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产线:三峡工程阶段性大考 仍有三大瓶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6:02:53
60余年的反复论证,18年的建设与运行,三峡工程始终与争论相伴。从2003年首次蓄水、通航发电,到2010年的几番磨砺,三峡工程在几年间接受着实践的检验。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水位,迎来“成人之礼”,更使其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结过去,三峡工程功过几何?展望将来,三峡工程又将怎样发展?日前,中国工程院发布《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报告》,展现三峡工程的阶段性评估结果——
三峡工程阶段性大考通过
3大问题仍为瓶颈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10-12-23 00:17           字体显示:大中小【查看评论】
李将辉;王硕


2008年,中国工程院组织相关领域有造诣并较超脱的37位院士和近300位专家就地质与地震、泥沙、生态与环境、航运、电力系统、移民等10个课题进行评估和咨询。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和反复研讨,并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各项目的评估报告及综合性评估意见。
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在1986―1989年进行的论证工作与可行性研究做出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总结论、推荐的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及“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经过工程建设和初期运行的实践检验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三峡工程的兴建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航运安全、供水安全,促进华中、华东、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三峡工程累计发电达2074亿千瓦时,对GDP累计贡献率已达16832万元;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在航运方面也大大改善了重庆至宜昌660千米的通航条件,下水单向年通过能力由原来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在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特别指出,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大型工程建设经验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此外,700余项发明专利不仅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使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科技水平上了很大一个台阶。例如,通过引进再创新,我国的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实现了从32万千瓦机组到70万千瓦机组的跨越,大大加快了我国重大水电装备国产化的进程。
然而,评估组也坦言,在评估过程中,存在与1989年原论证贴近度不高的情况。比如航运专题中的规划对长江航运迅速发展能力估计不足、移民专题中对实物指标与环境容量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也有较大差别,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由于对污染发展估计不足在定量预测中有些出入等。评估组建议,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未来特别需要关注三大问题。
长江流域污染问题
需3亿人的共同参与
评估报告指出,尽管到目前为止,三峡干流部分的水质仍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但部分支流及其向干流汇入区域的水质已有了明显恶化迹象。曾有人质疑这是水库蓄水后水流变缓造成的。面对这种质疑,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潘家铮有不同的意见。潘家铮指出,三峡水库的形成,固然使库内水体流速减缓,自净能力降低,加剧了治污的紧迫性。但是其污染本源并不在此。
他指出,水质污染的源头来自库岸以及上游陆地。千百年来,两岸居民生活、城市集镇和工农业的污水废物都直接排入长江,将长江当成了天然的下水道。但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排污量剧增,长江的自净能力已经不足以降解如此大量的污染物。无论是否修建三峡水库,长江水质都遭到了影响,无非在于是否随着江水漂向下游或近海海域。目前,对于长江上游进行的污染整治行动是在任何流域都前所未有的,但由于排污总量远大于预计,城市江段岸边的污染带有所增加,支流河口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表示,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一个公司、一个工程所能解决的,它是180万平方米上3亿人口的共同问题,需要所有人的携手努力。此外,当前存在的一个不合理现象是,库区和上游城镇已经建设了大量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系统,却没有真正地运行起来。只有配套措施相应跟上,才能整体解决水质问题。
三峡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建议,为保证三峡库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将三峡库区列为“控制性”、“保护性”发展区域,严格控制人口规模,降低人口密度,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走到外面去。
地质灾害防治将是长期艰巨任务
长期以来,人们对库区地质灾害是否难以控制、护岸工程的崩岸现象是否会加剧,水库是否会诱发地震等问题存在疑虑。评估组指出,三峡河谷发育历史表明,三峡地区自古就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该地区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是自然演化的过程,无论是否修建三峡工程都必然发生,并且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从数量和规模上都有所增多。
但评估组认为,库区地质灾害是可以控制的,尤其在2003年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后,二期、三期移民期间共治理滑坡、崩塌470处,已可控制蓄水175米水位后大量的老滑坡、崩塌体的复活和城镇沿江堤段的坍塌发生,以及干流大型滑坡入江涌浪的危害。并且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的河势总体上未发生巨大变化,“崩岸”现象虽较蓄水前有所增多,但采取切实措施是可以保证堤防安全的。
依照评估组推断,参照国内外已有水库经验,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可能有3~5年时间的调整,是地质灾害频发的时期,因此,时刻关注三峡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其影响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之一。尤其是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涨落、反复浸泡,可能造成一些表层物质失衡,引发新的崩塌、滑坡和塌岸等地质灾害。数据显示,从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库区共出现167处灾害险情,其中70%为新生地质灾害,因而,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移民安居致富任重道远
三峡工程移民人数众多,情况复杂,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难点和关键,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三峡库区175米高程以下移民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淹没涉及的12座城市和114座集镇已完成整体搬迁。累计搬迁移民逾120万人。外迁到四川、江苏、上海等12个省份的20万移民已基本融入当地生活。
然而,由于三峡工程时间跨度较大,又处于人口增长、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对于移民问题的艰巨性仍旧估计不足。评估报告指出,原规划移民总数为113.18万人,实施结果为124.55万人;原规划移民后靠安置人均耕园地为1.3亩,实施结果为0.74亩。
由于部分后靠农村移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且质量不高,库区“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比工程建设前更加突出,造成生产生活困难;又由于库区产业发展基础差,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链,经济总量低、竞争力弱,导致城镇失业率高,移民劳动力就业困难,移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沈国舫表示,虽然目前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移民“搬得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是要真正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评估组建议,应研究制订移民的长效帮扶机制,如国家在将三峡建设基金改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后,转移部分资金给重庆市和湖北省作为库区发展基金,解决移民长远生计(包括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和生态保护、地质灾害治理之需;利用发电增值部分反哺库区,作为其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稳定资金来源。
此外,评估组认为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根本出路为减少库区人口,应大力创造三峡库区人口外向型转移的机遇和机制。例如加大培训,引导他们有序外出就业,通过劳动力转移带动库区人口转移;对口支援的省份要制定有效吸纳三峡库区劳动力的机制,制定劳动力转移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