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碗组保养:《论语》润泽人生18:君子“九思”,思考完美人生(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57:22

记得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写过一本书叫《思考致富》,该书的内容简介说:“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那些掌握它并使用它的人从此走向成功。它指引过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非凡的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等都从中获益匪浅。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成功地实现了家庭的和谐,有的人获得了商业伙伴的支持,甚至威尔逊总统在军事训练和募集战争军费中都用到了这些秘诀。”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它并不仅仅教人们如何通过思考来致富的,而是教人们如何通过思考实现完美成功人生的。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认识到了思考对于人生的意义,他在《论语》里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九思”说。在孔子看看来,思考可以改变人生,思考可以完美人生。其实也不难理解,人类正是进化出了独特的思考能力,才从一般动物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万物之灵的。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第十六)
 

孔子说:“君子遇到九种情况是要思考的: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的明白;脸上的表情,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与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说话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真诚;做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敬业严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向别人请教;即将发怒的时候,要考虑有什么有后患;获取的时候,要考虑该不该得。”

孔子提出的“君子九思”,把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都概括了,如果我们确实能够做到这些,注意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日积月累,自然就会修养有成。我们平常所说的职业人士,所谓的职业人士就是具有职业素养的人士,而孔子所说的“九思”应该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的修炼方法。

 

视思明


 所谓“视思明”,就是看问题、看事物的时候,要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分清真假,把人和事看得通透。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亲眼见的就是真实的吗?未必。

有一个笑话。

一天,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男性工程师接到一位客户的投诉电话,电话的那头是一位女士愤怒的声音:

“我要退房,我已经忍无可忍!”

“您先别急,请问出了什么问题?”工程师耐心地询问。

“你们的房子太差劲儿了,每当火车来的时候,我睡觉的床就在动,对我来说,睡觉就像噩梦一样。”女士仍然很激动。

“我理解您的心情。可是,我们是一家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已经开发了很多楼盘。您住的那栋楼虽然离铁路近了点,可是,我们是按照精确的计算,并充分考虑了火车行驶对于房屋的影响。您如果说,火车的鸣笛声会影响你的休息,我还可以理解,可是如果说火车一来,您的床就会震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工程师仍然是耐心地解释。

“就是如此,火车一来,我的床就动。你不相信的话,可以过来看看好啦!”

“那好吧,我去一趟。”工程师无奈,只好答应到现场查看。

工程师应约来到了女士的家里。女士又绘声绘色地把情况说了一遍。但是,工程师还是无法相信。这时,正好一趟火车鸣着笛从远处开了过来。女士灵机一动:“太好了,火车来了,你不相信的话,你现在就躺到我的床上感觉一下,看看我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工程师躺到了女士的床上,等着火车的经过。

接下来的事儿,您可能猜到了,女士的老公回来了。

工程师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面对此刻的情境,望着男主人惊诧和愤怒的眼神,工程师尴尬地对女士的老公说:“抱歉,先生,如果我说,我是在您的床上等火车,您相信吗?”

鬼才相信呢!

可是事实确实如此!

我们都相信眼见为实的道理。我们亲眼看到的,一定是真的!可是,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事儿,确实是真的,但是,看起来确实很假;有些事儿,确实是假的,但是,我们却认为是千真万确。

孔子的“视思明”是在提醒我们,看人要看其表里;看物要看其本末;看事要看其始终。同时,看人看事看物要眼界要开阔,站得高,看得远,不能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辩证地看,全面地看,发展地看,联系地看,从不同的视角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和背景下看。看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这样,就不会盲从,就不会困惑,就不会“近视眼”。

 

    听思聪


 所谓“听思聪”,就是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能够听出门道,听出真实的本质。
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情,有时候,大多数乃至绝大多数的人有着一致的看法,一致的意见,听到他们的异口同声,你该怎么办?你的真实看法是什么?你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分辨吗?
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件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千言万语,七嘴八舌,甚至南辕北辙的言论,你该怎么办?你应该如何从不同的声音中辨别出真正的真理所在?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这确实是对每一个人的考验与挑战。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
第一,首先要有耐心,有耐心让别人把话说完;其次,要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倾听;第三,要有包容心,要有博大的胸怀,特别是与自己不同、对自己不利的声音和意见,要有容纳的心胸,做到耳听八方;第四,要边听边思考,边分辨,抽丝剥茧,听到问题的本质,或者听出说话人的真实意思;第五,要有自己的定力,不能偏听偏信,听风就是雨。
郑板桥在一个秋雨淅沥的夜晚,听到了窗外竹子发出的瑟瑟之声,作为县官的他深有感触,随笔写了一首《听竹》:

“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

我们都说郑板桥“难得糊涂”,其实,他糊涂的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对于百姓的疾苦,这位“县委书记”可是一点也不糊涂。能从无声中听从出有声,从自然声响中听出了底层民众的心声,郑板桥的“听力”功夫的确深厚,为我们树立了“听思聪”的榜样。

 

色思温


 所谓“色思温”就是要心态平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够面不改色,处变不惊,温文尔雅,言辞谦和,平易近人。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事,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待人待物。
我至今还保存着节日期间收到的一条短信,内容是“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当你收到此信息,一切随之拥有。”
这条短信写的真是太好了。想想也是,如果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对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这样的心态会使你消除烦恼和怨气。早上起来的时候,阳光爬到你的窗台,你会感恩;小鸟在你的窗外歌唱,你会感恩;接到朋友问候的电话,你会感恩;看到孩子高兴地去上学,你会感恩。然后你的一天乃至你的一生,就在这感恩的心情中度过,那你就不会“色难”,肯定会和颜悦色,令人感到和蔼可亲。
 

貌思恭


 所谓“貌思恭”,就是要真诚待人,恭敬有礼,文质彬彬,谦逊诚恳,举止得体。而且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都是一视同仁。
做到“貌思恭”关键是要有一颗尊重别人的心,把别人看成是一个与自己一样的有尊严的人,打心眼里尊重别人。
风流倜傥的温莎公爵因为不爱江山爱美人而名扬世界,而他善解人意、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更是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有这样一个故事。

19世纪的印度成为英联邦成员之后,有一天,印度各大部落首领前来拜见英国王室。为了缔结友谊,实现英国在印度的顺利统治,英王室决定举行一个盛大的宴请招待会,当时还是王位继承人的温莎公爵奉命主持这次宴会。

席间,宾主双方你来我往,杯光盏影,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可是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服务员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水,印度人看到精致的器皿中盛满了水,以为这是给客人的茶水,便纷纷端起来一饮而尽。此情此景,令在座陪客的英国贵族们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主陪位置的温莎公爵。

这时,只见温莎公爵不动声色地一边与客人交谈,一边端起他面前的洗手水自然大方地一饮而尽。众贵族绅士们自然不敢怠慢,都若无其事地将自己的洗手水喝完了。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尴尬场面就这样被温莎公爵巧妙而得体地化解了。

印度部落首领受到了热情款待自然很高兴,宴会取得了成功,温莎公爵也用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令人佩服的情商与智慧为英国赢得了更大的国家利益。

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当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做一切事情。

 

言思忠


 所谓“言思忠”,就是说话的时候,要忠于自己内心的呼唤,忠于自己的良知与良心,朱熹说:“尽己之谓忠”。同时还要做到对人“忠”,也就是对于别人的事要尽己之力,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信守承诺。不能够信口开河,或者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言不由衷,阳奉阴违。
古人有云:“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衍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意思是说,十句话你说对九句,未必有称赞你,但是如果你说错了一句,就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非议;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未必会受到嘉许,可是如果有一次计谋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不绝于耳。

所以,说话不可不慎重,不可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