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健腰丸有用吗:错杀袁文才、王佐的主谋朱昌偕v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6:26
      错杀袁文才、王佐的主谋朱昌偕

    1930年2月24日凌晨5时左右,江西永新县县城笼罩在一片黎明前的微明之中,突然城东一幢民房里响起几声凄厉的枪声.一个高大的身躯倒在血泊中……就在这同时,一匹快马向城外禾水上的浮桥疾驰,当马踏上浮桥,岂料浮桥在河中已被拆断,这匹马和人一起栽进了禾水河幽深无底的漩涡中.

    这两名死者就是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功不可没的袁文才,王佐!

    导演这幕井冈山斗争史上的悲剧的就是时任中共湘赣边特委书记的朱昌偕。

    从裁缝学徒到湘赣边特委书记

    朱昌偕是井冈山和赣西南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党史人物,曾担任过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书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多次提到过他。

    朱昌偕,小名细朵,1907年8月生,祖籍江西永新县石桥乡水西村.但自其祖父始,即迁至县城居住。朱昌偕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靠母亲织布和给爆竹店做小工养家糊口,朱昌偕唯一的一个弟弟因家贫无力抚养,被迫送了人家。朱昌偕少年时,在亲戚支助下,曾读二年私塾.后因生活实在穷困,无法维持.遂辍学在家给母亲做帮手,备尝生活之艰辛.13岁时拜师学裁缝,3年满师后,即在县城给人上工缝衣。1926年初,一批共产党员从外地来到水新,创办平民夜校,进行革命活动,朱昌偕成了平民夜校第一批学员。在夜校里.他接受了革命的启蒙教育,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同年夏.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大革命运动如暴风骤雨席卷水新,朱昌偕勇敢地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中去。他组织和率领县城的学徒和青工们.带头冲进军阀把持的县衙门.缴掉了县衙门守卫的枪枝,砸碎了县衙门的牌子。不久,县工会成立,朱昌偕被推选为县工会下属的学徒、青工联合会主席。朱昌偕率领学徒、青工们向土豪劣绅、官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27年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随县委撤至永宁边境的九陇山、小西江区一带坚持斗争。1928年2月,遵照井冈山前委指示,中共水新县委在小西江区恢复,朱昌偕任县委委员.1928年5月,他调任永新赤卫大队党代表,曾率永新地方武装积极配合红军参加了龙源口战斗和水新圃敌,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勇敢冲锋,受到人们称赞。1928年7月,他被任命为中共永新县委常委,并担任县总工会主席。在1928年lo月召开的中共湘赣边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二届特委委员。同年12月,湘赣边特委常委因故改组,朱昌偕担任了特委常委。1929年1月,红四军。五军主力先后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后,井冈山根据地被敌占领,边界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湘赣边界特委披打散.地方武装也灌到了很大损失。为了挽救危急局面,把湘赣边的斗争坚持下去.2月中旬,朱昌偕以特委常委身份,挺身而出召集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湘赣边临时特委,朱昌偕被选为书记。2月14日,原特委副书记陈正人从遂川来到水新后,又召开了原特委常委扩大会,成立了新的临时特委,朱昌偕仍被推选为书记。朱昌偕在任临时特委书记期间,积极领导边界各县整顿党的组织和地方武装,恢复和建立红色政权,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工作,使湘赣边界出现了新的斗争局面。

    1929年5月.上级任命邓乾元为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朱昌偕担任了永新县委书记。他工作有魄力,能打开局面.同时工作深入细致,脚踏实地,各项工作都进行得卓有成效。湘赣边界特委1929年8月写给中央的报告中称:“现在第一个有工作成绩的是永新县委。”

    1929年8月10日,特委书己邓乾元奉中央命令调往湘鄂苏区,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土任兼红八军政委。邓离湘幢边后.朱昌偕被重新任命为湘赣边特委书记。11月,特委领导边界军民攻克了永新县城,边界武装割据的烈火越烧越旺.

    朱杀袁、王铸大错

    正当边界斗争蓬勃发展的时候,湘赣边界党内却发生了了件令人痛心的事件,即袁文才、王佐被杀事件。朱昌偕.作为边界特委的主要负责人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衰文才,是江西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人,生于189g年10月。父亲是个老实勤劳的农民。袁文才少年时也进过中学门,终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回家.后因带头抗租闹粮,与当地豪绅结下冤仇.1924年组织绿林马刀队,公开打起劫富济贫的旗帜。王佐,1898’年s月生于江西省遂川县下庄一贫苦农家,因家境贫穷,没有读过书,后学裁缝谋生.因不堪豪绅压迫.也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在井冈山一带过着绿林生涯。1928年9月,在当地党组织工作下,袁、王率部下山.改编成农民自卫军,参加大革命运动。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袁、王对工农革命军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接受了前委及毛泽东的领导。袁、王的部队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1928年5月以后为红四军三十二团),袁、王任正副团长,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袁、王率部参加了整个井冈山斗争.屡建战功.他们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功不可没.1929年1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时,袁文才奉来是调任红四军参谋长随主力下山的,但他因故途中开小差返回了井冈山,和王佐一道继续在宁冈、井冈山一带坚持革命斗争。

    袁文才、王佐既早巳脱离绿林生涯,参加了革命,并在工农武装割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湘赣边界的最高党的机关——湘赣边界特委还要诛杀他们呢?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二:其一,党的“六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中对参加武装起义的土匪部队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首领看待,严厉镇压他们’的非常错误的“左”倾政策对边界党的影响深重,这一政策使边界特委领导人对袁、王的看法充满了“左”的情绪,始终未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由此而产生了隔阂和矛盾。

    其二,袁、王本身和他们的部队存在一些不良习气。袁、王虽已参加革命,所部也改编为正规红军,但绿林习气毕竟一时难以彻底消除。袁、王身上存在组织观念不强的毛病,井冈山时期,袁、王对毛泽东较崇拜,甘愿服从。但对其他人的话就不太听得进去,在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对宁冈县委、湘赣边特委有时就表现得不太尊重,部队的行动常不请示报告,独断独行。因而原来与县委、特委之间的矛盾就愈来愈严重了。

    如果仅限于此,湘赣边特委还不至于要诛杀囊、王.而使特委最后决定除掉袁、王的导火钱,便是“罗克绍事件”。

    罗克绍是湘赣边界赫赫有名的反动人物,身任茶陵,酃县、宁冈、水新、莲花五县联防团团总,是红军的死对头,他有个30多人的兵工厂,能生产五响步枪、子弹和手榴弹.袁文才想把这个兵工厂缴获过来,为自己所用,1930年2月2,日,罗克绍带随身警卫20余人到茶陵猎狗垅姘妇家过夜,走漏了消息.袁文才率部连夜急行90余里,攻打猎狗墟.活捉了罗克绍.袁文才为了让罗克绍交出兵工厂并派人到长沙购钢铁、洋硝,未当场杀掉罗克绍.而是为罗松了绑.摆了酒席招待他,和他进行了交谈,井安排他住下来.然而,袁文才所做的一切,并未向宁冈县委、湘赣边特委请示报告,宁冈县委、湘赣边特委全然不知,而“袁、王勾结罗克绍要反水”的谣言却不胫而走.当朱昌偕得知这一情况时,虽半信半疑.却甚为担心.他连夜召集宁冈县委书记、湘赣边特委其他领导人龙超清、王怀、谢希安、彭文样等人开会研究对策。朱昌偕认为,党的“六大”决议有要“对参加武装起义的土匪首领要严厉镇压”的精神;11月18日在遂川坪田村召开的有中央特摄员彭清泉参加的湘赣边特委、赣西特委、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也作出了“必须坚决解决袁、王”的决定;而今又发生了“罗克绍事件”,虽然尚不清楚“袁、王勾结罗克绍反水”是真是假,但倘若是真的,那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革命不致遭到损失,应该果断地下决心.先下手为强,解决意、王。对于朱昌偕的意见,与会者均表赞同,最后通过了尽快解决袁、王的决定。

    但朱昌偕清楚,要诛杀袁、王不是件容易的事,袁、王队伍有700多人枪,队伍强悍,打起仗来勇猛不怕死,硬对硬难以对付,只能智取。他提出了一个想法:即以中共湘赣边特委的名义给袁、王去一信,声称上级决定,边界各县部队拟编入红六军,袁、王部为六军三纵队,袁为司令,王为副司令,即日开赴永新县城集合,配合红五军攻打吉安。俟袁、王到永后、将他们与部队分开安排住宿,晚上即可行事。大家都赞同朱昌偕所定计策。朱昌偕还特别提出.要以特委名义去求助红五军,要求五军开到永新城来.配合行动,主要是防止袁、王部反抗。几十年以后,彭德怀回忆了此事:“某晚深夜,边区持委书记朱昌偕<似乎还有王怀或其他人,记不清楚了)来我军部,向军委报告情况。他们谈袁文才、王佐要叛变,袁.王有将参加边区县以上联席会议的同志一网打尽的可能。事情万分危险.请求五军立即出动挽救这一危局。”(《彭德怀自述》1981年版)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袁文才和王佐接到特委来信后.不知足计,欣然从命。2月22日,袁、王部队除留少牧人在宁冈外,大部于当天抵达永新县城.朱昌偕事先已派人安排了袁、王和部队的住宿地点,袁文才住城东尹家巷22号,王佐住尹家柯内,部队分住几个店铺.与袁、王住地有一段距离。

    袁、王及其部队受到永新县委、湘赣边特委热情接待,白天开会,晚上看戏,还搞了大量酒菜款待。

    2月23日晚.红五军第四纵队从安福洲湖出发.24日拂晓前赶到了永新县城,包围了袁、王及其部队住所,此时,袁文才、王佐正在睡梦之中。

    已是凌晨5时左右,朱昌偕率十几个警卫人员敲开了袁文才的住房门,随即向尚未起床的袁文才开枪.袁文才来不及哼一声.便被打死在床上,副官李筱甫也桩打死。住在不远的王佐一贯警醒,听到枪声,情知不妙,急爬起,在随从的簇拥下,直奔马厩,牵出坐骑,翻身上马,慌忙往东门疾驰,窜上禾水河上的浮桥,岂料河中浮桥已被拆断,裁入河中,王佐不识水性,桩湍急的漩涡卷入幽深的东瓜潭中淹死……。袁、王亲信、随从被打死40余人,其余均被缴械。留守宁冈、井冈山的袁、王部分队伍闻讯纷纷反水,投靠反动派。这以后直到1949年9月底,井冈山一直被反动势力占据,红军几次攻打,都未攻下。

    袁、王未死于战火纷飞的战场.而死于自己同志之手,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杀害袁、王无疑是错误的,在这一事件中,主谋者朱昌偕作为湘赣边特委书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主观上虽然自以为在坚决执行党的“六大”决议和圩田会议决定,消除革命隐患.捍卫革命利益,但客观上却错杀了自己的同志,产生了损害革命利益的极为严重的后果。

    自毙梅花山

    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朱昌偕当选为执委委员。同年10月,朱昌偕奉命到赣西南特委工作,并受中央委托,对赣西南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组织、群众运动等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并向中央写了《赣西南朱昌偕报告》.吉安攻占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朱昌偕当选为省苏执委委员.

    1930年12月间,在吉安富田发生了“富田事变”。1931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富田事变”引起的混乱,加强赣西南地区党的领导,决定成立赣西南特区委(相当于省委),朱昌偕被指定为五常委之一,负责西路工作。中旬.又作为湘赣边唯一代表赴中央苏区参加了苏区中央局成立会议。会后,他即在西路分委(分委机关设公水新)主持工作。

    1931年8月.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成立,朱昌偕参加了临时省委在永新县城召开的原西路分委、湘东南特委负责人联席会议。对于中央统一湘赣边党的领导,成立湘赣省委的决定.池从内心拥护、也准备在省委领导下,努力工作。

    不久,湘赣省委开始了肃反运动。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肃反运动逐渐扩大化。苏区中央局认定“原西路分委是AB团把持”,湘赣临时省委也认为“原西路分委完全在AB团领导之下。实行反革命阴谋破坏”。原西路分委一些于部被打成AB团分子遭到逮捕。在这种情况下.朱昌偕作为原西路分委主要负责人内心感到恐惧,担心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被当作AB团分子遭逮捕。于是在8月的一个深夜.在师弟徐庆国接应和随同下,连夜逃至永新县高溪乡的梅花山,藏匿在一个山洞里。湘赣省委保卫局发现朱昌偕躲在梅花山,即发动数百人搜山.一连搜了几天.朱昌偕粮尽水绝,这时.朱的师弟劝他逃到梅花山西麓的茶陵白区去.寻一条生路。朱昌偕一昕,即严厉呵斥师弟:“你这是什么话!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决不投靠敌人!”然而他又不愿意作为“AB团”反革命分子.被自己的同志捕杀.思想陷于极度矛盾中,难以解脱,最后开枪自尽。朱昌偕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象左娜(原西路分委副书记)、龙贻奎(西路分委秘书长)那样逃向敌人的营垒,背叛革命.效劳敌人,而选择了自毙这条路,虽然不值得称道.但似不应苛责。

    纵观朱昌偕一生,他从一个裁缝工人走上革命道路开始,直到担任中共湘赣边特委书记、赣西南特区委常委,最后在梅花山自尽几年的时间里,他革命坚定,斗争性强,为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他又直接策划杀害了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重要贡献的袁文才、王佐,铸成大错.而最后在“左”的错误路线下,被迫自杀.对于他,应该怎样评价?历史是公正的.人民不会忘记为革命作出贡献的人们。王震曹回忆说:“朱昌偕是裁缝工人出身,工作表现好,犯过错误.功大于过,不是AB团子”。人民政府对朱昌偕也作出了公正评价.追认其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