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伟星凤凰城二手房:中国地学,大踏步走向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01:21

中国地学能否走向世界?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疑问

中国地学在世界地学界处于什么位置,才是我们最想知道的。

2006年12月6日-9日,在“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枢向大家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如果说到20世纪末,中国地学的目标是在世界地学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

我国的一批地质学家,在世界地学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2004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进行了四年一次的领导机构换届选举,中国代表张宏仁当选为新一届主席。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科学团体,第一次由中国人担任主席。

但是,这其实也不太让我们感到意外。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地质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任职越来越普遍。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地质学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近百人次。

一些老地质学家,已经在国际学术界确立了学术地位,同时在国际组织上兼任很多职务。比如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谢学锦院士,1988年至今,任国际地科联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组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地震局陈运泰院士,任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UGG)执行局委员、亚洲一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固体地球分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纪分会副主席;赵鹏大院士国际任数学地质学协会执委委员。

国家与国家层面的地学合作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的地质学家们在这种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原地矿部推荐、外交部委派,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成为中国常任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组织代表,积极与CCOP组织会员国和地区组织协调与沟通,使我国与CCOP组织在能源、矿产资源、地下水、地质环境、地学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在2006年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2届会议上,张洪涛又被选为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更加可喜的是,在中国日益开放的地质科学领域,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成长起来,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了一定的职务。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毛景文,从2003年起一直担任国际矿床地质学会的理事;中国科学院的范宏瑞目前任亚洲一太平洋地区国际流体包裹体学会理事。

在国际组织里任职,形式里包含着内容。它说明,中国地质科学家已经完全摆脱曾经的落伍状况。

主动参与国际地学事务,中国地质学家以积极的姿态走在世界地学的前沿    中国的地质科学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国际地学事务,不断向世界迈进。

1996年,中国举办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的地质事业以开放的胸怀,向第一次汇聚而来的世界地质科学的精英们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此后,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主持或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获得的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2004年,中国将“国际行星地球年”的议案提交到联合国大会,又一次在重大联合项目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中国地质科学与世界地质科学之间,有一条特别的纽带,就是被称为国际地科联“引航项目”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30年前,中国的地质科学家们从介入这个国际地学计划开始认知世界地学。这30年,是中国地质学家走出国门,中国地质科学走向世界的30年,也是世界地质科学了解中国的30年。中国科学家在这30年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十五”期间,中国地学家参加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的数量和课题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目前,项目已经增加到了19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培养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中青年项目带头人。

目前,这19个项目已经基本结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将会或者已经在为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种种困惑提供科学参考方案,完成IGCP的科学自标:地球科学服务于社会。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地质合作越来越多,内容涉及几乎所有基础地质问题    中国地质科学正大踏步走向世界。

除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大大加强之外,中外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得到加强。除IGCP的常年合作外,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地质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内容涉及几乎所有基础地质问题。中国地学家在参加国际合作项目中表现出的良好学风,受到合作方的赞赏,并拿出了让同行们认可的成果。

联合编图,是中国和邻国最必要的国际合作。在“十五”期间,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的编图工作在多家单位同时展开。其中,有与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北欧亚分会、南亚分会、中东分会、海底分会合作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编制项目;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韩国合作的“1:250万中俄蒙哈韩毗邻区地质图等系列图件”编制项目等。

基础研究广泛开展,并且借助于国家大的科学工程,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合作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钻孔地质与深部地下微生物研究”,实现了多重科学目标,发现了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和地下深部的流体异常及其与强地震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合作的“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研究,建立了以水文和岩溶生态系统为指标的环境评价体系。中国与德国合作的“南海北部陆坡甲烷和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首次发现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冷泉”喷溢形成的巨型碳酸盐岩,证实了该工作海域陆坡浅表层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今天的地质科学,更加突出了利用高新技术服务人类的特点。这个特点,也贯彻在国际合作的研究中。比如,中国、巴西、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国际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合作计划”、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的援助项目“核应急及危险源航空监测中刻度技术研究”、中国与德国合作的“中国北方煤火探测、灭火与监测新技术研究”等,在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中,不仅完成了既定的科学目标,而且培养了新一代科技人才。

地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之多,远远走在了国内其他学科的前面

1997年,国际地科联内部刊物《地质幕》由中国主办。一个地学界的国际性刊物,在中国地学家的手里,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科学质量上都得到了提高,受到国际地学同行的赞扬。这个成就,说明了中国地质科学参与国际事务的深度。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地质学报》总编辑郝梓国告诉记者,今天中国地质事业能够走出去,除依赖于国家的强盛外,还有赖于地质学科本身的学术水平已接近、某些学科甚至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

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我国平均每年有1500篇地学论文被《SCI, (El)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每年平均有5篇论文在(科学)和(自然)等杂志上发表。

郝梓国说,“十五”期间,我国地学界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水平都处于其他学科的前列。

他提供的两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十五”期间,在《SCI, (EI), (ISTP)三个著名的检索系统中,地学论文占收录中国论文总数的5%,占整个文献库的0.3%。“十五”期间,我国内地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上发表文章共38篇,其中地学6篇,占16%;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共41篇,其中地学为20篇,占48.8%

郝梓国同时指出,从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中国刊物的数量看,中国地学刊物的学术水平并不差,影响国际同行引用的主要原因是语言问题。因此.要想在国际科技界展现我们的水平,办好现有英文刊物是我国地学走向世界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