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个人简介模板:我与北大“帐篷哥”惺惺相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19:23

  最近,北京多家媒体报道了《帐篷哥夜宿清华旁听北大》的消息:“出生于1990年的赵铭(化名),去年参加了高考,并顺利考入山东一所理工类高校。一个学期后,他主动退学来京。目前,赵铭每天都会去北大旁听课程,为了省钱,他每晚都在清华大学青年公寓楼道中搭起帐篷过夜。”

  看完报道后,不禁想起15年前,我在北大旁听的一段特殊经历。

  1996年3月14日,26岁的我,带上父母积攒多年给我娶妻成家的3000元钱,怀揣着梦想,只身来到京城,开始了我的北大寻梦之旅。可仅过了几个月,手中的3000元钱就所剩无几了。住宿也成了难题,正一筹莫展之际,我偶然发现了北大第二教学楼的后面,有一间闲置不用的四五平方米的小储藏室,我就找来砖头和木板,搭成了一张简易的床铺,并取名为“静心斋”。白天在课堂上听课,晚上回到蜗居里,在烛光下写东西,尽管没有暖气和水电,墨水瓶里的墨水有时都结了冰,我仍怡然自乐。

  可惜好景不长,后被校方有关人员发现,只得搬离。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在学习之余想办法挣钱。首次打工是帮一家公司抄信封,两天就挣了120元,为此乐了好一阵子。有一次,我与一位民工套近乎,得知拆房时整理砖头,一块能挣3分钱,课余我就去整理砖头,几天下来,手指头都磨出了血……

  后来,在北大教授楼开炤、张兴根等老乡的帮助下,我在北大出版社找到了一份校对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北大的旁听传统,让不少求知若渴的有志青年,在这里梦想成真。他们有毛泽东、沈从文、瞿秋白、陈毅、柔石、冯雪峰、杨沫、金克木等等。

  2001年3月22日,我写了一篇《北大边缘人的故事征稿启事》,翌日在北大三角地张贴后,“北大边缘人”不胫而走,这一称谓很快就成了在北大旁听、考研等游学群体的代名词。我倡导的北大游学活动,也得到了北大学界泰斗张岱年先生的认可,他欣然题词以示支持:“追求真理,振兴中华”!

  如今,“帐篷哥”媒体走红后,境遇却不佳,已不能继续在清华“安营扎寨”。我通过媒体的朋友找到了他,并请他来家里做客,将我在北大10余年的旁听经验与他分享。我与妻子商量后,决定临时为他提供食宿,帮他度过难关,还鼓励他半工半读,以早日结束“帐篷求学”生涯。

  晚餐上,“帐篷哥”夸我妻子做的饭菜是他来京后吃过最好的饭菜!一顿普通的晚餐,竟然引起了他如此的感慨,让我心酸不已。

  从“帐篷哥”身上,我看到了众多旁听生的影子。作为曾经的北大游学者中的一员,我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梦想成真!(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