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文凭 一注建筑师:名人与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2:31:09
正文 字体大小:大

名人与中医

(2010-11-21 17:55:40)转载

一、康熙:  康熙:质疑中医的皇帝。康熙皇帝35个儿子,其中11个没有活过成年。康熙的皇子,都有“太医”伺候,但是夭折率达到了1/3。1693年,康熙患了疟疾,朝廷的御医们束手无策。后有传教士刘应和洪若翰将取自印度的金鸡纳霜(奎宁)送给康熙让服下,数日后康熙便康复了。另外,罗德先和安泰分别用西药和手术治愈了他的心悸和唇瘤。这使得康熙对西医刮目相看,他令法国人巴多明把法国皮理的《人体解剖学》译成满文,供他学习,他学解剖时从御库中取出明代嘉靖年所制铜人为对照。可见他学的非常认真。他在宫中设立实验场,专供传教士们研究西药。他还特制一些专盛西药的旅行药壶、药瓶以供出巡或随时赐给病人之用。以及他热衷于研究西方的人体解剖学,都体现他质疑中医相信西医的态度。这次事件拉开了中医在西医面前走下坡路的序幕。

 

二、王清任: 清代医学家(1768-1831年)。年青时即精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深,颇噪于一时。发现古书中对人体构造与实际情况不符,颇有微词,故精心观察人体之构造,多次到疫病暴死者乱葬岗中和死刑场观察人体内脏结构,并绘制图形,纠正前人错误,写成《医林改错》。他认为人的脏腑结构对医疗非常重要,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人夜行”。王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进行近30年的解剖学研究活动。他所著的《医林改错》最早指出了《黄帝内经》中脏腑概念的荒唐与混乱。对清之前以及当时的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做了非常严峻的拷问!

 

三、曾国藩 :  早在清咸丰十年,曾国藩对其子纪泽患病身体虚弱十分焦虑,但叮嘱千万不要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因为“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曾国藩教子书]

 

四、俞樾:   清末国学大师,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起始人。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主张。

 

五、吴汝纶 :  同治进士、桐城派文人吴汝纶也“于中医之一笔抹杀”,临终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绝中医。传统中医连人体和疾病的基本形态都不曾做过起码的合乎实际的观察,难怪清末的“古文老师”吴汝纶都认为“吾国医家殆自古妄说”,是“含混医术”,至死拒绝中医。

 

六、郑观应:    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他说:“中医多模糊影响之谈,贵空言而罕实效。” 

 

七、梁启超:    梁启超是西医科学坚定的支持者。戊戌变法前一年,1897年,梁启超在上海成立医学善会,特别撰文,评述西医中医之优劣。他认为西医在学术、知识、制度、公共卫生与保健等方面都优于中医。他反对已经教条化的“阴阳五行学说”。他认为中医把宇宙无量数的事理现象归为五类,并以此支配关乎病人生死的医学,是学术界的耻辱。梁启超惋惜“今举四万万人之心灵,而委诸学究之手,举四万万人之躯壳,委诸庸医之手”。“诊病应该用西医这种严密的检查,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这是毫无比较的余地的。”

 

 八、孙中山:     孙中山一生崇尚西医,反对中医。

      孙中山先生患肝癌,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十分感动,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

 

九、梁漱溟:    现代教育家、国学研究家。 他说:  “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

 

十、 严复:  “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严复家书》)。他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中国九流之学,..如医药...,无他,其例之立根臆造而非实测之所会通故也。”(严复:《〈穆勒名学〉按语》)。


十一、傅斯年:  “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他认为,在哈维发明了血液循环之后,还要把人的身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简直是对人类知识的侮辱。

 

十二、汪大燮:   教育总长汪大燮1913年第一次公开提出废除中医中药说法。他“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摒中医于政府教育体系之外,理由是中医不合教育原则。主张废除中医中药,取缔中医教育。

 

十三、鲁迅: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呐喊〉自序》)。
   鲁迅1922年和1926年写的《呐喊——自序》、《父亲的病》中对中医进行严厉的批评批评,用辛辣的笔墨嘲讽了中医存在的弊病:故作神秘和玄虚、拼命捞钱、草菅人命的恶劣职业道德。并发誓‘决不看中医’。“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鲁迅认为,中医的骗就在于开了药方后所附的“奇特的药引”:“竹叶十片去尖”、“隔年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一对(要原配的)”、“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 

 

十四、丁文江:  在贵州考察时患病,当时山高路遥,没有西医,但他却真的宁死也不请中医来看,“他终身不曾请教过中医,正如他终身不肯拿政府的干薪,终身不肯因私事旅行用免票坐火车一样的坚决。”(胡适:《丁在君这个人》)。

 

十五、余云岫:  “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曾留学日本学习西医的余云岫,是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著书《灵素商兑》,被认为是批判中医的第一部完整著作,他从中医的根基《黄帝内经》开始抨击。余云岫在他自己的一部论集的序言中冷嘲热讽:“不是夸口,我若是挂上中医的牌子,恐怕可以做上海不可多得的有名中医,说不定要做上海第一等的中医。”“国医们闭着眼睛瞎说,横着心胡闹,无非是扰乱是非,颠倒黑白,搅得混乱黑暗方才可以落脚,方才可以鬼混下去。” 1929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会上讨论了四项关于“废止中医”的提案,最后通过了余云岫(他提出“废止中医案”的四点理由是:1中医理论皆属荒唐怪诞;2中医脉法出于纬候之学,自欺欺人;3中医无能预防疫疬;4中医病原学说阻遏科学化。)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禁止开办中医学校和中医医院,停止中医个体行医。他指责中医理论为“不识天文,不明地理,不知气象,略识之无”,“阴阳五行六气十二经脉,有百非而无一是也;寸口分部候诊,以寸关尺分配藏府,有百非而无一是也。妄中西之界,掩盖落后之迹,实鼓虚诳,排斥真理,有百非而无一是也。”

十六、汪企张:    反中医人士。他的《二十年来中国医事刍议》在民国时的医学界很有影响力,生卒约1877~1935年,曾赴日本留学,是余云岫的同学。  倡言“医学革命”,以近代科学、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中医理论进行了猛烈抨击。汪企张认为,中西医学无沟通之可能。因无沟通之可能,故必须扶植西医、废止中医,而不能寄望于中医界自身之革新,更不能期望中医自行走上科学化道路。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汪企张首次提出废止中医案,断言:“现在旧医的争执,完全是新中国和旧习俗的冲突,两者原则上有不能并立之势,早晚间必有这样的一日。”他建议政府“以不挠不屈态度,至少须收拾旧医使受规定的行政范围拘束,不教流为化外之民,妨碍统一阻挠新政那末卫生行政前途。”(汪企张.《说新政旧医不能两全》[N].时事新报,1929-03-20. 

 

十七、褚民谊:(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 “夫旧医等是医耳,特其学理晦涩,治疗无方,趋尚玄虚,不求实际,故新旧之间,相形见绌。”。他反复强调:中医存废之争是“科学与非科学之争,进化与不进化之辨。”(褚民谊.在中德产科女医校之演词[A].《褚民宜先生言论集》)

 

十八、刘瑞恒:   1929卫生部次长刘瑞恒主张废止中医。主持召开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让医界震惊的“《废止中医案》”。

 

十九、胡定安: (名赟。浙江省吴兴县人,曾任民国南京市卫生局局长,江苏医学院院长。)他指责中医界:“彼中医药团体仍持固见,而强欲西医为派别相争,完全各趋极端,不在科学立场上谋解决。苟如此,则使中央施政因而不能贯彻,中国医药一日不进步,即中国医药在国际上一日无地位。”(胡定安.对中医药存废问题主张[N].新闻报,1929-03-17. ) 故坚决主张废止“不进步”之中医。 

二十、 陈独秀:   “中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说;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

二十一、胡适:    看西洋医学每一个方面的演变过程,我们也可以明白我们现在尊为‘国医’的知识与技术究竟可比人家第几世纪的进步。……回头想想我们家里的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

二十二、陈寅恪: (现代文史学家、国学研究家、国学大师、“中国文化的守护神”)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我出生于中医世家,浏览过中医古籍,但是我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有见效的药,没有说得通的理。如果是由于时代和地方的局限,不得已用中药,也就算了。如果把中医当成是凌驾于外国医学之上的国粹,那是对我国医学历史的无知,可以说是数典忘祖。”

二十三、周作人:   “成千上万的中医实在不是现代意义的医生,全然是行医的玄学家。是原始社会的巫师行径,是再早一个时代的东西...” ,“以天地五运六气配人身五藏六腑”与西洋中古之以七曜十二宫配人身各器官,阴阳湿燥之说与病源体液说(Humoral'ism)等,药物之形色数的意义与表征说(Theory of Signature),根本上是一致,这种例不必等我外行人来多举,只要请去查世界及中国医学史就可看到很多。

 

二十四、刘文典(国学大师 公元1889~1958年):   你们攻击中国的庸医,实在大错特错。在现今的中国,中医是万不可无的。你看有多多少少的遗老遗少和别种的非人生在中国,此辈一日不死,是中国一日之祸害。 但是谋杀是违反人道的,而且谋不胜谋。幸喜他们都是相信国粹的,所以他们的一线死机,全在这班大夫们手里。你们怎好去攻击他们呢?

 

二十五、毛泽东: “我提倡中医,可是我自己不信中医,不吃中药,你看怪不怪。”(摘自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毛泽东对待中医的态度颇令人回味。一方面毛泽东支持中医的态度拯救了中医,另一方面他本人却不信中医。  

      有人说,毛泽东对中医嗤之以鼻,从毛泽东对消灭血吸虫病作诗可以看出:“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治疗血吸虫病依靠的主要还是西医。

 

二十六、贺诚(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副部长兼卫生部党组书记): “中医是封建医,应随着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

 

二十七、王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  “中医看病,只不过是给那些贫苦的农民一个精神上的安慰而已”。

二十八、郭沫若:      “我对于旧医术的一切阴阳五行,类似巫神梦呓的理论,却是极端憎恨。因为他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并希望盼望一切不甘居混沌的人,有是非之心的人,在这个地方不取模棱的态度。”并断定:“国医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会好的病”。“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

 

二十九、李敖(台湾):    李敖一直是反对中医的,早在1961年他就曾经发表废除中医的文章《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他认为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医学”史,而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

 

三十、钱学森:   中医理论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却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中医的前途在于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中医理论是思辨式的论述,或说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哲学",不是自然科学。……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医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东西来阐明,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现代科学。

三十一、杨振宁:   《易经》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

 

三十二、罗永浩:       “中医骨子里是伪科学”  、“中医骨子里是巫医继承下来的,从来没有科学,全是靠混人试来试去试到今天,瞎猫碰耗子也能治几种病吧。有没有副作用,不知道。中药从来不写副作用,是不是没有副作用啊?当然不是,它就是伪科学嘛,没有药检。”

三十三、何祚庥:   支持取缔中医
何祚庥评论中医的一个准则就是:是否符合科学的原理和精神。“从这个方面来说,我是支持批评中医的,我觉得那些呼吁取缔中医的言论大多数有根有据。”

三十四、方舟子:   “中医是伪科学” 主张“废医验药”。
“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实证也难以否证的系统,要接受它必须依靠信仰。因为这一套系统非常模棱两可,怎么说都说得通,所以同一个病人,让三个名中医来看可能就有三种说法。现代医学依靠的是客观的医疗手段,而中医看重的是主观的医术,而这种对个体的强调,正是宗教、哲学的一个特征。”


三十五、张功耀:  “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中医面临的问题与西医不同;中医改良是一条死路;中医必然走向衰落。”  2006年,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及在网络上发动“取消中医”的签名。新一轮的中医存废争论又掀起波澜。 王澄司履生  谢广连 kukuk2

三十六、王澄   “疑难杂症”是医生水平极其低下的人类群体的“黑话”。

三十七、司履生:   中西医之争实际上是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十八、谢广连    中医是北京猿人的医术。

三十九、kukuk2:    中医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西医是中国人口剧增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