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我人生3卷发男主角:吴又可与温病识略(孔伯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3:13:42
吴又可与温病识略(孔伯华)

  吴有性,字又可,延陵人(江苏吴县),生于明末清初(约 1561 年上下),是我国有创新贡献的温病学家。

据《明史 - 五行志》记载,从嘉靖元年至万历十六年,在这六十六年当中,瘟疫大流行即有八次之多,遍及大江南北。又如崇祯十四年( 1641 年)华北一带瘟疫流行,至五、六月间益行猖獗。 1643 年,北京开始流行疫情,从二月开始,长达八个月之久。

    吴氏在深入观察了解明末崇祯年代瘟疫流行之后,著述《瘟疫论》,并提出个人对温病学方面的新看法。关于温病学说,吴氏认为:瘟疫病的发生,既不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也不是因为外感伏邪,而是人体感染了一种 " 戾气 " ,他说: " 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是天地间一种戾气所感 " 。同时还特别强调提出这种戾气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物质的一种形式。他说: " 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 " 。肯定了气即是物,物即是气。他反对厚古薄今,墨守古法的医疗作风,在他的医疗著作里指出: " 守古法,不合今病 " 。在这种注重实学观点指导下,吴氏潜心研究温病之病因、病征和传播径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温病都是感受一种 " 戾气 " ,而是许多种,所以又称之为 " 杂气 " 。他认为: " 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 " 。并且明确区分了伤寒与温病在病因上的不同,他说 " 伤寒感天地之正气,温病感天地之戾气 " 。同时指出戾气是可以防治的。如此苦心孤诣,撰写《瘟疫论》,创新发明 " 戾气 " ,丰富了病因学说,为中医学,尤其是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可惜的是,拘泥于邪在募原半表半里,立 " 达原饮 " 而创表证九转之说,似乎有些前后不符。

王季儒谈伤寒与温病

  在中医界常存在一种学派之争,即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伤寒学派善用古方,也称为经方派;温病学派喜用凉药,故称为时方派。尊经方者,说"温病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治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见陆九芝《世补斋》)信时方者称"治伤寒家,徒守发表攻里之成方,不计辛热苦寒之贻害,遂使温热之旨,蒙昧不明。"(见《温热经纬》陈伯平外感温热篇)所谓伤寒学派和温热学派,也就是在治疗用药上,有辛温和辛凉之别。然中医治病的特点,首先在于辨证,其次才是用药。辨为伤寒,自当用辛温;辨为温病,自用辛凉解肌。辨证不明,用药必误。可见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文之精辟深邃了。

    温病学说,离不开伤寒论的理论指导。而伤寒论一书,对温、湿等也略有描述,因此,温病也包括在伤寒范围。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细译其意,所说的中风即一般伤寒之类。所说的伤寒,即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所说的湿温,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伤寒。所说的热病,即暑温,相当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所说的温病,包括了各种热性病和传染病。明-王安道曾说:"夫伤寒温暑,其类虽殊,其所受原则不殊也。因此,以所称而混其治,贻害后人。是伤寒温病虽统名为伤寒,而其病理性质大有区别。

    伤寒这一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即《难经》所说的伤寒有五种。狭义伤寒是五种伤寒之一。广义伤寒也包括了各种热性病和传染病。所以《内经-热论篇》有"今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近代陆渊雷说:"两热字皆指发热,盖自其主要证候而言,则曰病热,曰热病。自古人心目中的原因而言,则曰伤寒,其实一也。晋唐之际,亦称时行天行,则因其病流行于一时一地之故,由是可知伤寒即是现在流行的热性病。(见《伤寒论今释》)张仲景之《伤寒论》就是一部广义的伤寒,它包括了一切严重的热性病和传染病。他在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从它的死亡率来看,绝不是一般的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而是包括了一切严重的传染病。他对温病也略有描述。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说:"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前者为温病之正病,后者为温病误汗、误下、误火之病变。不过,《伤寒论》一书,晋-王书和于断简残篇中加以整理,错简散落难免。或因古时药味尚少,在某种情况下,彼此借用,所以仅有辛温发汗之麻黄汤、桂枝汤,而无辛凉解肌之剂。如发汗已,身灼热,就是误用辛温发汗所致的病变。如用辛凉即无此弊。遵经学派陆九芝认为《伤寒论》中包括了温病的治疗方法,他说:"病在太阳为伤寒,病在阳明为温病。"又说:"从来神昏之病皆属胃家。"这种论述或许不够全面。如:病在阳明为温病,这只是温病在气分的治法,而不是在卫分的治法。伤寒温病,在后一阶段,治法原无大的区别,唯初始治法则有寒温之别。"从来神昏之病皆属胃家。"也只是热结阳明腑实之证,而不是热入心包的治法。温病中之神昏,以热入心包者更为常见,二者在治疗上大不相同。

    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宋、元以后,历代医家感到《伤寒论》的解表方剂偏于辛温,不适宜温热病的治疗,遂提倡寒凉。创此论者有刘河间、王安道、叶天士、吴菊通、王孟英等,从而形成两大学派。实际这正是医学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必然规律。"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张仲景早已批判了这种保守思想。因此,不论经方时方,方与证合即为良方。古方可以治今病,但必须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所以说治病不在用药之寒热温凉,而在辨证之有无错误,无所谓学派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