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九天星辰诀:整理艾灸疗法(中华艾灸俱乐部www.037758.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3:45

              整理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亦分补泻

【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温经散寒的功效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黄帝内经》中就已有明确指出灸疗分补泻的记载了。

《灵枢·背俞》言:“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中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火以畅达,拔引热毒。”

李梃的《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在这里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可用于寒热虚实之证外还涉及到热症用灸可以引郁热外泄(泻法)。

《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

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些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医学入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

均是中医“从者反治”的很好验证,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也,用热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都是艾灸泻法的经验总结。现代灸疗大师周楣声先生临证施术时将灸法分为疾徐强弱补泻法与疾徐开阖法。疾徐强弱法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是疾火与强火,这种强火强刺激具有泻的功效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这种弱火弱刺激具有补的功效能使阳气深入,叫补火。疾徐开阖是在艾炷自灭之后再加按压以增强补泻作用。

灸法

雀啄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对准施灸部位,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采用如雀啄食似的一起一落、一远一近的灸法,每穴施灸约5至10分钟,以施灸部位有明显的温热感、局部出现红晕,患者感觉温暖、舒适为度。每日或隔日一 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5天。

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用火点燃,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熏灸,先反复测度距离,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进行施灸,施灸时不吹其火,令其徐徐自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病人有温和舒适感,每次灸10至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灸毕再用手按压其施灸其部位片刻。每日1至2次,一般7至10次为一疗程。

回旋灸操作法有两种:一种为平面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区或患部熏灸测试,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次灸20至30分钟。亦可视病灶范围,尚可延长灸治时间。此法灸疗面积较大之病灶。一种为螺旋式回旋灸,即将灸条点燃用其端反复从离穴区或病灶最近处,由近及远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适用于病灶较小者,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为宜。

 

主要穴位

【足三里】

部位: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作用:足三里又称为长寿穴。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神阙】

部位:(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作用: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涌泉穴】

部位:约当足底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

作用:该穴温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温灸涌泉穴,对温通血脉,促进血运有很大帮助。涌泉穴位于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关元】

部位:关元属任脉,脐下3寸。腹中线上。

作用: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更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

不调、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别名“丹田”。

《难经·六十六难》:“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大肠腧】

部位:距后中线第四腰椎旁开1。5寸。

作用: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弹性,治疗便秘、腹胀、腹泻等。

【中腕】

部位:脐上4寸。

作用: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

【大椎】

部位: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清热凉血,消炎解毒,对血燥瘀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

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身柱穴】

部位: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作用: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中脘穴】

部位: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作用: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气海】

部位: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作用: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三阴交】

部位: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作用: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

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

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的常用穴,对月经不调、带下、不孕、遗精、阳痿等有效。

【腰阳关】

部位:第四腰椎棘突下。

作用: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及男阳痿、遗精等。

【居髎】

部位:在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对臂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提高肌纤维的活力,同时要治疗腰痛和下肢痿痹。

【大横】

    部位:肚脐各旁开四寸。

    作用:便泌、泄泻、腹痛

【脾俞】

部位:第九胸椎棘突下,各旁开1.5寸。

作用:可增强肌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和造血机能的提高。同时对腹胀、便血、哎吐、水肿等有效。

【天枢】

部位:脐旁开2寸

作用: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太乙】

部位:上腹部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

作用:增强腰部肌纤维的弹性,对断裂弹力纤维有修复和再生能力,同时可治疗胃痛、呕吐等。

【带脉】

部位:脐旁开直线与腋下垂线相交点。

作用:妇女内分泌不平横而导致的月经不调,闭经、带下及过度肥胖。

【肾腧】

部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内分泌失调而造成的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腰痛、遗尿,遗精,白带,水肿、耳鸣等。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方法介绍

1.感冒  灸法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1次。在本病流行季节,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预防作用。

2.咳嗽灸法可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取背俞穴及任脉、督脉、太阳经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风门、云门、膻中、太渊、丰隆等。用温和灸、艾炷灸或隔姜灸均可,每日1次, 5~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

3.哮喘灸法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平喘降逆。取背俞和任脉、督脉、阳明经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风门、气海、脾俞、。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等。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

4.中风灸法可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或开窍熄风,调畅气血;或散风祛邪,通经活络。取督脉、任脉、阳明经及少阴经腧穴,如百会、太冲、神阙、关元、气海、人中、风池、足三里、丰隆等。可用艾灸,各3壮。预防中风,用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或绝骨;或用艾条温和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涌泉。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胃痛灸法可调中和胃,理气消食。取任脉、足阳明经、背俞穴,如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门、胃俞、脾俞、商丘等。每日用温针法,或轻刺激,针后再配合药艾条灸。

6.腹痛灸法可温中健脾,消食化滞。取背俞穴、任脉、足阳明经穴,如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脾俞、胃俞等。

7.泄泻灸治可温中散寒,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消食导滞及温补脾胃。取俞募穴、任脉、阳明经、太阳经腧穴,如天枢、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俞、章门、肾俞、大横、神阙等。

8.癃闭灸治可清湿热,利水道,补肾温阳通窍。取俞募穴、任脉、太阴经和太阳经腧穴,如肾俞、三焦俞、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神阙、委阳、关元等。

9.腰痛灸治可祛寒通经活络。取足太阳、督脉经穴,如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人中、命门、志室、太溪等。

10.阳痿灸治可温补肾阳。取任脉、督脉和太阳经穴,如肾俞、命门、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然谷等。

11.痹证灸治可祛风利湿散寒,泄热通经,调和气血。取病变相应经脉腧穴。如曲池、阳陵泉、腰阳关、环跳、大椎、风市、昆仑、肩髃、阳池、外关、悬钟、犊鼻、足三里、解溪等。

12.肩凝症灸治可祛风散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取阳明、少阳、太阳经腧穴,如阿是穴、肩髃、肩髎、秉风、尺泽、风池、曲池、养老等。

13.颈椎综合征灸治可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多取督脉及病变局部腧穴,如阿是穴、大椎、风池、肩髃、尺泽、大杼、后溪等。

14.坐骨神经痛  灸治可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利湿。取足三阴经和腰骶腧穴,如阿是穴(病变压痛点)、八髎、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15. 痔疮 灸治以清肠通络,活血化瘀为主。取督脉、足太阳和手阳明经腧穴,如长强、命门、脊中、次髎、奇穴(十四椎下旁开1寸一多灸)、承山等。

16.瘰疬  灸治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取病变局部和少阳、阳明经腧穴,如阿是穴、肘尖、天井、足临泣、手三里、天牖、百劳等。以上各穴轮流施灸,每穴5—7壮,用小艾炷直接灸。瘰疬局部可用隔蒜灸。

17.湿疹  灸治可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取病变局部及阳明、太阴经腧穴,如阿是穴、曲池、风市、膈俞、血海、百虫窝等。可用艾卷温和灸。

18.痛经灸治可温经散寒,调补冲任。选任脉、督脉、足太阴、足少阴经穴,如内庭、中极、归来、气海、血海、次谬、水道、三阴交、地机等。艾条灸,每穴10~20分钟。

19.胎位不正灸治本病以舒气导滞为主。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太阴经腧穴,如至阴、三阴交、合谷。用艾卷温和灸双侧至阴,艾火距穴位约半寸,以不产生灼痛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

 加.小儿遗尿症灸治可温肾固摄,补中益气。取任脉、足太阳经、足三阴经穴。如大敦、阴陵泉、横骨、三阴交、膀胱俞、气海、肾俞、命门、关元、中极等。

21.小儿营养不良  灸治可消食导滞,健脾和胃或益气养血。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任脉及俞穴、募穴,如章门、囟会、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商丘、长强等。

22.牙痛灸治可疏风清热,益阴降火。取阳明经、足少阴经腧穴,如合谷、承浆、颊车、内庭、列缺、鱼际、太溪、阴谷、曲池等。用艾炷隔蒜灸,治疗牙痛效较显。

自我保健艾灸法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读者不妨一试。

    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艾灸疗法预防中风

中风者,具有先兆之症。凡人如觉大拇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必有大风之至者。经云:肌肉蠕动者名曰微风。预防方法《针灸大成》治疗中风论云:但未中风时,一二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将中风之侯也,急灸三里、绝骨各三壮,用生葱、薄荷、柳叶煎汤洗沐,灸令驱逐风气自疮口出。如春交、夏交、秋交时俱宜灸,常令两足有灸疮为妙。但人不信此法,饮食不节,酒色过度而卒然中风矣。王明纶医杂志著云:中风病可灸,火须自上灸下。乾坤生气论云:夫气虚风入而为偏,上不得出,下不得泄。真气为风邪所陷,故宜灸。经云:陷下则灸之是也。说明灸疗一定要发疮方有预防中风功效。这是说明有了灸疮(溃疡)可以预防中风。爆发性高血压,亦然。古人取穴足三里与绝骨两个经穴,是含有极深的意义的。同时也肯定不知多少次的经验总结。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其性升清降浊,能补能泻。绝骨为针灸八会要穴,经云:髓会绝骨。针经云:脑髓消胫酸耳鸣。且两穴均在下肢,是符合古人上病下取针治原则的。嘱咐病人,每天自换膏布一次,第二天即能发生灸疮,经常注意灸疮清洁,换布时必须将疮脓液用消毒拭净,如发生痒感可用温开水洗涤。每发灸疮一次,可能溃烂,两星期至六星期。如果灸后三天内未发灸疮,应继续再灸。如前灸疮愈合后,亦应复灸如初,以保持常有灸疮为妙。

艾灸歌

《扁鹊玉龙经》

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喝斜,耳下颊车并口脱。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两边。肺疼喘满难偃仰,华盖中府能安然。

喉闭失音并吐血,细寻天突直无偏。瘰疬当求缺盆内,紫宫吐血真秘传。

霍乱吐泻精神脱,艾灸中脘人当活。食积脐旁取章门,气癖食关中脘穴。

脐上一寸名水分,腹胀更直施手诀。关元气海脐心下,虚惫崩中真妙绝.

呕吐当先求膈腧,胁痛肝腧目翳除,肩如反弓臂如折,曲池养老并肩髃,

泄泻注下取脐内,意舍消渴诚非虚,气刺两乳中庭内,巨阙幽门更为最。

忽然下部发奔豚,穴号五枢宜灼艾。肺俞魄户疗肺疾,疟灸脾腧寒热退。

膏肓二穴不易求,虚惫失精并上气。五痔只好灸长强,肠风痔疾尤为良。

肠痛围脐四畔灸,相去寸半当酌量。赤白带下小肠腧,咳逆期门中指长。

大敦二穴足大指,血崩血衄宜细详。项强天井及天柱,鼻塞上星真可取。

人门挺露号产疒贵,阴跷脐心二穴主。妇人血气痛难禁,四满灸之效可许。

脐下二寸名石门,针灸令人绝子女。 肩髃相对主痿留,壮数灸之直推求。

腹连殗殜骨蒸患,四花一灸可无忧。 环跳取时须侧卧,冷痹筋挛足不收。

转筋速灸承山上,太冲寒疝即时瘳。 脚气三里及风市,腰痛昆仑曲月秋里。

复溜偏治五淋病,涌泉无孕须怀子。 阴中湿痒阴跷间,便疝大敦足大指。

癫邪之病及五痫,手足四处艾俱起。 风拄地痛足髃疼,京历付阳与仆参。

心如锥刺太溪上,睛痛宜去灸拳尖。 历节痛风两处穴,飞扬绝骨可安痊。

脾虚腹胀身浮肿,大都三里艾宜燃。 赤白痢下中膂取,背脊三焦最宜主。

臂疼手痛手三里,腕骨肘髎与中渚。 目骨更取穴譩嘻,肩背痛兼灸天柱。

腰俞一穴最为奇,艾灸中间腰痛食。 醉饱俱伤面目黄,但灸飞扬及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