舳舻怎么读:全国多地频现旱情 期待有效降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8:08

全国多地频现旱情 期待有效降水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12月13日00:27

  全国多地频现旱情 期待有效降水

  本报记者 童彤

  “北京,阴转小雪,气温2度到零下4度,有微风。”北京市气象台预报人员在报出12日当天天气情况时特意强调,12日夜间全市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降雪,如果降雪条件充分,不排除全市大范围降雪可能。

  然而,截止到当天下午16时,全市天气以阴为主,仍无大范围有效降雪。就在京城持续“无降水”状况的同时,包括华北、黄淮、江淮、西北等多省份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持续干旱,其中部分地区更是自今年入秋以来就无有效降水,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

  京城持续“无水”状况有望结束

  自今年11月份以来,京城在一片“灿烂阳光”中迎来小雪、大雪节气,“无水”状况持续一月多;然而,12日入夜,京城“飘雪”美景有望出现,京城“无水”状况有望结束。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相关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京城频现“阳光和煦、大风不断”冬日景象的原因:近来京城上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暖湿气流缺失导致无法形成降雪条件,故频现大风过境,出现天空云量减少、日照明显的局面。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尽管京城已一月多“无水”,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严重。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室副主任逢焕成对本报记者分析,由于入冬以后土壤会出现冻结,降水将难以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灌溉。

  “在土壤‘上冻’前的水分补给对冬季农作物平安过冬更为重要。”逢焕成强调,综合来看,北京由于前期降水较多,故当下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小,但同现旱情的江淮、黄淮等地区由于前期降水较少,干旱持续时间更长,对农业生产影响也更大。

  据了解,今年10月份,京城气温较往年持平或偏低,降水偏多,为农作物“过冬”提供了一定的水分储备,而且今年京城土壤“上冻”出现在11月下旬,农作物整体运行仍处于正常范围。

  全国多地旱情频现

  与京城旱情“无伤大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黄淮、江淮、西北多地旱情明显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由于秋季以来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黄淮、江淮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干旱迅速发展。11月中旬,黄淮、江淮大部分出现轻到中等强度的干旱。

  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河北中南部、黄淮、江淮大部分存在中等程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大部、安徽和江苏北部达到重旱以上等级,山东局部出现特旱。

  12日,安徽亳州、淮北两市气象台共同对持续的旱情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未来降水形势难以乐观。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柱国针对当前旱情对本报记者分析,旱情无疑会带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深层次折射出的问题还有当前水利设施不完善所导致的对旱情应急能力的缺失。

  “应对气候变化的水源保护和水利工程等措施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马柱国强调,只有前期的准备足够完善,在出现极端气候情况时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中南部气象干旱区基本无降水,旱情仍将持续或发展。12日至13日,黄淮、江淮气象干旱区将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其中江淮地区降水量有10—25毫米,对缓解当地干旱较为有利;但黄淮地区降水量一般不足5毫米,部分地区旱情仍将持续。

  全国大部分地区旱情缓解还需时日,“北国飘雪,南国降水”仍需继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