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总裁:卢眉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0:56
唐贞元年。南海贡卢眉娘。年十四。眉如绿且长。故有是名。眉娘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丈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又善作飞云盖。以丝一絇分为三段。染成五色。结为金盖。其中有十洲三岛台殿麟凤之像。而执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顺宗叹其土谓之神。度为道士。赐号逍遥。敕住南岳魏阁。久之告期而羽化


  卢眉娘(792~?)唐代南海(今广东南海)人,眉如绵且长故名。幼慧悟工巧,能以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大不如粟粒。更善作飞仙病盖,以丝一拘分为三段,染成五色,结为金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玉女台殿,麟凤之像,而执幢孝节童子,亦不哲千数。唐永贞元年(805)南海贡之,顺宗嘉其工谓之“神姑”,令止于宫中。元和间,为道士放归,赐号曰逍遥。罗浮处士李象先作卢逍遥传。按历代画史汇传引作媚娘。《广东通志》、《杜阳杂编》。

  苏鹗《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于毫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于掌中结飞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等像,再外列执幢棒节之童千余。盖阔一丈,重不足三两。顺宗赞其惊人技艺,称她为“神姑”,并令其居住在宫中。元和(806-820)年间,宪宗赐以金凤环。卢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为道士,回归南海,赐号逍遥。


卢眉娘

作者:陈典松

   广州地处岭南,在古代被认为是中国的南蛮之地,其实广州有很多方面也是很发达的,比如说到刺绣,广绣就与苏绣、湘绣和蜀绣被并列于中国四大名绣之列。说到广绣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甚至更早的时候。而提到唐朝的刺绣广州可是出了个大才女,此女子不仅刺绣刺得好,而且诗文也写得不错,《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女仙”卷中就收录了她与宫女卓英英的和诗,这个奇女子就是被称为“刺绣神姑”的卢眉娘。

   关于卢眉娘的记载在历史上有很多史料都有记述,如唐朝苏锷的《杜阳杂编》、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清代屈大钧的《广东新语》等都有记述,可见,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卢眉娘是广东南海人(古代的南海与现在的南海不同,古时的南海实际上管理的区域包括广州中山五路以西的广大地区),相传她的祖辈是北朝时期后魏皇帝的老师,由于中原局势的动荡,为了躲避战乱,迁到南方。到了唐朝时期,卢家已经衰弱,到卢眉娘时,她已经成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其实她真正叫什么名字并无人知道,只是因为她姓卢,而且长得眉毛很长又绿,所以大家都叫她卢眉娘。旧时女子未出阁时,多在娘家学做“女红”,这个卢眉娘从小就跟家里人学着穿针引线,她的悟性特别高,因而,她的技术很快超过了周围的姐妹们,练就了一身又奇又巧的刺绣手艺,一时间在街坊中传开。

   唐朝永贞年间(公元805年),有人告诉南海太守,在他的辖区内出了一位奇女子,有着凡人难于掌握的刺绣技术,南海太守半信半疑,来到卢家,要亲自看一看这卢眉娘的神功。太守叫随从拿出一根细线,问卢眉娘:“卢姑娘,本太守听人说你有神奇之绣功,今天我特来一试,如果真是像他们说得那样,那我就可以把你推荐给皇帝,你今后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现在,这里有一根细线,你能不能当着大家的面把这根线再分成三股?”

   卢眉娘此时才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家,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看到今天家里来了这么多有体有面的人,开始还显得有些羞涩,听到太守的语调似乎比较客气,也就平静下来,接过那根细线,用一根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细针从中间分开,果然分成三根,而且根根一样粗细,在场的人惊叹不已。太守又问她会不会绣字?她点头表示可以。太守叫人拿出一块方手帕,叫卢眉娘绣字,卢眉娘自己从衣袖中拿出一本佛教的《法华经》来,对着那法华经,用自家的细线一个字一个字现场绣了起来,太守看到卢眉娘如此专注的神情,特别是那双少女的眼睛盯着手帕的认真情态,真是静若处子,美丽动人之至。这时太守想,如此美貌的女子,如果推荐给皇帝,皇帝一定会高兴的,心中开始想如果卢眉娘真是手艺很神的话,加上这美貌,那一定会在皇宫中技压群芳的。

   卢眉娘的双手在手帕上如飞梭一样穿来穿去,在场的人都看得眼花花的,过了好一会儿,一部七卷本的《法华经》竟然被她绣在了一方手帕之上。太守接过手帕一看,只见手帕上走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线,他因为眼花,看不清上面的字,那时还没有现在的放大镜,卢眉娘提醒太守对着光看,太守对光一看,果然是字字清晰,他这么大年纪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神奇的绣工,当即向卢眉娘的父母表示,希望能把卢眉娘送到朝中推荐给当朝皇帝。那时候,官员的话老百姓只有服从,绝不可以说半个“不”字,更何况卢家此时已非昔日可比,只是一介平民,父母一听要把女儿推荐给皇帝,连高兴还来不及,更不要说推辞,这卢眉娘还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少女,平时只听周围人说到皇帝,把那皇帝说得神乎其神,所以他一听说要推荐自己给皇帝,也表现得很高兴。

   就这样,卢眉娘被南海太守推荐给了当时的唐朝皇帝,当时皇宫里的女子多无所事事,卢眉娘一来,有空时就绣花,许多宫女受其影响,也都围着她看,只见她飞针走线,绣出来的东西真是奇妙绝伦,宫中的嫔妃们都称她为“神姑”。可是随着在宫里呆得时间长了,卢眉娘也成了许多宫女的嫉妒的目标,她看到宫庭里许多不公平的争斗,这才开始思考人生许多严肃的问题。

   卢眉娘被送进皇宫中时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所以初到宫中,她显得天真烂漫,见谁都对谁好,赢得了大家的喜欢。皇帝本来没有把这个从南海送来的女子当回事,认为不过地方官送来的一个普通宫女,但听人说这个卢眉娘与一般人不一样,简直就是神女下凡,绣工精巧得让人不敢相信,于是他决定要亲自看看。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皇帝来到了卢眉娘所在的宫中,提出要看卢眉娘的手艺,卢眉娘刚进宫时只与那些宫女接触,有时会见到几个阴阳怪气的太监,并没有真正见过皇帝,这是第一次见皇帝,她见皇帝来的时候身边还跟了几个人,有马车和黄伞盖,很是气派,其她宫女都低头恭敬地站立两边迎候,她却站在宫门口笑,皇帝见这个少女笑得那么开心动人,当时他就有些心动。

   皇帝进到卢眉娘的宫中,只见周围的人个个都跪身下拜,她也跟着大家下拜,并含含糊糊地跟着大家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说:“平身吧。”

   在场的人起身站立,皇帝走过来拉着卢眉娘的手,卢眉娘一时不知所措,少女的羞涩使她下意识地想把手躲开,有一个平时与卢眉娘关系较好的宫女向卢眉娘示意不要躲开,卢眉娘这才让皇帝牵住自己的手。皇帝看着她的眼睛说:“你就是卢眉娘?听说你是‘神姑’,不仅人长得好,而且手工也好,今日朕亲眼得见,果然是长得很漂亮,只是你这手工能否也让朕开开眼界?”

   卢眉娘羞涩地点点头。

   卢眉娘叫人拿出她的刺绣工具,只见她把一些细线染成五种颜色,然后用这些丝结成一个金盖,非常象皇帝马车后面的黄伞盖,而且在盖顶有古代神话中的祖、瀛、炎、玄、长、亢、流、生、凤麟、聚屈等十洲和方丈、蓬莱、瀛洲三岛,下面就是楼台歌榭、美丽的仙女、奇花异果、各类吉祥动物和植物,图案栩栩如生,光彩夺目。这个盖伞有一丈多的宽幅,可是拿称一称,只有三两左右,古代的三两与现在的三两不同,古时是十六两的称,所以当时的三两,实际上只有二两多一些。皇帝和众宾妃亲睹卢眉娘如此神功,没有一个不“啧啧”称奇。当时正是唐朝的宪宗皇帝当朝,宪宗皇帝见卢眉娘有如此神功,那是大为嘉奖,当即赏赐她一个金质的凤环,并当着大家的面,亲自为卢眉娘戴在手上,那年头的宫女都是皇帝的玩物,平日里大家都为争风吃醋而争斗不断,哪有人能当众享受到皇帝如此隆重的恩典,所以在场的宫女们个个对卢眉娘羡慕得不得了。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皇帝对卢眉娘的恩宠为卢眉娘在宫中的生活并没有带来那么多的好处,反而使她成了众多宫女妒忌的对象,因为皇帝有许多宫女可以光顾,他不可能天天来卢眉娘这里,这样,卢眉娘在宫中就成了众矢之的。卢眉娘进宫时本来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宫庭斗争中她开始对现实、对生活认真思考起来,因为她在刺绣时接触过很多道家古代神话的题材,慢慢地她有了出家修道的想法。有一次,她对宪宗皇帝说起自己的内心想法,她对皇帝说:“蒙皇上恩典,为妾在宫中能体会到世间许多没有的侈华生活,然而,妾思人生不过百年,皇上宫中有许多青春靓丽的女子,不怕没人侍候,但妾为一介草民,皇帝在时还感幸福,但皇上是天下人的君主,平日里见不到陛下时,小女子实感落莫。妾经过长期思索,希望能出家修道,万望皇上恩准。”

   宪宗皇帝开始一听,觉得有些惊奇,但他对宫庭的斗争心中也是有数的,又看到面前这个女子已由当初的天真烂漫变成了如此忧郁,也就答应了卢眉娘的要求,放她回南海(今广州)故乡修道,并亲赐道号:“消遥仙姑”。这卢眉娘在少女时代饭量就很小,有时每天只吃二两胡麻(现在叫芝麻),到了南方修道之后,专修辟谷之术,据说她能数年不吃,最后羽化而成神仙,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但卢眉娘出宫后的去向史料中并没有记载,一代才女,广州历史上的刺绣神姑就这样告别了她的人间生活。


卢眉娘    唐永真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岁。眉娘生,眉如线且长,故有是名。本北祖帝

师之裔,自大定(定字明钞本作足)中流落岭表。后汉卢景裕、景祚、景宣、景融,兄弟四人,皆为皇王之师,因号帝师。眉娘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毛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钩,分为三段,染成五色,结为金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像,而持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其盖阔一丈,种无三两,煎灵香膏传之,则坚硬不断。唐顺宗皇帝嘉其工,谓之神姑,因令止于宫中。每日止饮酒二三合。至元和中,宪宗嘉其聪慧而又奇巧,遂赐金凤环,以束其腕。眉娘不愿在禁中,遂度为道士,放归南海,仍赐号曰逍遥。及后神迁,香气满堂,弟子将葬,举棺觉轻,即撤其盖,帷见之旧履而已。后人见往往乘紫云游于海上。罗浮处士李象先作《罗逍遥传》,而象先之名无闻,故不为时人传

焉。(出《杜阳杂编》)

    唐代永真年间,南海进贡一位奇女叫作卢眉娘,十四岁。眉娘生下时,眉如线而且长,所以才有这个名字。她本来是北祖帝王老师的后代,自大定年间流落到岭南。后汉卢景裕、景祚、景富、景融兄弟四人,都是帝王的老师,因此被称为帝师。眉娘小时候就很聪明,精巧无比。能在一尺长的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字的大小,不超过小米粒,而一点一画都很分明,细得像毛发,其中品评之词和句读符号无不齐备。她更善于制作飞仙盖,用一钩丝线,分成三段,染成五种颜色,绣成五层金盖,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的绣像。而且擎旗捧着旌节的童子,也不下于千人。那飞仙盖宽有一丈,重量不到三两;把灵药煎成膏涂上去,就坚硬不折。唐顺宗皇帝赞许她手艺精巧,把她称作神姑,就让她留在宫中,她每天只饮二三合的酒。到了元和年间,唐宪宗赞许她聪慧而又奇巧,就赐给她金凤环,把它戴在手腕上。眉娘不愿意住在宫禁之中,就度引为道士,放她回南海,又赐给她名号叫作逍遥。等到后来她成仙走后,香气满室,弟子将要为她安葬,抬起棺材觉得很轻,就打开棺盖,只见到一双旧鞋而已。后来有人看见她经常乘着紫云游于海上。罗浮山处士李象先写了《罗逍遥传》,然而李象先的名字没人听说过,所以这篇传记也就没有被当时的人流传。【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关于粤绣的记载唐朝已有了。据苏鄂《杜阳杂编》载:永贞元年(805年),南海贡奇女子卢眉娘,其"工巧无比",能在长仅1尺的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于毛发,唐顺宗大叹其工。据闻旧时南海人嫁女,是以剌绣的优劣来确定礼金多少的,相信现在给一千万礼金也没几人绣得出好的剌绣来。

此时岭表又献一奇女子,名卢眉娘,年只十四岁,而美丽入骨,最动人的,因她眉弯细长,眉彩绿色,因名曰眉娘。顺宗召入宫中相见,问她的家世,原来她祖宗是后汉卢景祚、景宣、景裕、景融兄弟四人,为皇帝师傅,后避难流落在岭表。

传至眉娘,已十二世了。顺帝问:'有何技能?'眉娘献上绣本,见是一尺白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大小如半粒米;但点画分明,细如毛发;书上品题章句,无有遗缺的。眉娘又献上一物,名飞仙盖;是用一缕丝染成五彩,在掌中结成华盖五重,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象,外列执幢捧节之童,亦有千数。盖阔一丈,称之无三数两重;用灵香膏敷之,便宛转坚硬而不断。顺帝见之十分叹赏,称她神姑。又令走近御床,细看她的肌肤,明净娇腻,十分可爱。顺宗叹道:'好女儿!'命送至太子宫中。眉娘在宫中,每日只食胡麻饭三、四合,太子亦甚爱之,宫中群呼为神姑。