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弯道4:《走遍南非》贺明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5:51
第61节: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2)         
  南非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公路建设,早在1935年就通过了《国家公路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公路建设达到高峰,那时全国财政收入的1/4都被用于修建公路。从1988年南非建立第一条高速公路起,到2005年全国已拥有52?5万公里的公路。它的全国高速公路里程曾经一度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如今全国已形成状如血管般的交通大动脉公路网。另外,南非在公路和桥梁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公路排水系统方面也均居世界前列。   
  南非公路分三级:第一级是国家级公路,也叫N级公路(National),全国共有20条国家级公路(N1?N20),全长约7?5万公里,N级公路的限行车速为120公里/小时。第二级是省级公路,也叫R级公路(Regional),全国有约4?5万公里,R级公路的限行车速为100公里/小时。第三级是市区级公路,也叫M级公路(Metropolitan)或乡村公路,全国有约40?5万公里,M级公路的限行车速为60公里/小时。   
  南非公路的标识非常清楚醒目。往往在离路口或转弯处数公里前就有多次提示,只要懂英语会看地图,按公路标识走绝不会迷失方向找不着路。如果能有GPS定位仪(在南非售价不到2000兰特,约250美元,且有中英文提示),则更加万无一失。南非汽车驾驶采用右驾位,交通规则是汽车靠左行驶避让从右侧超车的车辆。在南非驾驶汽车必须具有当地有效的驾照或国际驾照,而且交通部门规定包括司机在内的车上所有人员都必须系安全带。南非的市区内见不到交通警察,各路口主要靠交通灯指挥来往交通。如遇交通灯坏了或在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则采取各方向轮流每次只能过一辆车的规定。南非良好的路况造就了发达的私人轿车租赁市场。有关轿车的销售、租赁及保险市场也很规范和成熟。   
  在南非公路上随处可见享誉世界的各种名牌汽车,如宝马、奔驰、沃尔沃、丰田、本田、雷诺、雪铁龙、福特等,举不胜举。如今许多外国知名汽车厂家纷纷在南非伊丽莎白港等地   
  建立工厂和生产线。除满足南非市场的需要外,还供出口。   
  在南非购买新车有不少品牌汽车专营店可供选择。对南非本地人而言,只要有固定收入   
  就可以在银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到心仪的汽车。价格总体上比欧美一些国家要贵一些,但   
  比中国进口车的价格要便宜不少。如果在南非购买二手车,则选择余地很大,因为那里的   
  二手车市场很发达。在二手车市场买车不仅手续便捷,而且车的质量一般也能够得到保障,   
  但购买时仍需在价格上货比三家。   
  南非有成熟的汽车保险市场。汽车保险分全险和第三责任险等险种。全险指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是本人的责任,或本人不慎刮蹭,只要到当地警察局立案拿到“报案号”(casenumber),保险公司就会支付全部维修费。第三责任险指的是如果本人碰到对方后,是本人的责任,保险公司可以支付对方的修车费。汽车保费根据汽车的品牌、投保人的驾龄和年龄,中间的差异很大。如:日本本田新车2005年度的全额保费为4000-6000兰特(合666-1000美元);而同年宝马车的年度保费为7000兰特左右(合1200美元左右)。随着近几年南非通胀率的不断攀升,汽车保费更是水涨船高,宝马车的年度保费已升到1万多兰特(合1500美元左右)。   
  南非的汽车维修技术很好,特别是油漆配色质量很高,经修理过的刮蹭汽车如同新的一样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迹。   
  南非租车业很发达。租车人只要有信用卡、驾照等相关证件就能在车行方便地租到汽车。如果乘飞机到外地旅游,可在居住地租车行事先办好异地租车手续(需使用信用卡支付租车费),下飞机后即可在机场内的租车行内拿到事先约好的汽车。一般日租车费是800兰特左右(不含汽油等),月租费为8000兰特(约1000美元)。旅客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旅游结束后,可将汽车在异地办理退还手续后再乘飞机返回居住地。这种旅游方式受到旅游者的普遍欢迎并为大家广泛采用。  第62节:探寻动物的天堂         
  第五章   
  探寻动物的天堂   
  南非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和天堂。游客到南非旅游看野生动物是最主要的旅游项目之一。南非有许多国家公园(也叫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各种私人经营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专供观看野生动物的休闲度假村。人们在里面可以尽情地观赏非洲五霸(象、狮、豹、犀牛和野牛),2009年7月增至七霸,新增加了鲸鱼和鲨鱼。因此,现在旅游者到南非不仅可以观赏陆地动物,还可以潜水去观赏海洋生物。   
  第五章探寻动物的天堂   
  第一节举世闻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   
  在南非看野生动物,首屈一指的是大名鼎鼎的克鲁格国家公园。   
  坐落在南非东北部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始建于1898年,并于1927年首次向游人开放。它是世界上14个最大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南非最大和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公园。   
  2002年南非、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三国总统签署协议,欲将位于三国边界上的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津巴布韦戈纳雷若国家公园和莫桑比克林波波国家公园合而为一,成立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这个公园的占地面积将达到3?6万平方公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2006年8月16日,三国总统还决定要在三国边境各开放一处,以便人们可以自由来往于这个公园。不过直到2009年8月我们离开南非时这个公园仍未建好。   
  克鲁格国家公园东与莫桑比克接壤,北与津巴布韦相连,南与鳄鱼河连通,全长380公里,平均宽60公里,占地约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威尔士的面积,比以色列国土面积还要大)。克鲁格国家公园有9个大门,内设14个营地,每个营地还提供小到帐篷大到旅馆的各种居住设施,总共有4500个床位。最大的营地是斯库库察(Skukuza)营地,内设9洞高尔夫球场、图书馆、邮局、加油站、租车行、游泳池、商店以及餐厅等。每个营地之间的距离平均约2小时车程,园内的车速限制在每小时20—50公里。   
  整个公园分为14个区域,每个区域生活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园内共有147种哺乳动物(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非洲五霸以及野狗、斑马、长颈鹿等非洲动物)、507种鸟类、227种蝴蝶、116种爬虫(包括50种蛇)、34种两栖动物、49种鱼和336个本土树种及数以百计的其他植物。   
  除拥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以外,这里的地貌历史悠久,有岩石艺术和300多处史前人、石器人、铁器人、桑人以及后来的恩古尼人(Nguni)曾经居住过的遗址。所有这些先人、后来的欧洲探险者以及以此为家的土著人都是克鲁格公园地区最早的居民。   
  这里还有两处重要的国家文化遗产:一个在帕夫瑞(Pafuri)的图拉梅拉(Thulamela)地区,那里有15—17世纪中叶铁器时期人类的定居遗址;另一处是在公园的帕拉波瓦(Phalaborwa)入口处的马索里尼(Masorini)遗址,那里曾经居住着一群巴帕拉波瓦人,在铁器时代他们靠制造和出售铁器工具为生。今天克鲁格国家公园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地,是各种动物、鸟类和植物的家园,在它们的地盘上,我们人类只能是坐在汽车里观看它们的访客。   
  克鲁格公园里的大象家族   
  说到克鲁格公园,不能不提到它的三个创始人(在公园里的斯库库察(Skukuza)营地可以见到他们三人的头像雕塑),他们是乔恩·阿尔巴西尼、保罗·克鲁格和詹姆士·斯蒂文森—汉米尔顿。   
  乔恩·阿尔巴西尼(JoaoAlbasini)是185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葡萄牙籍人,是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个欧洲白人居住者,在庞德马瑞营地(PundaMariaCamp)附近的泸弗弗胡河(LuvuvuhuRiver)边办过农场。   
  保罗·克鲁格(PaulKruger)于1825年生于南非开普角的克罗道克。他随家人来到德兰士瓦(Transvaal)的布尔人殖民地,在拉斯顿伯格(Restenburg)安顿下来,并以办农场为生。在第一次英布战争以后,他成为布尔人的总统,并且致力于对保护动物的立法。在他的全力推动下,1898年在沙比和鳄鱼河之间建军成了沙比自然保护区,这就是现在克鲁格公园的前身。  第64节:徜徉在名城重镇         
  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的长颈鹿一家   
  第六章   
  徜徉在名城重镇   
  南非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和城镇,它们在南非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这个国家的诞生、成长与壮大。穿行于这些名城重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   
  第六章徜徉在名城重镇   
  第一节行政首都——茨瓦尼(比勒陀利亚)   
  南非行政首都现已由旧名“比勒陀利亚”更名为“茨瓦尼”,也叫茨瓦尼大城区。它包括了比勒陀利亚周边的一些地区,总共占地3200平方公里。比勒陀利亚现仅指位于市中心的一片区域。茨瓦尼大城区现有人口约300万,其中茨瓦尼大城区约为220万,比勒陀利亚市区约为80万。   
  比勒陀利亚城(Pretoria)建于1855年,由布尔人领袖比勒陀利乌斯的儿子马洛斯建立,并以他父亲安德烈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Pretorius)和母亲丽娅(Lia)的名字命名。比勒陀利亚城位于豪登省,海拔1378米。整个城市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夏天平均气温为22℃,冬天约10℃。   
  1910年,比勒陀利亚正式成为南非的行政首都。目前它是全国的政治、外交、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作为政府所在地,总统府、外交部、司法部等政府机构主要集中在联邦大厦内(Union Building),而文化部、教育部等机构则在城内的一些老式建筑中。除了政府的许多重要部门外,这里还云集了各国驻南非大使馆、联合国和众多的国际机构。著名的比陀大学、比陀理工大学、南非大学、国家天文台、国家歌剧院、国家文化历史博物馆等也集中在此。   
  游客来到比勒陀利亚,除了参观联邦宫前的花园、克鲁格广场和教堂广场外,要想对这个国家和城市有更多的了解,还应该去参观南非先民纪念馆和自由公园。   
  南非先民纪念馆是阿非利卡人(布尔人的后代)于19世纪末蕴酿、1938年12月动工、1949年12月完工,历时11年建造的。总共耗资72万兰特,主要是为了纪念1838年12月布尔人大迁徙途中(theGreatTrek)与祖鲁人的“血河之战”。当时,530名手拿步枪的布尔人与1?2万名手持长矛和盾牌的祖鲁武士进行了殊死的激战。这场战斗最终以布尔人3人受伤、祖鲁人3000位勇士牺牲而宣告结束。这场战斗不仅改变了布尔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进程,在南非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勒陀利亚的先民纪念馆   
  先民纪念馆位于比勒陀利亚市西郊的一处小山上,是一座高41米的方形建筑物。方形纪念馆外有一组由64辆水牛车浮雕组成的半圆形围墙,让人一下子就想起布尔人的牛车阵。绕方形纪念馆走上一圈,你会发现在外墙的四角雕刻有四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他们就是布尔人的领袖雷蒂夫、波特基特、比勒陀利乌斯和一位无名氏领导人。在纪念馆入口处上方悬挂着一只野牛头雕像,正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布尔人认为南非所有的动物中最令人难以捉摸的就是野牛。它表面看起来温顺可爱,可一旦被激怒,其凶狠程度超过狮豹等猛兽。   
  在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绕大厅四周墙壁上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它全长92米、高2?3米、重180吨。整组浮雕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布尔人大迁徙的历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年12月16日的午时,如果天气晴朗,就会有一束阳光穿过屋顶上一个倾斜的小孔,投向地下一层大厅中心一块横躺在地上的石棺上。这个石棺象征着“人民的安息地”(theRestingPlace),在它上面刻着一行字“南非,我们为了你!”每年12月16日这天,阿非利卡人(南非荷兰人—布尔人的后代)都会聚集在先民纪念馆举行“契约日”纪念活动。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他们在战前与上帝订立了契约,才使他们的阵前突然大雾弥漫,使他们能够以少胜多打赢这场攸关布尔人性命和前途的战斗。而在同一天,黑人也会聚集在不远处的自由公园里,纪念他们的祖先为捍卫自由而战的“丁干日”。1994年南非新政权诞生后,为体现民族和解,南非政府将这天定为“和解日”(DayofReconciliation)。  第65节:参加和解日庆祝游行活动的孩子们(1)         
  参加和解日庆祝游行活动的孩子们   
  当荷兰殖民者在16世纪中叶最初踏上南非这块土地时,他们或许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会在这块远离祖国的土地上繁衍数百年。随着越来越多欧洲殖民者和英国人的到来,无论布尔人还是英国人都试图通过武力不断扩充自己的地盘,逼得那些土生土长的非洲土著人要么逃离家园,要么被白人驱逐到穷乡僻壤的贫瘠地方。对这些非洲人而言是那么的不公平。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都已发生,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物竞天择”。   
  就在离先民纪念馆不远的小山上,南非的民主政权为了缅怀那些在南非历史中为自由献身和为国捐躯的先烈们,于2000年正式奠基动工建立了一座公园,名为自由公园,当地黑人称之为“斯库姆巴特”(Sikhumbut)。这座公园费时9年才终于完工。   
  在公园内通向小山顶的道路旁有一些矮墙,是用一块块石片堆砌而成。形成了南部非洲坟墓的特有形式,颇有几分像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人们可以在里面缅怀先烈,所不同的是它还可以用来举行盛大集会和纪念活动。整个公园由半圆形露天会场(Amphitheatre)、内厅(theSanctuary)、领袖堂(theGalleryofLeaders)、人名墙(theWallofNames)、长明火(EternalFlame)和祭坛等几部分组成。   
  露天会场选址颇具匠心,所处位置视野开阔,可容纳2000人。站在高处环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清晰可见的联邦宫(总统府)。选择在这里建公园的原因就是为了让总统在办公室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这里,知道人民为什么要在这里集会,使总统与人民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公园相对的另一座小山上是著名的南非大学(UNISA),它强调了教育对民众的重要性。   
  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联邦大厦(总统府)   
  整个会场呈半圆斜坡状,在正前方一座半地下的建筑物面前,有一团日夜燃烧的“长明火”,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南非自由献出生命却没有留下姓名的先烈们。环绕会场四周佇立着200根长短不一的金属灯柱,其中前3根最高的灯柱用红灯象征“革命”,其余则是白灯。每当夜幕降临时,全部灯光打开,会在黑夜中呈现一个由长短不一的灯柱组成的明亮光圈,远看恰似一只燃烧的“火矩”。这些高低不齐的灯柱寓意芦苇,也象征“生命”。在非洲人眼中有水的地方就有芦苇,有芦苇的地方就有生命,因此这些象征芦苇的灯柱象征着新南非的诞生,象征着这个国家正在不断成长、壮大。   
  在地下建筑物里面有一个宽敞的大厅,这里常用来举办各种纪念活动。里面有一个安静肃穆的内厅是用来对亡者进行哀悼和祈祷的地方,也可用来举办追思烛光仪式。领袖堂是人们向曾经生活在南非、非洲大陆和世界各地对人类历史有过杰出贡献的已故领袖们致敬并寄托哀思的地方。   
  这个公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座长长的人名墙。2006年12月16日,姆贝基总统前来参观这个公园时,这些墙上已经镌刻了7?5万个人的姓名。刻在墙上的姓名都是那些在南非各个历史阶段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有的人死于南非殖民战争之前,有的人亡于种族灭绝的屠杀之中,有些人被作为奴隶贩卖到南非后客死他乡,有些人则死于南非历史上的数次边境冲突之中,还有些人成为英布战争(这里叫南非战争)的牺牲品。在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疆场的南非军人,还有些人是为帮助南非争取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的外国人。在这些墙上一共可以刻下13?6万个姓名,现在还剩下大量空白留给后人,以便让他们继续记下那些为南非历史做出贡献的人们。   
  在一面高高的墙上还刻着战死在安哥拉的古巴军人名单。鲜为人知的是,以卡斯特罗为领袖的古巴曾经对当年非国大最终走上南非的政治舞台起到过关键性作用。了解那段历史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为什么南非白人政府最终不得不向黑人交出政权。  第66节:参加和解日庆祝游行活动的孩子们(2)         
  根据1885年《柏林会议总协议》(theGeneralActoftheBerlinConference)的分配原则,葡萄牙政府获得了对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几内亚三个国家的控制权,并将它们变为自己的海外殖民地。1922年葡萄牙占领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萄牙将安哥拉改为葡国的“海外省”并派总督统治。   
  从20世纪50年代起,安哥拉人民为反对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先后成立了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它们是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60年代后,这些组织为争取民族独立纷纷开展武装斗争。1975年11月,“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由于担心“安人运”上台后在南部非洲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南非种族隔离政府于1975年12月出兵安哥拉并支持“安盟”武装。而此时“安人运”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国际上有名望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寻求支持。   
  当时苏联只同意提供武器装备和专家而不同意出兵,只有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Castro)毫不犹豫地向这个非洲西海岸国家派出了地面部队,并派出一支古巴革命空军分队帮助安哥拉建立空军。1976年1月8日,苏联的“安—22”巨型军用运输机将古巴革命空军的首批21架飞机送抵罗安达机场。随着训练有素的古巴军队参战,不仅安解阵的势力被削弱,就连南非所支持的“安盟”武装也不得不向南边撤退。古巴军队这时已完全控制了在安哥拉的制空权。这时的“安人运”改名为“安哥拉人民解放军”(即安哥拉政府军)。   
  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在古巴和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安哥拉政府军在安哥拉南部建立了装备完善的防空系统,而古巴也从苏联获得50架战斗机并运抵安哥拉。到1986年9月,古巴空军已完全掌握了安哥拉南部地区的空中优势。但是到了1987年10月,情况却急转直下。在南非地面和空中特种武器以及“安盟”的共同打击下,安哥拉政府军惨败。这时,从不言败的卡斯特罗从本土派出空中精锐部队和大量地面部队援助,并在南部的纳米比亚边境集结了2万多部队。1988年5月,古巴人在那里建立了350公里牢固的防线,并配备了大量飞机和坦克等重型武器。1988年6月,古巴革命空军炸毁了位于纳米比亚—安哥拉边界线上的卡卢克大坝,切断了这个向西南非洲一半以上地区提供电力供应的水力发电站,使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面对古巴军队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南非白人国民党政府不得不通过美国出面进行战争调停。1988年8月底南非部队全部撤出安哥拉,同年12月2日古巴和南非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双方分别停止对“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简称“人组”)和“安盟”的支持,让安哥拉人民独自解决自己的内部事务。之后安哥拉再度陷入长期内战,直到2002年安哥拉政府与安盟签署和平协议,才结束了长达27年的内战。对古巴而言,在1975-1990年的15年里,古巴先后向安哥拉派遣了40万军队。   
  古巴军队战胜南非军队,对白人种族隔离政府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信仰上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南非种族隔离政府的跨台。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巴军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帮了非国大的忙,促使他们最终能以和平的方式获取政权。1991年7月,纳尔逊·曼德拉在访问哈瓦那时曾说:“我们是带着一种对古巴人民极大的负债感而来。在与非洲的关系中,有哪些国家可以比古巴更能展示对非洲伟大的无私?(WecameherewithasenseofthegreatdebtthatisownedtothepeopleofCuba?WhatothercountrycanpointtoarecordofgreaterselflessnessthanCubahasdisplayedinitsrelationswithAfrica?)   
  参观自由公园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我感到南非是一个具有包容心且能够正视历史并牢记历史的国家。人名墙上的名字不仅有黑人、白人、有色人,还有那些为南非历史作出过贡献的外国人。1994年反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曼德拉与南非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将一个“势不两立、黑白分明”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彩虹国家”。而前总统曼德拉在黑人执政后,也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心态来正确对待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所有种族和民族。  第67节: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的变迁(1)         
  然而,在民主政府执政的15年里(截止到2009年),虽然南非政府一直推动种族和解,但在占总人口78%的黑人和9%的白人之间仍存在较深的隔阂。姆贝基总统上台后,为了广大黑人的权益,在制定政策方面偏重黑人,并在一定程度上排斥白人。在姆贝基第二任政府内阁的29位部长中,有25个关键位置由黑人把持。白人所担任的财政、情报、环境和旅游四个部长职位则是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部门。即便对于这些白人部长,他们在政府中的发言权也受到黑人的制约。至于在下面的政府机构里,十年来黑人对白人逐步进行“大清洗”,不仅是局级、处级,就连下面的办事员这些低级职位也逐渐由黑人和印度人等有色人种担任。许多原来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白人只好离开政府部门去创办公司,也有不少有技能和专长的白人从此离开南非。但是,尽管白人的政治地位在下降,但他们在经济上的富裕程度仍远远高于黑人。   
  对于占主体地位的南非黑人而言,他们中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对于身居政府、医院或大学要职的黑人高管而言,他们的年薪可以高达100多万兰特(2007年底约合17万美元);担任政府部门部长的年薪高达160多万兰特(约合20万美元),局长年薪也能有80多万兰特(约合10万美元);而处长的年薪可达到60万兰特左右(约合5万美元)。对于黑人企业家来说,有不少人因享受到BEE法案政策的实惠,而摇身一变成为千万或亿万富翁。但对于广大黑人群众而言,他们并没有充分享受到民主政权带来的胜利果实。在全国4700万人口中,仍有一半的居民处于贫困之中。   
  作为行政首都的比勒陀利亚,不仅见证了南非的历史,也显示了种族问题仍是南非社会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然而,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确实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南非要想社会稳定,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应该正视历史现实。只有以宽厚和包容的心态对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种族和民族,永远铭记着南非所有不分种族和民族的人民为了这个国家的建立和建设所作过的贡献,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这个国家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与光明。   
  第二节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的变迁   
  布隆方丹既是南非的司法首都也是自由州的首府。1910年南非成立“南非联邦”以前,它还是布尔人奥兰治共和国的首府。该城地处南非南北中间地带,海拔1400米,有人口50万。如今的布隆方丹是南非白人最集中的城市,因犯罪率低和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而被誉为南非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布隆方丹有“中心城”(南非地理中心)、“大会城”(许多党派的发源地)和“好客城”(当地人热情好客)等称号。它还有“玫瑰城”(CityofRoses)之称,因为这里每年都有大量不同品种的鲜花盛开,其中以玫瑰花最多。布隆方丹城里最著名的公园建于1925年,是由英国威尔士王子亲自剪彩的“国王玫瑰花园”(TheKing?sParkRoseGarden)。园中种有4000多株玫瑰花,如今这里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大型花卉展览以吸引游人参观。对于喜爱花卉植物的人而言,自由州的植物园和兰花屋不失为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布隆方丹整个城市不大,市内马路也不宽,但它的建筑却很有特色。许多房屋是有上百年历史的红砖白瓦欧式建筑,许多民居小巧玲珑,门前绿色草坪上点缀着各色鲜花,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温馨的色彩。布隆方丹市内有一些景点,如旧总统府(OldPresidency)、布隆方丹地方法院、南非高等法院、纳瓦尔丘陵山顶和奥利文惠斯(Oliewenhuis)美术馆。   
  旧总统府是一座维多利亚式三层大厦。它始建于1885年,曾是奥兰治共和国三位总统的官邸,如今成为文物历史博物馆。在它的一层有个陈列馆,里面陈列着从19世纪到20世纪曾居住在此地的3位总统的木制人头雕像;还有一个巨大的宴会厅,里面仍保留着当年的家具和摆设。二层有总统办公的书房、吸烟室、儿童室、客房、总统夫妇卧室和总统夫人做针线活的缝纫室等。在我参观二层的一个房间时曾被一个木制冰箱所吸引。虽然它的体积远远小于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冰箱,但比起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大了许多,而且更加轻便实用。通过这个木制冰箱可以看出,19世纪时南非上层的白人生活与当时的欧洲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说既安逸又舒适。  第68节: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的变迁(2)         
  布隆方丹地方法院就在旧总统府的斜对面。法院内设有多个法庭,在征得一名法警的同意后,我与朋友进入其中一个法庭进行了短暂的旁听。只见法官和辩护律师都是白人,被告和旁听席上的听众都是黑人。他们讲的全都是阿非利卡语我们听不懂,但见法官戴着假发、穿着长袍,颇有些像电影中的场面。虽然黑人当家做了主,但黑人由于受过去文化教育条件限制,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法律、医疗、建筑、各种工程等还不得不依靠白人。   
  紧挨着布隆方丹地方法院的另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南非高等法院。高等法院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在建筑物旁和大门口照相留念。   
  纳瓦尔丘陵(NavalHill)山顶是鸟瞰整个城市的地方。这里曾经是布尔战争期间英军设置大炮的地方。位于这个山坡的富兰克林自然保护区是南非巨羚、白斑面羚和跳羚的天堂。   
  山下有一个名叫奥利文胡伊斯(Oliewenhuis)的美术馆,坐落在一个荷兰式大庄园内。庄园始建于1941年,曾被用作贵宾招待所,后来由国家博物院收回作为自由州唯一一座美术馆。奥利文胡伊斯美术馆经常举办各种内容的展览。   
  我在那里看过一个展览,里面陈列着现代油画和非洲木雕等艺术品,充分展现了非洲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一件非洲木雕作品前我曾佇足良久,因为那是一个有着奇特身材的非洲中年妇女,她弓着腰,突出的臀部上还坐着一个小孩。这不禁令我想起一个悲惨的故事。   
  在法国的一家博物馆里曾经保留着一个非洲女子的人体标本,她是一个早年被欧洲白人从南非带到欧洲去巡展的女子,她有着与世界其他地方女人不同的奇特身材:腰很细但臀部却出奇地大,上面甚至可以坐个人。这个女子的真名叫萨蒂吉·巴特曼(SaartjieBaartman)。巴特曼于18世纪末出生在南非东开普一个土著“奎纳”(Griqua)人的黑人部落。少女巴特曼的两胯比上身宽出许多,臀部格外突出。   
  1810年,一个名叫威廉·邓洛普的医生来到南非,在见到这个女孩奇异的身材后便打起要利用她好好赚上一笔钱的主意。他极力说服巴特曼随他一起去英国,告诉她向众人展示她的身材可以赚到大钱。涉世不深的巴特曼经不起邓洛普的百般诱惑和怂恿,终于同意随他一起去英国。   
  巴特曼被送到英国的一家马戏团,并且一呆就是四年。马戏团班主得到她后如获至宝,到处张贴“展览活人”的广告。每次表演,巴特曼都被赤祼裸地放在一个展台上,一名训兽师就像训练动物一样让她做生动形象的木雕艺术作品   
  出各种供人观赏的动作。四年后,巴特曼又被带到巴黎,卖给一个流动马戏团的班主继续展览,在那里她同样要赤裸着身体供那些有钱人们玩赏。终于有一天,当人们对巴特曼不再感兴趣时,她被无情地遗   
  弃了。后来巴特曼成了一名妓女,为了摆脱心灵的屈辱,她学会了酗酒。1816年,年纪轻轻的巴特曼不幸死于性病梅毒。   
  她死后,拿破仑的医务主任乔治·库维尔将她的尸体进行解剖并制成标本,将她的大脑和生殖器分别装在玻璃药瓶中保存,将她的遗体送到巴黎人类博物馆公开展览。这个展览共持续了15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停止。以后巴特曼的遗体被作为专有财产一直保存在这家博物馆里。   
  20世纪90年代,一位名叫曼塞尔·尤伯哈姆的南非学者开始关注这件事,并率先发起了“还回非洲维纳斯”的运动。为了帮助巴特曼恢复人的尊严,也为了重新认识南非土著黑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96年南非艺术部部长恩古巴内在会见到访的法国合作部长戈德弗兰时,郑重提出“请贵国归还‘非洲维纳斯’”的要求。2002年,法国政府将巴特曼的遗体交还给南非。同年8月,巴特曼的葬礼在她的家乡南非东开普的汉克(Hankey)举行。   
  在南非我见到过不少妇女拥有这种奇特的身材,但我万万没想到是,在她们奇特身材的背后,竟会发生如此悲惨凄凉且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第69节:钻石之城——金伯利         
  美术馆的后院有一块很大的草坪,也是个雕塑公园。在这个雕塑公园里露天陈列着各种石雕和木雕。这些雕像的作者大多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南非人,并在南非受过高等教育,其中有些人的作品不仅在南非获过奖还到国外参加过展览,有的作品还被外国美术馆收藏。在展出的这些作品中有现实主义派也有抽象派,有的颇具浓郁非洲特色并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参观布隆方丹既能让人了解南非的司法首都,也能对这个奥兰治自由邦首府城市的变迁多一些感性的了解与认识。   
  第三节钻石之城——金伯利   
  金伯利因钻石而享誉南非。这座城市的崛起标志着这个主要由白人统治的国家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国。   
  几十亿年前,金伯利一带曾有火山喷发。在火山喷发中,一种稀有的结晶体物质——钻石被带到地壳浅表层的橄榄岩和榴辉岩中。橄榄岩中蕴含着两种钻石原岩。一种叫金伯利岩(kimberlite,它得名于金伯利)。金伯利岩形成于地下150公里处,是一种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分的偏碱性火山岩。金伯利岩为管状岩,因此俗称“管矿”或“岩筒”(也叫原生矿)。金伯利岩筒矿脉不同于煤矿,它不是以大面积散状形态存在于地下,而是以垂直的管状形态蕴藏于地下。另一种叫钾镁煌斑岩(lamproite),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它的典型产地是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地区。人们在开采钻石矿时一般采用露天矿、原生矿、砂矿和海底矿几种开采方式。南非金伯利钻石矿和库里南钻石矿(前身是普利米尔钻石矿)最初的开采都是采用由上至下的露天挖掘法,直到1945年以后才开始改用地下采掘法。   
  19世纪70年代,在南非相继发现钻石的消息瞬间使南非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许多欧洲投机商和投资者纷纷涌向金伯利,各种怀揣发财梦想的人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在金伯利一带形成了非洲第一个大工业棚户区,也掀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勘探。到1878年,金伯利已成为一个小城镇。   
  在南非开采钻石的历史上,金伯利被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据说在1871年7月16日,一群矿工在一个钻石开采场干了半天却一无所获,等到筋疲力尽的矿工们回到驻地时却发现一个名叫弗德伍德·罗斯德内(FleetwoodRawstorne)的厨师喝得酩酊大醉没给他们做饭。愤怒之下的矿工们决定好好惩罚一下这个厨师,于是他们罚他到附近一个叫克勒斯堡(Colesberg)的小山丘上去挖钻石,告诉他找不到钻石别回来。几个小时以后他手里竟拿着几颗钻石回来了。消息一经传出引来许多淘钻石者,他们用手中的镐和铁铲拼命挖掘那个小山丘。慢慢地小山丘被挖没了,挖出了一个大大的深坑,从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大坑(TheBigHole)。   
  1873年1月,英国驻西格瑞克兰德的第一位执政官理查德·苏西伯爵来视察金伯利小镇(当时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弗瑞特艾格特)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这名英国统治者到来之后的一天,开普殖民地的金伯利勋爵也来此地视察。金伯利勋爵向苏西伯爵抱怨说很难拼写“弗瑞特艾格特”(Vooruitaigt)这个地名,他建议苏西伯爵给这个地方换个英国名字。于是理查德·苏西伯爵便下令将原来的地名改成金伯利。很快,这个名叫金伯利的小镇便成了继开普殖民地后南部非洲的第二大镇,有大约5万人口,其中有1?3万名白人和约3万名黑人矿工。这时的金伯利已成为一个热闹的城镇,有酒吧、专门出售烟酒和生活用品的商店。当时金伯利地区共有5座钻石矿,由数千个所有人共同拥有。早期钻石的开采以购买售权书的形式进行,想要开采钻石的人必须从有关人手里买下售权书才能开采,钻石一经发现便可拿到镇上的交易所进行买卖。   
  从1871年7月被发现到1914年8月被关闭,金伯利矿总共被开采了43年,使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钻石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早期矿工们仅凭手中的镐头和铁锹竟挖出一个深800米、周长达500米的大坑。从这个“大坑”里一共挖出2250万吨矿石,从中筛选出1450万克拉、相当于2722公斤的钻石(每10吨矿石里大约只有1—2克拉钻石),这些钻石可以装满三辆运送矿石的斗车。1893年,人们在这里的嘉格斯丰坦钻石矿发现了第一颗大钻石,名叫“尤里卡”(在希腊语中“Eureka”,意为“发现”)。这颗钻石重616克拉,它光滑透明、呈蓝白色,是一颗难得的钻石。加工后的“尤里卡”仍重69?68克拉,成为世界排名第四的大钻石。  第70节:著名的金伯利钻石坑(1)         
  著名的金伯利钻石坑   
  讲到金伯利就不能不提到南非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塞西尔·约翰·罗德斯(CecilJohnRhodes)。1888年,正是他利用开采金伯利钻石矿所获得的财富,在金伯利成立了德比尔斯联合矿业有限公司,并逐步奠定了他在南非钻石业中的垄断地位。   
  塞西尔·约翰·罗德斯(1853—1902)是德比尔斯钻石公司(DeBeers)的创始人,是最早到金伯利寻找发财机会的英国人之一,也是南部非洲现代历史中一位具有影响力和颇具争议的人物。在他事业的巅峰时期,他个人年收入高达300万英镑,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畏惧失败是罗德斯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取成功的动力。罗德斯不仅是个颇具商业头脑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商人,更是个一门心思要获取权力并懂得察颜观色的政治家。他有个野心勃勃的梦想,那就是要建立从埃及开罗到南非开普殖民地、一个隶属于英国女王的非洲帝国。   
  1853年,罗德斯出生在英国一个拥有11个孩子的大家庭(家中有7个男孩,罗德斯排行第5)。他的父亲弗朗西斯·罗德斯(FrancisRhodes)是乡村基督教区的牧师,他希望他的儿子们将来能像他一样成为神职人员。儿时的罗德斯梦想成为大律师、一名牧师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人。然而在他16岁时,却因为沉溺板球、学习不好而被迫退学。他的父母对此很失望,认为他无法继续在英国混下去,只好像其他家长那样把他送到英国在海外新开辟的殖民地去。1870年9月,17岁的罗德斯不远千里来到南非纳塔尔他哥哥赫伯特(Herbert)的身边,当时他哥哥在那里经营一个棉花农场。   
  罗德斯到南非后不久就听说人们在格瑞克兰德(Griqualand)发现了钻石。起初罗德斯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那都是碰运气的事,远不如种棉花更有保障。可他哥哥却是个冒险家,不甘心只当个农场主,而是想赌一把。1870年底,他把农场扔给罗德斯,自己跑到格瑞克兰德钻石矿去碰运气。   
  一年后,赫伯特在钻石矿找到工作后便叫弟弟去找他。从农场到矿上有400英里的路,18岁的罗德斯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在长途跋涉中他的马死了,所以他只好步行。1871年10月,历尽千辛万苦的罗德斯来到当时世界上条件最差、也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各种机会的格瑞克兰德钻石矿。就是在这片布满帐篷和铁皮屋的荒凉之地,年轻的罗德斯开始了采矿的生活。当赫伯特返回纳塔尔处理农场事务后,罗德斯便接过哥哥对一个矿区的挖掘权。   
  在挖矿期间,罗德斯遇到了比他大9岁的终生朋友兼合伙人——查理斯·路德(RichardRudd)。路德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870年来到瓦尔河一带从事水中“湿淘”钻石活动。他的事业一开始干得并不顺利,还累得得了伤寒。在开普殖民地休整一段时间后,他来到金伯利钻石矿想从事“干淘”活动。他既当挖掘工又当钻石收购商还兼做一些进口生意。由于他和罗德斯都不喜欢干又脏又累的挖矿活(罗德斯19岁时因过度劳累开始有了心脏病先兆,这个病后来一直折磨着他,成为他壮年早夭的主要原因),两人相识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们开始合伙,并尝试过多种生意,但最成功的是抽水机生意。   
  由于当时金伯利的钻石矿都是露天挖掘,一遇大雨或连阴雨矿井常常被水淹没,无法干活。这时,有商业头脑的罗德斯和路德想尽办法买来抽水机,卖给采矿的人,挣到了许多钱。在挖到第一桶金后,他们便开始买下越来越多的矿区土地使用权,很快他们的收入便达到每周一百英镑。虽然挣了很多钱,但罗德斯仍一直渴望上大学。1873年7月,罗德斯把生意留给路德继续经营,自己回到剑桥大学继续学业。   
  1880年,在获得学位的前九个月,罗德斯和路德成立了德比尔斯矿业公司,这就是德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DeBeers)的前身。公司的名字来自这个矿最早的农场所有人德比尔斯家族,注册资金为20万英镑。这时罗德斯结识了他的另一个合作伙伴伯尼·巴纳多(BarneyBarnato)。巴纳多是个出生在伦敦东区的犹太人,曾经是英国音乐厅里的演员,他于1873年来到金伯利。来到金伯利后,巴纳多曾与表哥亨利合伙买下几个钻石矿的开采权,并成为金伯利钻石行业中的佼佼者,还在伦敦设有办事处。1888年,罗德斯与巴纳多合作,将德比尔斯矿业公司与巴纳多的中央矿业公司合并成立了“德比尔斯联合矿业有限公司”(DeBeersConsolidatedMinesLtd?)。凭借巨大的财富,罗德斯发誓要干一番大事业。 第71节:著名的金伯利钻石坑(2)         
  为了实现“2C计划”,即“开普—开罗计划”,早在1884年,野心勃勃的罗德斯就开始组织人员赴贝专纳(今博茨瓦纳)活动,希望打通南非北上的通道。同年他还派远征军前往贝专纳,并在次年9月宣布该地区南部为“英属贝专纳”,以后被划归到开普殖民地。北部则成立了“贝专纳保护地”,由罗德斯亲自担任副专员(1885—1966年,贝专纳成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66年9月30日才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不久罗德斯又将目光瞄向了赞比西河和刚果河之间、由诸多小国组成的马罗策部族王国和在林波波河与赞比西河之间的马塔贝莱国。1837年,居住在今津巴布韦的绍纳人被恩德贝莱人(Ndebele)征服,恩德贝莱人建立了马塔贝莱王国。1888年罗德斯派人以一千支旧枪、一艘汽艇以及每月100英镑的钱,骗取马塔贝莱国国王洛本古拉在一个所谓的“友好”条约上签字,并得到了在其领土上的采矿权。罗德斯仅凭这一纸条约就在一年后吞并了马塔贝莱国的领土。   
  1889年10月,罗德斯获得英国皇室的特准,成立了南非特许公司,不仅可以组织武装,还有权经营掠夺而来的土地。之后,南非特许公司兼并了邻近的马绍纳兰。1890年,罗德斯在横跨赞比西河和刚果河之间的这片广大的区域上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罗德西亚(Rhodesia)。1911年英国殖民者将其更名为“南罗德西亚”,即今天的津巴布韦(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并给予“自治领地”的地位,1980年4月18日南罗德西亚获得独立,定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1891年英国宣布尼亚萨兰(今马拉维)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63年2月1日尼亚萨兰实行内部自治,1964年7月6日独立改名马拉维,1966年7月6日成立马拉维共和国)。1897年,南非特许公司消灭了赞比亚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马罗策部族王国,并在1911年建立了“北罗德西亚保护地”(即今赞比亚)(1922年英国将其列为英属自治殖民地,并从1924年起派总督对其进行管理。1964年1月北罗德西亚实现内部自治,并于同年10月24日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53年10月英国不顾以上三个地区非洲人民的反对,硬是将南、北罗德西亚以及尼亚萨兰合并命名为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Federationof RhodesiaandNyasaland,简称“罗尼联邦”)。然而由于三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罗尼联邦仅成立十年便于1963年12月被迫宣告解体。   
  1886年南非发现金矿后,罗德斯又开始涉足金矿业。他在考察了金山金矿后,买下了几处金矿的土地使用权。他建立的南非联合金矿公司(ConsolidatedGoldfields)曾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公司。1886-1890年间,欧洲淘金者在南非总共有141家矿业公司,其中最大的三家公司——德比尔斯矿业公司、金伯利中央矿业公司和南非统一金矿公司——均属罗德斯所有。仅1890年一年,罗德斯就从钻石矿和金矿中获得了500万美元的利润,成为当时南非最大的垄断资本家。   
  1890年,年仅37岁已是世界超级富豪的罗德斯成为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总督(直到1896年)。1896年,在总督罗德斯的政治权力戏剧般地失去之后,他的健康状况也出了问题。尽管他在平定罗德西亚叛乱中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还在第二次英布战争中安然度过了围困期,然而他终因身心不支于1902年3月在开普敦的海边寓所病逝,卒年49岁。死后他被安葬在津巴布韦的马托布山上(MatopoHills)。   
  金伯利钻石的发现带动了南非经济和市政的建设。1885年,开普敦的铁路通到了金伯利,连接开普殖民地的海边港口到内地,以后在南非形成的铁路交通网对南非矿业、运输业和农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推动了开普敦、伊利莎白港、东伦敦和德班这样的海港城市迅速发展。1899年10月至1900年2月的第二次英布战争期间,金伯利曾被布尔人围困了124天。  第72节:最大的黑人城镇——索韦托(1)         
  金伯利作为南非的钻石生产地一直保持平稳的生产。2005年9月,德比尔斯公司公开宣布将停止金伯利最后三个地下矿井的生产,从此结束了这个小镇134年的钻石开采史。虽然矿井关闭后会造成许多人失业,但公司承诺要对这个城镇进行巨额投资,将它变成一个旅游城镇。如今在大坑旁边正在修建一个大型的钻石旅游城。   
  金伯利有许多家庭以经营旅馆为生。2005年,我们夫妇就曾与几位朋友住过一个白人的家庭式旅馆(B&B)。   
  旅馆前排是主人房,后面一排是客房。每个客房都有干净整洁的卧室、卫生间和淋浴间。住一晚每人仅付150兰特(约合25美元),还包括第二天的早餐。早餐是典型的西式早餐,有烤面包片、酸奶、咖啡和茶,每人还有一大盘煎肉、煎鸡蛋及烤西红柿。   
  这家旅馆的院子墙边种着一排排鲜花,其中有一个开满粉色大喇叭花的树引起了我的注意,向房东家的小男孩打听后我才知道这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花”。此花白天垂着头花也萎缩着,可到了晚上只要月亮一出来,每个喇叭花都会张开大大的花朵,故名月亮花。   
  金伯利是个舒适且治安良好的小城市。在这里旅馆的窗户没有栏杆,许多房间的大门是玻璃推拉门,院子围墙不高也没有电网等保安措施。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金伯利参观,这个小城市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   
  白天反而有些萎靡的“月亮花”   
  第四节最大的黑人城镇——索韦托   
  索韦托这个名字在南非家喻户晓,因为它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黑人城镇,还是现任执政党——非国大最早起家的地方,是1976年6月16日“索韦托惨案”的发生地,是2005年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南非电影《黑帮暴徒》(Tsotsi)故事的发生地和影片拍摄外景地。在索韦托有一条著名的街道,那里曾经居住过两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大主教图图和南非第一任民选总统曼德拉。此外,索韦托还是南非贫穷而且犯罪率很高的地区之一。一个人如果要想真正了解南非,了解南非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就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索韦托的英文名字有两种释义:一种是“SOWETO”,由三个英文单词“SouthWesternTownships”(西南城镇)的前两个字母组成;另一种是“SoWhereTo?”(到底往哪里去?)的缩写。索韦托隶属约翰内斯堡,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多万,其中失业人口高达40%。   
  约翰内斯堡占地2300平方公里,比悉尼、伦敦和纽约都要大,与洛杉矶面积相仿,总人口为800万左右。市区人口有300多万,其中40%的人年龄在24岁以下。   
  索韦托作为全国最大的黑人城镇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据说1886年的一天,一个衣衫褴褛、名叫乔治·哈里森的澳大利亚探矿者,拿着一把勘探镐来到当地一个名叫兰格里格特的小村庄。他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突然被一个东西绊倒,定睛一看竟是一块露出地面的金矿石。经过一番勘探之后,哈里森大喜过望,因为那不是一块人们以往常见的金矿石,而是一条120公里长的金矿脉。   
  这一巨大发现诱发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淘金热。此后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大批涌入该地区,其中既有怀揣发财梦的白人,也有蜂拥而至的黑人矿工,甚至还有被白人从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运来的契约劳工。当年这个荒野地迅速膨胀起来,许多小矿山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1887年,各个厂矿联合成立了矿业公会(ChamberofMines)以确保各矿山都能获得廉价劳工。公会还为大批远道而来的矿工建成了一批简陋的工棚。1917年,奥本海默爵士(SirErnestOppenheimen)在约堡创建了至今闻名遐尔的“南非英美公司”(AngloAmericanCorporationofSA),并筹款600万兰特在矿区西边兴建了最早的劳工宿舍。   
  大批淘金者来到约堡市后,一些黑人便落脚到了约堡西南的索韦托,另一些人则在约堡市区的黑、白人混住区里居住。1923年,政府颁布了《土著人(城市地区)法》,规定在白人居住的城镇周围给黑人划出指定居住区,并由当局派驻管理机构。这些黑人居住区里的公共设施和生活条件很差,既无电也无自来水,成为城镇周围的贫民窟。  第73节:最大的黑人城镇——索韦托(2)         
  20世纪初,在索韦托一带爆发了名为黑死病的传染病,白人政府为避免黑人将此传染病传给白人,把在金矿和当地工厂干活的黑人劳工全部驱逐出约堡市中心,让他们到索韦托去自建城镇。1949年,南非政府进一步将《群居法》这个带有鲜明种族隔离色彩的法律列入国家宪法(正式名叫《集团住区法》),该宪法规定南非黑人和白人必须分开居住。以后迁居到索韦托的黑人越来越多,于是1963年当局将这里的25个黑人小镇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黑人城镇,正式冠以“索韦托”之名,当时人口数量有120多万。现在居住在索韦托的黑人大部分来自南非9个黑人部族,还有部分非洲其他地方的合法或非法移民。在这里除英语以外,人们可以听到南非9种部族语言。   
  兰德地区的黄金开采带动了周边城市化的发展,仅仅半个多世纪,在离黄金矿不远的地方便兴起了一座拥有3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它就是约翰内斯堡市(简称约堡市)。如今的约堡市已成为南非最大的城市及经济中心。为了纪念黄金的发现者哈里森,人们在约堡市的入口处特意为他修建了一座雕像。只见衣衫不整的哈里森左手柱着一把小勘探镐支撑着半跪的身体,右手高高举着一块含有黄金的矿石,昂首凝望矿石的脸上露出了惊喜万分的神情。   
  从一开始索韦托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由于没有规划而显得杂乱无章,卫生状况和基础设施也都很差。长久以来,恶劣的居住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膨胀的城镇人口、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严重的犯罪率一直困扰着索韦托。根据南非警方罪案资料分析中心的数据显示:仅2004—2005年度中,索韦托就发生了453起谋杀案、1781起强奸案、8075起严重伤人案、723起企图谋杀案、9241起一般伤人案、645起汽车抢劫案、5467起武装抢劫案和4829起恶意破坏私人物业案。   
  在索韦托的外围有不少贫民区,英文叫“SquatterCamp”(直意为蹲区)。那里的许多房子都是用铁皮、木板和硬纸板拼建而成,既矮又破,挨挨挤挤形成一大片,它们是索韦托条件最差的房子。由于房子低矮,人们只能蜗居在里面,故名“蹲区”。居住在贫民区的居民大多是来自周边和非洲其他国家的非法移民,那里的流动率和失业率都很高。在那里生存便是一场与罪恶、疾病和失业率旷日持久的搏斗。据说在那里出生的婴儿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是艾滋病携带者。那里的几千名居民要共用几十个公共厕所和几十条自来水管。居住在那里的孩子们虽然与贫穷相伴,但非洲人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开朗却在他们身上得到很好体现。当看到我们这些中国人时,孩子们会主动笑着用中文“你好”向我们打招呼。当我们提出要给他们拍照时,他们很乐意地摆出各种姿势让我们拍照。   
  前往镇中要途经索韦托唯一的也是全国最大的医院——巴拉格瓦纳思医院(BaragwanathHospital)。这所医院由意大利人修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巴拉格瓦纳思兵营,救治过不少受伤的战士,以后它改为医院并延用至今。如今这家医院拥有2000多个床位、39个手术室、5000多名职工和500多名医生,设有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科室。   
  维斯塔大学(VistaUniversity)是索韦托唯一的大学。1978年白人执政的国大党曾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南非城市中黑人上大学的情况和需求。1980年,该委员会向政府递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南非政府创立了维斯塔大学,目前大学总部设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亦称茨瓦尼市),并在索韦托等八个城镇设立了八所分校。   
  镇中心有一个著名的广场,名叫克利普镇广场(KliptownSquare),也叫自由广场。这个所谓的广场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广场,仅由几根高高耸立的水泥石板柱组成。1955年6月26日,3000多名南非反种族隔离政策的黑人代表聚集在这个广场,通过了日后成为南非宪法思想基础和新南非总纲领的《自由宪章》(TheFreedomCharter)。《自由宪章》以宽阔的胸怀阐述了包括黑人、混血人、印度人乃至白人在内的南非各种族全体人民的平等权利与民主要求。宪章开篇即宣告:“我们,南非人民,向全国宣告,让全世界知道,南非属于居住在南非的黑人与白人。只有建立在全体人民意志基础上的政府才有理由赢得权威。”为纪念《自由宪章》的诞生,人们特意修建了这个广场,而宪章的主要条款已被雕刻在围绕广场的石板柱上。  第74节:最大的黑人城镇——索韦托(3)         
  索韦托最大的天主教堂叫雷吉娜·蒙迪教堂(ReginaMundiChurch)。这个教堂曾经是种族隔离时期许多社会团体活动的场所,也曾多次为那些为国捐躯的政治家们举行过葬礼。教堂里有耶稣受难十字像和一些宗教雕像。在参观中曾有一幅宗教画像引起我的注意,那是一幅圣母怀抱圣婴的画像。以前我在国内看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绘画展和一些西方宗教绘画书。西洋绘画中的圣母玛丽亚是个优雅安详的白人妇女形象,怀中的婴儿也是一个白人娃娃。可这幅画中的圣母却是一个黑人妇女,她头顶光环,怀中抱着的圣婴是个瘦弱的黑孩子。也许在非洲人眼中只有黑人圣母和圣婴才能为他们带来幸福,而白人圣母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在这幅画的下方画有一只巨大的眼睛,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个旋转的地球。据教堂的黑人导游介绍说,它是圣母的眼睛,她正用这只眼睛注视人世间的黑人,随时为他们解除苦难、带来幸福。   
  参观中,黑人导游还特意指给我们看当年白人警察在此镇压黑人学生和群众时留在弥撒台上和教堂屋顶上的弹孔。教堂楼正举办一个图片展览,其中一幅黑白照片给我震憾人心的强烈视觉冲击。照片上展示的是这个教堂正在为在“索韦托惨案”中不幸死去的67名死难者举行葬礼。只见一个个墓穴一字排开,身着黑色葬礼服的死难者家属面带悲伤地站在每一个墓穴后头,由教堂神职人员为这些死难者做最后的祷告。   
  著名的海克特·皮特森纪念博物馆(HectorPietersonMemorial&Museum)是专为纪念“索韦托惨案”而建的。为了纪念1976年6月16日在“索韦托惨案”中不幸死去的南非青年,南非新政府将每年的6月16日定为南非青年节。   
  34年前的这一天,索韦托弗费尼中学(PhefeniJuniorSecondarySchool)和奥兰多西中学(OrlandoWestHighSchool)的学生首先发起抗议示威游行,反对白人政府强迫在黑人学校中推行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教学。当学生们准备向奥兰多体育场进发和平请愿时,赶来的白人警察人与学生们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警察竟然向手无寸铁的学生们开枪,不仅打死了一些学生还打伤了许多路人。一位年仅13岁名叫海克特·皮特森的孩子(1964—1976)成为惨案中的第一个遇难者。当时一位名叫尼兹马的新闻摄影记者抓拍到一个名叫梅布伊萨·马库波的年青黑人抱着被白人警察子弹打中的皮特森,与受害者姐姐一同跑向医院的照片。这张黑白照片立刻被世界各地媒体转发,使“索韦托惨案”在第一时间传遍了全世界。如今这幅巨大照片就矗立在纪念馆外面的广场上,这座纪念馆也以海克特·皮特森的名字命名。   
  面对白人警察的粗暴行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越来越多的黑人青年加入到反对政府的各种对抗活动中,参加人数高达5000多人。当局对这些青年也实行了同样的武装镇压,总共约200名黑人青年和学生在冲突中遇难,酿成了震惊世界的“索韦托惨案”。随后,索韦托的学生运动得到了南非广大黑人群众的支持,反对白人种族歧视和压迫的黑人斗争迅速席卷全国,许多黑人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抗议活动持续了一年半。索韦托青年学生的抗议活动在南非黑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起到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在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纪念馆外面的广场上种着一排树,象征着当年警察射杀学生的“开枪线”。广场上还矗立着巨大的海克特·皮特森遇难时的黑白照片,照片的斜前方是一块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的揭幕仪式由纳尔逊·曼德拉亲自参加。纪念碑上刻着几行字:“向那些在为自由和民主斗争中献出生命的年青人致敬,为纪念海克特·皮特森以及所有为我们自由、和平与民主斗争献出生命的英烈们。”   
  如果当年牺牲的这些孩子和年轻人依然活着的话,他们如今应该已进入了不惑之年,然而他们却无法亲眼看到为之奋斗乃至献出了生命的成果。他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种族隔离的统治与桎梏,广大的黑人也已经掌握了政权真正当家作了主人,南非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愿他们的在天之灵能够永远安息。 第75节:索韦托的皮特森纪念馆广场(1)         
  在另一次参观皮特森纪念博物馆时,我们居然荣幸地请到了在皮特森纪念馆工作的安托瓦内特女士——皮特森的姐姐——为我们担任讲解(她就是著名照片上的那位女学生)。她告诉我们,照片上那位抱着她弟弟的黑人男青年后来逃离南非去了莫桑比克,从此杳无音讯。而她本人因为家庭关系没有离开南非。在向我们描述了索韦托惨案的简要过程后,她高兴地同我们全体合影留念。临离开纪念馆前,当我就她弟弟不幸去世向她表示同情和慰问时,她只淡淡地说了句“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是啊,逝者已去,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也许会对那段往事渐渐淡忘。但在皮特森亲人的内心深处,或许永远也不会忘记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给他们留下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心灵创伤。   
  索韦托的皮特森纪念馆广场   
  曼德拉故居也是索韦托的必去之处。曼德拉是一位世界伟人,在南非人民用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政治转型期间起到决定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就是南非的“国父”。他怀揣要让自己同胞获得正义、公平与解放的理想,在与南非政府种族隔离政策的顽强斗争中,他被白人政府逮捕并关押长达27年,直到1990年才获释。出狱后的曼德拉担任了非国大主席,他以博大的胸怀,摈弃前嫌最终与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政府达成政权的和平交接,使他奋斗了一生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为此,曼德拉与德克勒克双双获得1993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曼得拉也因此成为1994年新南非政府的第一任黑人总统。他不仅在南非赢得人们的普遍尊敬,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曼德拉出生在距现今东开普省(旧称特兰斯凯Transkei)首府东伦敦约150公里处的乌姆塔塔地区一个名叫姆瓦索(Mveso)的小村庄。村里生活着科萨族一个名叫坦姆布的部落(Thembu)。1918年7月18日,部落酋长亨利·曼德拉的家里新添了一个婴儿,家人给他取名纳尔逊·罗利哈拉哈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亨利有4位妻子却只有纳尔逊的母亲生下一个儿子。曼德拉12岁丧父,他父亲去世前将他托付给在曲努村(Qunu)的大酋长达林蒂伯。   
  曼德拉在乡间度过了他快乐的青少年时代。白天他与小伙伴一起在田野中嬉戏、追逐牛羊,采集野蜂蜜、野果和能吃的草根,从奶牛肚下直接喝温暖香甜的牛奶,在清冽冰凉的溪水中游泳和钓鱼。晚上他喜欢在部落里的篝火旁听老人们讲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他了解到自己的祖先为什么要反抗白人殖民者,他们为保卫家园都进行了哪些战斗,在这些战斗中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幼小的曼德拉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他希望长大以后能为争取民族自由与解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一所白人教会学校里,曼德拉接受了初等教育,后来他又就读于卫理公学教会学校。之后他考取了当时唯一招收黑人学生的黑尔堡大学。建于1916年的黑尔堡大学在那个时代聚集了一批南非最优秀的黑人青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非洲民族解决运动的领袖人物。曼德拉读到大三时,因参与组织反种族歧视的抗议活动被迫休学。校方曾劝说曼德拉宣布放弃搞学生运动,否则不允许他复学。但倔强的曼德拉不肯屈服,他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士学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大酋长达林蒂伯待曼德拉如亲生儿子,他希望曼德拉大学毕业后能回到曲努村(Qunu)继承大酋长的职位。当达林蒂伯看到23岁的曼德拉回来后,便开始热心地为他操办婚事,还为他选中了一位胖胖的、持重的女子作新娘,并自作主张地向姑娘家送了聘礼。然而此时的曼德拉早已心高志远,他再也无法去过部落狭小天地的酋长生活。于是他悄悄离开部落到约翰内斯堡去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   
  1941年,23岁的曼德拉第一次来到约堡市。由于他身高体壮还练过拳击,在别人帮助下他在克朗金矿谋到一份当保安的工作。之后他又给一家房地产商当了一年的房地产代理人。在约堡期间,曼德拉结识了一位对他终生政治影响最大的人——沃尔特·西苏鲁。 第76节:索韦托的皮特森纪念馆广场(2)         
  年长曼德拉六岁的西苏鲁也来自特兰斯凯地区。他曾参加过南非黑人30年代工人运动,1940年加入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他在与曼德拉相识时已是非国大的重要成员。在与曼德拉的多次长谈中,西苏鲁向他讲述了南非黑人反抗斗争的现状和前景,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并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在西苏鲁的资助下,曼德拉边工作边学习,于1942年在南非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这年,他辞去房地产代理人的工作,在维特金—塞德尔斯基—爱德尔曼律师事务所当了签约实习员。此后,西苏鲁又安排从小就想当律师的曼德拉到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学习法律。1944年,西苏鲁正式介绍曼德拉加入了非国大组织。   
  1952年,曼德拉完成学业成为开业律师。同年,他与以后成为非国大主席的奥利弗·坦博(OliverReginaldTambo,1917—1993)在约堡共同创办了第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在以后的岁月里,曼德拉与西苏鲁为共同的理想携手并肩,并双双被白人政府判处终身监禁,在罗宾岛的监狱里度过了17年的铁窗生涯。   
  1948年,南非国民党上台后加剧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相继颁布了《黑人社区发展法》、《人口登记法》等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无论是学校、医院、公厕、教堂还是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白人和黑人都必须分开。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争取黑人自由与平等的权利,曼德拉与非国大战友们一起领导黑人与白人政权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1952年他开办律师事务所到1962年他被捕入狱这十年的的岁月中,他常常为革命工作东奔西忙,为躲避白人警察的追捕东躲西藏。1962年8月曼德拉被白人国民党政府逮捕,并于11月7日被判处五年监禁和苦役。一开始,曼德拉被关在比勒陀利亚中央监狱,以后被移至开普敦罗宾岛监狱。   
  1963年7月11日,南非警方在一个农场突然袭击并逮捕了西苏鲁等六人,并当场搜获了几百份文件,从中得知被关押的曼德拉竟是“民族之矛”组织的头面人物。于是,曼德拉被突然从罗宾岛监狱转回比陀市的中央监狱。10月9日,当局对这起被称为“利沃尼亚案”的所有被告第一次正式起诉,曼德拉成为一号被告。   
  代表白人政权的原告由于急于想将被告送上断头台,未将起诉件搞准确,于是法庭同意休庭。同年12月3日,经过修改的起诉书称,根据《颠覆法》、《镇压共产主义法令》和《刑法修正案》,对曼德拉等人提出了四条指控:(1)进行破坏活动、准备游击战争并以暴力推翻现政府;(2)计划在外国军事力量入侵南非时予以呼应配合;(3)受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在南非推进共产主义;(4)为上述目的请求并接受外国同情者的资助。起诉书列举了自1962年6月27日至利沃尼亚袭击之日的133次破坏活动都是在被告在作为“民族之矛”最高指挥部成员时指使干的。   
  随后开始了长达五个月的法庭诉讼和调查。在法庭上,曼德拉从民族利益、个人信仰以及自己和非国大的所作所为等方面做了四个小时的充分陈述。他表明:“在我一生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珍视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在那样的社会里,所有的人都和睦相处,具有平等的权利。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活并去实现它。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当时的国际社会对这个案件予以高度关注,联合国以160票对1票的表决结果,呼吁南非立即释放“利沃尼亚案”的所有犯人以及其他政治犯。国内黑人也以各种形式声援曼德拉等人。   
  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巨大压力,南非国民党政府不得不于1964年6月12日对此案进行最后的裁决,法官宣布说:“被告所犯的罪行实质上是重大叛国罪。政府决定不以此种形式指控。有鉴于此,经过本庭对本案的周密调查和认真考虑,我宣布不对被告处以极刑。对本案所有被告的判决为终生监禁。”从此,曼德拉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全世界人民同情的正义事业开始了漫长的的铁窗生涯,在距开普敦市7英里的罗宾岛上被关押了18年。直到1982年4月,曼德拉才被转移到了离开普敦市不远的波尔斯摩尔监狱。1989年2月11日,曼德拉终于获得了自由,出狱时他已是71岁的老人。 第78节:曼德拉故居内景(2)         
  如今曼德拉有四个家,一个在约堡,一个在开普敦,一个在他的老家东开普省,还有一个在莫桑比克。曼德拉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力旺盛、头脑清晰,在许多重大国际和非洲事务活动中还能见到他的身影。正是在他的作用和影响下,南非获得了2010年世界杯足球比赛的主办权。如今,南非在国际上的政治声望正与日俱增。现年92岁高龄的曼德拉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能与他在东开普省曲努村的祖先们埋在一起。因为在那里他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快乐时光。2009年7月18日,南非政府将这一天定为“曼德拉日”,以纪念他为南非人权运动作出的努力和巨大贡献。   
  在曼德拉的后代中,只有长孙门德拉·曼德拉(MandlaMandela,其父亲是曼德拉的大儿子玛嘉图)追随他走入了从政的仕途。门德拉曾就读于斯威士兰顶尖的私立学校,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经商数年。他从罗德斯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后,于2007年回到曲努(Qunu))担任酋长。这个位置是部族首领为表示“对曼德拉的敬仰”交给曼德拉的。曼德拉又把酋长的封号赐给了他时年32岁的长孙。2009年,在南非第四次民主大选中,门德拉被非国大推举为国会议员。   
  如今每年有20万外国游客到索韦托参观,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日本。为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需要,也为开拓索韦托人的就业渠道并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南非政府在2006年下半年在索韦托具有历史意义的克勒普敦中心区建立了一座四星级豪华宾馆。这座超现代风格的“自由广场宾馆”就坐落在自由广场附近,设有旅游服务中心和各种服务设施。   
  经过南非政府的不断努力,如今索韦托人的生活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改善,城内马路平坦,几乎家家都有小院,随处能看到超市和商店。超大型商业中心皮姆威乐购物中心(PimvilleMall)的投资高达5?5亿兰特,它的老板黑人马蓬亚是个千万富翁。   
  虽然索韦托的许多地方仍然贫穷,但它已不算南非生活条件最差的黑人区。据说位于约堡的亚历山大贫民区和位于比陀市的马普罗迪贫民区的生活条件要更差,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失业者和非法移民。看来南非政府要想真正消除贫困,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第五节古战场——雷帝史密斯   
  2006年夏天,我们夫妇与老袁夫妇在夸祖鲁—纳塔尔省旅游。在一个雨后的下午,我们驱车穿过连绵起伏的群山,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大平原呈现在眼前。雨后的原野上有着天堂般的美丽,天空中原本厚重的云层正渐渐散去,露出一块纯净的天空,空气中散发出阵阵青草的幽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绿草茵茵、青翠欲滴,苍穹与大地浑然一体,如同中国《敕勒歌》中所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   
  著名的血河古战场就离此不远,我可以想象出当年布尔人看到祖鲁王这片肥沃的土地时那种贪婪的目光。为了这片土地,在过去200年间,布尔人与祖鲁人、布尔人与英国人付出了多少血的代价。   
  下了高速公路,我们又走了20多分钟小路,顺着路标终于来到雷帝史密斯镇(Ladysmith)。离小镇入口处不远有一个标志明显的麦当劳餐厅,显示出当代美国文化对这个小镇的影响。小镇里到处是黑人,几乎见不到一个白人。马路两旁一些欧式建筑的老房子与旁边新建成的大商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到这个昔日小镇如今也在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小镇中心有一幢仍在使用的欧式建筑,它就是雷帝斯密斯镇政厅,门前还有两门铜炮。镇政厅旁边就是我们一路寻找的围困纪念馆(LadysmithSiegeMuseum)。纪念馆由两幢不起眼的粉红色平房连接而成。   
  纪念馆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展品通过英语、阿非利卡语和祖鲁语道出了雷帝斯密斯的历史以及在这里发生的一件轰动世界的事件。在第二次英—布战争期间(1899—1902年),英军曾在这里被布尔民团围困了整整118天,这个展览真实地反映了该镇被围困和被解救时的历史情景。  第79节:雷帝史密斯小镇上的纪念馆         
  雷帝史密斯镇位于龙山脚下由克力普河(KlipRiver)洪水冲积而成的平原上。它的附近还有一些著名的村庄,像库伦索(Colenso)和范瑞恩(VanReenen)等。1849年的雷帝史密斯不过是个小村庄,直到1850年6月20日才得到当时政府的正式承认。镇名取自亨利·史密斯爵士的西班牙裔妻子朱安娜·玛丽亚(JuanaMariadelosDoloresdeLeonSmith)的名字。朱安娜是个生于贵族家庭的孤儿,由西班牙伯达琼斯(Badajos)的一家天主教会抚养成人。由于她天生丽质,14岁时便已长得楚楚动人。1812年,来自英国的亨利·史密斯(HarrySmith)中校第一次见到这个金发碧眼的美人时,便对她一见钟情,两天后他们便闪电般结了婚。在接下来的四十年戎马岁月里,朱安娜始终陪伴着丈夫辗转于欧洲和南非二十多个战场,一生戎马的亨利竟神奇般地从未受过伤,只是这对恩爱夫妻终生未育,没能留下个一儿半女。亨利于1860年10月12日去世时,享年74岁。朱安娜于1872年10月去世,享年86岁。他们被双双安葬在英国威特利斯(Whittlesey)墓地。   
  雷帝史密斯小镇上的纪念馆   
  1886年,铁路的建成使雷帝史密斯成为约堡到德班之间的一个重要站点。1899-1902年,英布战争使雷帝史密斯镇一夜之间成为纳塔尔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   
  1899年10月11日,战争的乌云笼罩在南非上空,第二次英布战争终于爆发了。就在这天,来自奥兰治共和国的布尔民团进入纳塔尔,占领了雷帝史密斯镇北面和西面的小山。另一支布尔民团主力则占领了北面和东面的高地。当时英军的指挥官是乔治·怀特(GeogeWhiteVC)将军,布尔民团的指挥官是彼特·朱伯特(PietJoubert)。经过数次战斗,英军不敌人数众多的布尔兵团。乔治·怀特命令雷帝史密斯周围小镇上的所有英国军队都撤进雷帝史密斯镇。   
  为了能够突围出去,乔治·怀特决定三面出击,然而都遭到了布尔民团的顽强抵抗,全部以失败告终。此时的布尔民团早已把雷帝史密斯围得像个铁桶一样,不仅切断了进入雷帝史密斯的铁路线,使所有给养无法运进小镇,也切断了英国援军的进攻线路。   
  1899年11月2日,布尔人用一门叫作“长腿汤姆”(LongTom,此炮现在位于姆普马兰加省一个峡口的要塞,它曾在第二次英布战争期间为围困英国人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炮向雷帝史密斯轰击,给英国人造成极大的恐慌,但始终打不进镇去,战争陷入僵持状态。直到1900年2月28日英军布勒尔将军(Gen?Buller)突破布尔人在乌突克拉河的防线,才将被围困的英国人解救出来。   
  布尔民团包围了雷帝史密斯总共118天(从1899年11月2日至1900年2月28日),使这个镇一举成为当时世界报刊的主要新闻。布尔人切断了水、通信线路和给养,导致909名英国官兵战死、600人病死、10688人因疾病入院治疗。这场围困战对自恃强大的英国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其日后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长腿汤姆”大炮   
  战后,雷帝史密斯开始重建,但建设的一直比较慢,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才基本解决了自给自足的问题。30年代大萧条时期,人们大量涌入小镇,使人口激增。到50年代中期,雷帝史密斯镇已成为重要的铁路运输中心。60年代受“集团地区法”的影响,许多印度裔商人不得不撤出雷帝史密斯镇的商业中心,这使得许多店铺一直处于无人经营的状况。直到80年代初,小镇才恢复了生机。1994年,南非新的民主政权将雷帝斯密斯、斯帝德威尔(Ladysmith、Steadville)和伊扎克汉尼Ezakheni)合并进小镇。2000年,又将库伦索(Colenso)和范瑞恩(VanReenen)合并进小镇,从而使雷帝史密斯成为夸祖鲁—纳塔尔省的一个重镇。   
  昔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雷迪斯密斯安详恬静,它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各地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