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培训有用吗: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0:37
就业难是个伪命题

□     文/金  姬

 青年文摘绿版2009年第12期·今日视点

 

海瑞恩困局

 

    44岁的段建生脸上掠过一丝苦笑。他刚从报上读到消息,“今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加上2007~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但作为急需人才的德国海瑞恩精密技术公司总经理,他还是招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

    从2004年开始,他们公司就在中国招兵买马。那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是239.1万,但公司只在上海和北京招了7名值得培养的大学生。公司把他们送到公司总部—德国巴登符腾堡南部的小镇进行第二轮面试,在两周内彼此沟通,最后与6个人签约,如今坚持下来的则只有3人。

    这样的尴尬海瑞恩每年都会遇到: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却是找不到、留不住人才。“2006年我们招了两名清华学生,当他们得知将在江苏太仓工作,就放弃了。”段建生无奈地说。其实江苏太仓离上海只有几十公里,但许多毕业生只愿意在特大城市工作。

    海瑞恩的条件很诱人。这家专业生产汽车发动机精密配件的德国公司,经过40多年努力,已成为德国博世集团、宝马和奔驰汽车公司的供应商。2008年,拥有1400多名员工的海瑞恩创造了1.55亿欧元的产值。

    “说实话,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都无法马上胜任海瑞恩的工作,我们不得不把他们送到德国总部培训几年。”段建生说。

    招来的新员工在德国总部受训期间,海瑞恩包吃住,每月提供800欧元工资,除了德国法定假期外,每年还有10天带薪假期。公司还会组织员工去周边国家旅游,帮助中国员工申办当地驾照,好让他们欧洲自驾游。

    尽管如此,海瑞恩这几年的中国员工流失率高达1/3,究其原因还是不少中国学生急于求成,并不愿意在异国他乡培训三四年才正式上岗,而且学德语也会占用很多精力,他们并没有长期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作的心理准备。

    海瑞恩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人,还需要员工没有强烈的“地域择业观”。海瑞恩的几十名中国员工中,只有两个上海人,27岁的方超就是其中之一。他2004年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到德国面试两周,然后就签约海瑞恩。方超觉得这几年他在德国收获颇丰:学到了先进的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可以和同事用德语流利交流,和一些同事利用德国法定假日去法国、瑞士和西班牙玩,公司还组织大家去过捷克和奥地利。他今年5月也要回太仓工作,当一个部门的生产经理。这位上海青年的事业高起点将在太仓开始,父母也为他感到自豪。

 

从毕业到就业

 

    4月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艺珂研究院主办的“从毕业到就业”学术研讨会上,段建生再次表达了招不到合适员工的尴尬。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徐忠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不少企业其实招不到人,而上海的大学毕业生很多连北京或广州都不愿去,只想在这里谋求发展。

    每年三四月份,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高峰期。但截至今年3月,调查发现,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三成,七成因为对岗位、薪酬不满意而未签约,甚至还没有方向。

    如果把大学生就业难的矛头指向扩招,未免有失公允。“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个人才相对过剩现象,并非高级人才需求已饱和。”上海社科院院长王荣华表示,中国目前的大学生数目与美国相当,相对中国五倍于美国的人口基数,当前2700万的中国大学生数目并不算多。

    但是,如今应届大学生的低就业率是不争的事实,校内就业指导不当也许是一个原因。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汪歙萍表示,虽然98%的上海高校配备职业指导,88%的学校从大一就开始给学生们提供相关咨询,但师资力量是一大问题,有过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少得可怜,很多老师一毕业就留校,而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过的人很少回到高校任教。

    学术界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七条对策:

    第一条是“新知青政策”:让10%的毕业生到西部工作。政府也在多渠道地拓宽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大学生担任村官。

    第二条是“新顶替法”:父母退休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顶替空出来的名额,但不一定要继续做父母原来的工作。问题是,这种方法可能导致一个企业因为不公开的招聘人才而缺乏竞争力,而且可能会滋养一些垄断性企业的“世袭罔替”。

    第三种方案是“学士后”:本科延长一年毕业,让大学生在“大五”时在校参加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

第四招是动员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或NGO(非政府组织)就业。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沿海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就业吸纳能力有所降低。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也由于预期不好,缩减了招聘新人的计划。

    再花1~3年给大学毕业生进行培训,是缓解矛盾的第五条对策。1~3年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就不用说了,他们何必当初不直接去念高职,而是先到大学念4年本科呢?

    第六条是鼓励创业。如今应届毕业生创业门槛高,缺乏社会和心理资本。很多大学生是无法就业才创业,而创业的要求往往比普通就业要高得多。

    最后一条是非正式就业,也就是所谓的“灵活性就业”。对于那些在今年6月仍然没有签约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去社区服务或参加各种培训。

    这七条建议都有不足之处。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建议中国的高校学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因为那里的校长关注产业发展,这几年新开了飞行员、导航员和轨道交通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是上海高校中最高的。可见,大学生就业的确很难,但并不是个无解的问题。

(史小掏摘自《新民周刊》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