲信推荐给名古屋工商联三合集团的董事长,董事长只跟那位青年谈了二十分钟的话,就
接决定不予任用。原因就在于那青年违背了"四自"原则.

第四个不争是不…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四个"不",是第廿四章里的四个"自"的反面说法。"四自"就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不厌反复陈说,是因为这"四自"乃人生成败存亡的关键。它们像四条死扣的绳索套在一个人的脖子上,另一端栓牢在一个大桩之上。这人若不想方设法慢慢把绳索一个个
解开,只管拼命挣扎,就越挣越紧,直到把自己箍死为止。

从前,日本大企业家土川衣夫在当名古屋工商联合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时候,他正物色一个重要职务的人选。他的一个好朋友,名铁百货公司的总经理,长尾芳郎知道了这事,立即把一个青年英俊、聪明能干的亲信推荐了过去。土川和这个青年谈了廿分钟的话,决定不予任用。长尾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这个青年另谋高就,一路"飞黄腾达"。六年之后,在一件关联到首相渎职贪污案中,被判银铛入狱廿五年口于是长尾找个机会眼一向非常崇拜的土川着实请教了一番,为什么他当初只谈了廿分钟话,不顾他的面子,马上就决定不用这个人?土川说.:"你没有读过老子吗?这个人在廿分钟内,把老子说的四自,表现的不能再清楚了口这个人是一颗定时炸弹,是绝对用不得的呀。".

什么是四自呢?自见是心中只有自我,表现欲太强。自是是自以为是,顽固不化。自伐是自我标榜,自吹自擂。自矜是目中无人,骄矜自诩。换言之,就是浮躁、浅薄、虚荣、愚妄之人。他的牢不可破的大自我(Big ego)成了自我葬送的因素,隐藏埋伏着,迟早必定坏事。正如以智慧称著的所罗门王所说:愚昧的人骄矜自恃,自以为聪明,必定陷在自己的网罗之中口如果一个人能有这种智慧:为道日损,把"自我"逐渐减损。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便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自己胜过自己的过错和缺点的人,还有什条么不能胜过的?哪里还需要去和人家作表面形式之争呢?所以说:天下莫能与之争。

庄子在他《列御寇》篇里提出过:人有"八疵四患"。人
的"八疵"是:
1.非其事而事之;
2.莫之顾而进之;
3.希意道言(揣摩人意,专拣人喜欢听的说)
4.不择是非而言:
5.好言人之恶z
6.析交离亲(挑拨离间)
7.称誉诈伪以败人;
8.不择善否,两容颊适(两头蛇),偷拔其所欲(暗中引
发人家的嗜好来陷害人家)
但凡有以上八疵的坏毛病之人,庄子说:"君子不友,明
君不臣"。等于说是自绝于天下。

"四患"是:
1.好经大事,变更异常,以挂功名
2.专知擅事,侵人自用
3.见过不更(改),闻谏益甚;
4.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

其实,这"八疵四患"都可全包含在"四自"之中。老子反复谈四自",目的是希望人们能"不四自"而能得到明、彰、有功和长久的效果和益处。这是教育家的心怀。他曾说:人之所教,吾亦教之。(只是我多加了一个)强梁者不得其死,(所以)我将以为"教父"。四自也可以包含在"强梁"二字之中。老子教导人是有教无类的,连教训孔子也是一样直来直往,一点也不转弯抹角o孔子去请教他,他一见到孔子,听他讲了(廿分钟〉之后,他劈头就说:您赶紧回去修炼修炼吧,赶快把您的骄气、私欲、态色和淫志,从您身上怯除掉吧,因为这四样东西对您的害处太大了。孔子在鲁国,冒冒然地砍了批评他的名人少正卯的头,十足说明了他的骄气和淫志,加上不可一世、独断专行的态度和完全不为人着想的膨胀的自我。这还不是那"四自"在作怪吗?他如果不改善这些,前途一定是渺茫的。可惜孔子到老才觉悟,五十以学易,才得少犯这些错误。死后,至少还落得个"圣人"的名号。他如果早听了老师的教训,在世一生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不会那样落魄潦倒
了!
明白了这种道理之后,与人作表面的、形式的无谓之争,真可说是:"余食赘行,物或恶之。"(《道德经》第廿四章)这是老子在廿四章中对四自的人们所设的比喻,把那些不知自修,怯除四自的人,冒冒然去和人家争名夺利,简直和剩菜剩饭、身上长的赘瘤一样的多余、可厌和可耻!

乐推不厌

主动地居于群众下方。那些凭着自己愚昧的主观意志和膨胀的野心,一心一意地要出人头地,为"国家办事","以出乎众为心",不择手段地来争取它o他们成人之国,无万分之一;
而丧人之国,一不成而万有余。.

第五个"不争"是:"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也是老子第二次讲到:"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上面说的是:"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说的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前者是从自修的角度立论,自我修养,以具备完善和成熟的条件,以致没有别人能赶得上,与你一争上下,后者是从他人自愿,乐意推举而不厌倦立论的。所以,前者用"夫惟…";后者用"以其…",是有分别的。

那么,为什么群众要推举一个人在上和在前而乐此不倦呢?老子说是因为这个人在上面,群众不感觉有压力(重)在前面,群众觉得,跟着他走对自己有利益(不害〉,所以就乐意让他领导。这个人得到群众的推举是因为他对群众无私的贡献,这就是别人争抢不去的。这样的推举制,在几千年前来说,无疑是超时代的。即使是现代,虽然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实施上所出现的诸种弊,如金钱贿选、黑社会称霸等,老子所提的推举制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仍然是超前的、进步的。在本章的前面,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下之。"庄子(《秋水篇》)说到"海":"夫千里

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刃仍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口"'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不为顷久推移z不以多少进退。"这里形容了海的广阔渊博,以及它稳定的特性。海是水的聚会:"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老子称:"海为百谷(jll〉之王"。海之所以能融汇百川,是因为它谦居百川之下。换言之,无论海有多伟大,多广阔渊博,多能兼容并蓄,但它必须谦居百川的下方。把江海比作成功的领导者,那么不论他多伟大,他也非谦居于群众之下不可。同时,也就因为他能谦居于群众之下,所以他才伟大。老子在这里一口气说了三个"下之",是主动地去谦
居下方。一个人要成为成功的领导者,诀妙就在于他"主动地把自己居于群众的下方气质言之,就是坚决的为人民服务!老子在这里并且非常明显和具体地说明了如何为人民服务,就是:“以言下之"和”以身下之"。用自己的言行来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不会不乐意拥戴和追随诚心诚意为自己服务的领导的。因此这个领导的地位不是凭空争夺来的,而是用自己诚恳的言行,实际的成果换来的。这个诚恳的言行和实际的成果也不是别人可以随便抢了走的,这是同大海一样的稳定的。所以说:以这样的不争,是没有别人能来争的。

可惜一般人却不明白这个大道理,凭着自己愚昧的主观意志和膨胀的野心,一心一意地要出人头地,为"国家办事"(注意不是为人民服务),其实是要得荣宠和官禄。因此而不择手段地来争取它。庄子(《宥在》篇)曾提出警告:这些产"以出乎众为心"的人,只见其利,不见其患,都是一厢情愿,很片面的。他们能存人之国,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一不成而万有余。他(《人间世》篇〉又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这是说:道德之却所以沦丧败坏,是因为人好"名",巧智的横出是由于彼此争夺那个虚名;为虚名是人们互相倾轧的原因,巧智却是争夺的
工具。人们为了那如同过眼云烟的蜗角虚名争得你死我活,都不优,都是没有标准的,主观地自以为优就要去"仕",等而下之,为自己贫穷而仕(《孟子万章章句》下)。结果是存人之国(替人办好了事)的没有万分之一z把国事摘得越来越糟的
倒是万分有余。这的确是衰乱的病根。要彻底治这个病,非先
把"求虚名"和"办实事"认真地对立起来不可,然后"实事
求是","为民服务"。大家能切实认识,认真做到,国家民族
能不强盛吗?自己能不得利益和荣誉吗?这不也是党员应有的一
美德吗?

善胜敌

不打无把握之仗。兵乃不祥之器。战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丝毫马虎不得。要打就要打有准备之仗、有把握之仗。决不能冒冒失失地打起来,短兵相接,损兵折将而无战果。

第六个“不争”是“善胜敌者,不争。”应该当味重视短兵相接之争"讲。老子强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话虽简单,其中的大道理绝非寻常。以正治国的这个"正"字,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堂堂正正的计划,以及四平八稳的政策,为的是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传统、主权、领土、文化和福祉。正因为此,就必须有坚强的国防力量。以奇用兵,是要保证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致有杀敌致果,保国卫民的周详准备与谋略。老子并非是个好战之人,他一再警告,战争有不智和不良的后果。但是为了保卫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战争是必须的手段之一,而且一旦不得已非开战不可时,就攻要必取,战要必胜。就因为兵是凶器,战争是极危险而需要慎重的大事,所以丝毫含糊不得。这"善胜敌"三个字就充分说明了要打有把握之仗的原 理,绝对不能等到短兵相接,冒冒失失地打了起来,才希望自己能胜利。

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战,是谓正义的战争,应该是没有人能反对的。要战争,就要讲兵法。老子更不让好杀人者得志于天下。但杀人和攻击是战争免不了的内容。《司马兵法》论战争,以仁为本,却举出"三可"的正义、合理原则:杀人(以)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为了)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来〉止战,虽战可也。为国家民族的正义战争应该已经包含在这"三可"原则之内的了。由于老子不排除正义的战争,同时强调战必胜,甚至不战而胜。因此有人就根据这一点,一口咬定老子是个军事阴谋家,这真是: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既然为了正义必须战,战又必须胜,而又不能冒险地仅以短兵相接来决胜,那么就得以奇用兵了。这必然有其一定的内容,唐朝的著名道学家李签,曾经做过透彻的演绎,兹简介于
后,以供参考:
阴遣诌臣,以事佐之;惑以耶觋,使其尊鬼事神;重其彩色文绣,使贱其寂粟,令空其仓康;遣之美好,使荣其志遣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竭其材,役其力,易其性;使奢暴骄恣,贤人结舌,莫肯匡助,滥赏淫刑,任其喜怒,政令不行,信卡伺鬼,奸邪进诺,请渴公行,而元圣人之政;爱而与官,无功而爵,未劳而赏,喜则赦罪,怒则肆杀,法居而自顺,小人在位,急令暴行,民不堪命。然后以兵从之,其君可掳,其国可坠,其城可拔,其众可溃。

简言之,就是先用一切手段,使敌人腐败混乱,失去民心。等一切准备成熟之后,一举击破。决不可仅依靠短兵相接的作战而取得胜利。

不争之德

用人和人用的诀窍都在志愿谦下o人生在世,不是用人,就是人用o这是一个极大、极难的课题。单独一个刘邦,不过是一个坊间强人。单独一个张良,虽有冲天之志,还会落魄。单独一个韩信,就会受辱。单独一个萧何,充其量不过做个小吏。因为他们都志愿谦下,而成千古英名。

第七个"不争"是:"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这里老子一连串说了三个"是谓"一一就是叫作:不争的好处z就是叫作:用人家的力量:就是叫做:人际关系运用的最高峰。这三个"是谓"的基础是:"善(会)用人"。会用人的基础是:"为下"。"为"是作为,
是动词,是去行动而成为,"下"是谦下。就是说:虽然是在人家但是取谦卑谦卑在人l面。因此人家甘心情愿为他所用,昕他的话,尊他为首,这就叫做:"配天古之极"。使徒保罗形容"基督"(《脐立比书》二章六节):"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却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逞强,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他超乎万
名之上的名。"这里除了有个"上帝"做"中介"以外,两者说法如出一辙。另外还有一个意义,"为下"就是为下属的出路和福利着想。

论到"用人",这是个极大、极重要的课题。人生在世,不是人用,便是用人。总而言之,是个人际关系处理上的课题。举个最熟悉的例子来说,刘邦自己公开承认,谋略不如韩信为大将,张良为军师。由于他愿意谦下,能团得起三人,又使三人乐意为他所用,故以成帝业。反过来说,单独一个张
良,虽有冲天之志,还会落魄。单独一个韩信,就会受辱。单独一个萧何,充其量不过做个小吏o他们三人能团住刘邦,志愿谦下,因他而成千古英名。因此,用人者亦被人用;被人用者亦用人。被人用并非可耻,空有一身本事,若不得人用,反有巨大的失落感。例如:阮小五说:"我兄弟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阮小七说.:"若是有识我们的,水对惠能…你……不敢要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见用得一日,便死了也开眉展眼。"(《水浒传》第十四回)。


又如惠能下是,说:“你休问小僧敢去也那不敢,要问大师真个用咱也不用咱。"(《西厢记·寺警》)。用人,先在于识人。被人用,也先在于被赏识。由是,识与用便有了不可分割
的关系。如何去识人?然后如何能把人用得恰如其分?如何能遭被人赏识?又如何能被恰如其分地任用?这些问题的回答,一则太过庞大,二则与本文题旨有差,如欲探其详,请参看拙著
《整合管理创新高》(团结出版社,2000版)一书。

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下"。这"为下"的道理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礼遇。对于得力的部属必须以礼相待,如周文王对姜尚。臣坐车,君拉缰,是谓:推雪景礼。以此表示尊重下属和自己的"为下",这种上下对待关系,孟子说得最清楚:"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姿章句》下)。领导经常是居于主动地位的,所以要"为下"。
(二)不疑。自古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日本出光兴产的董事长,出光佐三应邀访美口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请他说话,他头一句话是:"美国的民主主义是虚伪的。"当时日本亡国后不
久,还在美国的占领下,他居然当众毁了美国的招牌。于是美国人纷纷提出抗议,要他说出理由来口他说:美国以基督教人性本恶的观点来发展其管理方式,其监督制就是明显的对部属不信任。每个办公室的安排都千篇一律地是职员在前,科长在后的盯梢监视模式。这样企业是不会真有长足发展的,因为这种管理制度离"自动自发式高等管理艺术和哲学"差得太远了。这怎能称为民主?用人唯疑,是在作贱别人,违反了"为下"原理。就连美国政府的三权分立,也是互不信任的性恶论
的产品。居然以此为民主,岂不令人发笑吗?出光的一席话,说得美国人哑口无言,因此出了大名。
同正己。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古希腊哲学家普鲁达奇(PIutarch 46一I20)在他的名著《英雄传》里有句名言:"凯撒的妻子是不能有任何嫌疑的"。因为自己行为廉直,部属就可不令而行口如果大王的妻子贪小利,从后门收受赃银,凯撒还能罩得住一个罗马大帝国吗?

(躬践)。功名利禄,谦恭退让:冒险犯难,身先士卒。老子以高度辩证思想,智慧地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两句话来概括了这两个极不容易处理的人生尖端。西谚有谓:"一个贤才不会为自己的死而悲伤,只为国家的衰亡而忧伤。"史家评论大英帝国的没落,是先失去了她的栋梁。英国当初的确有一批特殊的贤才,不幸都相继死去,剩下来的都是失落的一群。所谓栋梁贤才,就是能在紧要关头觉悟而躬身实践上述两个原则的人,不然必定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藐视,甚
至成为危亡的导火线。有一次,法国的一艘核子潜艇在地中海失事沉没口先是遗族们聚集在土伦(Toulon,法国东南临地中海的军港)追悼,事态却逐渐扩大,变成了全国性的反核子示威运动。政府有人建议用 重兵弹压,也有人建议假新闻媒体

驳斥”。当时总统戴高乐力排众议。自己乘坐了同一种类的核子潜艇,在同一地点潜水,潜入到同一的深度,证明:"核子潜艇并非问题之所在"。由是,示威运动解体,戴高乐威名大振,有生之年,再无巨大政治风波。

(五)树人。管子说:"十年树术,百年树人。"这句话成了千古名言。曾国藩说过:"要办大事,以寻替手(接棒者〉为第一要义。"藤原银次郎(日本大政治家和企业家,藤原工业大学的创始人,后并入庆应大学,为庆大工学院。一生习研《管子》)也留下一句名言:"可以马上派到用场的人,也是马上可以变成无用之人。"自己再能干,也挡不住日月如梭,流光易逝,为大局着想,培养干部是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事。培养干部应该是一个制度,老子一再强调"功成身退",无不是为后进着想。培养干部最不能急就章,速成班里教育出来的小有才干之辈,难堪大用,凡是中流砾柱式的人物都须慢慢琢磨而成。藤原说:仅有才干,没有刚毅和骨气都不是足堪重任的大才。那些人只能罢花一现。.

日本的企业巨子小林一三,是个《史记》的习研者,平生最忌"锋芒毕露,小有才华的人",他是阪阪急电铁董享长,第一次他辞掉一个得意门生太田桓士郎,是因为他到处炫耀建设了"黑田库"的"天大功绩"。他撵走太田时,曾引起不小的风波,很多人批评他"忌才"。不过他也留下一句名言:"我们这镰制的手表,何必用白金做齿轮呢?"第二次,他排除另一个得意门生清水雅,是因为他和清水一同去德国考察,清水在啤酒出产地看到了RJG(德国啤酒杯或壶)很别致,花样也多。他灵机一动,就到各个店里去收购,有金的、银的、铜的、象牙的、陶瓷的……共一千个,然后将其中七百个寄在一个朋友的商店中,以三倍以上的高价卖给日本游客。除了尽赚一大笔外,自己还落了三百个最好的。自以为聪明盖世。这事被小林知道了,立即把他撵了。小林说:"我惭愧,不能为阪急造就任重负远的大才,我怎么对得起将来的阪急 呢?"

从前宋朝,到了神宗的时代,累积了重重困难。王安石奋起,倡议改革。为了急功近利,起用一批恃才好胜的人,作为改革的柱石。司马光认为不妥,向他提出了建议。王安石说:"你莫忧心,我自有成算,我并非不明白这种人的可虑,可是开始时要用这种人,肯创能拼。到了适当的时期,我自会
一步步换用老成稳重的人来顶替。这叫做用智者行法,以仁者守成。"司马光说:"相国此言差!君子谦虚为怀,就职时总不轻易答应,去职时也毫不恋楼,那些奔竞之徒,私心自用的小人,你不请还要用尽心机,图谋进身而自来。可是到了你要请他走的时候,就会立即反脸成仇,怀恨报复,这就要出大纰漏了。"王安石不纳忠言,后来改革失败,新法全被小人出卖,国家也因此吃了大亏,导致北宋的衰亡。

天之道

表演性质的作风出于魔鬼。一个记者问九州松下的一个女 工:"你在这个公司工作,觉得怎样?"她一点也不害羞地大声回答说:"我做的工作对我们家乡的发展非常重要……"事后,松下的总裁高桥说:"只要有目的地,再劣的马也会走得到。我们的使命感是我们教育员工的第一件大事。"

第八个"不争"是:"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论到"天之道",老子还说了一连串的话:"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黯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想这宇宙,井然有序。凡事自然而然,有它一定的规律。如《诗经》:"上天之载,无声元臭。"所谓天道不争,乃是自然按照客观的规律行。再进一步来体会,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然就要乱套。能不
乱套,就能井然有序。"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门《中庸》)宋朝开国的时候,百废待举。太祖与相国赵普合作得相得益彰。有一次,一个为国立了许多大功的人,依法应该升赏,可是太祖私人很讨厌他。赵普上奏,依法要升这个人,太祖不准,说为天下主,不准就不准,其奈我何。赵普顶了回去,说刑赏大法是为天下公有,岂能因天子个人的喜好而变易?太祖昕了这话,未吭一声,拂袖离座而去。赵普在后紧跟。太祖看他紧跟不舍,故意进了内殿。做臣子的非昕宣召不得进入,于是只好停步,却一直在门口挺着不走。太祖最后只得认输,批准了事。赵普在这些事上,颇有唐朝开国名臣魏征之风,因而脍炙人口。魏征、赵普这些人之所以流芳后世,就是一点不含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西洋人常喜欢说上帝魔鬼,而上帝魔鬼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是拿他们来表示两种不同的行为和作风口一个人做一件事,到底是出于上帝的呢,还是出于魔鬼的呢?其鉴别的方法也很简单:不是表陈演性质的作风是出于上帝的,好"表演"的就是出于魔鬼。因为魔鬼的作风是小人作风,专好逞能,卖弄。上帝是正派君子,默默无闻,依理办事。正是所谓天道不争。

然而,天道悠远,所谓自然而然,要全体上下大家都自然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具体上要怎么样操作实行呢?要做到不 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黯然而善谋,上下一体,自动自发,这恐怕非得建立起来一个共同的“使命”不可。大家有了使命感之后,分工合作,就能井然有序了。松下电气是出了名的有理念的企业。他们强调两点:(一)企业负有社会义务和(二)公司、员工命运密不可分。有一次,一个记者随便找了九州松下的一个女工,问:"你在这个公司工作,觉得怎么样?"她一点也不
害羞地大声回答说:"我做的工作对我们家乡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一想起这个,我就觉得非常愉快。"这个记者大吃一惊,赶快跑去见总裁高桥荒次郎。高桥说:"只要有目的地,再劣的马也会走得到。我们的使命感是我们教育员工的第一件大事。","我们不厌其烦地反复教育员工。乍看起来,好像在绕弯子,其实我们是在丰厚地培养了我们的实力一一员工们个个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这味厌其烦,反复教育。"就是使命感的来源。使命感是自动自发的来源,这也是最高层次的经营管
理方法。

人之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九个"不争"是:"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也是《道德经》的结尾语。天之道是自然而然,不受任何干扰,也无法随意改变。质言之,自然界乃是受必然律的支配。处处都是客观.的规律,如此其然,自然而然。人类虽然也是宇宙万物之一种,但由于人有思想、感情和意志,思想可以推理,感情可有喜好,意志可资选择。因此有了其主观能动性,诸事可以有选择地不完全受必然律支配。西方哲学与科学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藉以了解自然。为支配自然的欲望而寻求征服自然。然
而,人类虽有如此野心,但由于有他的身体在,必须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因而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道家思想对于天与人的比重认识得非常透彻,可谓知己知彼。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口及吾元身,吾有何患?"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不作非分之想,尽量与自然配合,顺服自然客观规律,进而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并完善自己(减少其局限性)和环境,以期分事自然(天长地久)的智慧,达到"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目的。

人类既有其自由意志的选择能力,因此后果就有了是非与善恶。又人类既有其局限性,即使尽其聪明才智,仍然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事物预期的后果。故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说。再由于是与非、善与恶的矛盾在时间、空间里往往在某种条件的促成下而互相转化,本来是"是",却可能变成了"非";本来是"善",却可能变成了"恶"。本来是"非",却可能变成了"是";本来是"恶",却可能变成了"善"。因此,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行为能力亦多罩上一层局限性。另一面,在宇宙中,事物又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如《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既然说是"必",就是规律,是没有人能随意更改的,这是果报论的来源。又由于因与果之间还有时间(成熟)和其他复杂的"中介"在,故果报的来临并没有一定的规格,有的是现世现报,有的报在子孙。有的照样回报,有的又变了形式。所以很不容易掌握,故有"不是不报,时候到"之说。从中外古今的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似乎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但由于报应的方式与时间的繁复性,使人难以掌握,因此果报论也成了人们聚讼纷纭的所在。赞成者既无法证其一定是,非议者也没法证明它完全元稽。恐怕为人在世最稳妥聪明的办法,还是"尽力为善"和"尽其在我"吧。因此,老子在这里说"为而不争",不是明显地意味着:我认为好的、该做的,都尽力地做了,至于果效如何,就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可以逆睹者也。"历史证明:对于时效的才掌握,虽是最大贤,圣也没法“争”的了。

老子在"人之道,为而不争"前,还有两句要紧的话,就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这也是在《道德经》结束时,老子给予我们两句既是"允许",又是"安慰"的话。"允许"是说:只要我们尽力的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必定能获得好的回报。只要我们做一个给予的人,越能与
别人分事,自己必然获得丰富的回报。虽然按道理,做好事不功应该要有获得回报的居心,但是如果有了好的反响,也不失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样也更鼓励自己和别人多多为善,为人!

小结

老子喜欢用"水"来做为人处世的比喻,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论到"不争",从辨证的原理来说,就必有"争"的另一面。老子是专讲辨证的专家,难道他只教人搞片面的味争"吗?其实,从上面的九个味争"的论证,可以明显的看出,老子之所以教人"不争",就是教人认识他的辨证原理,"不争"才是最好的"争",最有效的"争",最不具伤害性的"争",更是最高明智慧、高层次、高水平的"争"。

不过,既以"水"来作比方,如果我们对"水"的了解不够,我们就不能真正了解味争"。水性就下,可以比喻人的谦德。水滋养万物,可以比喻人对社会做贡献。水势不停地流动,可以比喻人努力进步活动。水流无所不到,又能滴水穿石,可以比喻人的坚韧刚毅口水在方为方,在圆为圆,或蒸为云汽,或结为坚冰,或为小桥流水,或为奔腾瀑布,而水不失其本真,可以比喻人智慧圆通,施泽惠能,却不违背原则。水能清洗污秽,可以比喻人秉公仗义,为社会锄奸除害。可是水也会泛滥,拔山倒海,可以比喻人为实现正义,而力拔山兮气盖世。因为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所以中国历史上曾出现汉唐两个可以骄傲的盛世。

由是,我们对于不争的理解,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争”是,人类的社会里,竞争的机制四处埋藏,而人生的本能里就有竞争的因子。因此,"争"是根本无发避免的。"争"也有它的益处,不过,由"争"而来的不良副作用也特别厉害。老子主张"不尚贤",是用超越的眼光来预防"争"的负面损害。因为"争"既是人类内在的本能,何
必还要加以提倡?即使尽量不鼓励"争",也达不到"止争"的真效果。如果再加以鼓励提倡,其尖牙利爪的流弊就会不堪设想。

第二个层次是:"不争",老子从九个方面来阐述"不争之争"的备种优越性和妥当性。上文已经详论,兹不再赘。

第三个层次是"无争",完全与世无争。因为人们经过了第二个层次的认识和锻炼,应该早已超越了动物本能的幼稚层次,进入于成熟的文明境界,具有大彻大悟智慧的升华,根本就不消“争”,也更不必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