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帖作者:李国雄:爱哲学的老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4:58:16

人物·纪实

老板李国雄看起来更像一位学者

□图/文 华国栋 刘湛萱

一位盲诗人说过,越是形而下的就越是形而上的,一棵树长得越高,它的根就越深。李国雄,广州鲁班公司的总经理,在建筑领域以搞“地下工作”———对建筑物进行扶正和挪移而知名,但这位工科出身的老总却偏爱文史哲,常常想入天际。他说,工程越是深入地下,他就越加认识到修习人文知识和提高管理能力的必要……

“吃螃蟹”的第一人

从李国雄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大款相”:T恤、休闲裤、运动鞋,都是很普通的牌子;手指上没有硕大的宝石戒指,脖子上也没有金光闪闪的项坠,十分朴素。虽然历经商海十几载,但依然保持着当教师时的儒雅,方头大脸,气色平和,性格文静,甚至笑起来还有些腼腆。在和别人交谈时,他总是不经意地皱起眉头,很专注,很斩截,似乎对每一句说出来的话都深思熟虑过。

李国雄是以对建筑物扶正和挪移工作起家的,他的公司以给建筑物“治病”而闻名。1990年,他辞别工作了11年的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根据专业经验判断,珠三角地带属淤沙层地质,建在上面的房屋容易发生倾斜,因此扶正修补工作相当必要,而且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他开办了第一家专门给建筑物“治病”的公司。因为是第一家,工作上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最终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因此,李国雄常常很自豪地称说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国雄的判断没有错。珠三角随改革开放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大面积建筑设施拔地而起,而相应的建筑问题越来越多,李国雄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大;甚至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他的生意也一样好。

李国雄的名片是折叠式的,但不是对折,而是一边长一边短,正面看上去与一般的名片没有什么区别,淡黄色,方格子浅纹。名片的容量很大,上面印有鲁班公司下辖的9家单位、李国雄的头衔和职务,以及两部手机和两部座机、英文大写的邮箱地址和公司网址,外加公司的口号。名片的背面是英文的。中文头衔有11个之多,而英文头衔只有2个:鲁班公司总经理、广州大学客座教授。

除了这种实物的名片,李国雄还有几张名副其实的“名”片———公司的业绩,其中最有分量的大概就是锦纶会馆的迁移工作。李国雄的名字和锦纶会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锦纶会馆建于清初,是纺织品交易商的商会所在地,标志着当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程度,在民族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中山为此曾亲自批示要“永久保留”。广州为迎接全国九运会,要开通新路,并指日完工;为了给新路让道,锦纶会馆必须搬迁。于是,有着近300年历史的“脆薄得像水豆腐一样”的锦纶会馆被政府指名交到了李国雄的手里。

其实,当时工程是出了问题的。李国雄提到那段历史,面色不禁有些泛红,很难为情的样子,“但好在质量问题不在我们,而是当时的另一家公司”。

“我们负责把会馆进行搬迁,但帮助铺设轨道的却是另一家”,因为轨道铺设不符规格,原来被固定好的顶梁上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裂缝!

每次谈到这个锦纶会馆,李国雄总是神采奕奕,而到关键处,又总是那么紧张,仿佛时间还是停留在那个危机时刻,连听众都不禁要为之紧扣心弦。

后来轨道重新铺设,工程赶在指定时间前一天完成,锦纶会馆原样未变,而且得到了加固,令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到现场查看的人员惊叹不已。

于是,锦纶会馆成为李国雄的一张黄金名片,在任何场合都使他感觉无比荣光。如今,李国雄的“地下工作”业务已发展到全国各地……

爱读书的“小学生”

“人的8种美德:守时、节俭、勤劳、敏捷、勇敢、诚信、谦卑,我都在努力做到。”李国雄非常自信而认真地说。他对其中每一条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守时’这一条,我最不喜欢自己的员工不守时。”李国雄非常严肃地说。或许,正是这种强烈的时间观念让他总是能抢占先机,吃到许多肥美的“螃蟹”。

这个“爱吃螃蟹”的人在饭桌上并不贪吃,简单地吃过一点后,就停下来,打开话匣子,和朋友聊天。饭桌上他很少谈业务上的事,而是喜欢谈经济、历史、哲学,不知道他的工作的人,或许会误以为他是一名学者。

“其实也是在吃‘螃蟹’,呵呵。”谈起这些“业余爱好”,李国雄露出他招牌式的憨厚的笑,眉宇间流露出得意的神色。

李国雄爱谈哲学。如果说一般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或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工科出身的李国雄却不满足于此,他是把哲学当作必修课来认真研习的。

他对柏拉图的著作颇有心得,并拿来和中国的道学、儒学进行比较,而且都有自己的见解。

他的普通话很纯正,但却一直把柏拉图读成“拍拉图”,而且“拍”的声音拖得很长。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词义是动态的,哲学就是人生的意义。”每逢谈哲学,他要追根溯源地从这里谈起,而且要宣布他的新“发现”。这是他从书中寻找到的,他以此发现为乐趣。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也常常意气昂扬地讲自己对哲理的体悟,吸引了很多学生。

事业发展了,员工增加了,重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发展,而且也要在管理上把好关,这样得不断“充电”。在给别人上课的同时,李国雄自己也在学习。他在暨南大学旁听MBA课程3年,尔后又到中山大学读MBA博士。“我主动给自己洗脑,不然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他更加注重人文知识的修养,他常常不无感慨地说,文史哲的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是相通的,十分需要修习。

广州购书中心是李国雄工作之余经常去的地方,他对那里的每一个书架摆卖什么书了如指掌,“从中寻一大摞书,让我的司机运回家,作为精神食粮”。

40多岁的李国雄有时候像个小学生,尤其是他提到他的“老师”的时候,毕恭毕敬。在他的言语中,这个“老师”好像是一个神秘的符号。别人称赞他事业上的成就,他也常常引用牛顿“老师”的话———“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有些顽皮地一笑,不做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