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撞:杂谈学习心理学(9):中国人的“忍”是进退自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3:50

杂谈学习心理学(9):中国人的“忍”是进退自如

标签:

心理学

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忍”

萨科齐

岳晓东

杂谈

教育

分类: 趣味心理学

 

忍字心头一把刀。可见,做到容忍是何其不易,甚至要经受彻骨之痛。西汉名将韩信,忍受恶少的胯下之辱,终成大气;孙膑装疯卖傻,最后收拾了庞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成为一代霸主……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能忍耐的民族,“忍”字已经融入到国人的血液之中。
 儒、释、道同唱一首歌 
说到中国人的忍耐,就不得不提到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合流所赋予人们的特殊心态。首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和为贵”,如孔子就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提出“五伦”之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理念都是教导国人追求和谐,不可乱了章法。其次,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避让”,主张以柔克刚,退一步海阔天空,以“打太极”的方式来化解人际矛盾冲突。最后,佛家思想的核心是“宽恕”,主张对人“慈悲为怀”,只要放下屠刀,即可立地成佛。总之,儒、释、道同唱一首(忍字)歌,使得忍耐成为了国人自小修炼的人格要素。其大到治国、小到持家,无不体现出忍耐的功夫。如,在唐肃宗年间,有位宰相家中是百人合住一处,并且还其乐融融。唐肃宗就问这位宰相:“你家有百口,矛盾肯定少不了,怎么处理得好?”这位宰相答曰:“全靠一个忍字。”
古往今来,像这样的事例可谓举不胜举。孔子还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这里,孔夫子是把”忍“当作人生的谋略与智慧来修炼的。而越王勾践”忍一时之气,争千秋之利“的故事,可谓是其最突出的实践。
 忍耐培养人的同感共情 
而就心理学来说,忍耐的最大好处在于推动人们与他人产生同感共情。
在这里,忍耐是善解人意的代名词,是尊重理解的突出表现。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兹·凯萨尔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这使得人们之间相互依存,希望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确定自我的位置和实现自我。由此,中国人更容易体会对方的心情。此外,香港城市大学曾对外企公司中中国员工与西方员工之冲突化解方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抗、回避、妥协和顺其自然的四种方式中,中国员工惯用“妥协”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西方员工则惯用对抗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中国人善于忍耐的人格特征。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它其实就是在追求矛盾冲突中的换位思维。当我们和别人产生了纠纷或矛盾,不会一味地指责对方有过错,而是异地而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常常会想“一个巴掌拍不响”,“我要是他,该会怎么想”。这样一共情,人就不会急着去反驳对方,而是反省自己可能出现的过错。
在这层意义上,忍耐可以是人生智慧的表现。
忍耐的智慧是进退自如 
任何忍耐都是有底线的,都是相对而言的。其实,忍耐的智慧在于“该出手就出手,该缩头就缩头”。如果你无论何时都一味地忍,就不是美德和智慧了,而是不折不扣的怯懦。所以,当别人真的在无理取闹时,你还是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另外,忍耐也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转过头来,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例如,昨天下午,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国人民的愤怒,执意在波兰北部城市格但斯克会见了窜访波兰的达赖。萨科齐还声称,在见达赖的问题上,他“从来没有犹豫过。”对于这样摇摆不定的政治人物,最大的忍耐是慢慢与他算这一笔帐,直到他真正知道什么是代价为止。我希望也坚信中国政府能够让法国的民众,特别是工商业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萨科齐必须要为他的鲁莽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