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mm刷图:网络教学法入门(NPP)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4:04
版权声明:
本文是在线协作翻译项目“教育中文翻译/Edutranslating”【专题翻译】成果之一。
原站点版权属于MDDE663 - 2006Net Pedagogy Portal Team,中文翻译已获得授权许可。翻译主持人为IDTyao。
中文版采用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开放版权协议之“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5”,欢迎任何非商业应用的转载,但须注明出自“教育中文翻译”,保留在“教育中文翻译”网站上的原始链接,此外还须标注英文原文标题、作者和网站链接,并同样遵循<署名、非商业和保持一致>的CC版权协议。
---------------------------------------------------------------------------

网络教学法入门(NPP)
网络教学法入门(NPP) 站点是为了增进对在线教与学的理解、归集相关知识,揭示这个领域中正在发生的变化而建立的一个资料网站。
“我们正站在学习巨变之海的边缘。互联网技术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技术和经济领域,变化是如此迅速,以致于在用于学习的技术方面取得大量的突破变成可能。”
(Rosenberg, 2001, p. xv)
很长一段时间来,教育者们已经认识到了互联网作为一个教学和学习工具的巨大潜力。“在线学习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现在,各类学校、大学和学院都建立了各自的互联网教学基础架构。他们都有互联网主页,绝大多数有在线的课程,很多还在实施同步的在线学习。学习管理系统(LMS)已变成一种成熟的商业行业,各种类型的教育软件琳琅满目,这种现象遍布全球。即便如此,我们可以观察到,绝大多数在校年龄阶段的人们,还是处于这些影响之外。”
(Downes,2006)
显而易见,我们需要新的措施、工具和战略……即一种网络教学法。

互联网不断演化发展出新的技术和能力。我们对人们如何学习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着。这一部分探讨网络教育学过去和现在的发展。

对互联网的历史、管理、现实状态的概览,对其特性的扫描,有助于教育者和学习者应用这个潜力巨大的工具。

这部分收集了关于互联网在教育的设计和传输上的一些应用创意和设想。

列举出了一些正在影响网络教育学的教与学工具新发展。

提供了这个站点的一系列参考资料。也包括了更多有价值和有意思的参考资料。(本部分未翻译,见链接 )

互动学习活动帮助强化对网络教与学的理解。特别适合那些喜欢通过动态方式进行学习的人们。(本部分未翻译,见链接 )

介绍了新工具,讨论了新的学习理论,涉猎了网络教育学,对使用这些教育新理论的人们进行支持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这里提供了本站点作为网络教学法工具有效性的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将促进这个站点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本部分未翻译,见链接 )
网站开发小组介绍
网络教学法入门是网络入门系列之一。 这个系列由加拿大Athabasca大学远程教育中心 在今年(2006年)秋季现代远程教育MDDE663 课程班同学所创建。每个学生小组就一个特定的技术领域建立一个教育网络入门站点,介绍关于最新教育技术的理念、知识和资源。本网站(网络教学法入门)集中介绍教学法,包括基于网络的教和学。小组成员包括:
Mary Arnold
Mary Arnold is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 and the WebCT Administrator for Royal Military College of Canada. She is passionate proponent of the effectiv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a life-long learner herself. MDDE663 is her last course in the Master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 at Athabasca Universit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RMC at the Partnership for Peace Consortium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Working Group, Mary has delivered papers o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urseware for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and security community.
Mary lives with her dog, Ceilidh, and horse, Trout, in Kingston, Ontario. She loves the walking, riding, and sailing outdoors. And reading, sewing, and drawing indoors.
To contact Mary Arnold:
Website:http://six63.blogspot.com
Email:mary.arnold@rmc.ca
Richard Giroday B.Sc. (Hon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Richard was born in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where he spent his youthful formative years. He moved to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 after graduating in Applied Mathematics from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Today, he lives and teaches online from Prince George, British Columbia.
Richard is an online teacher for the Central Interior Distance Education School, School District 57, Prince George BC Canada, responsible for senior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courses. He is also the school’s mentor for online teachers, providing pedagog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and training for the school‘s teaching staff, and administrator of the school’s Desire2Learn content management and delivery system. He also supports staff delivering courses through Web-CT. A passion for computers, the Internet, and education has lead to an extensive computer backgroun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o educational and commercial initiatives.
Richard is a student in the Master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 at Athabasca University. MDDE663 is his eleventh and final course in the program.
To contact Richard Giroday:
Website:http://giroday.thewebworks.bc.ca
Email:rgiroday@sd57.bc.ca
Patrick Simmons, BCOMM, University of Calgary; BA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algary

Patrick was born in Lethbridge, Alberta, Canada and quickly moved to settle in Calgary. Although he has spent time in Swift Current, Saskatchewan, and California, Calgary has been his main point of residence. He began his post-secondary studi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where he completed both a Commerce degree and Philosophy degree.
Patrick began working at Columbia College in Calgary, Alberta in 1998 in the area of databas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urses for an Academic Upgrading progam. The next step led Patrick to Program Manager for the College‘s Office Administration Certificate program, where he enjoyed a balance of facilitating and program planning. Patrick is currently the Registrar for the College, as well as the Student Services Manager where he works with a dedicated team of individuals to help learners successfully enter and then move through their academic programs of choice.
Patrick is happily married and a father of 2 spirited and energetic little kids. He enjoys reading, sports and experimenting in the kitchen. Patrick is currently taking his final course in his Masters of Distance Education degree at Athabasca University.
To contact Patrick Simmons:
Email:Patrick.Simmons@columbia.ab.ca

其他资源:Glossary    Activities    Resources

NPP(1):互联网教育学的演变
原文链接:NPP-The Evolution of Internet Pedagogy
原文作者:NPP Team
翻译:Virus
审校:Danny Yu
从人们开始教学之后,学习环境就开始持续地发生着演变。对此,没有比在线学习领域的爆炸式发展更显而易见了。90年代中期基于互联网学习的到来,已经给学习者和教育者带来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在线学习环境的创建方面。Derek Wenmoth(2006)提供了一张近年来学习环境演变的示意图。在线学习现象出现十年以后,仍然在有新的学习理论、教育学热点和技术产生出来,推动着在线学习环境及其潜在的教育学基础的变化。
正如George Siemens(2004)指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创建教学环境中最常使用的三大类学习理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这些学习理论一直在驱动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在线学习所采用的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改进,建构主义在20世纪末作为在线学习环境创建的关键基础出现了(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教学,1999; Gulati, 2004)正如Bencze(2005)指出,“建构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
在过去五年中,社会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导致了网络从“我们去那里”(赛博空间)到“我们生活在这里”的变化(Newsweek, 2006)。这被人们广泛地称作Web 2.0。这一新的网络不是“要去的地方,而是要做的事,与他人连接以及拓展个人生活空间“(第5页)。这些正在出现的社会性网络技术为今天的学习者提供了创建个人学习环境(PLE’s)的能力,也为新的学习理论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这类理论其中之一就是Simmens(2004)提出的“连接主义”(Connectivism)。
尽 管在学习理论及其对网络教育学的影响方面已经有很多工作,还有更多的因素在影响着在线教与学的教育学实践。对采用已经产生或正在产生的新学习技术的课程而 言,多种多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其有效的在线实施。以下因素都在冲击着教育学的支柱:意图和目标、网站设计、站点导航、内容开发、实施方法、媒介、学生/内容/教师交互、学习活动、评定(assessment)、评估(evaluation)、学生特征、学生支持服务、教育者支持服务、技术、通讯工具、师生责任、师生期望、制度/组织理念,以及教育者的理念。这一确定合适的在线学习策略所需的变量因素列表,还并不是完整的罗列。在给定的任何一个学习环境下,一切因素都会影响到教育学。
目 前常常在实践中采用的教育学(我们这些教育者每日应用的那些方法)来自我们惯用的某些理论,藏在我们心中的某些假定,以及我们同时作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个 人学习环境。没有什么万灵丹可以使用,只有无止境的探究和学习。头脑开放的反思、研究、以及持续改进我们所创立的学习环境的投入精神,将会确保我们所采用 的实用教育学能够持续地改进我们的学生所体验到的学习世界。
互联网教育学的演变——背景
早期
计算机技术从1968年开始就被用于改进学习,从最早的日子开始,挑战始终是如何能够合理地运用技术以发挥其增进学生成就的巨大潜能(Bransford, Brown, & Cocking, 1999A)。早期互联网的发展包括沟通工具的创造,如Gopher、新闻组、电子邮件、listserv,以及万维网。这些新工具很快就被早期的创新者采用,作为讨论的改进和补充,提供获取内容和信息的通道,并创造学生们可以使用的材料(O‘Donnell, 1996)。这就是网络教育学的肇始。1995年前后,互联网爆炸式商业增长的同时,互联网的教育应用领域也发生了平行的增长(BBC News, 2006)。
创新
早期的创新者致力于如何能够运用这些新工具来创建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以促进学生成功。随后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如以下两个例子,Paulsen(1995)对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的研究和Chizmar & Williams(1997)给出的建议:网络课程的教育学应当与优质教学实践的以下七个原则相一致,它们“总结了教育和学习方面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鼓励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发展学生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
使用有活力的学习技术
提供及时的反馈 强调完成任务的时间紧迫感
传递高期望
尊重不同的学习才能和学习方法
在线学习是今天的主流
今天,在线学习已经进入了主流(The Sloan Consortium, 2004)。在美国,有些州已经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参加在线课程,作为他们高中毕业要求的一部分。在加拿大,省级教育部门的创新者已经建立了虚拟学校,来为全省辖区内的主流学生提供服务(参见BC,Alberta)。事实上,每一所加拿大的大学都有完全在线学习环境和/或混合学习环境的课程(参见DistanceEdCanada.ca和加拿大的虚拟大学)。大学为集体和/或个人提供在线课程(例如Ontario,BC)。这些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是同时在发生的。
随着在线学习进入到它的第十个年头,用以指导网络教学法的专门趋势和实践已经出现
演变——当代的视角
今天这个世界的教育者明白,没有什么教育和学习的万灵丹。没有任何教育学可以为所有环境和背景下的所有学生提供绝对的成功。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实践,并成为了热点,用以检验在线教学的教学法价值及其包含性。如Keengewe、Arome、Anyanwu和Whittaker(2006)所 言:“为确保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将教学法置于技术之上非常关键。学生不是从技术中学习的;他们是通过有能力的指导者来学习,这些指导者接受过训练,可以利用 技术来有效交流和传递思想”。尽管没有什么万灵丹,但是,教育者必须正确地选择他们进行在线教学的关注焦点。他们应当把Keengewe等人的建议牢记在心,当心自己不要将 “精力集中在学习新软件和新工具的功能上,在教学法方面却关注寥寥” (McKenzie, 2003)。
这些当代的实践及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下文中并不提供如何逐步操作以发展一套网络教学法的指南。但是,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知识、经验、信息、点滴智慧以及继续探索的路径的汇总,这些东西是你创造和发展互联网教学环境,发展你的工作教学法所需要的起点。下文将向你揭示,在过去十多年中已经出现的构成成功在线学习环境的原理。
由Anderson和Elloumi(2004)主持编辑,Athabasca大学发布了出版了一本全面介绍在线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书籍。Anderson(2004)总结道:”当前教学的三个关键组成部分——设计和组织、促进交谈,以及直接指导——仍将继续成为在线学习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组成部分“。
Kirkwood和Price(2006)总结道“(对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使得我们必须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或补充现有的教学实践,而是对对管理这些实践的一切都必须重新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
Kearsley和Blomeyer(2004)识别了“与有效在线课程相关的具体教育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
简化和建模
基于问题的学习
合作学习”
总的来说,这与大多数教育者所熟悉的策略并不相同。他们继续识别了“与有效在线教学相关的具体行为:
提供及时而有意义的反馈
创建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活动
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确保学生之间互动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反思”
Illinois大学教员研讨会(1999)指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工具使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第29页),并且“看起来在线教学法涉及到并非互不包容的至少两种方法之一的范式转换。对于讨论型的课程而言,基于文字的合作式学习方法看来非常合适,而对于讲授型的课程而言,基于图表的更个人化的建构主义形式是实用的”(第30页)。
Kearsley和Shneiderman(1999)提出了一个基于技术的教学与学习框架,该框架的基础在于“投入学习理论”(Engagement Theory)。学习活动应当聚焦于:
合作团队
基于项目
具有真实的焦点
Ruokamo、Tella、Vahtivuori、Tuovinen,和Tissari(2002; 第3-4页)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的十一个特征:
建设性、可积累——学生应当将知识建立在他们早期的知识之上
积极、自我引导——学生和学习社区中的其他学生的角色应当是主动的
团结合作——学生共同工作,并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建立知识
对话与互动——全面理解并尊重彼此,并进行互动
情境化与场景化——学习任务支持真实世界中问题的有意义的解决方案,或者是在真实世界中的具体案例或问题刺激下而产生的。
可迁移——学生们知道如何在其他场景下使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目标导向与目的性——学生定义并设定他们自己的目标
有指导的——学习是由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反馈而推进的
个性化——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建构他/她自己的学习环境
反思性——强调信息检索处理以及批判性评估的技巧
抽象性——在抽象水平上建立新的想法
演变——正在出现的进展
社会性网络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推动网络教学法的变化。根据Tapscott(.d.)的说法:
“明 日互联网相对于今日互联网的变化,将会像今日互联网相对于昨日私人计算网络尚未连接起来的时候一样剧烈。网络继续在接入、性能和功能方面快速提升。它成为了 个人和组织之间传递事实、表达洞见和观点,以及共同开发新知识的机制……网络无时无处不在。网络是社会变迁的一股力量 …… 当一个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机构 称它将把整个课程——包括讲义和课程阅读资料列表——放置在网络上的时候,它正在试图改变所有地方的教学法和学习的本质”。
新的互联网技术,例如FURL、Flickr、Myspace、YouTube、Wiki、Blog、Podcasting、RSS Feed,以及浸入式环境正在创建新的网络社会性环境,开放新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人接受Siemens(2004)的观点,“学习需求和描述学习原理及过程的理论,应当对潜在社会环境进行反思”(第1页),那么他就必须接受这样的结论,即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驱动的新的社会性环境,正在重塑并创造着新的网络教学法。
Web 2.0
大量新增的发展正在共同改变着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和学习的景观。这些发展包括Web 2.0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网络技术导致的互联网结构、在线学习者和网络学习自身的本质变迁,(Downes, 2005; Downes, 2006; Dalsgaard, 2006; Karrer, 2006; O‘Reilly, 2005; Gilroy和Ives, 2006);个人学习环境(PLE)的发展(Wikipedia, n.d.);关于大脑如何学习的新信息(O‘Reilly,正在出版);以及新近关于情绪学习和学习语境的焦点(Picard, Papert, Bender, Blumberg, Breazeal, Cavallo, et al, 2004;  de Figueiredo, 2005)。
其结果是,学习的新的底层结构,以及新出现的关于学习的理论,例如“连接主义”(Siemens, 2004; Siemens, 2006; Verhagen, 2006)和“学习的网络理论(Downes, 2006),这些理论有力地将网络教学法推向新的方向。学习者正在改变他们如何交流、创造、生产、分享和学习的方式。学生创造内容——而非吸收内容——的能力,已经取得了指数式的增长。
增长的能量为学习者赋予力量
许多机构已经采用了现有的一些学习管理系统(如WebCT、Moodle,和Desire2Learn)作为开设在线课程的模型,而一股正在出现的力量,正在将这些现有模型向一个学习者之间更加网络化、更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结构转化--网络化的个人学习环境。究竟是后者会取代前者,还是将来二者会相互整合?未来正在一天天地向我们展开。
前述的各项发展中有许多都对网络教学法的未来至关重要。或许所有的各项发展都是如此。模糊吗?的确。正在出现吗?毫无疑问。
 
 
NPP(2):互联网
原文链接:NPP-The Internet
原文作者:NPP Team
翻译:Warson
审校:Danny Yu
严格地说,互联网是一个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之间的网络(或者说是各网络之间的网络)。计算机可以通过遵从一些简单的协议而互相联络。任何人只要有一个服务器装置、一些相对便宜的软件和一个域名就能够建立一个网络服务器并与互联网相连接。任何人只要有一台装有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并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相连接,就能够连上互联网成为一名互联网使用者。
历史
互联网是在1973年由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作为一个研究项目而正式启动的。这一项目的目标是为网络之间的互相连接开发一些协议。TCP/IP通讯协议即从这个项目中诞生。这一协议的不同变种今天仍是首要的互联网通讯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启动了NSFNET的开发工作,NSFNET成为互联网通讯的主力支柱。美国宇航局(NASA)为这一主网提供额外的支持。
到1991年底,互联网已经在超过36个国家发展到约有5000个网络加入,为70万台计算机主机提供服务,这些计算机被超过四百万人使用。
 
今天互联网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全球各地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商业和政府组织的各自的网络设施组成。(http://www.isoc.org/internet/history/cerf.shtml)
当前的地位
在2006年,估计全世界65亿人口中的11亿人与互联网相连接。尽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数字,但还是低于世界人口的17%。
用户的分布情况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以下是来自“互联网世界统计数字”(Internet World Stats)的一张表格。
 
世界互联网用户统计数字
区域 人口
(2006年,估算)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互联网用户
最新数据
占该区域人口的百分比 占世界总用户的百分比 用户增长率
2000-2006年
非洲 915,210,928 14.1% 32,765,700 3.6 % 3.0% 625.8%
亚洲 3,667,774,066 56.4% 394,872,213 10.8% 36.4% 245.5%
欧洲 807,289,020 12.4% 308,712,903 38.2% 28.4% 193.7%
中东 190,084,161 2.9% 19,028,400
10.0% 1.8% 479.3%
北美 331,473,276 5.1% 229,138,706
69.1%
21.1% 112.0%
拉美/加勒比地区 553,908,632 8.5% 83,368,209 15.1% 7.7% 361.4%
大洋洲/澳大利亚 33,956,977 0.5%
18,364,772
54.1% 1.7%
141.0%
全世界 6,499,697,060 100.0% 1,086,250,903 16.7% 100.0% 200.9%
注释:(1)“世界互联网用户统计数字”更新于2006年9月18号。(2)点击每一个区域获得该区域的详细信息。(3)人口数字依据world-gazetteer网站中的数据。(4)互联网用户信息来自Nielsen//NetRatings、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local NICs、以及其他可靠的信息来源。(5)有关定义、否定声明和导航帮助,请查阅Site Surfing Guide(6)在引用本网站的信息时,需要标明出处并建立一个返回链接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Copyright © 2006,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worldwide.
数字化分水岭
互联网接入的分布情况显露出现代世界上“有条件”和“缺乏条件”的人们之间的一个差距。这一差距被人们叫做“数字化分水岭”。上面展示的互联网数字统计表说明了互联网接入上的差距。然而,即使在互联网接入率达到总人口69%的北美,还是有一些地方明显地处于互联网接入范围之外。在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带,高速的宽带接入仍然无法实现。
此外,数字化差距不仅仅指互联网的接入,还包括接入的质量。近期世界银行的一份关于泰国农村地区网络普及情况的报告称,泰国低收入人群所接收的数字化端口接入呈现出一种单向的、以娱乐为主导的、商业广告密集且技术落后的质量状况。这说明提供接入服务并不能保证受服务人群在教育上获益-正如这个网络教学法入门站点所揭示的。(http://www.digitaldivide.org/dd/index.html)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人们正在做出一些努力。例如,BBC新闻报道,100美元一台的笔记本电脑已经面世。然而,在很多国家100美元仍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民间也做了一些努力。例如,Wikipedia(维基百科)成立了维基媒体基金。维基媒体基金的目标是使这个行星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使用他们的母语查阅维基百科全书。(http://news.bbc.co.uk/1/hi/technology/4450052.stm)
 
管理
互联网的大部分功能已在靠着各合作方之间的互相协作而运转着。但是,一些有争议的功能还是需要更为正式的操控。已经有几个组织为这些工作负责。
创立于1983年的“互联网工作委员会 ”(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IAB)引导着互联网通讯协议——TCP/IP协议族的发展,并为互联网业界提供研究建议。今天,更换名字为“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的IAB,既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的管理委员会,又是“互联网协会”(the Internet Society ,ISOC)的一个咨询实体。
 
从1992年开始,“互联网协会 ”成为为互联网全球协调及合作服务的国际性组织。促进并支持大范围的工作活动,这些活动集中在互联网的发展、可利用性以及相关的技术等方面。
 
 
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处理技术和研究问题的团体。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这是一个大型的由网络设计师、运营商、供应商以及研究人员组成的开放性国际团体。他们主要关注互联网体系的演变发展和互联网运行的流畅性。
 
另一个重要的技术管理实体是“万维网联盟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W3C的使命是“通过开发能确保万维网长期增长的协议和指导方针,使万维网发挥其最大潜力。”
 
全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及分布情况给互联网的结构和操控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域名和页面地址都只能使用拉丁字母。考虑到未来几年互联网用户的大多数将是亚洲人,拉丁字母的使用会很成问题。(BBC新闻报道, Oct 11, 2006)
 
另外,人们还对美国在域名和网络的其他重要组成成分上的控制权表示担忧。这在今天美国的政治气候中尤其如此。今天的美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有时候会压倒对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的关心。
 
因此,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受到邀请为多元利益群体的政策对话召开了一个新的论坛,名字叫做“互联网治理论坛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第一届论坛大会于2006年10月30号到11月2号在希腊雅典举行。会上讨论的主要议题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接入性。这一新的管理实体的努力值得关注。
互联网的特性
影响互联网在教学和学习上有效性的特性,一般可划分为信息性和连通性两个方面。“互联网的优势来自于它通过信息使参与者相互联系的强大能力”(Fahy, 2004, 第164页)。
互联网的信息性和连通性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信息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多媒体的——可以有彩色图片、声音和视频。这些东西的制作成本较高,不过网上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这类内容的免费公开资源。一旦制作出来,这些信息的发布成本与制作硬皮封面的书、CD和电影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一个很受欢迎的免费图片站点是“Flickr”。)
--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被超链接。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广泛的各种各样的资源中集合起一个庞大的信息实体,而实际上不用把信息都存储在一个地方,例如存储在纸上或者硬盘中。(互联网上信息之间的超链接使得用户可以找到或者引用相关信息的补充资源。)
--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被搜索到。每一个能够想象得到的话题,Google等搜索引擎可以使用户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
--智能代理软件可以实现在网上搜索到特殊的信息并通知用户那条信息的存在及其位置。事实上,这些代理软件能够获得相关的信息并将其传送至用户的电脑桌面上。
 
--互联网上的信息来自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用户不再被局限于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或者他们当地的影碟或唱片店。(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访问圣彼得堡的冬宫。)
连通性
互联网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大概要算是它能够进行多对多(many-to-many)的交流。用户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彼此交流:同步的、非同步文字、音频。大多数教育者不管他们支持哪一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都认识到交流在学习者和指导者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指导者之间的价值。
建构主义和一种正在出现的学习理论--连接主义(connectivism),特别要求学习者要彼此交流。
不管怎样,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参与在线交流的意愿,预示了互联网在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潜力。
NPP(3):教学和学习的策略
 
原文链接:NPP-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原文作者:NPP Team
翻译:IDTyao
审校:Danny Yu
韦氏网络字典将“教育学 ”定义成“教授的艺术、科学,或职业”。如果教授是一门艺术、科学,或者是职业的话,那么某些技巧和方法将是成为教授的“艺术家”、“科学家”,或者是“职业专家”所必须的。而且,这些艺术家、科学家和职业专家将在教授过程中体现他们的技艺。就是说, “一门教学法(一个在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和教学策略)是注定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显著表现出来的,而这些学习活动是被分发给学习者并发展于学习者的。那么,什么是有效的网络学习活动的榜样呢?”(2006,Anderson)
教师们在授课时所选择使用的教学策略通常是由他们所认同的学习理论决定的。从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到现在为止有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一种从独特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新的学习主义叫连接主义。互联网为这四种学习理论提供了发展空间。下面是一些例子,虽然这些例子还不算完整,但是互不排斥。
对行为主义者而言,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接触富媒体(media-rich)内容的机会。彩色图象,包括照片、3D模型和动画,可以比印刷材料使得学习资料增辉不少。此外,在线评估系统可以自动评分,并提供及时反馈和更正。电子解释的功能,或者协调人员,可以进一步提供难度资料的深入说明。
对认知主义者来说,互联网允许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进度和顺序,以帮助新学习扩展到长期记忆。学习者通过同步或非同步的跟老师和同学的讨论,能弄清和完整学习知识的概念。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中的相互影响比直接接受信息更为重要……因为网络媒体其实是和外界的资源网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可以提供与课堂以外人们、观点以及信息的连接。”(Fahy 2004, 第149页)
连接主义是一项新发展的学习理论,被eLearning研究者George Siemens 和 Stephen Downes 所推崇。连接主义介绍了知识是寄存在计算机和组织当中,以及学习是发生在计算机和组织当中的概念。“这种能够将各种信息源连接起来的能力,并且创造出有用信息模式的能力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所必须的”(Siemens, 2004)。
在Mohamed Ally所著的《在线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第一章(2004,第3-31页)里,介绍了更多更详细的关于前三种学习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应用。
虽然这三种学习理论在根据每位教师的各自的学习理论有所不同,但是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目的都是指导教学。“基于网络的指导,独特之处不是来自于网络本身,而是来自于网络在教学中是如何被创新应用的”(Caplan, 2004, 第181页)。
尽管,本网站不是用来指导写作教学策略论文的,但考虑一些创新的互联网用于教学的方式还是有意义的。Chickering 和 Gamson 的“七条有效实践的原理”为组织这些想法提供了基础。1987年出版的最初的原理,已经根据技术的发展做了更改。但是在这篇文章《七条原理的应用:技术杠杆 》,又做了更大的改动。
下面是“七条有效实践的原理”:
1.    1. 鼓励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2.    2. 发展学生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
3.    3. 使用有活力的学习技术
4.    4. 提供及时的反馈
5.    5. 强调完成任务的时间紧迫感
6.    6. 传递高期望
7.    7. 尊重不同的学习才能和学习方法
七条实践原理
下面是一些关于网络怎样促进这七条实践原理的一些思想和面临的挑战。
鼓励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几条交流的途径――电子邮件、讨论区、文字和语音聊天。 经常交流可以让教师传授和解惑,而且交流在远程教学中可以消除隔离和增加学习积极性。
挑战: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网络交流显著地增加了远程教学的工作负担。
你能够建议一些方式来控制或消除工作负吗? (点击此处留言和查看评论 )
发展学生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
在由互联网支持的网络交流出现之前,远程学习者的交流和合作是不能实现的。今天,不但及时和非及时的交流变得很普通,而且小组项目合作也变得可能。而且小组的成员也不一定是真人。在河流城市项目中,学习者不但之间相互合作,也和虚拟城市中的电子居民合作。
挑战:在有效的使用互联网进行小组合作时有如下挑战。他们是:
(1)交流中的时间延迟会延长小组活动力发生所需的时间。
(2)对有效的案例学习和解决问题练习的设计在远程交互中需要创造力和对科技明确的理解
(3)设计和发展像河流城市这样的项目很昂贵,而且科技含量很高
那么,你最喜欢的网络合作的交流工具/策略是什么呢?(点击此处留言和查看评论 )
使用有活力的学习技术
互联网使得学习有活力是因为它让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让学习者参与到学习内容之中。学习者利用互联网讨论和辩论学习内容能够让他们掌握学习内容并应用到其他领域里。然而,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促进网络。这可以简单到网络上的提问,或者复杂到在线模拟。有学习者操作的彩色和3D视图能帮助他们弄清普通黑白视图所不能表达的概念。
就像在上述提到的河流城市这样的例子中,学习者可以从真实生活中的资料学习。
提供及时的反馈
及时反馈和纠正错误是有效的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利用在线交流提供及时反馈。但是反馈也可以通过被编程到教学内容当中。这种反馈可以是简单的嵌入的问题或者是电子网络评估系统;也可以复杂到多层的模拟。在这种模拟中,学习者作出自己的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在小组讨论中,无论是与真人讨论还是和电脑辅助系统讨论,学习者都可以更正,理清,和扩大学习信息。
挑战:在网络测验和考试中是很容易作弊的。许多大学使用的多项选择题是最容易提供作弊机会的。网络课件制作者和课程内容专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不要给学生提供作弊的机会。
你有何主意,减少网络作弊的机会?   (点击此处留言和查看评论 )
强调完成任务的时间紧迫感
绝大多数教育者,都希望找到激励学生在学习任务上花费时间的方法,不论是在线学习还是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互联网为增加教学材料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供了很多方法。
彩色图片和照片增加了以文本为主体的教学材料的趣味性
嵌入式查看进度的问题和及时反馈促进了学生复习他们未掌握的知识
小组协作和小作讨论不但让成员按时完成任务,而且帮助他们理清知识,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
挑战:在上面已经提到过,在线课程的工作负荷可能非常重。所以,有效的时间安排就很重要。就是说,在线课程需要认真设计来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而且技术应该辅助学习,而不是阻碍学习。
传递高期望
研究证明,学习者可以被激励以达到较高的期望。在今天的培训和教育圈中,有一个流行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一个方面,是让学生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互联网可以使学生扩展学习体验,学习的范围已经超过了简单的一本课本或是图书馆、学校、公司,和博物馆的学习资料。
让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更多的控制和负责,是教育者传递较高期待给学习者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要学习者达到高的期望值,那么应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互联网能够提供的工具有:
提供活跃的有激发力的学习材料
提供大量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提供广阔的能够深入研究和学习的资源
挑战:发展基于网络的有激发力的学习资料和有趣的合作项目需要特殊技能和创造力。而且还可能需要有技能的资源。
你有过在网络上学习的经验么?特别好的和不好都欢迎交流。(点击此处留言和查看评论 )
尊重不同的学习才能和学习方法
互联网有很大的潜能让学习者利用自己的学习才能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声音和图象可以有利于借助声音和图象学习的学习者。就算是盲人学习者也可以从与电脑的交互活动中获益。
“七条有效实践的原理”只是许多检视互联网价值的模型中一种,检视互联网为在线学习的实践以及教育学产生了哪些价值。很容易看到,虽然互联网很有潜力,但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特别是对我们这些教授学习艺术,科学和职业的人们。 此外,还有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连接主义,需要用其他的方法来设计教学活动。一些关于连接主义的看法集中在本站的“互联网教育学的演变”部分。
NPP(4):新的教学和学习工具
原文链接:NPP-New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ols ,Support Systems
原文作者:NPP Team
翻译:Danny Yu
审校:IDTyao
这是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来的教学和学习工具简明的概览。多数这些技术在MDDE663课程的其他门户网站中都有深入的讨论。
学习管理系统(LMS), 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和课程管理系统
这几种工具都不算新,尽管它们的名称随着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另外,随着各家公司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不断增加功能,这些产品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实际上,互联网推动了这些工具的重要改进。其中的两个是:1)标准,2)学习对象和学习对象库
标准
一个趋势是标准的出现。以前,课件制作和管理工具是独立的。最初他们的课程独立运行,只用在他们各自的课程传输系统。当课程开始在互联网上运行,它们频繁地要求独立的客户端软件来运行它们。今天,绝大多数在线课程都能在浏览器中运行。
此外,无论是商业的还是开源的课程制作、管理和传送软件,大多数开始匹配各种各样的标准,这使得他们的产品可以在多平台上运行。这些标准有许多种类,但他们都使用XML作为课程内容的文件格式。他们也应用元数据标志内容,使其“可被搜索”。
主要标准的模型和内容为:
*SCORM
*IMS
*Dublin Core
*CanCore
*IEEE
请访问MDDE663课程的标准门户网站 了解更多信息。
学习对象和学习对象库
另外一个出现中的内容发展趋势是学习对象。学习对象就是一份数字化的内容,可以被当作一个单独运行的指导单元来使用。发展学习对象的目的是简化对课件的重复使用和实现新的目的。这个主意并不新。指导者和教授很多年来都在新课程、论文和演示中重复使用以前用过指导方法的片断。新的的主意是在一个标准应用格式中创造学习对象。
符合标准的学习对象提供了重要的好处。首先,它们是多平台兼容的,可以用任何符合标准的课件传输系统来传送。其次,它们能够储存在标准兼容的学习对象库,如果恰当地使用了元数据来标签,能够被搜索引擎找到。一个重要的结果是这使得课件开发在长期中更加经济。因为,即便是传送平台改换,课件开发的投资也不会遭受损失,开发的成本可以在更多的课程中得到分摊。
访问MDDE663课程学习物件门户网站 了解更多信息。
内容聚合和代理
由于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存在,用户需要帮助以找到他们想要和需要的信息。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能够做到这点。事实上,他们却很不够用。对“内容聚合和代理”的Google搜索,得到了4,480,000个结果。
内容聚合和代理,特别是智能或者学习代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RSS
RSS(Real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是一个内容聚合的例子。聚合是通过互联网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用户订阅内容聚合的种子(feeds),种子将内容直接指向到email或者网页。很多网页提供RSS种子,供用户订阅。
访问MDDE663课程RSS门户网站 了解更多信息。
内容聚合和Tag标记
内容聚合器是用户可以在其中组织信息源的网站。智能化和可编程的代理能够帮助用户发现新的信息源,添加到他们的站点上。实际上,这些代理可以帮助用户确保信息正确地保持在他们的站点上。
两个很流行的内容聚合器是Delicious 和Furl 。
另外,一些公司和特殊兴趣的群体把内容聚合作为一种服务。有时这些服务还会出售。
维基(wikis)
维基是可以在线修改的网站。维基软件允许一个网站的创建者去许可浏览者编辑站点的所有或部分。最著名的维基是Wikipedia(维基百科),一个在线的百科全书。
用户可以用免费或商业软件来创建他们自己的维基。一个流行的免费产品是PB Wiki ,它宣称人们可以“象作花生黄油三明治一样轻易易举地创建免费维基”。
Wikipedia站点上有一个比较各种维基软件的表格 。
计算机媒介沟通
直接沟通的缺乏一直被视为远程教育中重要的缺失。1991年,Otto Peters写道:“我们逐步认识到,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是缺乏的。教与学新的形式季度缺乏”(Peters,1991,第52页 ,引用于Keegan 第49页)
互联网提供的沟通功能使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多对多的沟通成为可能。Email、文字聊天和讨论(公告板)作为在线学习中的沟通主流形式已有多年。讨论上一个有趣的新变化是blog写作。一个blog(也称作weblog)是一个帖子被作成日报风格(http://en.wikipedia.org/wiki/)日志的网站。读者可以张贴评论,回应一个给出的帖子,或者得到许可,张贴他们自己的帖子。在互联网上很多社会性的环境中,blog作为异步沟通工具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不断增大的带宽,低廉或是免费的软件不断出现,使得音频和视频得到了混合应用。象Skype 这样的程序,提供了音频和视频的实时沟通。Skype和其他软件,比如Paltalk ,可以免费获取,同时也提供更加完善功能的版本供购买。
商用的产品,如Elluminate 和HorizonWimba 提供文字和音频的交流,如演示、桌面或者是应用的分享。这些产品在商业、远程教育的会议以及班级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沉浸式环境
沉浸式环境在创造虚拟世界中,结合了信息和网上通讯的力量。这些世界中,用户可以创造能够在虚拟社区里走动和参与进去的人物。Second Life (二度人生)是一个这样的虚拟社区范例。Active World 是另外一个。公司和学校可以创造他们自己的虚拟社区以获得特定的教育目标。
沉浸式环境是既与“机器”又与人交流的范例,因为沉浸环境中的某些“人”是软件的一部分,并没有对应的人类存在。River City项目 就是有一些参与者为“机器”的教育目的沉浸式环境的典型。
象这样的工具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和创新的方式去教和学。关于这些工具的有效使用,在本网站的“教学和学习的策略 ”部分有所涉及。
附:支持系统
通过观察网络教学法需要怎样的支持,可以知道网络教学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的群体:
协调者
教学设计者
组织管理者
信息技术部门
会计部门
许可证及规制协会
注册处
学习者家庭
基金支持

Google 文件 - 网络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编辑此页面(如果您有权限)。 |报告垃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