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亚性格:金一娜现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之前的试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52:06

\孟盈君

哪个少年不想要多彩的生活?哪个学生不渴望优异的成绩?但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古以来,“学”似乎都跟“苦”紧密相连,这让无数有志少年苦恼不已,大家都试图在学与乐中找到平衡。

近日,一本名叫《我同时考上了清华和伯克利》的书上市了。大家一看书名就知道,这肯定是个学习狂人在介绍他的学习方法、学习精神。于是,一个蓬头垢面、眼神涣散的书呆子形象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但封面上那个笑容满面的可爱女生,跟我们想象的似乎又不大一样;再看书中描写,她的同学基本个个古灵精怪又成绩优异。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班级、几位个性鲜明的老师、一帮古灵精怪的同学,还有无数开心或纠结的故事。作者金一娜和他的同学们都是主流观念中的“好学生”:有的考入了清华、北大这种老师、家长用以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的高校;有的出国留学;有的继续着自己的梦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手无缚鸡之力、心有千千纠结的“腹黑”者,也不仅仅是天真单纯、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他们是有主见和行动力的一群少男少女。他们有自己的是非标准,有自己的生活理念,有自己的梦想、目标,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作者金一娜的班主任刘鹏辉老师说:“我的培养目标就是我心目中真正优秀的高中生。从学生需求角度来培养或者换个词,就是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以人为本,但这个词不能仅流于形式,而要真正去做到,内涵就是以学生终身的发展,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培养学生根本的出发点,落脚点。成人比成材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引导教育学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让班里每一个孩子都有被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集体做为家。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欣赏每一个孩子,引导每一个孩子去付出去奉献去享受去快乐,形成融洽积极热情真诚的班级氛围,这种氛围会让我和每个学生都感到幸福,一个班主任的理想就是‘让自己和学生都很幸福’。”

教育不仅是教书。这个年纪的学生被夹在童年和成年中间,在学业压力、自我认知、他人期望和社会导向之中找到平衡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将“成材”作为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同时又将“成材”和“名校”画上等号。这样,教育不免会单一化,孩子身上其他优点也会被忽视甚至扼杀。

这本书中的描写让人感到了一丝温暖:成绩优异、心情愉悦,这不正是中学生应该过的生活吗?《我同时考上了清华和伯克利》一书中所体现的理念和现象是我们教育部门将要执行的教育制体改革试点之前的试点,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同时考上了清华和伯克利》,金一娜著,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