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达女性可以服用吗:探访中国下雪最多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5:28
一片鹅毛般柔软的雪花,在半空中不断地盘旋、下降,如果它运气好,风会把它带到雪乡,在那里,它可以停留整整7个月而不融化。当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只降温不降雪时,被誉为雪乡的它确早已披上了银白色的盛装。只有身处其中,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是中国下雪最多的地方。

 


 

  谁创造了“雪国”

  哈尔滨的街头,不久前刚下的小雪早就化得一干二净。这让我对雪乡之行充满了怀疑:传说中的“雪乡”会有雪吗?

 

  汽车颠簸在丛林深处,脚下这片土地叫大海林,位于张广才岭南坡,是长白山脉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张地形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一直延伸到吉林省境内。“大海林。”我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两旁的白桦和红松从车窗边飞快地掠过,雪乡就藏在这片像海一样广阔的林子深处。

 

  山里的温度明显比城市低,同样是几天前的雪,路边却还有很多没融化。白色的残雪也很让人激动,司机师傅却告诉我们,这不算什么,进了雪乡就是另外一片天地了!果然,当汽车拐过一个弯道后,眼前的白色忽然一下子多了起来,似乎在大声说:欢迎来到“雪的国度”!

 

  最先看到的就是家家户户房顶上突出来的雪檐,像圣诞节时迪斯尼的店铺,仿佛走进檐下就可以买到彩球、魔力棒等各式各样圣诞树的装饰。雪檐大约有一两米宽,十几厘米厚,伸出房檐几十厘米还低悬不落,像极了生日蛋糕上包裹着的厚厚的奶油,让人馋涎欲滴。最有趣的是,有的雪檐竟然还会“空中拐弯”的技巧,一直垂到地上,和雪地长在了一起,于是就把房子严严实实地包起来,成了一个完整的雪屋。

 

  外界少雪,甚至找不到一点雪的迹象,雪乡却可以做到“万里雪飘”,仿佛魔幻大片《纳尼亚传奇》里的那个大衣橱,穿过长袍短褂,后面是一个冰封的世界。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地理学家为我们揭开了雪乡的秘密:

  

  原来,雪乡平均海拔800多米,高于周围地区,形成了一定坡度。黑龙江的最高峰老秃顶子,海拔1686.9米,和附近的羊草山,共同形成了雪乡三面环山的格局,北面袭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和南来的日本海暖湿气流在此频频交汇。两座大山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暖流,也挡住了山外的污尘,雪乡因此拥有了得天独厚的降雪,最大降雪量曾有过2米的记录。在地理学上,这样的情况叫做“小气候”。

 

  不过要得到“奶油”的效果,光靠降雪量大还不行,合适的黏度和风力同样少不了。雪乡的雪花是片状的,和一般东北地区干硬的颗粒状降雪相比,黏度要大得多。而不太大的风,又让大雪可以在屋檐上慢慢堆积。上一场雪被下一场雪覆盖,于是出现了更多的层次感。同纬度二浪河地区就因为风大,形成不了“雪挂”的壮观景象。难怪美国、法国的冰雪项目专家考察之后一致认为,这里的雪资源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好的!

 



 

  门外就是天然冰箱

  雪乡的房子多是木格棱式的老房子,一场大雪过后,它们就像从雪地里刚长出来的一株株“雪蘑菇”。小院儿都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披上了银色外衣之后,则酷似一根根即将融化的奶油冰棍。

 


 

  很久以来,雪乡其实叫双峰林场,是大海林中众多林场中的一个。20世纪80年代,部队的摄影师来到这里,他们原本想拍摄驻扎在附近的解放军的生活,却无意间被这片大雪中的小村落吸引,于是举起“长枪短炮”,记录下美丽的一刻。后来,其中的一幅摄影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人们在惊叹之余,同时也找到了双峰林场。因为获奖的照片叫做《雪乡》,“雪乡”之名便由此流传开来。

 

  远处,山和树的深色调与皑皑白雪相呼应,漫步雪乡的小径,我仿佛正行走在一幅水墨画中。而高高挑起的大红灯笼和门上洋溢着喜气的“福”字又把我拉回现实。

 

  雪乡的小气候,让冬天格外漫长。每年10月,山外还是金秋,雪乡却已飘起鹅毛大雪,一直飘到阳春三月。真正的春天5月份才开始,仅仅150多天,雪乡人就度过了春、夏、秋3个季节。夏天,当30℃的热浪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时候,在雪乡人的概念里也不过是每天2个小时的炎热时光。下午阳光一弱,马上就得加衣服。难怪,当地人说,去不了其他地方,因为外面太“热”了。

 

  天寒地冻的环境,让储藏食物更加方便。门外就是天然的冰箱,有什么食物需要储藏,往雪堆里一扔就行了,也不必担心会变质。

 

  路过一间小木屋时,人们可以惊讶地看见男主人正把路面上的雪铲到墙根上堆起来。他为什么不把周围的积雪清除干净,反而要堆在自家的墙边呢?男主人给出的解释是“保暖”。因为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孔隙里含有大量空气。在自然界常见的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保温性能就越好。把雪堆到墙边,可以减少屋子里热量的流失。

 



 

  野猪大战黑熊

  雪乡会让人听到森林的呼吸,走在古木参天的莽林中,周围弥漫着清新而甜润的气息,渐渐地又被一种浑厚而奇妙的声波笼罩了,那种如潮滚动撼人心魄的轰鸣仿佛发自地下,又像来自苍穹,沉郁而高远,原来是松涛声。

 

  但要是以为这样宁静的生活就是雪乡的全部,那你就错了。生活在山林中的不仅有雪乡人,还有原本就属于这里的动物。

 

  春天,啄木鸟会帮你清理柴火上的虫子;好捉弄人的乌鸦,一不留神就用尖喙把你放在树墩上的饭盒打开,饱餐一顿。冬天,在山里遇到野猪和黑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林场还没有禁伐时,林业工人常常能在伐树时,伐出正在呼呼大睡的黑熊。

 

  生活在雪乡的孟师傅还曾亲眼目睹了一场野猪和黑熊之间的战争。冬天食物匮乏,野猪和黑熊甚至跑到村里觅食,为了争夺粮食,大打出手。野猪有一身蛮力,仗着锋利的獠牙左突右撞。有很多人叫黑熊“黑瞎子”,因为它的眼皮太长,又会直立走几步,让人感到憨态可掬。其实它不瞎也不笨,不仅凶猛,而且异常敏捷,随便给你一掌就会把人打晕。要在平时,两者很难分出胜负。但是,冬天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野猪的脚没有着力点,很难保持平衡,终于败下阵来。可惜,得胜的黑熊也没能享受到鲜猪肉,为了防止伤到人,村民们敲锣打鼓地把熊吓跑了。

 

  禁猎20年,让林子的动物们摆脱了人类猎枪的威胁。野猪、黑熊还有黄鼠狼反而经常下山到村里“串门”,拱土豆、掰玉米、偷小鸡。也许,想要和动物一起生活,人类就得学会忍让。

 

  除了在山上遇到野兽,迷路也是雪乡人的家常便饭。千万别以为自己方向感好,附近的山都是一个个土包,形状非常相似。真正到了山顶就分不出东南西北了。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走错了方向,去了另一个几十公里外的林场。生活在这里的人善良淳朴,迷路之后人家管吃管住,第二天再送你回家。

 

  这点,我们在雪乡就可以体会到。举着相机,随便走进哪一家,主人都会善意地欢迎你的到来,随你的意愿尽情拍摄。如果你有了灵感,主人还会让小孩甚至家里的土狗来做你的模特,让你尽兴而返。在雪的世界里,一切都那么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