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岭4神器:褪色的连环画时代(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05:0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9日10:57 温州都市报

这样的场景,仍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街头小人书摊是当时吸引小孩子的场所。

昔时小人书地摊
比谁的品种新
许多中青年,大概还留有孩童时代的记忆:三五个小脑袋挤在一起,捧着一本小人书(连环画的俗称),美美地看上半天。
提起小人书,现在30岁以上的人对它并不陌生,小人书留给人们许多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在市区一家媒体工作的黄女士乐呵呵地说起了小人书的年代。
“那是在1980年前后,当时我正读小学。记得离我家较近的公园路口新华书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架,一格一格的,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小人书。不像现在,书店都是开放式的,我们自己是不能进去翻看的,只能指着一个格子里的书,让营业员拿。看完了再让营业员放回去。每次,营业员都要问一句:‘你买不买?不买就不要看了!’但我们总是阿姨长阿姨短地叫得很甜,为的是能多看几本新到的连环画。在学校里,我们同学之间总是相互交换看,也比谁的小人书是最新的品种,当知道别人都没有而只有自己有时,心里很是自豪。”
在温州书城三楼,记者与一位正在购买美术书的彭先生交谈起来。一说起连环画,他话题也不少。他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小时侯就是看小人书长大的。但那个时候,父亲不让他看,因为他因此而忘了写作业,有一次父亲气急了,把他书包里装的小人书全部拿去撕了,他为此伤心地哭红了双眼。还有一次,因为上课看小人书,老师提问时他答不上来,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书……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绘画。那时我经常临摹《西游记》中的图画,最多的就是孙悟空。我觉得孙悟空很神气,能变化,能打妖怪,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大英雄。临摹完后,拿出来给伙伴们‘欣赏’,他们都说我画得很好,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彭先生脸上显现出些许兴奋,但马上就黯淡下来,他有些惋惜地说:“现在书店里很难买到那些精美的小人书了,我的孩子天天嚷着要买的,是卡通漫画书,虽然印刷精美,色彩丰富,但艺术水平和内容质量都是不能跟以前小人书相比的。”
画连环画赚稿费
那个年代的连环画作者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
记者随后采访了国家一级美术师、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戴宏海。
最早知道戴宏海这名字,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看《水浒》连环画时,其中一本的绘者就是他。也是在那个时候,记者记住了这个名字。昨天,他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回忆起当年创作连环画的岁月。
戴宏海在10来岁的那年,能把《东郭先生》、《鸡毛信》等连环画准确地整本临摹。15岁的时候,他在温州市绘画会学习三年,接受了严格的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训练。因为他家境贫寒,最终没能够上高等美术学府。1959年他到上海,拜父亲的好友、上海著名画家李成勋为师,花了三年时间学习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当时李老师每天都在画连环画,戴宏海也帮老师一起画。196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独立创作的第一本连环画《弦高救国》,70多幅画。“在接到脚本后,先进行主要人物造型,接下来像过电影一样地构图。由于连环画是由连续的画面组成,每幅画面都得很好地经营。构思画面是创作连环画最花费心血的阶段,画家既像电影里的导演,又像摄影师和演员,得把每一幅画面通过环境、道具、人物动作具体表现出来。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戴宏海笑了笑说。《弦高救国》他用了80多天画完,却没有稿酬,出版社就是送了他几十本样书。那个年代画家除了工资收入,只有稿费算是合法的收入,不然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文革”结束,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段时间里,为出版社画稿都没有稿酬。说来也怪,许多著名画家并不因为没有稿酬而影响创作热情。后来恢复稿酬,从低到高,但一本连环画最高稿酬也只有8元。他说到这里,幽默地说:“连环画也因此在美术界被称为‘重工业’。”因为创作连环画不容易,它表现生活面之广,描写事物之多,而且是那么的具体,它要求画家在生活中必须注意从事别的绘画艺术时可以不必注意的一切现象,并且要理解某一生活现象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他现象的内在联系。电影、电视剧由很多人分工完成,而连环画从文字语言到形象语言都要画家自己来单独完成,既要当导演,又要当演员、摄影师、美术师……
连环画成收藏品
记者在市区府学巷东南艺术书店看到,在进口处一个书柜里,整齐摆满了《茶花女》、《红楼梦》等约200多种小人书。这些小人书装帧豪华,印刷精致,价格不菲,如单册的《茶花女》要28元,还有价格上百元的。记者与书店老板交谈得知,前来购买这些小人书的都是成年人,他们买来一般是收藏的。记者问有没有小学生来买这些连环画,书店老板马上笑开了,他说,现在的小孩怎么还会喜欢这些,他们看的是卡通漫画和卡通电视剧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另外一些书店,发现难觅小人书踪影。在市工人文化宫的书摊,有一家批售小人书的老板告诉记者,因为买小人书的读者越来越少,这种蚀本生意,没有人愿意做。现在一般都是作为收藏品来经营了。
今年40多岁的董先生,他是从苍南过来的,每个月总要抽一两天时间来温州掏连环画。喜欢收藏连环画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很喜欢。
记者:你现在收藏了多少?
董先生:我真正收藏的时间不长,平时看到了就买过来或者与别人交换,现在大概有1000多册。
记者:你收藏这些书,家人是持什么态度呢?
董先生:呵呵,家人有些反对。因为我孩子要上学,而我的工资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每个月花在购买小人书上的有200多元。家人说这些破破旧旧的图书,要花那么多钱买,觉得我是脑子发热。
记者:你觉得收藏小人书会给你带来什么?
董先生:我收藏它们,完全是一种爱好。我们是看着小人书长大的,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曾是那个年代莫大的享受和乐趣。现在,每当忙完一天紧张的工作回到家里,坐到书桌前,看到书柜里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小人书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些令人难忘的童年往事,给我一种美妙的享受。
董先生的一位朋友也是藏友。他告诉记者,如今,他看到童年时看过的小人书,也会买一些回去重温记忆。不过他有些遗憾:“以前小人书品种多,价格几分钱、几毛钱,现在动辄就是几十元,对我们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是种经济压力!”
连环画的风光时期
据《出版史料》载,上海解放后公私营出版发行机构共510家,登记注明经营连环画业的有110多家,占整个出版业中的私营连环画单位数的25%左右。而1956年新组建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设有连环画科,拥有连环画文字编辑和专业创作人员共120人。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连环画出版机构。当时有名的连环画画家达400多人。到1983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共计2100种、6.3亿册,达到了全国年出书总数的四分之一。
温州市收藏协会连环画专业委员会会长蒋剑峰认为,连环画兴盛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大环境是文化资源稀缺,连环画才会成为大众的首选,在如今电视、电脑、多媒体发达的“读图”时代,以纸张媒体为载体的连环画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戴宏海对此也分析说,解放初期,党和政府特别提倡大众艺术,大力扶植连环画、年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代表了我国绘画艺术最高的水准。那时的年画、连环画不是画种,而是用多画种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和现在所称的连环画、年画画种有概念上的不同。那时不论哪一画种的画家都画连环画,不论哪一画种的作品出版成独幅画都称年画,是当时中国画家的主要出路。这是连环画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褪色的记忆
戴宏海谈到连环画的衰落时说,这主要是艺术市场开放后,一些画家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了,心态也浮躁了,画连环画是要耐心和恒心的。加上画连环画经济效益很差,而画一张国画、油画,相对来说时间少而经济效益高。而现在老一批的连环画画家由于年龄关系,没有精力画了,优秀的年轻画家也不愿意画,所以新的优质的连环画作品出版就很少了。出版社出书要考虑经济收益,如果出版一本劣质的连环画卖不出去,就糟糕了。故此转而出版卡通漫画和各种美术技法类的书。这是我们今天的孩子在书店难看到连环画的原因。
连环画是否还有振兴的可能?戴宏海表示尽管连环画结合了文学和画面,能够发挥文学普及功能,但是要与如今的动漫卡通竞争,明显力不从心。连环画的元素可能会在动漫卡通中延续下去,但是这个画种可能真的要划上句号了。
而记者获悉,上海某文化有限公司却把连环画价值提升了,出版了一系列的宣纸本的大开本的连环画。价格在二三百元,那仿古的装帧,手感舒适的宣纸让那些深爱连环画的“藏友”们,有了新的收藏品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连环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史上已留下它应有的篇章。今天,在一个艺术繁荣、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各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法不断涌现,卡通漫画和动漫电视已成为受孩子们喜爱的对象。我们不能再以过去的标准来衡量当今的社会。孩子们的选择其实就是历史老人的选择,是他们在创造历史。连环画今天成为人们的记忆,不能说就是艺术的消亡。艺术总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总是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装点着生活。当然,对于一些传统的艺术精髓我们是不能丢弃的,还需要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