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水桶烟:2006年雙鬼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42:59
蘇明俊
高雄市天文學會理事長
你知道嗎?今年有兩個「鬼月」?也有兩個七夕情人節?農曆有13個月﹗
2006閏七月,也就是說今年的農曆有十三個月,兩個七月,兩個「鬼月」,好兄弟可以放假兩個月?迷信的人會認為「諸事不宜」而停止一些活動,例如婚紗業就蕭條許多。你一定想了解一下農曆的閏月,看看有沒有閏「正月」,可以過年兩次?
我國存在許多傳統農曆的節慶,如農曆除夕、端午節、中秋節等,深深影響我國國民生活至鉅,也均存在重大的意義,例如除夕與中秋節都有團圓的意思。1995年的農曆八月恰逢閏月,有兩個八月十五日,但卻只有一個中秋節。除夕是「廿九瞑」,有時也有「三十瞑」…。我國的農曆(又稱陰陽曆)有別於其他各國的陽曆或陰曆,是更科學與偉大之處。本文談談我國的曆法到底如何閏月?比較詳細的說明,請自行參閱拙作「淺談我國的曆法」一文。
一、人類訂定太陽曆
太陽曆的曆法規則是由人訂出來的。由於人類設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365.2422天為一年,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每年有365天的話,就會有多餘的尾數,久而久之便有大的誤差,而每年366天的話,也有同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非整數」的問題,古羅馬時代就訂每年有365天,餘數累積四年後就增加一天為閏年,該年有366天;但如此閏年的結果,100年後的誤差又接近多了一天,於是又規定「對世紀年」(100年)不閏年,例如1900年、2100年都是平年365天;然而事情還沒有完,每百年多的一天又不足一天(約0.88天),於是又規定每400年再閏年一次,讓2000年、2400年又是閏年。如此讓人類訂定的曆法,逐步逼近真實的地球公轉周期,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四季變化的講究,對民生有重要的影響。
另外,太陽曆還有一些人為訂定上的問題?提供給你思考,本文因為篇幅的關係,暫時不討論下列問題。
1.  你知道為什麼當初要訂定十二個月一年呢?因為一年如果是十二個月,那麼一個月的「月」就有30或31天和真正的「月亮」有29.53天就有相當出入了?至少月亮公轉的周期是不可能達到31天(小月29天、大月30天)的?那麼,是不是這個「月」和月亮無關?果真如此,「月」又怎麼訂定的?
2.  你知道為什麼七月大31天,八月也是大月31天嗎?據說羅馬名君儒略.凱薩大帝的生日就在七月份,當然七月(July)就是他的名字了;後來更偉大的奧古斯都.凱薩大帝,它的生日是八月份,當然就以他的名字(August)為名了。因為二人的豐功偉業同等偉大,沒有理由七月是大月,八月就要矮一截吧!反正大小月是人訂的,下一道命令改一下就是了。
3.  你知道為什麼二月只有28天嗎?閏年的時候才會29天?剛訂定曆法的時候,二月份是30天,而十二月卻只有29天?
4.    你知道十月份(October)原來是八月份嗎?因為Octo-是八的字首;而九月份原來是七月份(因為Sept-是七的字首)?十一月份原來是九月份?十二月份原來是十月份(因為Dec-是十的字頭)?
總之,太陽曆的訂定過程所依循的規則是人類智慧與歷史演變的結果。
二、太陰曆和月亮有關
太陰曆採用朔望月做為基本週期,以月球的運動做為天文依據的曆法, 它和太陽的運動沒有任何關係,簡稱「陰曆」,是人類史上最早的曆法,主要成分是曆月,派生曆年。陰曆是根據月相圓缺的週期訂出的曆法,也就是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單位,這種單位稱為月,十二個月為一年。這裡所稱的「月」是指「朔望月」,等於29.53059日,接近29.5日,大月三十天、小月廿九天,全年各有六個大小月,並以「朔」為當月初一, 合計354日,但十二個朔望月的實際長度為354.3671平均太陽日, 為使更接近平均曆年的長度, 計算0.3671約等於11/30,故每三十年(陰曆)中置十一個閏年 (閏年每年有355天), 平均大約每三年就閏年一次。
由於陰曆不能準確反應季節變化的週期,曆年與回歸年相差十一天,約三十三年就循環一次,而十七年時則冬夏正好完全相反。不能符合農業生產的需求, 現已棄置不用了。回教人士採用的回曆,即係此種純陰曆。猶太曆以西元前3761年10月7日下午11時11 又1/3分為紀元,平年12個陰曆月(有353、354或355日),閏年有13個月(有383、384或385日),19年7閏。
太陰曆的長度比太陽曆的長度少了11天左右,每年逐漸遞減,幾年後,有可能是夏天過年,再過幾年後,過年是在冬天了。縱然如此,太陰曆的存在必然有它的文化與神秘之處!
三、結合了陰曆與陽曆
我國有史以來就採用陰陽曆(夏曆),它兼具陰曆和陽曆二者的特點。陰陽曆將「回歸年」和「朔望月」並列為基本週期,同時考慮太陽和月球的運動,所訂定的曆法。此為我國固有的曆法,習慣上稱陰曆,又因農民喜歡以此曆進行農事,故稱農曆。陰陽曆以月相變化的週期做為一個月的長度,同時使曆年的長度接近回歸年。如此一來,每個月都符合月亮盈虧的週期,也同時每年都和季節交替的週期相差不多。
陰陽曆有陰曆的基礎,每月平均有29.53天(朔望月的長度),將「日月合朔」的日期作為月首(農曆初一),也就是太陽和月球的黃經相等時。因以「朔」為月初,這是人定的,所以大小月沒有固定在那一個月份當中,端賴月亮繞地運轉的速率而定,如果兩次日月合朔之間有29天,那個月就是小月;若有30天,那個月就是大月囉!台灣習俗稱除夕夜為「二九瞑」,事實上也經常「三十瞑」。民國十七年的九月到十二月就有連續四個大月的記錄。
另外,十二個月的農曆平均約為354天,每年與回歸年(365天)相差約十一天, 三年累積便超過一個月,因此每三年置閏年一次,閏年有十三個月,但仍比回歸年少幾天。要解決這個問題, 我國春秋時代有「十九年七閏法」,也就是在十九個陰曆年中加入七個閏月,使曆法更接近回歸年的長度。西方在西元前433年才發現此週期,比我國約晚了一百六十餘年。
陰陽曆(夏曆)中安排有廿四節氣,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係,以為廣大農村經營農事之參考,因此又稱農曆。閏月的安置是根據廿四節氣而定,把不含「中氣」的月份或只含一個「節氣」的朔望月定作閏月,並以上一月的名稱為名,稱「閏某月」。
2006年農曆七月份是國曆7月25日到8月23日,共包含了兩個節氣:8月7日的「立秋」和8月23日的「處暑」,而之後的一個月內(8月24日到9月21日)只有一個節氣,就是9月8日的「白露」(請參閱天文年鑑),於是本月份就成為「閏七月」。
我們回顧1998年農曆五月份(5/26-6/23)之後的一個月內(6月24日到7月22日)只有一個節氣,就是7月7日(農曆十四日)的「小暑」(請參閱1998天文年鑑),於是本月份就成為「閏五月」;2001年農曆四月份自4月23日起至5月22日止,包含了5月5日的「立夏」以及5月21日的「小滿」,下個月的農曆初一是五月23日,農曆月底(29日)是六月20日,僅包含六月五日的「芒種」,因此這個月就成為閏月,並以上個月為名,是「閏四月」;2004年則閏二月,因為農曆3月21日是初一,4月19日也是初一,原本依序3月21日到4月18日的一個月應該稱為「農曆三月」,但這一個月當中,只有「清明」一個節氣,這個月便成為閏月,名稱是閏前面一個月(也就是閏二月)。
由於春分到秋分期間(3月21日到9月23日),地球經過遠日點(7月4日附近),運動較慢(今年就超過186天,軌道的另一邊就只需要179天而已) , 所以兩個中氣間間隔的時間就長,而月亮繞地球的週期變化不大,因此不含中氣的機會變大,閏月出現的機會就多些。古代曆法家取冬至為一年的開始,自冬至點到次一年的冬至點整個回歸年的時間平分為十二等份,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兩個中氣間的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節氣名稱以黃河流域地區的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命名。
農曆十二月(臘月)時的地球在近日點附近, 運動較快速,閏月出現的機會就少很多,想要過兩個中秋節是可能的,而過兩個「除夕」,就太難了。經過統計(參見表一),從西元1849年起至2031年止,閏五月的次數最多;閏正月、閏十一月、閏十二月則沒有發生過;閏九月則僅2014年發生一次。從統計表中亦可知:閏月的分佈並無規律性。
表一:1849年至2031年閏月分佈表
閏月
發生閏月年份
閏二月
1890、1909、1917、1928、1947、2004、2023。
閏三月
1860、1879、1898、1936、1955、1966、1993、2031。
閏四月
1849、1868、1887、1906、1925、1944、1963、1974、1982、2001、2012、2020。
閏五月
1857、1865、1876、1884、1895、1903、1914、1922、1933、1952、1971、1990、1998、2009、2028。
閏六月
1873、1892、1911、1930、1941、1960、1979、1987、2017、2025。
閏七月
1854、1881、1919、1938、1949、1968、2006。
閏八月
1851、1862、1900、1957、1976、1995。
閏九月
2014.
閏十月
1870、1984。
*本表節錄自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印之天文百問。
表二:2006年的節氣:
小寒—-01月05日19時47分
小暑—07月07日13時51分
大寒--01  20  13  15
大暑--07  23  7  18
立春--02  04  7  27
立秋--08  07  23  41
雨水--02  19  3  26
處暑--08  23  14  23
驚蟄--03  06  1  29
白露--09  08  2  39
春分--03  21  2  26
秋分--09  23  12  3
清明--04  05  6  15
寒露--10  08  18  21
穀雨--04  20  13  26
霜降--10  23  21  26
立夏--05  05  23  31
立冬--11  07  21  35
小滿--05  21  12  32
小雪--11  22  19  2
芒種--06  06  3  37
大雪--12  07  14  27
夏至--06  21  20   26
冬至--12  22  8  22
從上面的表二(摘錄自2006天文年鑑)中,可以知道2006年的8月24日到9月21日只有「白露」一個節氣,這一個月便是閏月。節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 每十五度一節氣,平均十五天一節氣。中氣:以春分(是中氣)開始,每隔一節氣為中氣(共有十二個),如大寒。
八、
我國的曆法採用陰陽合曆,結合太陽與月亮作為基本周期,比起其他國家所採用的純陽曆或純陰曆更能符合大自然運行的法則,顯得科學許多。採用「中氣」的法則來做為「閏月」的依據,更是令人佩服。外國人沒有「節氣」,也不使用「農曆」或「陰陽曆」,當然聽不懂閏月,也少放了一些假。
曆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古代用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或用來作為祭祀的依據,表示對大自然的尊敬,對祖先的懷念;現代人用來計畫年度的行事,爭取放假的依據。現在中小學校也將寒假開始的日期固定在元月20日前後,藉以將過年的日期涵蓋在寒假當中,同時解決第一學期較長的問題;大學固有的「春假」被取消之後,就必須藉助曆法的規則,想辦琺把「假期」湊在一塊,成為另類的春假。曆法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