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芭比娃娃的房子:《历史的图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9:18:04
   历史资料,总能发现,事态呈多线条发展,环境是一组组相互交织的动态画卷。历史故事,却只能勾勒出三两幅彼此割裂的图景,画面元素简单。这是两种学史方法,差异迥然,前者真实而冗长,后者好听而简陋。
  比如,“精卫刺杀摄政王”,听起来,画面很简单——
  北京,什刹海和后海衔接的银锭桥下,时间不详;一个笔名叫“精卫”的英俊少年,埋好炸药,聆听桥上动静;桥上,一名叫做“摄政王”的大官,坐在轿子里,要经过此桥;不知为啥,炸弹没炸,精卫被捕;不知为啥,精卫没死,写下一首不怕死的短诗。
  实际上,这幅画面中,根本没有汪兆铭。那时,革命党连年暴动,屡屡惨败,意志消沉,汪兆铭想杀一个重臣,鼓舞民志,于是从东京弄来炸药,但他始终潜伏在幕后,进入画面的,只是喻培伦和黄复生。
  1910年3月31日,喻黄在桥下挖坑,四周犬吠,不得不逃走。4月1日,喻黄埋好45斤炸药,但发现导线太短。2日,线接好了,却被百姓举报,警察起走了炸药。此后,喻培伦去东京再买炸药,消失在画面之外,惟黄复生3日再去小桥打探,被摄政王的警卫盯上,跟踪到守真照相馆。16日,黄复生在守真照相馆被捕,汪兆铭在前门东北园被捕。也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汪兆铭从没去过小桥,更不可能亲埋炸药。
  此外,这幅画的地点,并非银锭桥。起先,汪兆铭想暗杀庆亲王奕劻,画面在定阜街,但警戒甚严,没缝隙下手。随后,画面移至前门火车站,想炸出洋考察归来的载洵载涛,但夜黑客多,画面不得不再次转移。汪兆铭决定,炸摄政王载沣,他是溥仪皇帝的老爹,炸死他,可以震惊中外,于是,画面定格在后海北岸的小甘水桥。摄政王出入王府,必经这座小石桥,喻黄埋炸药,也正是此地。不过,小甘水桥拆了,河道和阴沟填平了,后人无以寄情,便把取景框转向东南,定在1.2公里以外的银锭桥。直至今天,仍有游人站在那里,想象着,一个最终变节的英俊少年,令人费解地躲在桥下。
  这个故事,有两组延展画卷,在历史传承中,被屏蔽掉了。
  一是汪兆铭谋杀皇帝老爸,为啥没处决,还能写反诗。很简单,那是清末法治改革第8年,政改没因慈禧死去而终止,只是步伐明显慢了。对汪黄案,监察御史胡思敬力主极刑,他是清官大学者,以刚正不阿著称,而肃亲王善耆、皇家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北京内城巡警厅长章宗祥力主不杀,这些人,是历史书中的坏人,他们认为,革命党不止汪黄,来1个,杀1个,冤冤相报何时了,何况朝廷在推行宪政。最后,摄政王批示,这俩谋杀自己的小伙儿,不知政府在渐进,属于“燥急过甚,致陷不轨之诛”,以后会知道错的。结果,汪黄苟活,服无期徒刑。第2年辛亥革命,清朝放了汪黄,两人成了革命英雄。
  二是汪兆铭被捕后,楚囚做得并不从容。这位27岁的广东少年,抱定必死信念,写过很多诗,最有名的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不过,其中“从容”2字,只是心态写照,并非形态素描。想想看,汪兆铭看到一口井,想跳进去,但离近一看,外口大,里面小,跳进去也死不成,看见墙上有颗大铁钉,他想撞死,但钉子太高,够不着。这些所思所想,心态上固然英勇,但想来还是滑稽。在监狱里,不可能从容,从容只是塑造革命者时惯用的文学手法。
  想参透历史,只有一两幅孤立的画面,会适得其反,历史是一组组流动影像,最重要的是,它是纪录片素材,不是故事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