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荣耀 印巴:改变(1)中国杂交水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0:31
     改变(1)中国杂交水稻(2009.9.14)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2933848529887  

改变(1)中国杂交水稻

2010年02月25日 10:23  往期文稿 我要评论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主持人)我这里有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在同样的场景拍摄下的,你看这张,还是个孩子,而这张,已经成了花甲老人,这中间的跨度是六十年。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两张照片的时候,最大的感慨就是变化。六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改变是巨大的,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改变甚至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在中国的农业科技领域里,六十年的历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从今天起,十集系列节目《改变》将带领您穿越时空,感悟六十年来的这种改变。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影响着整个世界的中国杂交水稻。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吃上这样一碗米饭,那是一种奢望。只有在过年过节,也才有机会像这样美美的吃上一顿。

这一切,在今天看来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可是,这样的情形就发生在几十年前,而且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这一切都和水稻的产量有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为126公斤。而且长期徘徊在这一水平。尽管后来,水稻品种经过了有高秆到矮秆的变革,亩产量也由126公斤提升到了250公斤左右,但是这样的产量,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呢?世界上公认的方法是走杂交的道路。但是,水稻杂交育种却迟迟得不到突破。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水稻很难。因为它是自花授粉,它一朵花里面也有雌的,也有雄的,它这个颗粒很小,水稻一个穗一般情况总上100粒,100朵花,那要每一朵花都要去把这个雄的去掉才能保持这个种子比较纯的种子

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保证把水稻花中的雄蕊完全去除掉,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全世界水稻专家的一个大难题! 

但是,全世界的育种专家都在为之奋斗着!中国也不例外。

水稻的历史将被谁改写?没有人知道,但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却从未放弃过努力,这条路在理论上行得通,可是实现起来却非常艰难。

  

 

难道水稻真的不能杂交吗?

提出质疑的是中国湖南安江农校的一位年轻的教师,他的名字叫袁隆平,那一年是1960年。也就在那一年的7月份,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水稻植株与众不同。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那一株稻长得非常好,就是穗子很大,籽粒很饱满

怀着好奇的心里,第二年春天,他把收获的这些种子播到试验田里,同时也种下了他的希望。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每天去观察,望子成龙,我是望品种成龙,后来出了穗,大失所望,高高矮矮,早早迟迟。

田里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别人在质疑,袁隆平却一直坚持。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纯种是不会分离的,只有杂种才会分离,我选得那株水稻,很可能是一株天然杂种 

袁隆平意识到,正是因为水稻的高矮不齐,证明了这是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这给了袁隆平极大的启发,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探索其中的奥妙,就一定能够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到自然界中水稻杂交的那把关键的钥匙。

  

 

经过分析与大胆的推断,袁隆平认为,这株天然杂交水稻的父母代,一定有一株是雄性不育株。正常的水稻植株,既有雌蕊,又有雄蕊,而雄性不育水稻的植株只有雌蕊,没有雄蕊或者雄蕊退化,失去了功能,不能繁殖后代。但是,在它开花的时候,其它水稻上的花粉无意中洒落到了这株雄性不育株的柱头上,不经意间完成了杂交。

突破口就是这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而这个时候,世界上许多开展水稻杂交育种的国家依旧是没有任何进展。中国的袁隆平开始了艰苦的寻找。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首先要从不育系寻找,寻找不育系,那么袁先生在60年开始做的时候,就在水稻田里面大海捞针就是找不育系。

  

 

1964年7月,在水稻田中,袁隆平寻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

1966年2月,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杂志发表,首次提出了三系法培育杂交稻。而这,犹如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农业界和科技界。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他那个时候还是在安江农校的一个老师,当时他就在安江农校的时候,他就是希望解决这个杂种优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必须要有雄性不育。 

可是雄性不育株只有雌蕊,没有雄蕊,本身不能产生后代。那么,这些雄性不育系的种子从何而来呢?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所以呢,它要借助一个保持系,保持系的花粉授给它,它结的种子才能繁殖它的后代。这个后代呢,第二年还是不育的。

  

 

保持系与不育系的结合,可以使不育系依然保持不育的特征,也就是说,保持系与不育系所产生的后代,并不具有繁殖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依旧不能用于生产。如果用于生产,还得需要一个恢复系,让不育的种子恢复可育的能力。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那么恢复系就是什么呢?那么保持系授予不育系结种子,种下去还是不育的。恢复系呢,就是它这个性质和保持系一样,也是一个常规品种,但它因为有一个恢复基因在里面,它授粉给不育系以后呢,它也能产生种子,这个种子第二年种下去就不是不育了,它是可育的。

  

 

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与恢复系,就是袁隆平先生所说的三系。尽管国际上许多科学家对于水稻杂交育种持有不乐观的态度,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水稻的杂交育种。毕竟,这也是国家与国家战略上的较量。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做。就是先谁做出来谁就成功了,国际水稻所当时也成立了,印度也做,日本也做,但是都没做成功,或者做出来了没有优势,就是它不增产。 

而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也遇到了一个瓶颈。距离袁隆平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发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已经六年了,杂交育种的研究还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国际上其它国家的杂交水稻研究,也似乎穷途末路。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那个时候国际上,一些国际机构都下马了。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说我们国内还继续坚持住,坚持住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呢,就是说很多事情就是说偶然中有必然。

  

 

是技术路线有问题?还是根本就不可能利用杂交优势?在不停的质疑之后,袁隆平决定跳出常规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如果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那结果又如何呢?

袁隆平将目光瞄在了野生稻上,他决定在野生的水稻中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而这一决定,在不久之后,也确实证明了袁隆平的高明所在,或许那个时候的袁隆平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一决定,改写了世界水稻的历史,也正是这一决定,最终造福了全人类。当时的袁隆平,只是想尽快找到一株适合杂交的材料。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我们这个杂交水稻的突破就是袁先生的学生,也就是安江农校的学生李毕湖,他就在海南南方期间这一条水沟边上,当时听说就是到水沟边上去洗手,洗手的时候发现的株稻。

那是一株雄性不育株。经过后来的测定得知,这株雄性不育株是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的后代。对于袁隆平来说,这株稻的获得给了他更大的信心。而世界水稻史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缘于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这个是栽培稻和野生稻它的天然杂交的后代产生的不育。那么,也提示了就是说我们人为的用栽培稻和杂交稻去杂交,也能产生不育株,那后来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就是栽培稻、野生稻我们通过人工来杂交,也能出现不育的类型,这样的话,能够培育新的不育株。 

拿到这份珍贵的材料,袁隆平做出了另一个加速杂交水稻育种的决定,他将这份材料分发给了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这就是中国水稻史上著名的育种协作攻关。

  

 

这一时期,很多地方的科研院所掀起了杂交水稻育种的热潮。谢华安就是其中的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因为我出生农村,我懂得农民饿、农民穷、农民苦。我自己的少年、童年都饿过,我懂得饿的滋味,所以我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就想大家有,为大家有一碗饭吃,做出我的贡献

怀着这样的理想,谢华安也加入到了全国水稻育种的队伍中。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我72年接触三系杂交稻,开始研究。那我开头几年,同样主要的精力在找更多的保持系

在无数人的努力下,1974年,袁隆平培育出了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在产量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但是,对抗稻瘟病的抗性却很弱。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当初第一代杂交水稻,在海南岛就表现了对稻瘟病的抗性很弱的表现,76年在生产上运用杂交水稻以后,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不抗稻瘟病已经表现出来了。

  

 

中国水稻史注定要记上谢华安的名字。与当时的许多水稻育种家相比,谢华安有着更为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这也使得他育种时思考更多的是栽培后的表现。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因为我对生产比较了解,所以我就知道生产需要什么样的品种,农民欢迎什么样的品种。

谢华安把育种的目标瞄向了抗稻瘟病、丰产的杂交水稻上,他要培育出适合大部分稻区种植,而且还能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984年,谢华安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经过了国家的审定,1986年,谢华安的这一品种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这个最大的面积是在90年的前后,将近一亿亩,90年是超过了一亿亩,一个品种能够在南方稻区十几个省市区,能够超过一亿亩,这个在中国稻作史上是没有的。从86年开始,一直到2001年这十六年,十六年是我们中国推广面积最多的水稻品种,看来,也是少有的。 

(主持人)中国的杂交稻由此一举跨入世界先进的行列。但是,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许多人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发生了担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更是发出了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因为中国这个,这么个人口大国,要解决这个粮食问题很困难。粮食到国际市场去购买,国际市场也承担不了你中国这么人口大国,这么个稻米市场。

  

 

1994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通报了他们育成的“超高产新株型水稻”,这一计划其实早在1989年开始实施。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国际水稻所1989年启动,然后1994年的时候国际水稻所认为他们成功了,在小面积亩产可以超过800公斤

超高产新株型水稻的特点是分蘖少、穗子大、叶片向上挺拔、茎杆粗壮、抗倒伏。在媒体的作用下,“超高产新株型水稻”这一专业术语被一个更为琅琅上口的词语——超级稻所替代,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那么当时新闻媒体,国际上也是新闻媒体把这个事情报道了,但他不用新株型,它报道的叫superrice,所以它当时这个题目就是超级稻(superrice)能够养活多少人多少人。

颇有意思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级稻只是在热带旱季小范围内推广获得了成功,离实际的推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因为这个原因,国际水稻研究所不得不将这一计划推迟到2005年完成,其实直到今天也没能实现。 

可是,超级稻这种广泛而有力度的宣传以及国际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言论,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决定启动“超级杂交稻”项目。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我们96年水稻还是大丰收的,但是考虑到未来的产业发展,农业部就组织专家认证我们在超高产上面怎么来做,那么当时就是考虑国际水稻所搞超级稻,那么我们也是超级稻。但是我们冠名,我们跟国际水稻的超级稻不一样的,我们是叫中国超级稻。

  

 

水稻育种的同行更愿意称呼袁隆平为战略家,而不是战术家。他的战略往往引领着中国水稻乃至世界水稻的发展与走向。对于中国的超级杂交稻,袁隆平指出:要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走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的技术路线。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我们当时在设定的时候,除了考虑到产量我们还要考虑到米质,我们米质不能太差,我们还要抗性,所以我们在中国超级稻的概念就是说,它是一种产量大幅度提高,米质优良、可抗性强的这种新型水稻

如果说三系法育种的成功是中国杂交水稻的第一次突破的话,那么超级杂交稻的战略战策毫无疑问就是中国杂交稻的第二次突破。

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起步虽然晚,但是,水平却远远位居世界的前列。起步晚的中国超级杂交稻,已将世界其它国家的水稻研究水平远远的抛在了后面,甚至领先美国20年。

  

 

(采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有地位的是农业,中国农业在世界上有地位的就是水稻

目前,世界上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仅为253公斤,而在中国超级杂交稻的带动下,中国4.5亿亩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远远高于世界的水平。2008年,中国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438公斤。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6公斤的亩产量相比,六十年,水稻的亩产量翻了近两番。在世界上,这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