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伊犁看新疆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48:49
本报记者 杨 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08月19日   第 08 版)

伊犁风光之一

维吾尔族姑娘

伊犁风光之二
人们都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认识伊犁之美是从库尔德宁景区的雪岭云杉开始。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驱车前往库尔德宁,沿途看到大片连绵起伏的山峦,黄中带绿,线条像女性的躯体有一种柔和之美。碧蓝的河流从山前迤逦而过,为山峦平添了灵气。水边笔直而修长的树,枝叶紧凑地裹着树干,向上收束成尖顶,像合拢的雨伞,一棵一棵密密地排列在水边,一排一排沿着山坡攀援而上,随着山峦起伏,在山峦最高处树的尖顶连成了锯齿形。这就是库尔德宁著名的雪岭云杉。整座山都被这雪岭云杉包裹起来,一眼望去,给人“云深不知处”的感觉。据说这里是国内最大的原始云杉林。
我们从山下向山上攀登,进入茂密的云杉林。一棵棵云杉树就站在我们周围,仿佛有着灵性,和我们近距离做着交流。它们怕冷似地裹着毛茸茸的枝叶,面目肃穆,像沉思着的哲人。有的树干有一人环抱那么粗,树高参天,最高有60米。它们是山里的主人,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站立了几十年几百年,树叶绿了又枯,枯了又绿,叶子落在泥土中,树下的泥土也是绿色的,林间地上长满不知名的奇花异草。山林间散发着草木的清气,微风吹过,拨动一排排树的琴弦,发出沙沙的响声。我们登上山的最高顶,四周高大的云杉树把我们衬得矮小。向山下望,一片片的云杉林铺满我们的视野。
库尔德宁是哈萨克语“横沟”的意思,四面的山峦围着一片谷地,从山下向上看,连绵的云杉山脊后显现出峭拔的、覆盖着白雪的喀班巴依峰峰顶,这大概就是“雪岭云杉”名字的由来。喀班巴依是哈萨克族人民崇敬和赞誉的民族英雄,传说他曾率领哈萨克人在这一带为保卫家园而英勇战斗,人们为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最高的山峰。
伊犁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今天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是欧洲文化、中原文化、伊斯兰文化、草原文化的交汇处,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这里还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共有47个民族在这里生活。走在伊犁州首府伊宁市的街头,像是观看民族服装的博览会,裹着花头巾、穿着花连衣裙的维吾尔族妇女,戴着白色圆帽的回族老汉,还有穿着各色各样民族服装的人往来穿梭,让人眼花缭乱。我们来这里正赶上回族花儿歌手大赛颁奖晚会,聆听到了曲调高亢、节奏明快的花儿演唱。后来在伊宁的喀赞其民俗村,吃着香喷喷的手抓饭,欣赏着当地居民自发表演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歌舞,大饱口福、耳福和眼福。正如一个歌伴舞的节目名字《二六宫是个百花园》,伊宁市就是个百花园。在喀赞其民俗村,我们还参观了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维吾尔族的民居有着天蓝色的屋檐和廊柱,屋前有绿色的葡萄藤架,院子里种着花草。屋内铺着花地毯,墙上挂着饰有彩色图案的壁毯,屋顶的木梁上绘有彩饰。屋里屋外的院子都非常干净,女主人的脸上挂着安详的微笑,摘下自家树上结的梨给我们吃。陪同我们的维吾尔族导游,一个大眼睛高鼻梁的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告诉我们:“我们维吾尔人的生活观念就是不和人比,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走在喀赞其民俗村里,常常有当地的小孩子从院子里探出头来,用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来客,然后笑着向我们招手。
伊宁市区里常见的树是圆冠榆,圆球状的树冠让人以为是人工修剪出来的,其实是自然长成的。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的霍尔果斯口岸,界碑旁,中哈两国的4个军人冒着细雨正在例行商讨事宜。庞大的霍尔果斯商贸市场里有琳琅满目的从对岸进口的小商品。
当年,禁烟英雄林则徐被发配到伊犁,捐资承修伊宁县喀什河引水渠最重要和最艰巨的龙口工程。该引水渠如今仍可灌溉80万亩土地,在新建的林则徐纪念馆里,塑有林则徐铜像,还立了一个纪功碑,体现了当地人对林则徐的感恩之心。纪念馆里还陈列有林则徐亲笔写给皇帝的奏章以及写伊犁的诗,那些遒劲的字迹使人感受到林则徐生命的痕迹,拉近了我们和林则徐的距离。
伊犁河这条中国唯一从东向西流的河从伊宁市区边上流淌而过,伊犁河大桥像银色的飘带横跨两岸,站在宽阔的伊犁河边看流水荡荡,仿佛觉得时光也在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