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考级四级识字歌:胡锦涛可以理直气壮地问奥巴马: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1:08
 胡锦涛可以理直气壮地问奥巴马:


你最近为我做了什么?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 朱志群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8日将开始访问美国,此次访美期间,他与美方讨论的首要问题将是朝鲜和东亚安全问题。奥巴马总统很可能敦促胡锦涛主席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进一步施压。去年朝鲜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不过,在美国成功说服中国在朝鲜和其他问题上加强合作之前,美国必须要认真对待中国对朝鲜政权可能因此瓦解的极度担忧。单纯地强迫中国去作更多努力而又不考虑它合乎情理的担忧,不仅是傲慢的表现,且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新年伊始,韩朝双方都发出了和解的调门,而且避免了几周前还看似一触即发的战争。西方媒体说,中国私下里的外交活动是朝韩现在保持克制的主要原因。然而,美国对中国的期望很高,它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更积极、更负责任的参与者,帮助终止朝鲜的核计划和控制朝鲜鲁莽的领导人。

 

  中美在朝鲜问题上进一步合作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两国缺乏互信。尽管美国对中国抱有很高的期望,但中国没有合作的强烈动机,主要是因为它觉得美国似乎不在乎中国的利益和忧虑。

 

  中国显然并不因被视为金正日政权的盟友而自豪。在中国国内,学者和官员就如何对待朝鲜的问题展开了辩论。桀骜不驯的朝鲜常常令中国陷入困境。

 

  对很多人来说,中国仍支持朝鲜这一事实令人费解。然而,人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有它自己的考虑,也有它自己最为关注的事情。

 

  在中国全力配合美国解决朝鲜问题之前,美国必须消除中国的两大忧虑,这两大忧虑都源自朝鲜政权可能瓦解。一个忧虑是朝鲜难民可能大量涌入中国。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政府考虑过帮助中国应对难民这种人道主义难题了吗?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会如何与中国分担这个包袱?另一个忧虑是,朝韩统一后,驻朝鲜半岛美军的地位。除了消除中国的这两大忧虑外,美国还必须与今后的中国领导人接触,争取他们的持久合作。

 

  障碍明显存在。中国拿不准朝鲜的未来和美国在亚洲的意图。中美互不信任,中美两军都把对方看成是主要对手。
 
    胡锦涛和奥巴马这次在华盛顿的会晤对两国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美国可以借此消除中国的忧虑,两国可以建立互信,在朝鲜及其他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为在今后几年联手应对东亚的共同挑战奠定基础。

 

  中美能否真正建立战略互信?

 

  中国国家主席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此举标志着经历重大反复的中美关系,将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中美两国能否真正建立战略互信,走出起伏不定的历史怪圈,这是从根本上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重大因素。但从冷战结束以来的情况看,这种努力并非易事,两国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战略“磨合期”,但至今仍未解决战略互信问题。

 

  对于这种状况,人们通常的看法是,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因而对中美战略互信不抱有希望。但从客观上讲,中美双方都有建立战略互信的共同愿望,只是彼此存在的矛盾心态,妨碍了这种互信关系的建立,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刻意伤害,更是造成了双方严重的互不信任。

 

  历史上,中美有过结盟的经历,也发生过彼此对抗的事情。在两国的政治记忆中,美好的一面和沉重的一面往往相互交织,双方既想作朋友,同时又不由自主的加以防范,这种矛盾心态自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可以说从未消失,一直伴随两国走到今天。

 

  从现实情况看,美国对中国不称霸、不当“头”、寻求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始终将信将疑。中国如是说,美国当然乐见其成,这也是美国强调对华接触、主张双方进行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但中国能否如是做,美国则抱有很大的疑虑,其最大的担心就是中国是否会“挑战”甚至“取代”美国的地位,这个问题时常让美国忐忑不安。

 

  美国的这种心态,让人想到那个人们熟知的寓言。某户人家丢了东西,怀疑是邻居所为,因而他怎么看邻居的言行举止,都像一个贼。直到有一天,丢失的东西居然找到了,这时再看邻居,则感到一切都和常人无异。联系到今天的情况,美国对中国竭力采取各种防范和制衡措施,并非中国对美国有何妨碍,而是美国的心态出了问题,根源就在于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所以它怎么看中国都觉得“不正常”,必欲从各方面加以防范。

 

任何事情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在中美关系上也是如此。美国把中国看作是“挑战者”,执意防范和制衡中国,它所采取的那些措施,诸如坚持对台军售、强化冷战遗留的军事同盟、针对中国调整地区军事部署、在政治上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行分化等,中国当然会有感觉,也不能不保持应有的警惕和戒备。在此情况下,中美表面上看似“非敌非友”关系,但实际上彼此心里都有数,所谓的“战略互信”自然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美建立战术层面的互信是有可能办到的,但要建立战略层面的互信则实属不易。在战术层面上,中美通过加强两军交往,双方对等提升“军事透明度”,并对美国的军机、军舰在中国沿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活动加以限制,同时在危机管理方面制定一些可行办法,这些事情都是可为的;但在战略层面上,美国如不改变防范和制衡中国的企图,不放弃在中国家门口“谋势布局”的各种举动,中国就不可能有安全感,中美建立战略互信也就只能流于空谈。

 

  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一个重要前提:即未来几十年内,在欧亚大陆很难出现类似纳粹德国和前苏联那样真正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和集团,中美历史上结盟的条件不至重现;相反,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国防和军事力量的逐步增强,即便中国并无“挑战”美国的意图,美国的霸权思维和守成大国的焦虑心态,也决定了它不会对中国完全放心,防范和制衡中国将是美国对华战略的长远安排。面对这样的情况,建立战略互信只能是中美双方追求的目标,至于能够达到何种程度,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事情。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美尚未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的情况下,两国关系注定不会走出彼此都已习惯的历史“怪圈”,出现新的反复甚至大起大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双方都需要把握好共同的“底线”,即尽可能避免出现对抗,而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则至关重要。前者历经几次台海危机,中美业已达成某种默契,在遏制“台独”和控制危机方面,双方形成了合作共识;后者则仍存在很大变数,中美之间的分歧也很明显,双方必须重视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将会有大麻烦,发生对抗也在所难免。

 

    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