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问网: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 经济社会 - 固重投资论坛 - 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1:32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threadtags_tag {margin:0px !important;background:none !important;padding:12px 0 !important;color: #444 !important;} .threadtags_tag span {border:1px solid #D2DACE; padding:10px 14px 10px 32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s.5d6d.net/dz7/templates/default/tag.gif) no-repeat 10px 50%;} .threadtags_tag a{color:#099 !important;} 相关搜索: 海南, 房地产, 泡沫, 世纪, 警示 开发商纷纷逃离或倒闭,银行顿时成为最大的发展商,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当银行开始着手处置不良资产时,才发现很多抵押项目其实才挖了一个大坑,以天价抵押的楼盘不过是“空中楼阁”。

1992年8月,正在海南“淘金”的潘石屹已经靠炒房炒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他还准备继续“淘”下去。

为了核实一个项目的审批情况,潘石屹以五斤橘子和一条香烟的代价获准查阅有关内部资料,他意外发现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凭着直觉,潘石屹意识到,“海南的房地产要出事了”。包括冯仑、易小迪、王功权在内的6位合伙人马上决定分家,撤回北京发展。

一年后的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致命,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对于潘石屹以及其他经历过上世纪末“中国经济软着落”的人来说,1993年下半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1988 年8月23日,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立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和潘石屹一样,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

时隔十五年,下面的这组统计数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游戏的热火朝天:

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

同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了73.6%,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

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三年,增长超过4倍。

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广西省北海市,房地产开发的火爆程度也毫不逊色。

1992 年,这座原本只有10万人的小城冒出了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全国各地驻扎在北海的炒家达50余万人。经过轮番倒手,政府几万元/亩批出去的地能炒到 100多万元/亩,当地政府一年批出去的土地就达80平方公里。以至于次年前来视察的朱镕基副总理忍不住提醒当地政府:“北海不同于我的上海…… (北海建设)要量力而行”。

在这场空前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其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血机,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玩家的角色。

泡沫生成期间,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涌入海南,总数不下千亿。

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成了银行的债务人。精明的开发商们纷纷把倒卖地皮或楼花赚到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房子高价抵押给银行。

据潘石屹本人透露,他和几位合伙人在海南炒房的第一笔资金500万元,就是通过一个北京朋友从银行弄到的贷款。

由于投机性需求已经占到了市场的70%以上,一些房子甚至还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就已经被卖了好几道手。

每一个玩家都想在游戏结束前赶快把手中的“花”传给下一个人。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潘石屹这样的好运气。1993年6月23日,当最后一群接到“花”的玩家正在紧张寻找下家时,终场哨声突然毫无征兆地吹响。当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

次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强力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银根全面紧缩,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南房地产热顿时被釜底抽薪。

这场调控的遗产,是给占全国0.6%总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占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全省“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

一海之隔的北海,沉淀资金甚至高达200亿元,烂尾楼面积超过了三亚,被称为中国的“泡沫经济博物馆”。

开发商纷纷逃离或倒闭,银行顿时成为最大的发展商,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当银行开始着手处置不良资产时,才发现很多抵押项目其实才挖了一个大坑,以天价抵押的楼盘不过是“空中楼阁”。更糟糕的是,不少楼盘还欠着大量的工程款,有的甚至先后抵押了多次。

即使是已经建成的抵押项目,由于泡沫破裂后,项目大幅贬值,其处置难度也超过想象。据统计,仅建行一家,先后处置的不良房地产项目就达267个,报建面积760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面积近8万平方米,占海南房地产存量的20%,现金回收比例不足20%。

一些老牌券商如华夏证券、南方证券因在海南进行了大量房地产直接投资,同样损失惨重。为此,证监会不得不在2001年4月全面叫停券商直接投资。

1995 年8月,海南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以解决省内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投资房地产而出现的资金困难问题。但是这一亡羊补牢之举并未奏效。仅仅两年零10个月,海南发展银行就出现了挤兑风波。1998年6月21日,央行不得不宣布关闭海发行,这也是新中国首家因支付危机关闭的省级商业银行。

据了解,从1999年开始,海南省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处置积压房地产的工作才基本结束。截至2006年10月,全省累计处置闲置建设用地23353.87公顷,占闲置总量的98.17%,处置积压商品房444.82万平方米,占积压总量的97.6%。

从2006 年下半年开始,元气大伤的海南房地产也开始出现了缓慢的恢复性增长,不过,总成交量仍然有限。当年侥幸逃过一劫的潘石屹提醒人们:海南房产泡沫的后遗症仍未彻底结束。眼下正在全国其他城市蔓延的这场“史上最坚硬的泡沫”,究竟会不会重蹈十五年前海南的覆辙,没有人能说得清。 收藏 分享 评分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管理员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4# 发表于 2009-1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日本式泡沫:中国的实情与假象
    “上百万人从事房地产买卖,人们花超过自己年收入10倍还多的钱买房子,向银行贷款。周末,到处是看房的车队。排队抽号买房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人相信:不动产投资一定赚钱,土地价格只能涨不会跌。到最后,人们好像患有‘自我强迫症’,强迫自己加入买卖,觉得大家都在做,自己不做是不是太傻了。买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买,像抢。地价与房价,就这样被催促着越涨越离谱。”
    如果不明确地告诉你,这段话是日本丸红商社地产业务负责人井坂忠明,在2006年8月10日,关于19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膨胀情境的描绘,你是否以为,这是一个中国人对最近几年北京、深圳、杭州的讲述?
    本报记者在日本采访时发现,莎士比亚的名言时常适用于此时中国和彼时日本的比较:只要换上你的名字,这里说的正是阁下的故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读完《拯救日本-泡沫崩溃后的银行危机与华尔街行动》后说,“如果把文章中的主人公更换成一位中国银行家的名字,原来关于日本银行界的叙述,几乎可以不用作大的调整就可以基本适用于中国。”
不过,木下俊彦,昔日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负责人、今日的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学院教授,说他目前还无法想象,上野公园的情景会不会在中国上演。

    但木下确信,中国经济的确已经有了泡沫。“从北京、上海看,一定是有的。是不是全国都有?不好说!虽然对泡沫经济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中国借鉴日本的泡沫教训是应该的,”他说,“日本经历过的事情,大多是中国将要经历的。”

    香港软库投资银行业务总裁、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温天纳说,世界经济版图上,总会有哪个点涌起一股泡沫: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曾发生盲目投资郁金香热;18世纪初的英国发生过殖民地开发投资热,以致科学家牛顿也曾卷入其中而饱尝亏损之苦;20世纪初期,一战后经济空前繁荣的美国,在1929年10月24日经历了所谓“黑色星期四”的股市暴跌,由此引发世界性的恐慌;半个世纪之后,日本爆出迄今最大的经济泡沫。

    一些从泡沫创痛中走出的日本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下一个泡沫,中国的泡沫一定会破灭。

    但是,专家们无法预言,泡沫究竟会在什么时候破灭。当有人预测,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之前,中国经济泡沫不会崩坏,前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中国崛起——日本该做些什么》的作者津上俊哉说:谁能保证奥运会和世博会之前,中国经济一定健康?谁又能说这之后就一定完蛋?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5# 发表于 2009-1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越来越像的泡沫
    “中国房地产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业,这一点与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日本银行官员福本智之说。
    他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日本经济学家的看法。
    虽然中国中央银行对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已经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并动用了一连串控制信贷的手段,但部分注重中日经济比较的日本经济学家,还是坚定地认为,相当多数量的银行资金流入了房地产。
    “泡沫时代”的日本也是如此,商业银行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大量流向房地产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说,尽管中国房市的资金渠道与日本不完全相同,但是这种倾向值得注意。国外流入的资金和国内的“炒房团”投机房地产的行动,无不隐含着泡沫的危险。
    福本智之说,现在的中国和1980年代的日本一样,股市规模不成气候,企业大多依靠间接融资,银行的钱,不是流入股市,就是进入房市。
    返顾1980年代日本泡沫的生成,另一位日本经济学家今井健一,将之归因于大城市房地产不断升值的理论。这个理论在当时闹得轰轰烈烈,与现在的中国大城市房产开发的理论异曲同工,两者都认为大城市面临结构性的开发机会,所以房产会长期维持升值。
    今井相信,这种理论确实符合中国国情,不像当年的日本那么脱离实际。虽然中国资产市场不如当年日本股市、房市那样疯狂,但中国经济学家依然感觉,今年3月以来一路走高的股市,颇似当年的日本股市预期。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去年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升值预期,正在向中等城市扩延。“国八条”、“国六条”之类试图管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的新政,犹如抽刀断水。
    制造业投资有限,而财务投资容易获利,大家便会投资资产。投资上升,会带动需求,需求又带动投资收益再上升,如此循环,泡沫就会吹起来。今井健一说:“这就是泡沫经济本质。和现在中国情况有点像。”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6# 发表于 2009-1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越来越像的背景
    198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之所以能够吹大,是因为日本政府出台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让企业很容易从银行贷款,得到利率很低的贷款后,又没有好的实业投资,炒股炒房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追根溯源,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出台,则是因为应对日元升值的压力。日元为什么要升值?根源在于日本持续高涨的外贸顺差。最后迫于压力,在1985年9月与欧美签定了“广场协议”。
    东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日本前经产省官员,曾到外务省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的津上俊哉说,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很多学者注意到了“广场协议”却没有注意到1987年的“罗浮协议”( Louvre Accord),这个协议使各国央行共同干预汇市的行动到达顶峰,日本为此一直保持了长期低利率政策,这才是泡沫的根源。对日元升值的过度反应成为泡沫经济产生的导火索。
    魏加宁就此指出,目前的中国经济,与当年的日本的确有相同之处。
    曾就职于香港汇丰银行、香港上海银行的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说,面对本币的升值压力,对外汇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干预,引发流动性过剩,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过剩,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国的现状与1980年代后期的日本是相似的。
    确如中日两国经济学家所言,中国和美国的摩擦,自2003年美国财政部长访华,提出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要求以来,频频发生。美国将巨额的美中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的汇率制度。去年夏天,一直声称没有时间表的人民币汇率调整迈出第一步。
    对中国人民币的升值。日本贸易振兴会一位官员说,日本发生泡沫经济的触发点,是日美贸易不平衡导致的“广场协议”。迫于不断加剧的升值压力,日本在“广场协议”中作出日元升值的承诺,两年3个月时间,日元急剧升值了一倍。
    随后,为了缓和日元升值压力,日本政府采纳了日本著名智囊团提供的前川报告书的建议,其中包括着意于扩大内需。中国国家智囊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建议中国政府,确立扩大内需的中长期战略,以应对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泡沫危机。
    中国民间智囊机构有关人士,对比处于泡沫观察期的中国和泡沫时代的日本,发现中国经济与日本的相似,除了处于压力下的汇率制度外,至少还包括以下两点:
    宽松的银根。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年代情况的不谋而合,在于宽松的银根和宽松的信贷。虽然近来有所收紧,但总体而言,中国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额的比例,近年的态势是增长的。
    低位的利率。中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内需而降息,已将基础利率降至历史的最低位。虽然央行自2004年以来持续加息,但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仍然可以用“绝对低利率”概述之。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7# 发表于 2009-1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越来越像的心态
    日本经济界人士称,泡沫年代的日本人的心态,与今天的中国中产阶层人士,颇为相似。
    说到昔日的日本,有人说,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幅调整,克服了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衰退。整个日本松了一口气,乐陶陶地沉浸在突破日元升值困境后的成功之中,过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鲜有人注意到泡沫正在孕育中。
    股票和房地产等价格的膨胀通过资产效应,刺激了民众的消费欲望,资金更涌向高尔夫球场会员权证、高级轿车、名牌商品、名人绘画、古董等特殊商品。梵高的《向日葵》拍卖到74亿日元的天价。在游资的追捧中,房地产、股票、名画等商品的价格大幅度偏离其实际价值。
    日本经济学家说,当时日本人的心理预期非常高,个个认为经济繁荣会持续下去,股市会不断地涨下去,房市像击鼓传花,一直传下去,很多人都是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个个神气地俨然富翁。
    日本经济学家今井建一说,80年代后期日本人的心态和现在的中国人相似,那时候人们对房地产的心态是:大家拼命买房,担心现在不赶快买将来价格会更高。大家从不怀疑东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金融中心的说法,相信地价必然上升。他们的理由似乎很充足:日本国土面积是美国的1/25,人口是它的1/2,上升是必然的。
    日本陷入到全民幻觉之中。大家都认为,东京将饱和,要建设第二个东京,第三个东京。但泡沫最终破灭,高档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度假村,都陷入困境。好比中国海南的烂尾楼。
    有观察家声称,沾沾自喜的情绪在中国的中产阶层蔓延,中产阶层人士的心态,与泡沫时代的日本人差不离。外国记者和研究者惊呼中国崛起,中国人一开始将信将疑,慢慢就信以为真。
    不过,西村吉正,前日本大藏省银行局局长认为,中国民众自信心和1960年代的日本人更为相似,是可以理解的、有益的自信。8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国民的自信心一直在膨胀,使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心理膨胀的速度拉开了差距。而今天中国人的心理膨胀速度,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匹配的。但对心态的膨胀还是值得中国警惕的。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8# 发表于 2009-1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受泡沫影响最大的是工人
    讲述人:今井建一,经济学家,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我大学毕业两年泡沫经济就破灭了。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毕业生的需求非常大,找工作非常容易,特别是东京大学的学生非常吃香,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企业打来的电话。我的许多同学都分到待遇最好的银行工作,那时候在银行工作是最神气的,令人羡慕。
    谁会想到,世事难料,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合并倒闭,大量裁员,许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撤消了,干部提升的位子也大为减少了。原来按照年工序列制度,可以顺顺当当提拔的,一下子失去了机会。很灰心。
    我算幸运,分到一家银行工作不久,感觉自己并不合适,就放弃了,去研究机构。现在回头来看,选择是对的,一直比较稳定吧。泡沫经济前后对我的影响不大。对我的家庭影响也不大。我老爸在银行按照年工序列当到
    理财咨询负责人,工作期间是日本银行日子最灿烂的时期,正好在泡沫经济破灭时候退休了。
    父亲尽管拥有不少股票,资产一夜之间缩水,幸亏没有借钱。他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买的股票,80年代一直攀升,虽然90年代下跌,但比起60年代还是有的赚的。
    不是大部分人都像我这样幸运。受泡沫经济破灭影响最大的是一般的工人。他们许多是从农村出来,到城市参加工作,学历比较低。高增长时期,制造业企业一线的工作岗位很多,但泡沫破灭时,这些人没有了工作,年纪也大了,变成无家可归的人。如果你去偏远一些的北九州,感触会很深。北九州是钢铁城市,新日铁就在这里。泡沫经济时期,新日铁钢铁业务量缩小,给新日铁配套的中小企业纷纷裁员,结果,北九州市出租车成了一道风景,晚上很多场所出租车排长龙,但坐车的人很少。
    泡沫经济时期,许多迁到郊外的大企业和学校现在都搬回了东京。房子卖不出去,真要卖了价格损失会很大。毕竟地价下降了。
    我结婚那一年是1990年。我买了一套40平方米又小又旧的公寓,2000万日元,那正是泡沫经济最繁荣时期,现在400万日元也卖不出去了,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只好租出去。好在我当时没有向银行贷款,是向父亲借的钱。
    现在我住72平方米的房子,一家四口人,还是小些,我还要买房子。现在
    房价回落了,房产市场刚刚开始活跃起来,买房子的人也多起来了,3000多万日元可以买到很好的房子,与年收入比较,大约相当于5-6年左右的收入。
    经过这些年的调整,日本企业的年工序列制度、终身雇佣制度都被打破了,收入差距也拉大了。最近,日本一些学校计划免除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杂费,可是,在东京就有40%的家庭需要减免。
    这个趋势值得关注。
    采访手记:急匆匆赶来。落座。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此时已是晚上7点多,今井建一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从离东京很远的千叶县的海滨幕张赶过来。他的工作节奏像打仗。但这是他每天的生活。
    他是日本有名的学者,但说起话来表情腼腆,语速很慢,一字一板。是那种严谨、谦虚、作风踏实的学者风范。有时候为了选择准确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意思,他手挠着头发,眼睛一闭,发出长长的“咦,1 du……”,认真思考的样子,像一个纯真的小学生。
    “80年代后期,日本人的心态和现在的中国人相似。”他说。那时候人们对房地产的心态是:现在不赶快买,将来价格会更高;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价值只会越来越高,房价和地价绝对不会降下来。
    日本国土面积是美国的1/25,人口是1/2,日本人认为上升是必然的。东京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地价必然上升。大家都相信这个说法。
    今井很注重国民心态与经济的相互影响。他说,当时大家都有这样共同幻想。准确地说,叫“全民幻觉”。然而,在经历了“失去的10年”之后,日本国民已经陷入了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总觉得邻家的草坪比自家的绿。他们敏感、自尊而自卑。
    “不过,现在大家的自信心恢复了,又来了热情。”他说。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9# 发表于 2009-11-4 10:48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泰坦尼克号正在靠近冰山

    讲述人:东吉先生,日本资深媒体人士

    1989年我大学毕业进入NHK,我可以叫“泡沫年代”的人,但是因为NHK是公共放送,没有什么影响,工资稳定。那时候,野村证券、三一证券、是最火爆的,优秀的大学生都去那里,收入很高。

    我是大阪人,自己家有一块地,我母亲要卖,我不让卖,认为地价只会越来越高,等等。可是第二年地价就下跌了,我母亲的感觉是比我好,她在最高点卖掉了地。

    关于土地神话、全民炒股等等话题,我们电视台做过泡沫怎么破灭的节目,也在反省教训。198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日本还沉浸在泡沫中,繁荣冲昏了头脑。东京都西新宿厅大楼,泡沫经济时期设计的豪华高档产物,跟巴比伦的塔一样,我叫它泡沫塔。

    那时侯,为了盖房子,黑社会赶走民众,强拆,一夜就推倒房子。

    银行最坏。泡沫经济时期,拼命借钱给大家,泡沫破灭的时候又天天催债,债务压的人们无法生存,跳楼的。

    历史上有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谁会想到它会像幽灵一样转到日本,“失去的10年”——这10年痛苦得要命。

    过去,日本证券公司的老板骑着火箭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我觉得非常神气。结果,谁想到,日本最大的三一证券公司最终还是倒闭了,我很长时间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不是哈佛教授惊呼《日本第一》、日本人写书《日本可以说不》吗?怎么回事?

    现在,日本人担心中国泡沫破灭,影响日本经济。如果中国崩溃,那么日本也会跟着崩溃,中日经济已经一体化了。

    中国学者对泡沫的警惕可以理解,因为阻止泡沫出现真是太难了。历史上,平缓地挤碎泡沫的先例从来没有出现过。往往是等大家有了危机感的时刻,正是泡沫破灭的时刻。

    今年我到中国采访,感觉土地价格暴涨得难以想象。北京、上海也有不少借钱买房的人,不可思议!跑不了了,必死无疑。我的感觉是中国房价、地价泡沫比日本的泡沫一点儿也不逊色。

    我告诉你:中国泡沫肯定要破灭。泰坦尼克号已经靠近冰山了,难道还浑然不觉吗?

    中国经济泡沫不仅危险,政治风险更大。中国社会矛盾尖锐,泡沫将触发这些矛盾激化,引发更大的冲击力。

    外国记者对中国并不了解,不了解中国深层次的问题,只是一味“鼓吹”中国崛起,他们根本不理解中国人所处的状态。

    我们的经验如果被中国熟视无睹,那真是太可惜了!

    采访手记:东京亿万富翁横井英树,购买了伦敦郊外的泰姆公园、英国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苏格兰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格莱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菲尔格拉宫殿。1991年横井英树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与灵魂的帝国大厦收于麾下。

    虽然已经过去15年,这个昨日的故事依然清晰可辨。对他来说,这个故事,充满传奇,横井英树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可他破产了!”东吉猛呷口酒,摇摇头。显然,这些回忆对他来说,有些痛苦,尽管他不是主人公。

    也许这样的经历给他的心灵冲击太大,所以他说,自己看事情变得悲观,对中国的泡沫经济状态,他也表现悲观。

    “孔子说,要知己知彼,中国不仅要知‘彼’,了解日本的经验教训,而更重要的是知己,了解自己的现状。”他一脸认真地说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10# 发表于 2009-11-4 10:48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西村的欣慰与遗憾
    讲述人:西村吉正,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长,前大藏省银行局局长。被视为第一个向泡沫开枪的人
    回过头来总结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过,我更强调心态因素,是自负导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
    1950年代以后20年,随着家庭实力、企业实力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走强,日本人的心理逐渐从战败阴影下走出来,变得越来越自信。8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是国民的自信心一直在膨胀,这是酝酿风险的根源所在。
    我本人总结,日本可以说经历了两次泡沫。前半段是军事性泡沫,后期是经济领域的泡沫。30年代与中国、美国进行战争,当时的心理泡沫是,“日本一定能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军事泡沫心理也结束了。
    那时候我刚5岁。
    对日本人来说,只有经济上一条出路了。让日本人意想不到的是,与军事发展相同,经济发展一样快速。60年代,日本经济最好,70年代,日本GDP赶上了欧洲国家,80年代赶上了强盛的英国。起初,日本心理状态与经济实力相持平,后来就出现了梦幻般的自豪与自负。尤其是日本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世界恐慌,在其他国家颤颤巍巍的时候,日本成功度过,这更加剧了日本人的自信心。等到1991年,人们意识到心态问题的时候,泡沫破灭了。
    当时已经有国外的人士告诫过我们,但日本人根本听不进去。
    作为大藏省银行局局长,我欣慰的是,是我下令让银行破产的;遗憾的是,这样的政策太迟了。
    无论那时还是现在,都有不少人赞成我让银行倒闭的政策,以及对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立下的功绩。但我认为那是失败的。
    为什么?
    因为使10家银行倒闭就足以让人们的心态恢复平静,从幻觉中清醒。但是,我没有料到日本经济那么脆弱,本来希望10家倒闭,结果180家跟着倒闭,不堪一击。我没有控制住破产的势头。
  中国怎样选择?
    目前看中国的情况似乎是更注重经济发展,这是符合一般民众的心理。
    经济发展好的时期往往潜伏着巨大的风险,能否避免危机,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但整个国民是否已经意识到?是否能接受邻国的经验教训?如果你现在问我,中国能从日本的经历中学习到什么,我的回答是,还很难说。
    采访手记:泡沫时代,这个话题对西村吉正来说,回忆起来是残酷的。在人们像吞下了摇头丸一般近乎疯狂的时刻,西村吉正担任日本大藏省(现在的财政省)高官——银行局局长,他断然下令控制银行信贷总量,宣布让银行倒闭破产。
    接着,神话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破灭,人们的财富仿佛一夜之间化为泡影。从骄傲、自信、甚至自负到绝望、自卑乃至愤怒,人们将这种愤怒转嫁到了像西村吉正这样的“捅破泡沫者”的身上。尤其是一些与银行千丝万缕的产业界。“是他开的枪!”提到他的名字,这是日本经济界人士的第一反应。
    有些人认为,他把大家从幻想中唤醒,让银行从死亡中求得新生,他是那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诚实小孩;有些人认为,是他导致了“硬着陆”,让泡沫破灭得太剧烈冲击太大,这是政策的失误。
    “他严控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下了猛药,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不过也太苦了!有没有更甜一点的药呢?”丸红商社的一位负责人摇着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记者说。
    回忆那时候的政策操作,西村自己的评价是:“我有最欣慰的,也有最遗憾的,欣慰的是我下令让银行破产了。遗憾的是政策实施的太晚了。”
    采访中,你能深刻感受到他的严谨。他在发表每一个看法的时候,都要举出大量充分的数据事实来论证,逻辑严密;讲到一处,他能随手从书架中抽出自己制作的厚厚的几本资料,全是他整理的剪报、图表、数据、事例。甚至在讲到一些经济现象,他会立刻用手势在空中不断勾画着走势图。
    总结泡沫经济的历史,从这段历史中分析成败现在成为他主要的工作之一。目前他正带领一个团队,研究泡沫经济之后金融机构倒闭的原因,这是日本政府金融厅委托他的一个重要课题。 - 回复 引用

TOP

东方升泰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东方升泰 当前离线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管理员

UID
帖子
304 
精华
积分
1031 
威望
1031  
金钱
10231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6 
最后登录
2010-8-12 
11# 发表于 2009-11-4 10:48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我最担心银行体系
    8月17日12点30分,在三越百货公司的大狮子像前,福本智之准时出现。眼前的福本中等个头,有点瘦,但很结实。福本是日本银行的官员,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福本曾在中国大陆生活了四年,在香港生活过一年。他曾在日本大使馆和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工作。在日本银行,他负责金融机构稳定运行方面的事务。
    与周围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比,日本银行的大楼庄重古旧,石墙上隐约泛出淡淡的绿苔,透出历史的沧桑感,显得鹤立鸡群。泡沫经济时期,就是在这里——日本银行受大藏省的干涉,不能完全自由挥动货币政策的大棒,而现在,这里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其独立性受日本银行法的保护。
    颇有意味的是,10米远处就是著名的东京三越百货公司。在泡沫经济繁荣期,三越百货门前大狮子脚下的土地价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好莱坞的土地。从1987年到1990年,东京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4.41%、商业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5.6%。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本,东京的地价等于整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然而,神话破灭如此之迅速,这里也成为泡沫的见证者,以及整个日本经济调整时期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