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撸橹中文网图片:二十四禅 生活真谛【人生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35:09
二十四禅 生活真谛
01.  无 生 秘 义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举着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接着,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教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忍。
02.  初 示 宗 旨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
“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切法要,便摇头说:“不知道。”
03.  断 臂 求 法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时常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
“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
“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怎料,慧可竟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这些坚定求法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并赐法名“慧可”。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法。临别时,达摩祖师说:
“二百年后,此如来禅法将在中华国广泛传播,虽然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但自参自悟,潜行密证者仍然成千上万,不可胜数。”
04.  法 界 眷 属

有一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05.  拜 诣 真 身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禅师了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继续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从容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感慨地说:“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来,我以此试人,无一能解者。请你善加保任。”
此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光涌,乃肉身佛也。”
06.  古 镜 茶 坊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店主,点了一下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着转身就走开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这个卖茶人都不如,惭愧!”于是痛下决心,勤苦参学,闭门深修,终于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这家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地说:“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泡茶,泡茶,泡好茶
07.  喝 消 轻 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刚一见面,东坡就说:
“听说禅师禅悟功夫很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东坡答道:'姓秤,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08.  生 死 思 量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
“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人眼前见牢狱时,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欣喜和恐怖都在于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造作皆能成境,太尉若能了知自心的作用,自然就不会有疑惑了。”
太尉:“心,如何了知?”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正当太尉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喝道:“你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09.  不 可 思 议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没有佛性?”
“有。”惟宽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
学僧又问:“禅师你有没有佛性?”
禅师答道:“我没有。”
学僧不解地问:“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你却没有呢?”
禅师说:“因为我不是一切众生。”
“你既然不是众生,那一定是佛吧?”
“也不是佛。”
“那究竟是何物呢?”
“也不是物。”
学僧思考片刻后,问道:“可以看得见,想得到吗?”
禅师笑着答道“不可思,不可议,所以说不可思议。”
10.  孰 见 斩 蛇

有一位讲经僧来参访智常禅师,禅师正在田间锄草。忽然草中窜出一条蛇来,禅师举起锄头便砍。讲经僧不以为然地说道:“久仰禅师道风,今天一见,原来是个粗行沙门。”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究竟是你粗,还是我粗?”
讲经僧于是展开辩论,问道:“什么是粗?”
禅师放下锄头。
讲经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讲经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又问道:“你根据什么道理这样做呢?”
禅师道:“凭什么,且不说。请问你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了?”
讲经僧理直气壮地答道:“当下!”
智常禅师以训诫的口气对这位讲经僧说:“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讲经僧终于有省。
11.  德 山 焚 稿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德山禅师:“你辛苦了,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僧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又把蜡烛吹灭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将自己写的疏钞拿到堂前当众焚烧。当火焰燃起时,他吟唱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12.  附 赠 宝 月

良宽禅师除了外出弘法,平时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平和地对那个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望着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自语道:“可惜啊,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13.  文 喜 嫌 圣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
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住。”
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
老翁问:“你受戒了吗?”
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
老翁说:“既然没有执着心,还用得着受戒吗?”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在五色云中款款飘游。后来,文喜前往洪州观音寺向仰山禅师参学,契悟心要,并担当寺里的煮饭工作。一日,厨房的蒸汽中忽然显现出文殊菩萨的形象,文喜举起勺子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岂能乱我心。”
文殊菩萨风趣地说:“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14.  方 便 接 引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从念禅师,从念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先问: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明白。”赵州王回答。
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赵州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念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听说后即下床相迎受礼。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从念禅师:“大王来时,你不下床,大王的部下来时,你却下床相迎,这是为什么?”
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弟子们言下有悟。
15.  刻 不 容 缓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十分肯定地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16.  盐 翁 示 道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
“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请问路怎么走?”
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
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
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说什么了?”
“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
“难道你老人家也会禅吗?”
“别说会禅,连佛法也尽会。”
于是僧说:“既然会禅,那请你说说看。”
老翁指着篮中的盐问道:“你把这个叫作什么?”
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
老翁答道:“不可向你说是盐!”
17.  东 坡 坐 空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
“这里已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
“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禅师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上来,任凭随便坐。若答不上来,要输你腰上系的那副玉带。敢吗?”
东坡欣然承诺。
禅师问道:“居士说要以我的四大之身为座,可是这四大之身本来是空,你往哪里坐呢?”
东坡一时答不上来,便真将玉带解了下来,留在寺里作为纪念,至今仍保存在金山寺。
18.  骷 髅 作 钵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礼拜道:
“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
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煮好了粥。用餐时,因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文道感到十分不安,不肯使用。于是慧薰禅师说:
“你以净秽和爱憎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19.  弃 绝 名 利

道楷禅师出家时,曾在父母面前发了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苟渝愿心,当弃身命。”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远近闻名。地方官吏奏知朝廷,皇上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示表彰。禅师谢恩后,向来使说明原因,不肯接受赏赐。皇上再次降旨,禅师仍然坚辞不受,由此因抗旨获罪,并将发配淄州。官吏因敬佩禅师之德行和威望,示意禅师称病便可免刑。官吏问道:
“你是否患病?”
“没病。”禅师答。
“听说身上有疮疤。”
“以前有,现在好了。”
官吏让禅师再考虑考虑,禅师说道:
“你的厚意我领了,但不可以妄语求安。”
于是恬然前往淄州服刑,送行者多如潮涌。
20.  自 家 珍 宝

雪峰禅师随岩头禅师去澧州,途中遇雪,不能前进,滞留数日。雪峰禅师每天都是精进坐禅,毫不懈怠。而岩头禅师只是吃饭睡觉,显得十分悠闲。
雪峰禅师抱怨道:“师兄,你总是睡觉,怎么不管我?”
岩头禅师:“你一直坐着干什么?”
雪峰禅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心未安,怎敢自欺欺人?”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满怀慈悲地说:
“果真如此的话,你把自己的见解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禅师就把自己所学的禅法心要讲述了一番。岩头禅师听了后,便高声说道:
“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真正的契悟,在于直下承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所讲言语,必须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禅师闻后大悟,连忙起身礼拜。
21.  不 言 之 教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这位官员有所契悟,便写了一首诗贴在殿前。诗中写道: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怎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22.  三 业 归 心

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
“身口意如何修行?”
惟宽禅师:“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各处异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皆不离于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禅师:“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勿起念!”
白居易:“不起垢念,当然是应该的,不起净念,怎么可以呢?”
惟宽禅师:“黄金虽好,但金屑进入眼睛是会致病的。乌云会遮蔽天空,白云同样也会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于凡夫?”
惟宽禅师:“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宜太勤,亦不得忘失。勤者近于执着,忘者即落于无明,此即是心要!”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法的践行者。
23.  和 谐 法 侣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 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在山中。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奇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又问:“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惟则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你没有朋友吗?”
惟则禅师拍掌作声,只见好多虎豹鸟兽由庵后出来。樵夫大惊,惟则禅师又示意虎豹退回庵后,说道:
“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敬佩,自愿皈依作为弟子。
24.  端 拱 无 为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皇帝问道:
“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求证心在何处。请问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从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禅诗几百首

五言禅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说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
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暑雨琴棋润,熏飚枕簟凉。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

七言禅诗: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金鸭香炉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莺逢春暖歌声歇,人遇平时笑脸开。几片落花随水去,一声长笛出云来。
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
西河师子九州闻,抖擞金毛众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湖四海奉明君。
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乘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落叶已随流水去,春风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尽日横陈对落晖。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青山门外白云飞,绿水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世路风波不见君,一回见面一伤神。水流花落知何处,洞口桃源别是春。
几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游子不归空怅望,一溪流水落花随。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蓦紥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还乡一曲无人吹,令余拍手空迟疑。
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
去年别我龙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滨。相别相逢两无语,落花啼鸟又残春。
土面灰头不染尘,华街柳巷乐天真。金鸡唱晓琼楼梦,一树华开浩劫春。
金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漫悠悠。
亲到桃源景物幽,一壶明月湛如秋。反思洞口春残日,无数红英逐水流。
碧波深处钓鱼翁,抛铒牵丝力已穷。一棹清风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宫。
东街柳色拖烟翠,西巷桃华相映红。左顾右盼看不足,一时分付与春风。
山花如锦春长在,涧水如蓝碧湛然。信步白云深处去,须知别有洞中天。
山花似锦水如蓝,突出乾坤不露颜。曾踏武陵溪畔路,洞中春色异人间。
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浑无叶底花。胡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落谁家。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
云收空阔天如水,月载亘娥四海流。惭愧牛郎痴爱叟,一心犹在鹊桥头。
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
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催。
春深不放白牛闲,依旧随群入乱山。拽杷牵犁偿宿债,尾巴再露与人看。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黄独将看炊作饭,白牛今已牧来纯。镢头活计时时用,物外家风处处亲。
劫火洞然宜煮茗,岚风大作好乘凉。四蛇同箧看他弄,二鼠侵藤不自量。
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梦卧珊瑚枝。端坐环中虚白处,纵经尘劫个难移。
色见声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绣鸳鸯。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蚌含玄兔旨何深,体用明来绝古今。雪曲唱高和还寡,不知何处是知音?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
空手把锄头
南北朝 善慧大师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千 家 饭( 散文网:www.sanwen.net )
南北朝 契此和尚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宿支硎寺上房
唐 无名氏
上方精舍远,共宿白云端。寂寞千峰夜,萧条万木寒。
山光霜下见,松色月中看。却与西林别,归心即欲阑。
月夜泛舟
唐 法振
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漾舟人不见,卧如武陵花。
暮秋宿友人居
唐 无可
招我郊居宿,开门但苦吟。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沉。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访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雪晴晚望
唐 贾岛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南园十三首
唐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中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寄诗友
唐 齐己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
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怀巴陵旧游
唐(作者不详)
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孟子狂题后,何人更倚楼。
日西来远槕,风外见平流。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
牧童
唐 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有物先天地
南北朝 善慧大师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白云夏日 白云守端
夏日宜山寺,优游趣几何?闲庭芳草长,危岭断云过。
洞水穿廊远,岩风入座多。更当星少夜,月色透松萝。
举 手 鼓山士圭
举手攀南斗,翻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小 塘
窗前闲半亩,开作小方塘。云过暂留影,月来时有光。
灌花借春色,洗砚流墨香。唯有塘中水,澹然却自忘。
卧永觉元贤
山深莲漏水,一室风俏然。绳床方七尺,曲肱伴云眠。
有无浑不计,凡圣亦都捐。莫谓全无物,孤明一镜悬。
和无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
梁 刘孝先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山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兴逸烟宵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东林寺
梁 刘孝绰
月殿耀朱幡,风轮和宝铎。朝猿响薨栋,夜水声帷箔。
入若邪溪
梁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开善寺
梁 阴铿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栋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淹留惜未及,幽桂在芳丛。
赠法和颂
后秦 鸠摩罗什
心山育明德,留熏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陵峰采药触兴为
晋 帛道猷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带下,故有上皇民。
祖道赋
隋 慧晓
平生本胡越,闽吴各异津。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愁眉始得伸。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
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
沉浮从此隔,无复更有因。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题峰顶寺
唐 李白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阙题
唐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杳杳寒山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无心恰恰用
唐 牛头法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碧涧泉水清
唐 寒山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远观山有色
唐 大川禅师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转分明。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闻钟
唐 皎然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水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马戴 落日怅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以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马戴 过野叟居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
马戴 寄终南真空禅师
闲想白云外,了然清净僧。松门山半寺,夜雨佛前灯。
此境可长住,浮生自不能。一从林下别,瀑布几成冰。
马戴 楚江怀古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上牛头寺
唐 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地幽。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游开元精舍
唐 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尘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巽公院五咏禅堂
唐 柳宗元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题僧房
唐 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 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 空中闻异香。
题万道人禅房
唐 张祜
何处凿禅壁,西南江上峰。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欲知情不动,床下虎留踪。
神照禅师同宿
唐 白居易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赠初上人
唐 张乔
竹色覆禅栖,幽禽绕院啼。空门无去住,行客自东西。
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相看念山水,尽日话曹溪。
题山僧院
唐 张乔
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地寒松影里,僧老馨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题竹溪禅院
唐 李洞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赛。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唐王梵志(七首)
观身一是空,观影原非有,观身一是空,如采水中月,
似捉树头风,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众生随业转,
恰似寐梦中,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观影元非有
观影元非有,观身一是空。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头风。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众生随业转,恰似梦寐中!
死王羡活鼠
死王羡活鼠,宁及寻常人?得官何须喜,失职何须忧。
不可将财觅,不可智力求。倘来可柜藏,任去不可留。
任来还任去,运命何须愁?
照面不用镜
照面不用镜,布施不用财。端坐念真相,此便是如来。
我不乐生天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莫漫求真佛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读《传灯录》 宝觉祖心九十芳春日,游蜂竟采花。
香归蜜房尽,残叶落谁家。雨中游飞英寺和苏韵
清 查慎行
春阴覆成堞,花残游人稀。爱此北郭幽,晨征夕忘归。
盘旋上 堵,恣眼穷清晖。东风拂面寒,细雨湿我衣。
客来僧归钥,客去僧掩扉。迹在有送迎,心空无是非。
万空 元 大诉
万有归一空
一空具万有
真宰静无营
大化自枢纽
寄太虚上人
明 陈献章
太虚石洞居,孤寂少人依。
远客携琴至,逢师乞食归。
一莆青草上,四面白云飞。
尽日无言谈,岩花落满衣。
太和庵前坐泉
明 谭元春
石选何方好,波澜过接时。应须高下坐,徐看吞吐奇。
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不知流此去,响到几人知。
真如性
唐 寒山
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戏呈吴冯
唐 皎然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送参廖师
宋 苏轼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唐 白居易
小潭澄见底,闲客坐开怀。试问不流水,何如不念心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雨,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慧可
本来元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大智度论卷十七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垫恼,一切无乐时。
唐 疏心自仁,
我路碧空外,白云无处闲。世有无数根,黄叶风送还。
淮上
宋 秘演
危桥当古寺,闲倚喜同僧。极浦霁秋雨,扁舟明夜灯。
风沉人语远,湖涨月华升。万事空凝念,其如总不能。
宋苏东坡
道眼转丹青,长于寂寞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股声。
宋 苏轼
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蝉翼堪为重
宋 陆游
蝉翼堪为重,流水实在轻。风雨不知病,何故愿春风 
发从今日白
唐 法眼支益
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唐刘禹锡
穷巷惟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相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消魂。

唐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梵志
非相非非相,无明无无明。相逐妄中出,明从暗里生。
明通暗即尽,妄绝相还清。能知寂灭乐,自然无色声。
碧落静无云
宋 若冲觉海
碧落静无云, 秋空明有月。
长江莹如练, 清风来不歇。
林下道人幽, 相看情共悦。
山居其一
宋 丹霞子淳
家近乱山根,日高懒启门。
樵歌云外唱,胡曲句前论。
路僻无人道,庭荒有藓痕,
萧萧岩石畔,只么老烟村。
题西湖僧舍壁
宋 清顺
竹暗不通日, 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 桃李乱深坞。
湖上晚归
宋 契嵩
人间薄游罢,归兴寻旧隐。春崖行未穷,夕阳看欲尽。
岚光山际淡,天影水边听。自怜幽趣真,清吟更长引。
宋 汾阳美昭
一条青竹林,操节无比样。心空里处通,身直圆为相。
山中
宋 邵定
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书林逸人壁
宋 慧崇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宝积寺小雨
宋 文莹
老木垂绀发,野花翻曲尘。明霞送孤鹜,僻路少双鳞。
无近易得雨,洞深无早春。山袛人来客,曾是洞中真。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宋 范成大
窗外尘尘事, 窗中梦梦身。既知身是梦, 一任事如尘。
山中
宋 邵定
白日看云坐, 清秋对雨眠。眉头无一事, 笔下有千年。
寄月禅师
宋 契嵩
闻道安禅处,深萝任隔溪。清猿定中发,幽鸟座边栖。
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一念周沙界
宋 龙册晓荣
一念周沙界, 日用万般通。湛然常寂灭, 常展自家风。
大宁山堂
宋 真净克文
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门外事虽扰,座中人亦闲。
渔歌闻别浦,雁阵下前湾。即此非他物,何妨洪府间?
牵驴饮江水
宋 佛性法泰
牵驴饮江水, 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 水中嘴对嘴。
山高岂碍白云飞
唐 大川禅师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