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补胎视频:[转载]封面文章:中医拯救医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9:06
中医拯救医改(2010-12-28 21:58:40)思考题:
1,中国医改为何需要拯救?
2,中医靠什么来拯救?
3,简便廉是中医的唯一优势吗?原文地址:封面文章:中医拯救医改作者:marshalling

 (总标)中医拯救医改

(封面导读)就医难已成为新时期中国人的“三座大山”之一。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医改如果走实践证明已步履维艰的美国道路,无异于杯水车薪。看病难与看病贵,使国人重新将目光回向到了中国的传统医药。几近成为枯木的中医,在逢春的时节,能否老枝发新芽?中医在中国医改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框架)

主文: 中医—医改大救星?

配文一:上医治国与上医治未病

资料一:我国医改30年的五个阶段

资料二:我国鼓励中医药政策大事记

 

(正文)

 

主文:

(中标) 中医:医改大救星?

(署名)文 / 《遵义》主笔  马义

(导读)中医随着西风东渐而逐步边缘化,甚至沦落到被片面目为现代医学的西医的附属地位。如今中国出现了的看病难与看病贵的社会问题,中医的优势反而更加凸显。被官方公开承认失败的医改,下一步能否从中国特色元素中,发现自救的道路?

(正文)

(小标1)医院如超市

   七月的北京,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处于“火热”之中。

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按理说是很少有人愿意外出的,但此时的王府井协和医院门口,车水马龙,仿若集市,已成拥堵地段;门诊楼内,更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等电梯上楼,排队要很长时间,电梯门打开,出来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出,进去的人群又如潮水般涌入,仿佛潮涨潮落。

协和医院往南的同仁医院,同样如此。在往北京城南的友谊医院,天桥医院,宣武医院,也大多如此。

新增的相当一部分到医院的所谓“病人”,要么是皮炎,或是中暑,要么就是感冒,或者关节疼痛,而病因,几乎无一例外地源于开空调过度,使身体本有的耐热和散热机能减退所致。

据某医院皮肤科不完全统计,每天门诊量平均达到450人次,增加的患者主要是日光型皮炎和脚癣患者。骨科患者平均达到500人次,主要是背肌筋膜炎患者。

更为奇特的是,近来各大医院统计数字显示,中暑病人中80%为年轻人和小孩,而非大多人误以为的老人。很多老人家都看着年轻人叹气,“想我们过去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冰箱,还天天要在太阳底下干活,哪有像你们一离开空调环境就叫着说要中暑的?”尤其是小孩就更不能让人省心,家长们发现,再不娇气的孩子都难以抵挡热浪的侵袭,动不动就会被“热”出病来。

这只是目前中国医院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平时的医院境况也没有很大差别。不少患者到医院后很是感慨,“怎么像到超市一般?”

像超市的,并非仅仅因为人多。挂号,体检,诊断,开药,取药,划价,付钱的流程,和到商场购物,几乎已无太大区别。

医院还仅仅是像超市,而药店已经就是超市。

今天,走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不经意会发现,药店之多,已触目可及,很多已发展成为全国连锁型的医疗商品超市。有人感慨,过去是银行比厕所多,现在是药店比厕所多。

中国药学会调查后不完全统计,北京的零售药店已达3100家左右。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京的药店数量已经过多。

北京医院里过多的患者和过多的药店,映射的是中国医药行业和人们健康状况的一个现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来应该疾病更少,身体更加健康,医疗保健更加有保障,但事实并非这样想当然。(900字)

 

(小标2)失败的医改?

 

2009年6月的一天凌晨,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刚走下飞机的王一改(化名),突然感到眼睛昏花,几乎栽倒。他急匆匆打车到同仁医院,没想到,这时候普通挂号仍然多得排不上。又困又累的王一改,无奈之下,只好从一个排了一夜挂上号的“黄牛”那里,花了近500元高价,买了一个还是别人名字的挂号。那一夜,他一个人,近乎盲人一般迷蒙着眼睛,跑上跑下,最后疲倦地睡倒在门诊楼大厅的座椅上,被告知,“后天再来检查”。

王一改还是一个外省地级市的处级干部,但在一个陌生的大都市,面对这样事关自己生命安危的医疗问题,仍然不得不“适应环境”。

而这样的无奈,很多人在不同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虽有怨言,但已习以为常。

1992年9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大背景下,卫生系统也被想当然地加入“市场化”进程,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根据这个文件按“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一系列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新事物,诸如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等,在给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好治疗的同时,也让各种乱象随之纷至沓来:医德医风被金钱腐蚀,一些医生开大处方、多用高新仪器检查,医院乱收费,以及医院和药商间的药品回扣,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红包”,虚假广告,胡乱诊断,医疗责任事故频发,医患关系紧张等等。

1993年5月,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殷大奎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反对医疗服务市场化,要求多顾及医疗的大众属性和起码的社会公平。但他的这番言论,被反对方批评为“思想保守,反对改革”。两派观点在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医疗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成为当时从社会各界到卫生系统内部都争论不休的两大焦点问题。争论没有结果的结果是,医改的方向似乎被默认为,向主张者理解和认定的那种“市场化”进军。

从1993年到2000年的医改,尽管医疗卫生事业在政府投入不足,仍然表现出“高速”发展:1980年中国卫生机构数量是18万家,到2000年时已有32万家。但同时,“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形成并日益成为医疗痼疾。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的研究,按当年价格计算,在1989-2001年间,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几乎是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倍,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两倍。1980年,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过23%;到2000年,已高达60.6%。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是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狂跌不止(尽管政府对卫生投入的绝对数在增加)。1995~1996年,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这说明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更远远不足以满足民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要求。二是不受约束和有效监管的公立医院搭医改便车,乘机乱涨价、滥收费。三是医药市场混乱,药品的虚高定价到了离谱的程度,在药品交易会上,大部分参与交易的药品都能以“20扣率”左右的价格进货;医药代表以高额回扣、送礼、请吃请玩,甚至出国、旅游或以学术会议的幌子等方式,一路买通医院院长、药房主管、科室主任,使高价药打进医院,黑幕就这么层层继续,以药养医几乎成了所有医院的生存之道。这最终都会转嫁到患者的医疗费支出中。

根据王绍光的测算,2000年占全国2/3人口的农村居民只享有不到1/4的卫生总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2000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91个成员国国家卫生系统的业绩进行量化评估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结论——中国排名倒数第四,与巴西、缅甸和塞拉利昂等国一起排在最后,是卫生系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不公平,直接体现在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和高收入群体集中的势头越来越猛,而在绝大部分人财物都聚集到大城市和大医院的同时,曾经水平不高却也基本满足基础医疗服务的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网却在瓦解。

2005年5月初,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马晓华发表讲话,严厉批评了当前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并且着重强调:“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我们决不主张民进国退。”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时任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讲话,《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标题赫然醒目。

2005年7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撰写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报告直指中国医改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时任卫生部长高强于2005年7月1日的形势报告会上,所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专题报告也称,此前的医改问题多多,不能算成功。  

 2005年8月3日,卫生部全文公布了卫生部原部长高强关于医疗改革思路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出现市场化倾向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卫生部门对此监管不力。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工具。

 2005年9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发布《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对有关中国卫生保健制度的调查结论是医改并不成功,指出中国医疗体制并没有帮助到最应该获得帮助的群体,特别是农民。

“医改失败”一时成为当时媒体舆论的热议话题。(2000字)

 

(小标3)治病救人还是赚钱牟利

 

被后世誉为药王的唐朝神医孙思邈在他的经典名著《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篇开篇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另外,古人还提出 “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 ,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要求,甚至高到堪与仙佛同比。

治病救人应该是为医者的基本职责,也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能。但在对市场化的错误理解中和过去不合理医疗政策和体制引导下,加上医院的垄断性,病患者对医疗必需性,医院将治病救人当作了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和手段,医院成为了垄断性的出售医疗服务的商业机构。

有人甚至感慨,“ 过去是人民的医院为人民,现在是人民的医院‘宰’人民啊!”

一位美籍华人母亲在日记中写到她在美国给自己孩子看病的经历:老大23个月时第二次感冒发烧,那次是高烧连续几天不退,一烧就到40度,吃了退烧药,药劲一过就又继续烧。烧到第二天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听听心肺,检查耳朵之后说:“回去继续吃退烧药,如果后天烧还没退再来检查一下,看看会不会产生其他的并发症。”过了两天烧还是没退,到了医院,医生还是听听心肺,检查耳朵之后说:“没问题了,如果再发烧,接着吃退烧药,再过一两天就好了。”发烧五天后,他终于恢复正常了。

凡在中国的医院工作过或有求医经历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在急诊科时也会输液。有医生说,“就是我不给输液,患者家长也不会允许不治疗”。有良心的医生很是担忧:下一代中国人的健康,他们一出生就“享受”到至少是头孢的污染了!他们的身体将是温室里的花朵,自身的免疫力全被抗生素所吞噬了。这将是未来中国人触目惊心的结局!说中国“看病难看病贵”,其实还要解决这个医疗浪费的问题!医改不只是各方利益的角逐,而要以人民的健康为第一位!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人人都知道医院和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但似乎都在服从于赚钱牟利的所谓潜规则。(1000字)

 

(小标4)美国道路看上去很美

 

有学者总结新中国60年的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前30年是苏联模式,后30年是欧美模式,1980年代是日本模式,1990年代是美国模式,21世纪是新加坡或者欧洲模式。尽管并不准确,但勉强说得过去。在这种大的改革模式之下,医疗改革也基本上是走了一条类似的模仿之路。但相对而言,医疗改革远远滞后。

“美国模式”为市场主导型,由企业向私人保险公司购买医疗保险。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了严格监管外,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埋单。然而,美国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美元左右,许多发达国家都无法达到这个财力。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素质一流的医护人员,病人在选择医疗服务方面拥有极大自由。但美国医疗体制缺陷也十分明显,素以高投入、低产出而闻名于世。无论是卫生总费用、人均医疗费用或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均为全世界最高。

尽管如此,美国的医改至今没有圆满完成。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前,对选民的一个承诺就是,推进医疗改革,推行全民医保,将目前没有医疗保险的4600万美国人纳入医保体系。

2009年6月,奥巴马政府、国会参议院、众议院先后拿出各自版本的医保方案,并决定在8月各自通过后,于10月统一成一份法案交奥巴马签署。据悉,这是美国40年中最大的一次医改,也是耗资最大的一次医改方案。奥巴马政府不得不为此方案,支付1.2万亿美元的天价。

而美国为推行全民医保,已经努力了50多年。自1945年二战以后,从杜鲁门到克林顿,多位美国总统都曾为此不懈努力,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仍未复苏的困境下,奥巴马究竟能否推行医保改革成功,实在是个未知数。

据了解,过去10年来,美国医保费用的增长速度是其他物价上涨速度的4倍。目前,美国医疗卫生开销占到了GDP的18%。据估计,如果照此发展,到2028年,医疗开支将达到GDP的25%极限,美国医疗保障体系将无钱可用!这一比例将在2040年达到了34%,照此发展下去,没有医保的人数将达到7200万。

美国的医疗模式,导致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实: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医疗技术和服务最发达的国家,却仍有近15%的人无法享受到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服务,而即使有医保的美国公民,却也不得不为日益高昂的医保和医疗费用承受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模式确实是“看起来很美”。(1000字)

 

(小标4)中国特色的医改特在哪里

 

   美国医疗模式,就连许多发达国家都难以践行,遑论中国。其实,即使是发达国家,各自的医疗模式,也不尽相同。

“英国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资金来源于税收,由国家提供各类医疗保障。公立医院由政府全额投入,老百姓看病是免费的,有钱人需要特殊服务,可以到私立医院去。这样,看病便宜,普及面广,政府投入也较少。

“德国模式”是雇主和雇员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保险机构与医生组织签订合同提供服务。

 中国的医改最终也要走中国特色的医疗模式。那么,中国特色的医疗模式之特,体现在哪里?

有专家建议,这种特色应基于三个前提:一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这就要求医疗事业必需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二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医疗行业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从而提升其服务质量,而非垄断导致的质量低下而费用高昂;三是以中医为核心的优良的传统中华医学文化,这是中国医疗之所以立世的根本和基础,它极强的民间普及性和文化受纳性,为中国特色的医疗事业增添了强烈而浓重的中国色彩。就此,有业内人士提出,中国模式就是:政府主导,市场补充,中医为基。

在国内外权威机构2005年先后公开坦承医改失败后,2006年9月底,国家正式启动新医改,成立了由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出任双组长。2006年10月8日~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目标。2006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专门探讨医卫体制和医卫事业发展。

 2007年1月8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高强指出医改要建立四项基本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进行公立医院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在医疗上体现的优越性显现其中。

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方案在公众3年望穿秋水般的翘首期盼中正式出台。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做是一种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重新明确了政府在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规定了从今年起3年内,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政府将为医改投入8500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81亿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长38.2%,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表明医疗改革开始摈弃片面市场化、向公益性回归的新思维。

与此同时,新医改实施方案提出,要把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 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并将此作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紧跟着一个月后的2009年5月7日,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配套文件之一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该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王国强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此高度评价说。

由此来看,中医在中国的医改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1300字)

 

(小标5)中医是后现代医学

由于中国经历了自鸦片战争后160年的西方文化的洗礼,尤其是中国人自己自主地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乃至到改革开放30年中出现的一些崇洋媚外式的“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是颠覆式地抛弃,从而也使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的中医逐渐被边缘化。尽管新中国60年中,口号上是“中西医结合”,实际上却形成了“西中医结合”,甚至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现实。

中国当前的主流医学,对西医基本上是亦步亦趋,几乎没有任何创建。但以西医为核心的现代医学,今天在世界上已逐渐走入死胡同。

据美国有关权威机构调查,目前美国有49%的疾病,西药无法治疗。西医不仅面对层出不穷的所谓新疾病束手无策,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基本上是维持性治疗,且医疗成本不断攀升,在美国,新药研制周期长,至少五年以上,而且费用十分巨大,平均每种新药需花3.6亿美元,美国医疗费用开支巨大,约占到美国GDP的18%。

更让西医界尴尬的是,西医疗法导致生命质量下降和西药的毒副作用是公开的事实,由此引发的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更使医疗几乎丧失其本有的含义。在美国,医院中使用的常规西医药物中,有11%不够安全。30%的病人服用的西药有各种副作用。据统计,给65岁以上的老人所开的3000万公费医疗处方中,有17%不够安全。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医学教授E. L Way曾在一次国际性讲演中指出:中国医药学中的整体观是现代医学必须学习的内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92年7月设立了非常规医学办公室(OAM),负责对各种传统医学(包括中医中的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进行科学评估,从而逐步确立非常规医学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因此可以推断,过去的非常规医学,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美国会逐渐变成正规医学。美国联邦政府及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始认识到,需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药。美国一些临床家认为,中医针灸治疗较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认为,中医学强调整体观,而现代医学是机械论、还原论。目前,开始出现的后现代医学又提出了整体思维方法,即系统论。这样,医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朴素辩证法——机械唯物论——辩证法(系统论、整体论)。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学与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更接近,所以中医学向后现代医学转化更方便些。后现代医学的诞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0年10月,“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考察中医研究院时,特别谈到中医整体论符合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他预言,中医药科技是世界生命科学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人民卫生保健不可或缺的。目前,科学正处于还原论向整体论发展的趋势中,中医注意整体、系统的观点,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中医药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中医要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尤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曾有德国资深议员在欧洲议会上指出:无论是解决成千上万慢性病患者实际上的无助状态,还是面对医疗开支爆炸性增长等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都急切需要引入“可选择医疗方法”,而首屈一指的就是中医疗法,如针灸和中草药等。

因此,中国的医疗界,与其步西医后尘,甚至出现邯郸学步的窘境及恶果,不如高度重视手中的“金碗”,将后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相结合,尽早地全面走向后现代医学时代,从而走出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医疗之路。(1400字)

 

(小标6)发展中医就是最好的医改

杨鸿智预见性地分析认为,过去曾有过中医现代化的提法,但这种提法,在实践操作后,只能是西医化。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能的。自从后现代医学诞生以后,现代医学也面临着自己的消亡。这样一来,中医现代化也自然不存在了。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都将前进一步,达到后现代医学。中医学向后现代医学前进,是中医学最好的出路。现在可以预料,中医界向后现代医学的转化,也许会比现代西医学更早些,更快些。这也许就是周光召所说“中医药科技界是世界生命科学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的内在含义。所谓“突破”,就不是“保持”而是变化,而且要大变化,本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归根结底,就是后现代化。

如果这个预见和分析是正确的话,对中国而言,发展中医可谓是最好的医改道路。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中医的综合、整体、辨证、平衡、和谐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协同论、模糊论、混沌论等理论。由中医发展到后现代医学,似乎有着先天的基因优势。

     中医是安全的,天然的。中医治疗的基本思路是扶正祛邪,而非西医的杀毒祛病,因此在采用疗法上也是沿着这种思路。中医疗法众多,不为人所知的是,针灸、火罐、刮痧、推拿、按摩、气功等非药物疗法占据了中医疗法的绝大部分,药物疗法其次,而外科手术是最后迫不得已才使用的疗法。但现代人很多把中医无知地认为,主要是中草药。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中医还有很高超的外科手术,把外科手术当作西医的内容。正因为中医临床施治的时候,其手段选择是有主次的,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和毒副作用及后遗症,加上其手段和药材基本上一种自然和天然的,且在疗法组合上,以生克关系使副作用降至最低,治疗效果达到最好。因中医而引发的医药源性疾病几乎是零。

中医是低成本的。很多人由于种种误解,甚至把中医疗法的廉价,颠倒地认为是中医疗效不好所致。西医成本的高昂,来自于高昂的医疗设备、医药的研发生产成本的提升,中医药由于其先天的来自于天然,手法工具简便,甚至有些手段,都可自学自疗,成本自然大大减低。更何况,中医更重视后现代医学提倡的预防医疗,即预防保健养生,使人们尽可能减少疾病或者不生病,促使医疗成本从理论上讲,甚至可以达到零。

有人极端地批判,过去的“医改就是把患者提前送终”,这样的悲剧无疑也是社会悲剧和民族与国家悲剧。中国的医改的终极核心目标,无非是要使中国人“病有所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终促进中国人整体的健康素质。

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简、便、廉、验”是中医药服务的最大特色。中医药的这一优势和特色正好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国医改的终极目标。而且,中医对中国人来说,也具有先天的文化容受力,因此可以说,好好发展推广源于中国、长于中国的中医,就是中国未来医改最好的选择。(1000字/9500字)

 

配文一:(评论,1900字,1P)

(标题)上医治未病与上医治国

(署名)文 / 马丰龄

(正文)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黄帝内经》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善治未病之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也就是我们家人推崇备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仅善治已病之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扁鹊本来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但上述史载的扁鹊实为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左右(战国时代)的齐国名医,本名秦越人,被后人称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上医”和“中医”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产生。

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云:“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

《黄帝内经》又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此中所言,已不仅仅是治病疗疾之道,甚至涉及治国安邦之理。古人由此引申出另一名言:“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最高超的医术是要治理国家,中等的医术是要调和人心,最下等的医术才是用来治病。有其国必有其人,有其人必有其病,国治好,自然无人可医,人治好,自然无病可医。

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扁鹊,看病行医时还遵循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入膏肓,不早求医的人不治;五是身体垂危,不能服药的人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信医道的人不治。其中,不正是含涉了治人之道?

 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曾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北宋名臣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亦曾求签发愿:“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前者辞官回乡做了良医,成为被后世盛誉的“医圣”。后者位及人臣,成为流芳千古的名相。

张仲景的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范仲淹的经典名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照亮古今。良医救人,非德才兼备而不能施;良相度世,非智勇双全而不能行。良医张仲景之救人与良相张仲景之度世,堪比日月,同耀史册。治人治国,同出一理。

用中国古人的这种千年智慧,观照今天中国的新医改,则医疗改革上为安邦治国之善政,中为利民治人之良策,下为疗疾治病之妙药。古人有此大智慧,却千年中难有此大行动,今中国推行医改,志在将来全民医保,人人病有所医,健康安乐,可谓应和了先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的叮咛。

2007年12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李玲教授,在北京大学以《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医改》为题讲演时,分析中国医改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中,首先就提到了“中医药是我们可以创新的机会”。

她说,多年来,中医药在中国的地位在节节后退。我们谈到中国要成为自主创新大国,中医药是真正自主创新的平台。这是我们的国粹,但是在中国的体制下,它是受冷落的,为什么?因为便宜,挣不到钱。中医中药是创建有中国特色医疗模式的突破口。

中医是传统的,但是中医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是现代的,甚至是“后现代”的。WHO推行的卫生理念“PPP”,即Prediction,prevention,personalization,全部都是中医理念。《黄帝内经》写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中医是帮助人抵御疾病的学问。所以我们的古老文明是有现代健康理念的。

医改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放到整个发展模式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的迅速发展,遭遇到极大的资源瓶颈。我们必须探索新的生产、生活模式。中国医改的探索,也给了我们探索人类新的发展模式和医疗模式,实现东方文明伟大复兴的机会。

因此,新医改不仅是治已病、治病的下医,也是治欲病、治人的中医,更是治未病、治国的上医。(1800字)

 

(资料1:2500字,1.5P)

(标题)我国医改30年的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

恢复与改革之间的过渡时期,1980年之前基本上进行恢复性质的建设工作,1980年之后当建设全面展开使更多的弊端显露出来,重点开始向改革转移,其中主要的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些调整。但是这些调整都只是管理上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涉及体制上的变革。所以说这个阶段只是医改的孕育期。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 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2.第二阶段:1985~1992年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伴随着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政府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市场化逐步进入到医疗机构。但是总的来说虽然涉及体制问题,但是本阶段的改革更多是模仿了其他领域的改革,对卫生事业发展自身特性了解和认识不足,此时改革处在初级阶段。

1985年可谓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标志医改启动的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贯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工作;二是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国发〔1985〕62号文),62号文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

   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1989年2月14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七五”时期卫生改革提要》和《卫生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九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各领域改革的政策。1990年5月卫生部成立《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纲要(1991—2000)》起草小组,此纲要对深化各部门对医改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1991年,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同时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这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阶段卫生政策的高度总结。

 

  3.第三阶段:1992~2000年

仍是在改革探索中,伴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是与非的争议,各项探索性改革仍在进行。总体来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下一阶段解决。

   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贯彻文件提出的“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卫生部门工作会议中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这项卫生政策刺激了医院创收,弥补收入不足,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发挥,酿成“看病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后患。199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为下一步卫生改革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在医疗领域主要有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这些指导思想成为这一轮改革的基调和依据。

 

  4.第四阶段:2000~2005年

各种趋势交叉最多的一个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在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尤其是非典暴发以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也逐渐深入,这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埋下了伏笔。三改并举也在这一阶段确立并开始大规模实施。医院产权改革是本阶段最为明晰的脉络。从中央文件的印发到地方政府的尝试,改革的领域和层次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操作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纯熟。

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总体文件,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2月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

 

  5.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

从反思争论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让医改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2006年医改协调小组成立以后,各方积极分析准备,医改的具体方案也在一次次协调和调研中得到了细化。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充满了利益的协调问题,但是随着中共十七大报告的出台,新医改方案最终在2009年出台。

  2005年被确定为医院管理年,此活动对于促进医院端正办院方向,牢记服务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卫生部发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细化了医院的评价指标。2006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要在全国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2007年4月卫生部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意见》,为扎实推进医疗机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医疗机构执业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了贡献。

  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共同出任组长,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中国特色卫生医疗体制的制度框架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新时期对卫生医疗体系构成的全面概括。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先后出台。

          (拾零摘编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资料2:3300字,2P)

(标题)我国鼓励中医药政策大事记

1、1949年, 毛泽东在接见出席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说,“ 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才能负担起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

2、1950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这次会议将“ 团结中西医”列为我国卫生工作“ 四大方针” 之一。

3、1954年,毛泽东又提出“ 重视中医,学习中医, 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 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 。同年中央批转中央文委党组《 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 指出, “ 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是中央早已明确指示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方针” ,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纳入了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中医药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得到了确立,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研究机构和中医医院。

4、1956 年, 毛泽东在《 对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又谈到, 要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医中药。

5、19588年10月11日, 毛泽东在对卫生部党组《 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告》批示中,提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这一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他还要求, 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以培养“ 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 、 “ 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 并指出“ 这是一件大事, 不可等闲视之” 。

6、1958年10月18日,党中央批示,“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必须继续努力发掘, 并加以提高。 ” 

7、1978年,中共中央及时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 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 ( 中共中央E 1 9 7 8 ] 5 6号文件) , 文件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医药政策、 办好中医院校、 培养中医药人才、办好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研究机构建设、 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措施。邓小平同志在文件上批示,“ 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

8、1982年, 我国《 宪法》明确规定“ 发展现代医药与我国传统医药” 。9、1985年,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 根据《 宪法》 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 , 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 中医、西医互相配合, 取长补短, 努力发挥各 自的优势” 。由此“ 中西医并重” 成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

 10、198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中医中药问题,提出:①要把中医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西医要发展,中医也要发展, 要给中医提供必要的医疗场所和条件, 要发展一些前门办店、 后门办厂的传统的中医诊所、 药店; ②对中医的科研问题要重视, 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加以总结、研究, 不能简单地以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 ③对中医职称问题,要按照中医的标准来评定, 对一些老中医, 应以实践为主评定; ④要认真搞好中药材的种植、收购和加工,要尽量保证中医开方治病所需要的饮片。为加强对中医的管理和发展中医中药事业,会议决定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国家每年拨给中医补助费 1 亿元,对加工、 生产中药饮片实行免税政策。

11、1991年, 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 “ 中西医并重” 被列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

12、1997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 中西医并重” 的方针, 同时提出“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又要勇于创新, 积极利用科学技术, 促进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 

13、1998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在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通知中说, “ 中医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 给予有力的支持, 使我国中医事业尽快发展起来, 为增进人 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

14、2001年,江泽民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教育医药卫生联组会上讲话指出, “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中西医并重, 共同发展, 互相补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了“ 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 等战略任务。 

15、2002 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对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作了重要论述, 提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和乡( 镇) 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为农村 中医药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逐步形成特色和优势。加强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农村中医骨干等。 

16、2003年在防治“ 非典” 工作中,胡锦涛批示, “ 要重视专家的作用, 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实施科学防治,提高诊治水平” 。温家宝批示,“ 在防治‘ 非典’ 中, 要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实行中西医结合” 。

17、2003年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也是新一届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行政法规, 它将多年来党和国家对中医药工作的一系列方针、 政策,通过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党的中医药政策做了全面高度的概括,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18、2006年 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 保护和发展中医药, 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 推进中医药标准化、 规范化。 ”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 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  

19、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为中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马上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基本药物制度里面有一半是中药品种,基本药物目录里面的药品将来全部要在基层机构配备使用,这对中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20、2009年4月7日,国务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指出,3年内,我国将投入8500亿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些都表明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深化医改对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性。

21、2009年5月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对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的管理作出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药代煎的弊端,规避了中药代煎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出现,使中药煎药过程更加安全和规范。

22、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投入,落实政府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倾斜政策,积极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不仅指出了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等等完善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主要辑编自桑滨生专文《我国的中医药政策》)

(17000字,全文完)
(原载于2009年8月《遵义》杂志《封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