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难忘 剑三: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4:07
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2011年01月17日 13:00
来源:凤凰网军事

字号:T|T
3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此外伊拉克还有65万人的准军事部队。战争中,伊拉克还动员了800万人的所谓人民军。而1990年伊拉克的总人口才仅仅1892万。从90年8月开始,伊拉克军队主力逐步往伊南部与科威特战区调动。在91年1月17日战争最终爆发前,伊拉克陆军77个师(含动员增加的24个师编制)中有43个被调往战区(含6个共和国卫队师),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战后美军调查发现,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伊拉克军队并没有达到满编状态)。

从伊拉克高层战前讲话中可以看出,虽然对于发起主动进攻战胜联军并没有期望,但是基于伊拉克地面部队庞大的数量,伊拉克领导人仍然相信凭借坚固的工事以及对战争的忍耐力,伊拉克可以通过消耗拖垮联军,从而迫使国际社会接受既成事实。出于这种思路,伊拉克军队采用了防守反击的战略。伊拉克领导人一定相信,既然苏联红军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能够这样战胜德军,那么伊拉克军队在1991年也应该可以。

伊拉克的防御阵地从科威特沿海开始,直到伊沙边境东段的沙漠为止,总长265公里。在其阵地最前方,是由沙墙、反坦克壕、火沟、铁丝网与雷场组成的障碍带,纵深为800-6400米,其后方设置有坦克发射点、高炮、堑壕和单兵掩体;在第一道防线后方20公里是伊拉克军队主阵地,由一系列边长2-3公里的三角阵地组成,阵地外围以深沟、雷区、铁丝网,阵地内有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反坦克火力点、掩蔽部和生活设施等,阵地与阵地之间有堑壕相连。

考虑到以美第7装甲军为主力的联军装甲部队强大冲击力,伊拉克军队呈3线布置。隶属于第3、4、7军的20个步兵师防守一、二道防线,通过层层阻截吸收进攻者的冲击力;由9个装甲与机械化师共1500辆坦克组成了战术与战役预备队,准备反突击;而由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则部署在第3线,担负战略预备队;在科威特城与科威特沿海,伊拉克第2军的步兵准备进行反登陆战。

战前,伊拉克已经预计到会有一场猛烈的空中打击。不过伊拉克人对自己的防空力量相当有信心。早在80年代,伊拉克就2次遭到来自空中的惨痛打击。以色列空军和伊朗空军先后使伊拉克蒙受了重大损失。为此从两伊战争中开始,伊拉克在法国的帮助下,耗费巨资建设了当时中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综合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在位于巴格达空防指挥司令部地下的KARI计算机控制下,伊拉克各地的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和70余个防空指挥报告中心,可以引导所有防空单位、空军基地和地空导弹阵地,完成信息收集、分析与传递、截击机的地面引导与地空导弹系统控制等等。位于伊拉克各地的防空导弹阵地上,一共有254个导弹连、1000多部发射架时刻对准天空,包括萨姆-2、3、8、9、13和“罗兰特 ”、“霍克”等型号,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此外,伊拉克军队还拥有10000门高射炮和萨姆-7、14、16等型号的便携式发射装置6788具。

90年的伊拉克空军拥有相当数量的米格29与幻影F1,这是其主要的空战力量。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取得了空中进攻战役、空中加油、空战、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部分飞行员在购买飞机时接受了法国和前苏联的训练。不过虽然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与策划后,伊拉克空军可以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但少数精锐飞行员仍然不足以抵挡联军空军的压倒性优势。伊拉克期望遍布全国的598个加固地下飞机掩体可以保护其飞机,并伺机发动袭扰战。萨达姆对伊拉克军队的状态是比较满意的。即使在经历了10万架次的空袭后,他仍然坚持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要将一个战士从地面赶走,最终要靠一个带着手榴弹、步枪和刺刀的战士在战壕里同那个战士搏斗”。指导思想的错位,将最终给他的军队和自己带来毁灭。

伊拉克军队部署与防御计划

1990年的伊拉克刚刚经历了8年两伊战争。在惨烈的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急速膨胀,先后建立了规模庞大的装甲部队、现代化的空中力量、中东地区最先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用于袭城战的地地导弹部队,并获得了令人生畏的生化武器能力。战争不仅完善了伊军装备体系,也使其获得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伊拉克空军早在80年代中期就成功实施了较大规模空中进攻行动,并获得了空中加油与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经验;在战争后期,伊拉克军队先后实施了多次大规模诸军兵种合成进攻战役,成功的击败了伊朗军队的“人海战术”;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部队在战争中也得到了成功应用,其经验甚至在海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海湾战争之前的伊拉克军队虽然距离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也并不象一些媒体所说的那么低能。正因为此,综合其规模、装备和人员素质来说,海湾战前的伊拉克被称为世界第4军事强国。

1990年8月2日,10万伊拉克军队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击败了科威特人为数不多的抵抗,攻占科威特全境。此后为了巩固侵略果实,防御联军的地面进攻,伊拉克又多次增兵伊南部与科威特战区。截止1991年1月17日,战区内伊军共有多达43个师、54万余人[1],装备坦克4200余辆、火炮3000余门、各种装甲输送车2800余辆。这些部队分三个梯队呈密集纵深配置。其中,伊拉克第3、4、7军所属的各步兵师部署在第一线;部署在第二线的是由装甲机械化部队组成伊拉克战术与战役预备队,包括分属第3、4、7军的第3、6、52装甲师与1、5机械化步兵师,以及隶属2个装甲军的第10、12、17装甲师和第51机械化师;在这些部队的后方,是由共和国卫队组成的战略预备队。为了防御联军可能的两栖登陆作战,在科威特城和及附近海岸地区还部署了伊拉克第2军所属的4个步兵师。

根据两伊战争中的经验,伊军步兵防线由2道主要防御地带构成。第一道防御地带与科沙边界线平行,大体在边界线科威特一侧5至15公里处,由地雷场、铁丝网、防坦克壕、沙堤和注有石油的壕沟等组成,并在防线前沿构筑了大量排、连支撑点。而伊军主阵地在第一道防御地带后方20公里处,从海夫吉以北开始,向瓦夫腊油田西北延伸,直到在马纳基什附近与第一道防御地带会合。该道防线由连支撑点和堑壕构成的各个旅防御阵地组成,并配以大量的地雷场与障碍物。按照伊拉克的设想,在联军发起进攻后,伊军将以步兵主力扼守防线,依托工事迟滞并消耗敌军;而部署在纵深地带的伊军装甲预备队将适时发动反击,以达成以持久作战挫败联军进攻之目的。

因为依据伊科、沙科边境的地理环境判断,伊军指挥部认为联军地面部队的进攻路线必须指向具备通行条件的海岸公路和瓦迪尔巴廷地区,因此尽管伊军防线绵延数百公里,却止于伊沙边境东段。在伊沙边境中部和西部和广大沙漠地区,没有伊拉克军队一兵一卒。不过如果就据此认为伊军没有考虑到联军会采用侧翼进攻的方式也并不准确,在伊军防线西端,伊拉克第7军所属的第26和45步兵师负责掩护整个伊军侧翼,并以45师一部据守沙漠中的萨勒曼机场;在他们后方,伊第52装甲师和共和国卫队的兵力可随时增援。在伊军指挥官看来,这样的部署应是万无一失。只是,他们并没有想到联军空中打击和机动能力远超出预计。虽然伊军指挥官的失算在当时并无可指责,毕竟直到21世纪初某些军事专家仍然顽固地拒绝承认空中力量的决定性作用,但是战争却并不同情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