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强者之路上两人:包淳亮: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关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7:26

包淳亮: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关怀

(2011-01-20)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名家专评] 黄彬华:菅直人仍需脱出三重困境
[时事漫画] 阿拉伯国家承诺援助区域内穷国
[中国早点] 幻想出来的阶级对立
[中国政情] 中国可能再出紧缩政策
[中美关系] 胡锦涛访美 国宴气氛轻松名流云集
● 包淳亮

方向盘

  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学,或者更狭窄一点地说,地缘政治学,通常否定政治经济的演进,认为过往的冲突在未来将可能极大类似地重复。在各种“权力转移论”来看,从荷兰到英国的权力转移,英法之间的拿破仑战争,英德之争引起的两次世界大战,到美国取英国而代之,美苏冷战,以迄于中国崛起的不确定形势,确实也是前车之鉴,多有令人不安之处。

  三百余年前荷兰的世界商业与金融霸权,未曾动摇当时欧亚大陆三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莫卧儿帝国,以及中华帝国在各自世界的权威。第一个真正的世界霸权可能是英国,但除非把英国殖民地都视为英国的一部分,否则英国也许从来就不是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其经济规模超越中国之前,可能已被美国所超过。英国霸权的秩序不是民族国家秩序,而是殖民帝国秩序。挑战殖民帝国秩序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期望建立自身的殖民帝国,以今天民族国家得自主独立观点来看,是以不义挑战不义。

自由贸易能解决资源贫瘠难题

我们今日所习惯的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只是到最近半个世纪才逐步地被建立起来。这个秩序的建立与美国崛起过程中,以解放被欧陆帝国控制的殖民地为手段,打开市场的大战略有关,因而有着美国自利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这反映了各个被殖民领土上的各族群团体的“觉醒”,并且其结果也确实建立了一个相对平等、开放的国际秩序。随着苏联崩解,几乎所有国家都加入了这个全球市场,而美国作为二次大战以后的超级强权,最大出口国,既是这个世界秩序的主导者,长期以来也是最大受益者;加上1970年代以来美元在国际交易上的特殊地位,美军在世界的角色,以及美国的自我认知,她既有维护这个市场的惯性立场,也是政策的理性选择。

  认识到美国主导的开放国际秩序与先前殖民帝国的差异,是思考中国大战略时极端必要的基本功课。中国已是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拥有为数庞大的外汇,中国的货币正开始走向世界;同时,中国是资源贫瘠的大国,而在当今的世界,中国不可能以赤裸裸的武力强迫他国成为中国的殖民地,却可以在贸易中换取所需的各种资源。在世界市场开放的条件下,一些中国的地缘政治思考者,还尝试提出排他的势力范围,实在是搬砖头砸自己的脚;与此相对,维护世界市场的持续开放,维护目前的国际秩序“和平演进”过程,才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

  明确此点,谈论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时,才有可与欧美沟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语言。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公平的,而中国要做的是一同维护、乃至于最终承担起维护世界市场开放的主要责任。因为中国已成为最大出口国,各项产业的竞争力逐年快速提升,10年内将成为经济规模最大国,再之后也势必成为国际货币的最主要发行国。崛起中国的巨大规模,意味中国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与穿透性远远大过欧陆各国、日本与美国等之前的发达国家,因此过往的所谓大国政经“势力范围”不免受到冲击;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主动与欧美进行利益协调,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对抗,以实现“帕累托改善”(ParetoImprovement)的权力移转,将是中国外交努力的长期目标。

  从笔者的观察看来,中国行政部门对此是清醒的,国际政治学界的精英对此是有充分认识的,反倒是舆论界颇有些不和谐的复古论说,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受到外力冲击所产生的不安,过往反霸、革命思想的积淀,以及中国整体教育程度有待改善等现实。也许“大国崛起”之类纪录片得长期多次重播,甚至更新再版,以建构一代人“负责任大国”的世界观。

作者是台北中国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加大河滨分校全球研究学程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