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吉他谱李荣浩:小说趣味的来源(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51:13
我在前边曾多次强调,转折点之后,主要人物将进入一个更高层面的斗争阶段,这就是转折点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我有意使用“斗争”这个词,是要强调人物的主动行为。即使主要人物在小说的前半段一直处于被动,采取的行动仅仅停留在对外来刺激的反应上,那么,在到了次高潮位置的转折点上,他就必须要采取由个人意志指导的主动行动。被动的反应是不会给主要人物造成本质性转化的,也是没有趣味的。只有在主要人物自觉地做出选择的情况下,他才会走向觉悟,走向更新。选择的压迫与自觉的意志既让他暴露了自己,也让他改变了自己。
 转折点要完成的第二个任务,是主要人物对事物的认识的提高,这包括他对事件的认识,对刺激因素的认识和对自身的认识,甚至是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认识。麦康伯先生面对狮子选择了逃跑之后,他发现妻子已不再是他曾经了解的妻子,同伴也不是原来的同伴,生活也不是原本的生活,甚至他自己也已不再是逃跑之前的自己,于是他必须要行动,要再次检验自己,证明自己。基于这种认识,他便将小说引向了最后的高潮。
转折点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是产生见解。在十九世纪的小说中曾经兴盛过一种讲述哲理的做法,时间已经证明那是不成功的。只有不成熟的读者才会在小说中寻找哲理性的句子,以希望对自己有所启示,他们甚至会将这些句子抄写在笔记本上,但终究不会记住,而且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真正的影响。小说中的思想不应该是由小说家讲述出来的,而是在主要人物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被形象地演示出来的,小说中思想的载体是故事,是人物命运的转折点。当主要人物在转折点上遭受到重大挫折(长篇小说中偶尔也会出现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转折点),便会在他与刺激性因素之间产生一条鸿沟。这个刺激因素不一定是你的敌人,他可能是你的家人或伙伴,然而,当他们处在主要人物的对立面并给他造成重大挫折时,他们所产生的作用和小说家对他的使用,是与敌人相当的。
那么这条鸿沟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主要人物会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或真相,意味着错误的选择和再次选择,意味着需要对双方的关系重新认知和定位,甚至意味着敌人不是敌人、朋友不是朋友、亲人不是亲人等等混乱的发生或澄清……。
于是,在鸿沟之中见解产生了,小说家的思想被形象化地表演了出来——当然,小说家也有被演化出来的新思想吓上一跳的机会,而且是很多的机会。
讲到此处,对于转折点我们已经有了粗略的了解。其实,任何一个戏剧性高潮,只要是被小说家作为转折点来使用,它的形态和要求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小说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理。我在此处讲述的这些原理,是对历代小说家创作规律的总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但是,小说创作的原理就如同化学公式,只有通过小说家的聪明才智才能将它们点石成金,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掌握再多的原理也不会产生打动读者的功效。所以,我要再次强调,小说技术应该是被拿来创造性发挥的,而不是僵化地“照猫画虎”,只有当我们的小说能够顺利地感动读者,而读者又在我们的小说中轻易找不到技术的痕迹时,我们才算是学会了小说技术的初步运用。
一,最后的转折点与结尾的设计。
次高潮作为转折点出现在小说2/3或4/5的位置,并不单单是由于小说家的设计,从前边我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是小说叙事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中短篇小说将事件引向最后高潮的必须。次高潮的转折点一方面使主要人物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层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接最后的高潮所必须要做好的准备。作为最后高潮的这个戏剧性场面是需要小说家拿出一半以上的精力与心血小心经营的,到了此处已不再单纯是一个设计的问题,而更多考验的是小说家的情感水平和认知能力,考验的是才能。
在面临最后的高潮时,读者的情感已经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是小说家与读者共同的大餐,是一场有关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如果在前边没有令读者信服并保持住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在读到次高潮之前便早已放弃了)。也正因为如此,读者便会因为期待而越发地敏感和挑剔,小说家也会因为稍有疏忽而功亏一篑。
所以,最后的高潮除去前边讲到的转折点所需要达到的一切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更高水平的要求,因为,最后的高潮其实就是小说最大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那个转折点,是小说家在整部小说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应该是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彩的戏剧性场面。
对最后的转折点的要求是,主要人物必须得走上一条不归路。也就是说,转折点之后,这个人物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麦康伯先生在小说的最后选择了再一次检验勇气的行动。当他面对比狮子更加危险的野牛时,他在他的内心之中找到了勇气,或者说是由于此前的经历使他赢得了勇气,然而,也就在勇气降临的那一刻,他被麦康伯太太“误杀”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加以区分的是,麦康伯先生的不可逆的转折点并不是他的被杀,这个“误杀”行动是麦康伯太太最后的转折点,是她认识到,如果麦康伯先生赢得了勇气也就意味着她将失去生活。这是最后的鸿沟,也是小说意味深长的结尾。而麦康伯先生最后的转折点则是他的行动和选择,是勇气的降临,是一个被蔑视被践踏的娇生惯养的男人从深渊中走出来的“动作”,是自我觉醒与自我拯救,是一个新人的诞生。海明威将这部小说最后的转折点与结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手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最强大的冲击,同时又获得了最大的情感满足。
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读者以最大的情感满足,海明威能够将高潮的力量与结尾的意味深长结合在一处,所以他伟大。
因此,最后转折点的不可逆,是我们必须要强调的重点,也是小说趣味的第四种来源,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部小说的成败。
以往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小说,前边大部分写得都很好,很让人信服,但是,在读完之后,我们却被一种深深的遗憾与不满足所笼罩。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许多种,而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小说家在最后的转折点上没有让主要人物的本质和命运发生不可逆的转变。
我们不妨试着想一想,在这世间什么东西最可能打动人?应该是同类的遭遇。那么人类哪一种遭遇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情感冲击呢?是离别。在世间上演的多种多样的让人感动的行为当中,多一半都是“离别”的变体,其中最简单易懂的离别是“死亡”,而最复杂最耐人寻味的离别则是人在本质上的觉悟与转变。小说家必须要学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最难表现却又最具有冲击力的内容——人类本质上不可逆的转变,新生的人物告别了旧有的自己。其实,这种结构故事的方式并不是小说家的发明,在人类的故事原型中,这早便是被反复演绎过的内容,例如亚当与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放逐、普罗米修斯因替人类偷盗天火而遭受惩罚、奥赛罗因妒忌而杀死了爱人、李甲因内心矛盾和背叛导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故事原型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的行为与事件,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转折点之后主要人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他也不可能而且不应该变回到原来的那个人,因为他是一个“新人”,一个本质和命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人。
所以说,不论小说中有几个转折点,前边的转折点都可以设计成可逆转的,是可以在后来的行动中挽救的,唯独这最后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最后的高潮中,在这个被小说家用全部的努力为之准备与推动的最后的戏剧性场面中,主要人物的转折必须要达到不可逆的水平,否则便是小说家的不负责任,或者是学艺不精。
一旦主要人物完成了他最后的转折,小说便该结束了,这也就引出了小说结尾的设计问题。而意味深长的结尾,则是小说趣味的第五种来源。
我在这里之所以要将最后的转折点与结尾放在一起研究,是因为我认为小说的结尾没有丝毫独立性,它的设计完全依赖于最后转折点的走向,而这最后的走向则常常是小说家注入他打算传达的最突出的个人思想的地方。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家在其他地方并不传达思想,我想说的是,小说家在结尾处的思想,往往是他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或人生观在这部小说中的总结,是他最想告知读者的那一点点内容,通常总会有些特到之处。
我们还是以麦康伯夫妇为例,麦康伯太太只用一枪便同时结束了她与丈夫的最后转折点,她在结尾处变得只会讲一句话——“别说了”。结尾的这一连串“别说了”,是对事件的参与者,那位职业猎手讲的,因为猎手揭示出了麦康伯太太潜在的动机:“他早晚也要离开你的”。于是,在这场表面上的事故里,便被注入了多重内容:是麦康伯太太对丈夫的无情践踏引发了他对勇气的追求、所有人都清楚麦康伯先生在赢得了勇气之后必将变成另外一个人、麦康伯太太是在解救丈夫与杀死丈夫这两种潜意识下完成的“误杀”、麦康伯太太虽然能逃脱罪责但从此便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女人、职业猎手因与麦康伯太太私通而参与到对麦康伯先生的激励与“误杀”当中来、他也同样完成了一次本质的转变等等。在最后的鸿沟中产生了这一系列的见解的同时,海明威又在结尾处注入了什么样的个人化思想呢?很显然,是那种最终导致他自杀的虚无主义思想。
从这一段简单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结尾的意味深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设计结尾的时候,有几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得完成。
第一点,小说家应该从最后的转折点上借取重要性,来暗示主要人物在小说之外的命运。海明威的这部小说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误杀”发生之后,麦康伯先生的勇气被消灭了,那么活下来的这两个人在最后的转折点之后将会怎样?显然,小说中所有主要人物的本质与命运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未来的生活只能被固定在这个转折点上。此处读者并不需要小说家做出明确的回答,他们需要的是暗示,是对思索精致的引导,是给小说之外的生活开出一扇窗,而窗外的景物仅在想象之中而已。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从最后的转折点上借取重要性,那么结尾就难免与小说主体相脱离,会变得单薄,没有生命力,因为,只有相互借重,小说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够得以相互支撑,形成强有力的立体结构。
第二点,终结悬念。小说的结束应该意味着读者的情感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满足,这种满足除去情绪激动过后的恬适之外,还包括小说事件中的一切线索和疑问都得到了应有的解答,在他的心中不再存有牵肠挂肚的疑惑不解。如果仍有悬念得不到解答,便有可能使结尾变成粗俗的“且听下回分解”,而读者由于分心于此,也就无暇品味小说家在结尾处所暗示出来的余味了。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擅长在短篇小说中将悬念的终结与小说的结尾结合起来,例如欧?亨利,他喜欢利用解答悬念的机会来使小说的结局发生逆转,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结尾方法,都应该把线索和人物交代得干干净净,使读者专心于小说家在结尾处所暗示出来的独到的思想与人物命运的意味深长。而那种用悬念来代替结尾的做法,只能是愚蠢的故弄玄虚,是初学者才会犯的错误。
第三点,避免多种方法混杂的结尾。就像有些小说家喜欢写多角恋爱一样,有的小说家也喜欢将太多太复杂的因素注入到小说结尾当中,这是不明智的,同时也是不便于操作的。写作中短篇小说不同于长篇小说,长篇小说虽然有篇幅的优势,但也要将事件中众多的人物和线索分阶段、分层次地结束,以避免将所有难题都挤在结尾处一起解决。长篇小说尚且如此,中短篇小说的篇幅更不允许小说家在结尾这一点点地方做出大块文章。中短篇小说的结尾应该如同盛大宴席最后的那一道甜点,是用来平静读者激动过后的心情的,是增添回味的,需要的是简洁与意味深长。如果一定要无端在小说结尾处再次挑起事端,那就如同假扮好心的主人给酒饱的食客又塞上一盆“蟹粉狮子头”,菜虽是好菜,但此时只会惹人生厌。
关于转折点和结尾的技术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下一次我们一起来探讨“小说人物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