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难禁完整版种子:转贴:找一个解释:我们这样读古文(序)---哲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37:41

  转贴:找一个解释:我们这样读古文(序)

从感觉出发  

徐国能

选自网易读书频道

我们常常讥笑现在的年轻学生是“草莓族”,意思大约是他们外表光鲜可人,但抗压性极低,容易因为轻微的碰撞而损伤。不过据我观察,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忧患意识似乎远在我们当年之上。他们很早就在为“未来”准备,每天忙东忙西,鉴定这个申请那个。当学生的那种快乐似乎是很淡薄的。不像我们当年,做学生时就安安心心地做学生,终日向往的是杨牧在《叶珊散文集》里的那种生活方式,实况大约就是徐志摩笔下“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到草绵绵处寻梦去”那样。回想起来,当时的悠游有着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文史科系的学生,纵使在社会上属于百无一用的书生,但是最起码可以到中学教教书,足以养活自己,有一个尊严且小康的开怀人生。学校是我们的桃花源,是可以适性而生的一块梦土。

曾几何时,“当老师”竟成为一种奢侈,即便搭上了这个已过分拥挤的班车,仍然有着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辛酸。我过去认为当老师是极喜乐的,一开始的时候是知识、技术上之传递。每见学子日起有功,如苗之抽长茁壮、欣欣荣荣,想其日后蔚然成荫,而自己也是那清凉的灌溉者之一,此生毕竟不虚,其乐足以浮一大白。为师之乐次在教学相长,学生无论贤愚,以其生命之经验、生活之感触回应师者所教,其中必有可思可悟之处,一时灵感泉涌,忽透天机,其乐正是捻花而笑的瞬间。为人师而最乐者,莫过于找到志业的传人,虽说人生营营世间无异于蝼蚁,苟求生活之安适满足便堪称成就,但我以为人人心中多少还有一分理想的执着,或许还存一丝淑世的盼望,但限于生命,那却总是每个人的未竟之渡。倘若有一修养和能力皆堪信任的后生承传了那理想的薪火,为人类文化保留了一点质量,其乐便是孟子所说“王天下而不与焉”的至乐了。

回顾我的生涯,真要感谢那些勤于付出而不计回报的老师。近年来有不少朋友怀抱着理想投入这个行业。现在的学生早慧,家长的教育程度也普遍提高,学生与家长对班级该怎么经营和书该怎么教都有自己的见解,同时面对多元社会的多元价值,老师一方面要传达某种“正确”,但亦须尊重与包容那些另类或非主流的思想言行,其中分寸的拿捏,真是需要智慧与用心。同时现下的教育政策摇摆不定,考试题目刁钻灵活,为了学生的成绩,做老师的更须煞费苦心地与时俱进,将学生训练成能征惯战的考场英雄。大家见面聊起,都是不免感叹“书是愈来愈难教了”。

当老师本来就很困难,张爱玲就曾经说过,那难处在于“又要做人,又要做戏”。在我的朋友中,有几位在中学任教是极为成功的,所谓成功,并不是得到了什么“优良教师”的奖状,而是我曾听见表现卓越的大学生,很自豪地说某某是我的高中国文老师,而我也知道在升学主义挂帅的今日,他们并不是那么在意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国文科的分数有多高,而是努力让学生懂得文学、真心爱上文学,从此人生便比别人有了多一些的风景,因此他们并非得到学生的喜爱,而是得到学生的尊敬,他们从不弘扬自我,而是传递文化。近来我渐渐体会他们成功的秘诀,那就是“真诚做人,决不做戏”,我认为他们以实践,将教育工作推向了一种新的高度。

吴岱颖和凌性杰一直是我们师大国文系引以为傲的绝代双骄,他们的成绩是那样的好,教学是那样的投入,以才子、真儒而为良师,无怨无侮地将虹霓般的才情化作灌溉青秧的春雨,同时永远那样谦和地保持进步。

在他们之前,师大出身的散文名家有颜昆阳、龚鹏程、刘墉、钟恰雯等,诗人有席慕蓉、罗任玲、陈义芝、陈黎、陈大为等,另外,罗位育与陈灿都是极有名气的作家兼高中老师。岱颖和性杰先后从师大毕业,继承了光荣的传统,他们是深情而精致的诗人,是从容与深刻的散文家,也是以学问和才气,将“国文老师”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圆满的高中老师。印象中,旧式的国文老师总有点食古不化且自命清高,用严肃的面容隐藏空虚脆弱的心,还记得夏宇的诗是这么写的:

住在小镇

当国文老师

有一个办公桌

道德式微的校园

用毛笔批改作文:

“时代的巨轮

不停地转动 ”

《一生》

诗中曲尽“国文老师”的老朽之悲。不过岱颖和性杰却永远充满了理想与活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对“教师”一职的认知,岱颖借用了大江健三郎的话说:

所谓的老师并不是一个知道怎么去教未知者的人,而是可以把学生心中的某种问题,重新再创造出来弄清楚,以此为工作的人。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把学生心中的某种问题,重新再创造出来弄清楚”绝非易事,但也是教育中最可贵的部分,尤其是中学的文学教育。除了语文的训练外,一篇作品在学生心中所形成的朦胧风景或稀薄的意象,其实是通往美与艺术的走廊,也是藉以窥探人生的幽窗。但很可借的是,许多中学的文学课程,或许碍于时间,或许因为考试的压力,一篇作品的解读往往侧重于主旨大意或语文常识及修辞技巧等,那些因为文字或情感所形成的点点滴滴,似乎是被刻意遗忘的房间,永远尘封。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国文课并不能激发我对文学的兴趣,因为一篇篇优美的作品,最后都变成了考卷上的关隘、成长中的绊马索,我相信大多数的人很难在国文课上找到文学的美丽与哀愁。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即使经历了了中学六年的国文课,但也很难从一首诗中找到宁静,或在一篇小说里产生想法而照见真理,也因此我们的社会对于文学总是流露出不解、淡漠、轻忽、讥嘲或敌视等不友好的态度,这使得我们的社会总是对浅薄煽情的议题特别感兴趣,对什么事情都只有一时激情而缺乏更多的深思与感动。

《找一个解释》是深深震撼我的作品,岱颖和性杰将高中课本里被学生视为畏途的古文作品,用现代的眼光重新诠释,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对古文作笺疏,也可以说是将古代经典拿来当作自我生命的注脚。那不仅是一种将古文赋予血肉生命的教材教法,我认为其中更具有一种暗示:那些历经了重重时光,偃卧在国文课本里的作品,其实背后都有一个更巨大的存在,都有一些更值得追索的情怀,那才是文学的目的,也才是老师的价值。

回首我高中二年四班的教室,那时我也曾在读完《桃花源记》后,隐约感到某种惆怅,也曾在假日走过繁华的西门汀而深深觉得寂寞,也曾在夜行的校车上感到千言万语抑塞胸口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被重新创造出来弄清楚”。原来在我们的教育中,“感觉”是被刻意忽略与简化的东西,这让所有的人日渐粗砺,终至茫茫于大千。《找一个解释》的可贵之处便是在这里,透过课文,鼓励学生面对自己的感觉,追索生命里零落却华丽的每一个片段,那些如潮如浪难以把握的生活碎片,其实是完整人生所不能遗落的,且唯有文学艺术能捕捉它们、编织它们,让这些“感觉”永远成为我们心底对生命的答案。今日许多人奢谈写作的教学,然而对一切的“感”与“觉”不正是创作的根源吗?性杰与岱颖对待这些课文的态度,也揭示了写作的原则。在他们的阅读世界里,“古文”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等待你弹奏的黑键与白键。性杰与岱颖用敏锐的心来探索读书写作的方法,以灿烂的笔触写下国文教学的可能。这让我相信,只有艺术才能致敬艺术,文学才能解释文学。

我深深钦佩他们对教学的真诚与对文学的热情,不然不会有这么让人感动的作品,而且里面的句子与段落往往是那么的睿智与洒脱:

流水十年,恍若一瞬。如今我无法想像自己的晚景,也无法想像我们究竟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战争与疾疫最容易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最容易扭曲好不容易累积的文明与教养。

凌性杰《多么美好的世界》:读《大同与小康》

窗外一片昏昏,似有即将落雨的迹象。听说芒种的雨水是丰收

的预兆。这时稻子已经抽穗结实,成为种子。谷粒上会长出细芒,所以才把这个节气叫做芒种。如果可以,我希望在秋天与你见面,知道你终将拥有一季的丰收。

凌性杰《给一个解释》:读《劝学》

如果真有所谓的终点,那必然是在梦里,而不是眼可触手可及脚步可以勘履的某个地方。

吴岱颖《桃花源头一座山》:读《桃花源记》

雨幕转为疏淡,山谷中云雾逐渐退却,巷子里传来车轮压过积水柔软的声响,引擎声绕过角落远远地去了。或许我该出去走走,或许,该坐下来,好好地写一首诗。

吴岱颖《闷》: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每一句话都美得孟浪,雅得婵娟 那正是国文课上应该教而一直未曾教的。

“德不孤,必有邻”,有时这么讲不免流于陈腔,但作为一个难免时感孤寂的国文老师,的确在《找一个解释》这本书中,为许多残夜的孤灯、许多掩卷的长叹,找到了馨香一瓣的答案。

敬谨为序。

 

注:《找一个解释:我们这样读古文》,作者凌性杰与吴岱颖是台湾两位高中语文教师,他们给了我们另一种视角来读古文、教古文。

凌性杰,1974年生,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教于台北名校建国中学。喜好在山风海雨中体会宁静与感动。曾获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等。作品有《找一个解释》《海誓》《灿烂时光》《所有事物的房间》等。

吴岱颖,1976年生,现任教于台北名校建国中学。曾获时报文学奖、后山文学奖等。著有个人诗集《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