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篮球3分球命中率:各个阶层的古代名女1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6:12

各个阶层的古代名女128


编者:清南文兵   这次搜集整理的古代影响较大的杰出女性(包括臭名远扬的)128人,因为题目是各个阶层的,所以包含的面较广,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当然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因受篇幅所限,本贴没有收录。反过来说,本贴所列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公认的最有名的人,只是个人看法,请大家见谅。

每人都附一张画片,这张画片是不是画的就是那个人,这一点可不敢肯定了。因为这些画片是艺术家们的想象、创作,所以不要以为介绍的人物就是画片上那样的人。我在网上发现,有的一个人有好几种画片相伴,还有的是一张画片被好几个人占用。所以不敢说人和画片是相对的。

关于分类,纯属个人看法,因为有的人能以多重身份出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一个妓女出身的人,后来嫁了一个将领,南征北战,最后成了女将,这也确有其人,所以我的简单分类也不能概括人的一生,只是一个个人看法的分类而已。

总的分了8大类,32小类,每小类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由于本文较长,这次我按大类分8个贴子发出,每大类16个人。因为这是第一篇,所以在这里把总目录列一下。

为了能让大家一下子就抓住这些女人的特点,我又编辑了一篇小作,名为《古代名女的韵口溜儿128》,特点是简单押韵的顺口溜,这次一起发出来,你看看是否感兴趣?

 

 

先列一下总分类目录:

第一部分执政掌权类:四大掌权、四大垂帘、四大乱政、四大内贤

第二部分内庭后宫类:四大太后、四大国母、四大帝妃、四大公主

第三部分军政英杰类:四大英杰、四大威武、四大首领、四大侠骨

第四部分文学典故类:四大典故、四大成语、四大传说、四大戏剧

第五部分才貌出众类:四大美人、四大佳文、四大知音、四大超群

第六部分良贤孝奇类:四大良母、四大贤妻、四大孝女、四大新奇

第七部分歌舞娼妓类:四大舞姬、四大歌伎、四大娼优、四大名妓

第八部分凶悍祸淫类:四大凶残、四大泼悍、四大祸水、四大淫乱

 


第一部分 执政掌权
四大掌权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掌权的特点是曾经执政,说一不二,但一定要功大于过,所以这四人是:帝后始政吕雉、唯一女皇武则天、才比吕武(吕后、武则天)刘娥、位高权重孝庄,本来想把慈禧列在这里,但觉得慈禧是祸国殃民之人,还是放到四大垂帘中较合适。

 

001帝后始政——吕雉   

吕雉(前24~前180 年),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吕后嫁过来之后,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都落在吕后一人身上。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人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雉被尊称为夫人,等到刘邦成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后来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遂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62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称制时出现五星连珠(一种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是顺应天命),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总之,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002独尊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史称“武周”,705年退位。

武氏之父为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靠战乱平步青云。武则天在四川利州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2岁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族兄的虐待。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26岁的武则天回宫后迅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富有才气。唐高宗也借“废王立武”重振了皇权。于是,在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并为高宗出谋划策,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贵族集团,改变了皇权不振的情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真是天遂人愿,此后由于各种因素,出现了少有的“政通人和”的局面,武则天又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天皇”;自己则称“天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上元二年,太子李弘病死,改立李贤,不久又被武废黜,三子李显被立为太子。永淳二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嗣圣元年(684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武后临朝称制,从此武则天开始了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同年九月,武则天平定了徐敬业的叛乱,诛杀了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基本清除了朝中的反对派。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以67岁的高龄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称帝后,先是改变了用人策略,开始任用贤臣治理天下,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在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政策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

武则天称帝后,在太子问题上困扰了很久,最后觉得人民仍心向李唐皇室,再加上武氏子弟的不成器,最终下定决心重新立李显为太子。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耽于享乐。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成为武则天的新宠。这就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二张,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至今仍然是个谜。比较多的一种猜测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这是聪明之举。 

 

003才比吕武——刘娥  

刘娥(968~1033年),即庄宪明肃皇后,祖籍太原,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的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母亲庞氏生刘娥不久,刘通牺牲于战场上,庞氏只好带刘娥寄居娘家。刘娥从小善说鼓儿词。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名年青银匠龚美。龚美带着她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龚美善于结交朋友,包括襄王府里的人。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龚美得知是王府选姬,不愿放弃,改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刘娥入王府。赵恒很快就看上了刘娥。但赵恒的乳母看不起刘娥的出身,刘娥被逐出了京城。然而,赵恒却不愿离开刘娥,与刘娥偷偷私会了十五年。

宋太宗病逝,传位于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娥偷偷来往了。赵恒未忘情于刘娥,很快把刘娥接入宫里。郭皇后病薨。大中祥符五年,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刘娥通晓古今,熟知政事,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天禧四年,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乾兴元年,宋真宗赵恒病逝,刘氏为皇太后,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当年六月,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刘娥也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

明道二年二月,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 

 

004位高权重——布尔布泰  

布尔布泰(1613~1688年),即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名布木布泰,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成吉思汗的后裔。13岁那年,嫁给了后金国的四贝勒皇太极,被封为庄妃。皇太极称帝后,她被封为庄妃。顺治、康熙时,她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1688年1月27日病逝,享年75岁。后人习称为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是我国古代—位贤良卓识、才华出众、功垂青史的杰出女政治家。她在民族矛盾及满洲贵族内部斗争十分复杂的形势下,她先后辅佐清太宗皇太极(夫君)、清成宗义皇帝多尔衮(下嫁)、世祖顺治福临(儿子)、清圣祖康熙玄烨(孙子)四代帝王,主持了入关、定都、灭明三件大事,对清代的建政、巩固和政治清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庄皇后还有三件不平凡的事,一是劝说洪顾畴降清、二是毅然下嫁多尔衮、三是帮助康熙战胜鳌拜。但是,她没有任何政治头衔,也不要政治名义,虽然朝臣一再奏请她“垂帘听政”;她只以一位妻子(妃)、母亲(皇太后)、祖母(太皇太后)的自然身份,在幕后默默地奉献心血、智慧和才能。不论她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都全部归功于丈夫、儿子、孙子。

她当时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亚于唐代的武则天,但她却不称帝;她的权利不小于后代的慈禧太后,但她也不“垂帘听政”。 

 

四大垂帘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垂帘的特点就是垂帘听政,甚至也掌握实权,但虽然都是垂帘,也有好坏之分,这四个人是:实质领袖邓绥、三次垂帘褚蒜子、女中尧舜高滔滔、丧要辱国慈禧。 

 

005实质领袖——邓绥  

邓绥(81~121年)东汉和帝皇后,今河南新野人,自小孝顺慈爱、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五岁时,被选入宫中,因外貌出众,次年即升为贵人。她平时注意素服不装饰,衣服不敢与阴后同色。敬慎曲从,益受到皇帝的喜爱。她知道必须自谦以防遭到妒忌。阴后曾在和帝有病时预想得权之后要杀邓家,然和帝病愈,邓氏逃过一劫。永元十四年,阴后被废,立邓绥为皇后。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因有学识而逐渐参与政事。

汉和帝在元兴元年去世,邓后迎回了养于民间的和帝幼子汉殇帝即位,邓后被尊为皇太后,因殇帝年幼,故她临朝听政。她屡次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书,并自称为朕;因此虽然她自称只是“权佐助听政”,但事实上她已成为国家实质上的领袖。

不及一年,殇帝亦死,邓太后先以年13岁的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一直到她死为止,共摄政达十六年之久。

邓太后虽为一妇女,但她的统治在许多方面甚为成功。在后宫,她一反阴后对其他妃子的忌视,对于和帝的其它贵人甚为优遇。在宫中用度上力行俭约,她罢不合礼之祠官、免遣不少宫人,并减少衣食宴乐上的各种花费。在刑狱上精明体察,常能破除冤情;在学术上,邓太后除本身甚为好学外,亦努力奖励学术;在用人上,太后及邓骘皆引用许多名士。

永宁二年三月间,41岁的邓绥一病不起。邓绥死后,与和帝合葬顺陵,谥号为熹皇后。 

 

006三次垂帘——褚蒜子  

褚蒜子(324~384年)东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晋成帝闻其美丽及才识,将之许配给弟弟琅玡王司马岳,褚蒜子成为琅玡王妃。不久晋成帝病逝,传帝位予司马岳,是为晋康帝,公元342年册封褚蒜子为皇后。褚蒜子和晋康帝之间育有一子司马聃。由于晋康帝早逝,因此两岁的幼子司马聃继承帝位,是为晋穆帝,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由于晋穆帝年幼无法执掌国政,因此在朝臣的要求之下,暂由褚蒜子垂帘听政,由褚蒜子抱着年幼的晋穆帝坐在御座上,面前垂下一重白色珠帘面听大臣上奏国事。这是褚蒜子的第一次垂帘。升平元年,晋穆帝司马聃已15岁,褚太后提出归政给穆帝。升平五年夏五月,晋穆帝暴病而死。成帝长子琅玡王司马丕即位,为晋哀帝。这个哀帝对政事不感兴趣,却迷信方士,只吃金石药饵。因而年纪轻轻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见好转。大臣们只好再次请出褚太后临朝。这是褚蒜子的第二次垂帘。兴宁三年,哀帝死去,褚太后立司马奕为帝。太后继续听政。咸安元年改立司马昱为帝。这就是晋简文帝。褚太后无须临朝听政,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

简文帝即位第二年七月,简文帝卒。立太子司马曜为帝。曜年幼,又请出褚太后听政。这是褚蒜子的第三次垂帘。褚蒜子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女人,为了平衡朝中的政治势力,使晋王朝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北方敌人。太元元年,褚太后下诏归政,孝武帝开始亲政。至此,褚太后的听政生涯正式结束。太元九年,卒于显阳殿,终年61岁。葬于崇平陵。 

 

007女中尧舜——高滔滔  

高滔滔(1032~1093年)北宋宣仁皇太后高氏,小名滔滔,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亲,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她的姨妈是宋仁宗的曹皇后,因此家庭地位显赫。

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变法,信任保守派旧党的大官司马光。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赵煦只有十岁,还是个小皇上。时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的皇上,垂帘听政。高太后一执政,就开始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高太后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派,但是却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高太后执政期间,“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起用保守派大臣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等,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称“元枯更化”。又应西夏的要求,将王安石变法期间宋侵占西夏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今宁夏东部和陕西省北部)还给西夏。

高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很长时间,当时英宗想升他的官,高后谢绝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神宗时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高太后的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都该升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哲宗一再请求,才升了一级。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高太后也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终年62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太后,与宋神宗同葬永裕陵(今河南巩县)。 

 

008丧权辱国——慈禧  

慈禧(1836-1908),叶赫那拉氏,乳名兰儿,清咸丰帝奕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那拉氏,祖居叶赫,故称叶赫那拉。满洲镶蓝旗人。咸丰十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 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由于不满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专权,11月,她与恭亲王奕等贵族官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改元同治,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她依靠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

1875年,同治帝病死,无子。她立载湉为帝,年号光绪,继续“垂帘听政”。中法战争期间,她免去奕的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1887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中日战争中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庆亲王奕、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此后推行“新政”,随后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 年11月,慈禧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8年的统治。  

 

四大乱政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乱政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干政的前提,是皇后或者皇妃,然后乱政的特点不同,有的专杀大臣,有的奢侈无度,有的直接谋害皇帝,总之没有好人。这四个人是:无恶不作贾南风、称帝未遂韦后、浊乱朝政杨玉瑶、殴父害夫刘玉娘。

 

009无恶不作——贾南风  

贾南风(256~300年),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晋惠帝皇后。

小的时候看小人书,就知道了贾南风,恨的牙根都疼,贾南风这个人,父亲贾充就是三国时期的坏人,所以制造的这个贾南风也没有一样好事,长相和人品都是劣等,但她干的坏事可无人能及。

贾南风长的丑,晋武帝称她“丑而短黑”,虽是女流,但她善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司马衷近似一个傻子,对贾南风又害怕,又喜欢。太熙元年,司马衷即皇帝位,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贾南风为了掌握朝政大权,但害怕重臣杨骏阻拦,便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手,害死了杨骏。随后诛杀了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多人。水平元年六月,贾南风又导演了一场“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淄阳公卫灌”事件。后又以“擅杀”罪名,诛杀了楚王司马玮。此后,贾南风大权独揽,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大肆委用亲信、党羽,派他们担任重要官职。惠帝完全成为贾南风任意摆布的一个傀儡。

贾南风没有儿子,暗地里把妹妹的孩子收养起来。后来废掉原太子,而以她所收养之子代立。贾南风的“暴戾”和“专制天下”及废黜太子奸谋,终于引起司马氏宗室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于是右军将军赵王司马伦、孙秀等人率兵入宫,废贾南风为庶人,诛杀了贾南风的党羽数十人。不几日,赵王司马伦又将贾南风杀死。

贾南风的干政,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使西晋“宗室日衰”,大一统的中国,从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其中贾南风本人罪责是难逃的。 

 

010称帝未遂——韦后  

韦后(? ~710年)唐中宗第二任妻子,名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弘道元年(683年)唐中宗李显即位,次年,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都要置幔坐在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武三思通过韦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人主,作威作福。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武三思子)经常侮辱重俊。重俊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随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杀。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此时内地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却与韦后恣意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据说,景龙四年(710年)韦氏惧怕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想要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景龙四年(710年),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即唐睿宗。韦后之乱,至此结束。 

 

011浊乱朝政——杨玉瑶  

杨玉瑶(?~约756年),称虢夫人,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至德元年(756年)。虢夫人有才貌,她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姐姐。杨贵妃因得宠于唐玄宗以后,因怀念姐姐,请求唐玄宗将虢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并赐以住宅,天宝初年分封她们三人为夫人,分别为虢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三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随着杨贵妃的宠遇加深,虢、韩、秦三夫人也宠遇愈隆,唐玄宗每年赏赐给她们的脂粉钱就有千贯之多。而这几个杨氏姐妹又竞相构筑宅第,互相攀比,见所建比自己住宅宏丽的即拆撤重建,每建一堂花费都在千万以上,土木之工,昼夜不息。这其中又属虢夫人最为豪侈。

唐玄宗每年十月要游幸华清宫,届时,虢夫人与韩、秦两夫人,及杨国忠、杨氏兄弟一并从幸,他们所经之处,沿途遗失丢弃的首饰珠宝玉器很多,香风飘达数十里。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虢夫人也逃出长安西行,当她得知杨国忠、杨贵妃相继遇难的消息后,与其子女及杨国忠妻一起骑马逃奔陈仓。县令薛景仙闻讯后,亲自率人追赶。捉住虢夫人关入狱中。后因刎伤出血凝结喉中窒息而死,被葬在陈仓郊外。

夫人因杨贵妃扬名,这种裙带关系正是当时政治昏暗的具体表现。她曾借助于这种裙带关系,一时权倾天下,奢侈挥霍,收受贿赂,浊乱朝政,对天宝时期唐朝的政治起了很坏的作用。

  012殴父害夫——刘玉娘  

刘玉娘(生卒年不详),后唐庄宗的皇后。刘玉娘原是名歌女,因长得漂亮又工于心计,慢慢做了晋夫人。这个乱政的皇后主要表现是六亲不认,在战乱时期,不但不帮助皇帝,而且还将皇帝往死里整,有这样的皇后,皇帝也不长久了。

刘玉娘还是晋夫人的时候,有一天,一老翁来到行宫前,口口声声称前几天在这里看到的晋夫人是他早年失散的女儿,要见女儿。庄宗请老臣辨认,确信老翁正是刘玉娘的父亲。但刘玉娘却称其父早亡,此人必是贪图富贵、假冒皇亲的市井无赖,令人将老翁打二十军棍,立即轰走。其实,刘玉娘也知老翁是她的父亲,只是为了争夺皇后宝座,不得不下此狠心。因为她不想暴露微贱的出身,以免给反对她立后的大臣以口实。所以她宁可受天理良心的谴责,也不认父亲。

后来刘玉娘如愿当上了正宫皇后,但这个乱政的恶妇却把后唐搅的一团糟,真是“恶妇令夫败”。两年后,李存勖被判军流矢射中时,急忙把箭拔出,口渴得要命。这时刘玉娘一看大势已去,在夫妻之情跟利害之间,再加选择,于是她又有聪明的决定,不但不去看庄宗一眼,反而叫宦官送去一碗酪浆。拔箭之后,喝水还有活的希望,喝酪浆是非死不可。刘玉娘收拾收拾金银财宝,跟皇弟李存渥双宿双飞,率领七百人的骑兵卫队,逃到太原。被新皇帝李嗣源逮住,被赐自尽。  

 

四大内贤

 

上榜人物及理由,四大内贤一般都是开夫人,历经磨难,助君得胜、稳定后宫。这四人有:为夫导航阴丽华、严治后宫独孤伽罗、忠言良药长孙氏、稳军护臣马秀英。

  013为夫导航——阴丽华  

阴丽华(公元4~64年), 南阳新野人,刘秀结发妻,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就说:“刘秀穷得买不起镜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刘秀虽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还是一件渺茫的事。当时,义军四起,山东有“赤眉军”起兵,湖北有“新市兵”、“下江兵”和“平林兵”。28岁的刘秀和哥哥刘縯一起,借机利用宗族势力起兵,他们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以“反莽复汉”为口号,改元更始,一路攻略,战无不胜,威望日增的哥哥受到刘玄的猜忌和排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深感刘秀前程远大,抓住机遇,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阴丽华就劝慰丈夫:“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虽是妇道人家,她的话却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刘秀就以河北做根据地,建立了东汉。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有一个阴氏,又有个战争时帮助过刘秀的郭氏,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立阴丽华为后。他认为阴丽华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之为后,但阴丽华却拒绝了,她认为郭氏有子嗣,坚决辞让。

江山初定,三人倒也相安无事,随着时光的飞逝和天下大势的逐渐明了,三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郭后以宠稍衰,数怀怨怼。来表达自己的怨气与不安,帝后关系颇为紧张。终于,到了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决定废皇后郭氏为中山王太后,立贵人阴氏为后。

从皇后的角度来讲,阴丽华十九岁追随刘秀,先是奔波流离,躲避战乱,后又降妻为妾,甘居人下十七年,直到三十六岁那年才终登后位,可谓坎坷颇多!但同时,阴丽华一生都受到了汉光武的爱慕和东汉后世历代帝后的尊重,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讲,也就算是荣宠之极了! 

 

014严治后宫——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543~602年),名伽罗,洛阳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觉得年轻的杨坚非寻常之人,就把十四岁的女儿嫁给了他。杨坚和独孤伽罗婚后相敬如宾、恩爱有加,还立下誓言:“誓无异生之子。”杨坚称帝(即隋文帝),建立隋朝,王妃独孤氏自然而然成了皇后,其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隋文帝认识到前朝没落的原因在于政治腐败,远见卓识的他力图改革官制,整顿朝纲,一心想做一位圣明的皇帝。独孤皇后也非等闲之辈,她早就在筹划严治后宫的庞大计划。她大胆改革内宫管理体制,废除三妃六嫔之惯例,禁止宫中女子浓妆艳抹,不允许年轻女子随意亲近皇帝。

独孤皇后不仅仅对皇帝如此,对她的五个儿子也是严加防范。她定下严厉的家规,禁止儿子纳妾生子。高颎是杨坚的重臣,和独孤皇后的父亲关系甚密。高颎在夫人死后,又纳妾生子,独孤氏认为高颎不忠于原妻,督促杨坚借故将高颎罢官遣归故里。在多妻制的封建社会中,纳妾生子,竟遭到丢乌纱帽的惩罚,足见独孤氏处事严厉的一面。

独孤皇后十分注意保持与皇夫的感情,“同返宴寝,相顾欣然。”杨坚每次上朝,她一定随辇送到殿阁之外才返回宫中,还让宦官暗中窥探文帝为政得失,若有失误必定提出改正意见。文帝与她“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

独孤皇后还有一个圣明之处,就是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表亲,犯死罪。隋文帝欲免。皇后则依法将崔长仁处死。有一个名叫阴寿的总管将一匣价值八百万的明珠献给独孤皇后,她将明珠赏赐给了前方为国效力的将士。满朝文武为之折服。

独孤皇后之为人,也有“妒忌”的一面。她曾将隋文帝宠爱的一个美女暗中杀掉,隋文帝一怒之下,独自骑马从宫苑跑出,入深山老林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大臣追上,扣马苦谏道:“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文帝深夜才返回宫中。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八月,独孤皇后死于洛阳永安宫,年仅五十岁。604年,文帝驾崩,合葬于泰陵。 

 

015忠言良药——长孙氏  

长孙氏(601~636),长安人,鲜卑族拓跋氏人,其父长孙晟为隋朝右骁卫将军,兄长是唐朝的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李世民登基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生性节俭,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认为自己是妇道人家,不能议论国家大事?所以始终沉默不语。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为布衣之交,皇后认为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再三阻挡,唐太宗只好给长孙无忌一个虚衔。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被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征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长孙氏深有感触: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陛下深思这个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运了。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避暑时身染疾病,服了很多药物,病情却并未缓解。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与唐太宗最后诀别。她用尽气力对太宗说:“我的家族功勋不大、只是有缘成为皇亲,才身价百倍。要想保持这个家族,请求陛下不要让我的亲属担任要职。我个人死后也不要厚葬,这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十一月死在立政殿,葬于昭陵。 

 

016稳军护臣——马秀英  

马秀英(1331~1382年)安徽宿州人,马后还很小时,父亲和母亲郑氏早便相继病故了。父亲生前与濠州人郭子兴是好朋友,临终前将马氏托付给郭子兴抚养。郭子兴像抚养自己子女一样把马后拉扯大了,便把马氏嫁给了他喜爱的朱元璋,朱元璋做了上门女婿。

但郭子兴的五个儿子却很讨厌朱元璋。兄弟们因小事与朱元璋争执,便把他关在空屋中,不给他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

马氏仁慈有智鉴,喜好书史。郭子兴曾经听信了别人的谗言,对朱元璋产生了怀疑。马氏善事其妻,嫌隙便消除了。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登上帝位,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想起马氏以前给他做的烧饼,常常在朝廷上对群臣称赞马氏贤惠,与唐太宗长孙皇后一样。朱元璋退朝后跟马氏说起这事,马氏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朱元璋在朝廷决事,有时大发脾气。马氏伺帝还宫,便随事微谏,还救了不少人的命。参军郭景祥据守和州,有人说其子拿着槊要杀父。朱元璋想把这不肖子杀了,可马氏劝他:“郭景祥只有一子,别人的话也许不实,如果杀了他,郭景祥就要绝后了。”朱元璋派人查了此事,果然是冤枉。又如,李文忠据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朱元璋想把李召还。马氏又劝他:“严州是敌境,不宜轻率地更换将帅。并且李文忠素来贤顺,杨宪的话忌可相信?”朱元璋这才罢休。李文忠后来果立大功。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后病重,可她却不吃药。朱元璋强迫她吃,她也不吃。朱元璋问其故,马氏回答:“妾闻死生有命,即使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呢?假如妾服药不效,你不就会杀掉医生吗?妾不忍其无罪而就死啊!”朱元璋说:“你暂且吃了药,万一有不效,我会免其死。”当月,马氏终因不肯服药而薨,年仅五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